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励志的句子范文大全(编辑 星际迷航)随着人们的教育质量的提升,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范文,高质量的范文能得到更多人参考,有哪些范文值得参考呢?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黄果树瀑布课件,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黄果树瀑布课件(篇1)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和课文的第一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3、理解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的内容。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复习以前学过的李白的一首《望庐山瀑布》,学生一起背诵这首古诗。

2、简介黄果树瀑布的地理位置和形成的原因。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1、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

sī xiao

liao

ling

tang di

人喧马嘶

喧嚣

撩过来

聆听

胸膛

谛听

(2)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住。

(3)指名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

3、轻声读生字,想想主要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除了写瀑布外,还写了什么?

瀑布:声音、杨子、水花散落在黄果树小镇的情景;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底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4、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哪几段?(学生练习分段,教师进行评议总结)

第一段(1):具体写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2-8):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1、指名读,理解“杰作”。(超过一般的作品)

2、这一句话应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

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比一比,再组词。

谛()嘶()聆()膛()

啼()撕()玲()堂()

3、造句。

(1)……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宛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笔记:

黄果树瀑布课件(篇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色。

技能目标: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通过朗读训练,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难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山川秀丽,有许多优美的自然风光。这节课让我们到我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去游览观赏一番。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一想作者在哪些地方观赏黄果树瀑布的?

交流,小结。

三、再读课文

1、读2—4自然段

⑴指名读,想一想: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⑵小组议议,再讨论。

第1自然段:瀑布的声音大。

①自由读、指名读。

②学生评议朗读,体会瀑布声音“渐近渐响”的变化。

③听录音,感受。

④感情朗读。

第2自然段:瀑布的.形态宽。

①自由读。

②抓住句中打比方的地方,体会瀑布的宽。

③再读,想象。

④看录象,感受。

⑤感情朗读。

第3自然段:“银雨撒金街”的奇景。

①自由读。

②教师范读,学生想象:“银雨撒金街”是一幅怎样的景象?

③看录象,感受。

④感情朗读。

⑶小结。

2、讲读5—7自然段

⑴教师引读第5自然段。

⑵指名读6—7自然段。想一想:坐在谷底的岩石上,看到离自己这么近的瀑布,你觉得黄果树瀑布怎么样?

⑶小组议议,再讨论。

第6自然段。

①自由读:你读懂了什么?

②交流。板书: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③背诵《望庐山瀑布》,比较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宽;

④听录音,再次感受瀑布声音的大。

⑤抓住“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体会黄果树瀑布充满活力,我们为之兴奋。

⑥感情朗读。

⑦小结。

第7自然段。

①教师引读。

②自由读,抓住“只觉得胸膛在扩展”,体会黄果树瀑布充满生机,我们拥抱瀑布。

③看录象,再次感受。

④感情朗读。

⑷小结

3、讲读第8自然段

⑴教师引读。

⑵我们被眼前的瀑布陶醉了,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①写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

②交流。

③作者又是怎么说的?朗读第1自然段。板书:大自然的杰作

四、齐读课文

五、课外实践活动

请你选择下面的内容,练一练:

1、把你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抄在本子上。

2、你喜欢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请你有感情地朗读或试着背诵下来。

3、通过写诗或作画的方法,把你学了课文后的感受表达出来。

六、板书设计:

黄果树瀑布——大自然的杰作

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拓展阅读:《黄果树瀑布》课文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我们自西面顺着石阶往下走,一直来到谷底。坐在水边一块岩石上,离那道瀑布近得很,中间只隔着一口小小的绿潭,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瀑布泻入谷底溅起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我们久久地坐着,任凉丝丝的飞珠扑上火热的脸庞,打湿薄薄的衣衫。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离开潭边,我们循着石径登上溪旁的一个平台。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徐霞客的塑像。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

黄果树瀑布课件(篇3)

一、导入

1、我们学过哪些描写瀑布的诗?谁来朗诵一下。

[学生只会背李白《望庐山瀑布》,今后要多训练他们围绕某个主题收集、背诵诗词的习惯]

2、谁看到过叶圣陶的现代诗《瀑布》?听老师朗诵一下。

3、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高,有气势,很美。)

4、揭示课题。

5、教师简单介绍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欣赏图片)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中朗读课文的情况。

同桌每人一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给予评价。

2、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全班学生强化。

(学生说到“撩”、“挟”,顺便用演示动作法理解字义。)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讨论理解:

漫天浮游,让学生想象生活中看到的类似情景:大雾,大雪,喷水浇花……

凝神谛听:集中注意力仔细地听。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楚。

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人喧马嘶:形容大声喧闹,马在嘶鸣,比较热闹的样子。

4、教师提出一些词语让学生讨论理解:杰作、山回谷应、掩映,是什么映衬着什么?人喧马嘶,生活中有这样的情景吗?(集市、闹市)

[任何时候都要让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5、说一说,课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指出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

6、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站在哪些点来观察黄果树瀑布的?

(刚进入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登上平台)

每一个观察点看到的景象都不同,这就是游记中的“移步换景”。

[这一个教学环节可以放在第二课时]

三、学习生字

1、同桌讨论生字的读音、部首、写法、词义、形近词和扩词。

[学生之间资源共享,提高了生字学习的效率。]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完成“读一读,再抄写”。

四、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黄果树瀑布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难点: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准备:黄果树瀑布资料、图片、幻灯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一、欣赏古诗,导入新课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导入新课:

庐山瀑布美,那么,作为我国第一大瀑布的——黄果树瀑布又是怎样的呢?

根据自己的预习与收集的资料,来说说自己对黄果树瀑布的了解。(出示介绍黄果树瀑布的资料)

4、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欣赏图片)

二、初读课文,理清写作脉络。

黄果树瀑布是如此壮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李有贵的'《黄果树瀑布》。

1、自读要求: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结合“预习导航”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来观察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并练习给课文分段。

2、检查预习:

(1)学习生字词

读准字音:

出示:缝(féngfèng)隙(xīxì)挟来(xiéxiá)撩过来(liāoliáo)

指名带读词语

出示:杰作缝隙悬挂重叠气势非凡人喧马嘶

沉醉胸膛掩映轰鸣隔着山回谷应

(2)指名读长句子。

①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进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②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3)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来观察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并练习给课文分段。

(4)如果说庐山瀑布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令人惊叹的话,那黄果树瀑布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练习说话:黄果树瀑布真!下面就让我们走近黄果树瀑布,来细致感受它的声形美!

三、学习课文二至四小节。

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透过语言文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注意圈画关键词句)

(一)听瀑

1、生默读,标出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

3、

(1)你“听”到了什么?指名读所划的句子。

(2)让我们也一起去听听,感受一下。

3、投影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这响声是一成不变的吗?(点出:渐近渐响)

(3)再请学生读一读,体会声音的渐近渐响。

(4)朗读的过程中,一些描写声音的词让我们体会到了瀑布声响的变化,能找到吗?(点出:哗哗、喧嚣、人喧马嘶)齐读。

(5)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有几个动词尤其吸引了我,让感受更加真切,你发现了吗?(点出:飘、拂、涌、盖、)请学生再试着读读,体会动词的精妙。

(6)动词用得多好呀!我们也来试试看。(出示课后习题3)

(7)水声越来越大,大到什么程度?(读书上的句子)大得盖过了一切声响,没有游客的交谈声,没有汽车的发动声,没有动物的鸣叫声……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只”剩下什么?(点出:只)

(8)师: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神奇,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竟然包含了如此丰富而震撼人心的内容,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让我们再次好好的品位一下这优美的文字。(朗读第二段)

4、还有吗?

5、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6、从中,我们再次感受到瀑布声音的(大)。

7、师小结:是啊!光听瀑布的声音,我们就感受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看来(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二)看瀑

1、你又“看”到什么了?

(1)指名朗诵第三自然段。

出示第三自然段:透过树的缝隙……泻下来。

(2)这一句写了瀑布的形态,如果也用一个字概括它的特点,你想到了什么?(板书:形态宽)

2、过渡:如果说如宽幅白练般的瀑布给人以震撼,那“银雨洒金街”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用心去读第4小节。指名读读。

“银雨洒金街”给我们的感受就一个字(奇)。

3、小结:是呀,“银雨洒金街”真是远近闻名的一大奇观,它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同一般。

4、看瀑布又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真是气势磅礴呀,看来(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5、齐读1—4节。

四、作业:补充习题一、二题。

板书:

听声响大

黄果树瀑布课件(篇5)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我们学过哪些描写瀑布的诗?谁来朗诵一下。

[学生只会背李白《望庐山瀑布》,今后要多训练他们围绕某个主题收集、背诵诗词的习惯]

2、谁看到过叶圣陶的现代诗《瀑布》?听老师朗诵一下。

3、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高,有气势,很美。)

4、揭示课题。

5、教师简单介绍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

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欣赏图片)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中朗读课文的情况。

同桌每人一自然段轮读课文,相互给予评价。

2、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全班学生强化。

(学生说到“撩”、“挟”,顺便用演示动作法理解字义。)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讨论理解:

漫天浮游,让学生想象生活中看到的类似情景:大雾,大雪,喷水浇花……

凝神谛听:集中注意力仔细地听。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楚。

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人喧马嘶:形容大声喧闹,马在嘶鸣,比较热闹的样子。

4、教师提出一些词语让学生讨论理解:杰作、山回谷应、掩映,是什么映衬着什么?人喧马嘶,生活中有这样的情景吗?(集市、闹市)

[任何时候都要让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探讨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5、说一说,课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指出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的所见、所闻、所感。

6、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站在哪些点来观察黄果树瀑布的?

(刚进入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登上平台)

每一个观察点看到的景象都不同,这就是游记中的“移步换景”。

[这一个教学环节可以放在第二课时]

三、学习生字

1、同桌讨论生字的读音、部首、写法、词义、形近词和扩词。

[学生之间资源共享,提高了生字学习的效率。]

2、用钢笔描红、临写。

3、完成“读一读,再抄写”。

四、作业

1、书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出示幻灯片2、3)

3、这节课我们就去游览黄果树瀑布。

二、走近黄果树瀑布,读出印象,读出感受。

1、如果说庐山瀑布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入九天”而令人惊叹的话,那黄果树瀑布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美好的印象呢?(结合课题板书句式:黄果树瀑布真_______!生:默读课文后回答:黄果树瀑布真壮观 、美丽、宽、气势非凡、雄伟……)(出示幻灯片4)

2、黄果树瀑布是如此壮观雄伟、气势非凡,用一个字概括就是?( 生:接答:美!)(出示幻灯片5——13)

3、 它到底美在哪儿呢?请大家轻声地读读课文,用你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仔细地找一找,用你敏锐的心灵触角尽情地品一品。(学生自读课文后交流)

(生1: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生2: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生3: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生4:黄果树瀑布真美,美就美在“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的奇景。”)

3、过渡:看来,黄果树瀑布确实给大家留下了十分美好的印象,其实作者就是从“声音、形态”(板书)两个方面,写出了黄果树瀑布的美。(出示幻灯片15——21)

二、走进黄果树瀑布,读出方法,品出韵味。

1、一篇文章要写得好写得美,得讲究方法。平时你写作文时,一般会用什么方法呢?

(生1:我会用上比喻、拟人等方法,让我的文章更加生动。)

(生2:我会用上名人名言、歇后语等,显得我很有水平。)

2、作者笔下的黄果树瀑布是如此栩栩如生,让我们如临其境,他也用了许多巧妙的方法,你发现了吗?请大家默读课文,就这一问题思考思考。(学生默读课文后交流)

(生1:我发现作者用了比喻:“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把瀑布比成宽幅白练,使我的脑海里一下子就跳出了黄果树瀑布的样子,很形象。)(出示幻灯片23)

(生2:我也发现了比喻:“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作者先把瀑布的声音比作微风拂过树梢般轻柔,再把它比作潮水涌上岸滩的喧嚣汹涌,使我仿佛听到了那渐近渐响的“哗哗”声。)(出示幻灯片24)

3、作者对瀑布声音的比喻可不止这一处,你发现了吗?

(生1:“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生2:“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4、为什么同样的瀑布声,作者会作出不同的比喻呢?(学生思考后交流)

(生1:我觉得是瀑布的声音发生了变化。)

(生2:我认为是作者听瀑布的位置变化了,所以听到的声音也变化了。)(出示幻灯片25)

5、小结:是啊,比喻要用的准确、巧妙,才能让人有如身临其境。

6、作者还使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呢?(出示幻灯片26、)

(生1:我发现作者使用了夸张的方法:“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从中我知道了瀑布的声音非常之响。)

(生2:“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这里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黄果树瀑布的宽。)

7、同学们交流的都很好,听老师来读读这段文字,你来看看这是什么方法?(读课文最后一小节。)这一小节中既没有对瀑布声音的描写,也没有形态的描写,它是如何表达瀑布之美的呢?(学生思考不出,教师加以点拨)(出示幻灯片27)

①徐霞客何许人也?(生: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

②他在遥望瀑布时,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1:他仿佛听到“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生2:他仿佛听到“如雷声轰鸣”般的哗哗声。)

(生3:他仿佛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8、小结:这样一位伟大的侠客,他见过的美景千千万万,可是在黄果树瀑布前,他“凝神——谛听(生接读)”,他“完全——沉醉(生接读)”了。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方法就叫“衬托”。

9、过渡:如果说好词佳句是散落在文中闪亮的珍珠的话,那么写作的顺序就是将这些珍珠串成精美项链的丝线,本文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呢?请大家迅速地浏览文本,想一想。(学生浏览全文)(出示幻灯片28)

(生:课文是按照“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透过树的缝隙、来到谷底、离开潭边”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10、小结:作者就这样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受着,这样的写作方法叫“移步换景”。

三、走出黄果树瀑布,谈出印象,写出感受。

黄果树瀑布如此壮美,面对此情此景,如果你就是那位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你想对黄果树瀑布、自己、后人说些什么呢?请用三五句话写下来。(学生思考后写话)(出示幻灯片29)

四、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结合课文以及搜集的资料以“我眼中的黄果树瀑布”为题写一篇文章。

3、利用搜集的资料写一篇介绍瀑布知识的文章。

板书设计:

形态 宽

17、黄果树瀑布

声响 大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教学重点、难点:感悟黄果树瀑布景观的壮美和大自然无限生机对人的陶冶。

教学准备:黄果树瀑布资料、图片、幻灯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黄果树瀑布课件(篇6)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学习课文的生字,给课文划分段落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

2、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飞流直下三千尺)

3、你还见过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4、今天我们要去游览黄果树瀑布。揭题17、黄果树瀑布

5、一边播放黄果树瀑布的图片,一边介绍。

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其奔腾的河水自70多米高的悬崖绝壁上飞流直泻犀牛潭,两三里就能听到雷鸣般的声响,震天动地,如千人击鼓,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它素以“雄伟、壮观”而名扬四海,瀑布激起的水珠,可飞溅到一百多米高,如云漫雾绕,漫天飘洒,色彩变化多端。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景象?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顺句子,遇到不懂的词语查字典解决。

2、检查自学情况。

(1)读生字词:

sī zuì líng tángfènghōng

人喧马嘶沉醉 聆听 胸膛 缝隙轰鸣

xiāoliāo dìdiéxiégé

喧嚣撩过来谛听折叠挟来隔开

(2)说说这些生字该怎么记住。

(3)出示词语,指名认读,齐读。

杰作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喧嚣人喧马嘶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缝隙悬挂折叠直泻而下漫天浮游

撩过来灌满活力挟来生机胸膛扩展

掩映聆听沉醉

(2)指名读通课文,评价纠正。

3、轻声读课文,想想主要介绍了黄果树瀑布的哪些方面?

瀑布:声音、样子、水花散落在黄果树小镇的情景;

人们的感受:下到谷底的感受、瞻仰徐霞客塑像的感受。

4、分小组讨论,课文按游览的顺序可分为哪几段?(学生练习分段,教师进行评议总结)

第一段(1):概括写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第二段(2—7):具体写在黄果树瀑布风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

第二段(8):我们完全沉醉了。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读一读。

2、说一说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用钢笔描红、临写。

四、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谛()嘶()聆()膛()

啼()撕()玲()堂()

2、造句。

(1)……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宛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社会和自然是一本书,一本无字的书,所以说:“行万里路,()。”无论是()的长城,还是()的黄果树瀑布,以及()的烟台的海,连同清奇俊秀,称甲天下的()都让我们真正领略到祖国河山的无比壮丽。

反思分析:在教这一课时生字的时候教案学生组词可让他们自己组,可以一个生字多组几个词,不是出示给他们读。在指导分段的时候就先复习一下分段方法再让他们讨论分段,才会更顺利进行。

黄果树瀑布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感受瀑布形态声音的特点,感受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性情的陶冶;

3、理解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并由此理清文章脉络。

4、运用专题学习网站,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学重点:借助专题学习网站,引导学生自主研读课文重点段落——瀑布的壮美和谷底时的感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揣摩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语及短语,体会其表达效果,品味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2、学生:搜集有关瀑布的图片资料,复习学过的或收集未学的赞美瀑布的诗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特别高兴,因为我们将会一睹中国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的风采!你们高兴吗?

二、新授

a:声响

师:let’s go 让我们用心去好好感受吧!

生:听课文录音,读课文

师: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你首先感受到的是什么?(声音)

(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

师:从远处飘来、渐近渐响那是什么感觉?谁来读读?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师:你们所听到的声音一样吗?(不一样)能模拟一下吗?仔细聆听!

生读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怎么样?

生:分小组读1句和2句

(2)师:还有谁听到其它的声音吗?(指名说)

生: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师:这是你在哪儿听到的?“雷声轰鸣,山回谷应”?

所有的男生一起,让我们感受一下那如雷般的声响,女声则坐在谷底享受一番吧!(男生读第一句话,女生读第二句话。)

师:女同学们,把你听到乐曲与我们分享一下吧!

(指名哼唱、模拟)

“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师:愿意再听一下这渐近渐响、如此美妙的瀑布声吗?

闭上眼,让我们用心去倾听这似天籁般的声音吧!

多媒体使用:倾听瀑布声

b、形态

导入:声音虽美,但如果来到黄果树瀑布风景区只听其声,未免太遗憾了吧!你们看到“黄果树瀑布”了吗?什么样?

师:用括号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好好读读。

a、(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寛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

b、(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落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撒金街”的奇景。){黄果树瀑布的水,随季节变换出种种迷人奇观。冬春季节水小时,瀑布铺展在整个崖壁上,不失其“阔而大“的气势,游人赞美它如银丝飘洒,豪放不失秀美;秋、夏水大时,如银河倾泻,奔腾浩荡,势不可挡,瀑布激起的水雾,飞溅一百多米高。飘洒在黄果树街上,又有“银雨洒金街”的美称。}

c、(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得多,所以显得气势非凡,雄伟壮观。)

师:说说黄果树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文中哪儿感受到的?(白、宽、美)多媒体展示画面

c、感受

师:我现在有一种冲动,想亲手触摸一下,你们想不想?

快速地阅读课文第五小节,告诉我你的感受?

“凉丝丝的,舒服极了!”想想,你什么时候有过这种感觉?

师:带着这样的感觉把课文美美的再读一遍。

指名读

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d、回顾

师:聆听着这天籁般的声音,欣赏着这如画般的美景,游历过祖国许多名山大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沉醉了!(陶醉行不行?)(此时此刻的我们——也沉醉了!)

让我们发自内心的赞美它吧!

“黄果树瀑布真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

小组朗读,三组分层朗读

画面回味,配以音乐

三、作业:

1、将你所到之处的美丽用笔描绘出来,并收集有关景点的照片,和大家一起分享,准备在下次的班队会上来个交流!

2、讨论我们为保护这美丽的景观可以做些什么。

设计思想:

新课程改革要求把学生放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以人为本。语文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去“感受”、“感悟”、“积累”与“运用”。在学习《黄果树瀑布》一文中,就要通过对瀑布声形色艺术形象的感受,缩短学生与瀑布之间的心理距离;通过对描写瀑布相关语言文字的感悟,加深对瀑布的认知和对精准的语言文字的体会;通过对优美词句的积累,强化学生对美的事物的领略和为学生的语言创造提供模式;通过运用,最终实现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

黄果树瀑布课件(篇8)

《黄果树瀑布》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以“写景为主题”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它主要写了作者在黄果树瀑布景区游览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描绘了黄果树瀑布这一景观的壮美和气势的宏伟,充分表现出了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和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本文的写作特色十分鲜明:一是采取了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黄果树瀑布作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二是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比喻,使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如诗如画。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词语在语言环境中恰当好处,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是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

因此,在五年级学生具有必须阅读潜力,能理解课文资料,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的基础上,教学侧重于指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其表达作用,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语言和写作训练,进而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3.透过换词比较、填空、习作等形式的语言文字训练,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生动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4.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揣摩重点段落中的关键词句及短语,体会其表达效果,指导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让学生在感受黄果树瀑布壮美的基础上,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搜集有关黄果树瀑布、徐霞客的资料;

2.教师搜集黄果树瀑布的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黄果树瀑布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黄果树瀑布的形态,声音的特点,

2、细细品味,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以及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阅读课文,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2、学习作者在写景中抒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展示黄果树瀑布的形态与声音,填补学生经验的空白,让学生多感官体会黄果树瀑布的壮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紧扣重点,读悟瀑布形态的美

2、读悟句子,体会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

(1)认真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思考:从哪儿感受到了瀑布的飞流直下

(3)学生练读句子:再读读句子,读出飞流直下的气势。

(5)现在我们一起去欣赏一段录像,切身感受一下黄果树瀑布的飞流直下。

(多媒体播放瀑布飞流直下的录像,教师范读句子)

(6)再指名读句子:有了直观的感知,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更好。谁来把飞流直下的画面呈现给大家

(7)齐读句子: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瀑布飞流直下的气势,边读边想象画面。

(过渡:刚才我们欣赏了黄果树瀑布飞流直下的形态,瀑布飞流直下撞击岩石后又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景观学生接银雨撒金街)

3、读悟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银雨撒金街的美。

(多媒体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

(1)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3)指名读课文:谁能通过朗读把大家带入银雨撒金街的境界。

(5)指名再读课文:现在谁能把大家带入那种境界

(7)女生齐读,男生闭目感受。

(过渡:课文从形态和声音两个方面来写黄果树瀑布,我们领略了瀑布的形态美,接下来让我们去听听瀑布的声音。)

三、自读自悟,从瀑布的声音中感受瀑布的壮美

读读课文。用直线划出自己喜爱的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2)读读划出的句子,想想感受到了什么

2、四人小组交流:把感受最深的句子读给组员听,并让组员出出主意,把句子读得更好。

3、集体交流。

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最后像潮水般涌过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

(2)指名朗读:请你把这种变化读出来。

(3)齐读:女生读到就像微风拂过树梢时,男生加入一起读。

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1)学生交流感受。

(2)指名读出感受。

瀑布从岩壁上直泻而下,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出:直泻而下雷声轰鸣山回谷应乐声奏鸣

(2)指名朗读,读出气势。多请几个学生朗读,读出感受。

(3)齐读:愿意读的一起读。

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

(1)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一句是写訇然作响的瀑布声给作者的感受。

(2)练读品味作者的感受。

(3)指名讲自己的感受。

(5)齐读。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们欣赏了黄果树瀑布的形,聆听了黄果树瀑布的声,大家一定有许多感触,请你用一两句话把自己的感触说一说。

2、学生交流。根据学生所讲板书:大自然的杰作。

3、师述:如此壮美的景象是人工无法雕琢的,只有大自然这位杰出的大师才能铸就。

五、整体感悟课文,升华情感

齐读全文,加深体会:黄果树瀑布气势非凡,雄伟壮观,让人心胸开阔,难怪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塑像会沉醉。让我们再读课文,也沉醉一回。

六、课外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黄果树瀑布的美景介绍给他人,要用上课文中的一些好词好句,还要加入自己的感受。

黄果树瀑布课件(篇10)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

教师谈话导入:钱塘看潮是一大盛事,那么,人们会怎样记录潮来的盛况呢?引入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自主探究

教师提出探究要求:

1、小组合作理解文章内容。

2、张岱、周密、高濂三人对潮水的描写有什么区别?

3、钟敬文这样写好吗,说说自己的理解。

1、学生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解读文章。

2、对比分析三人描写的不同。

3、课堂交流。

提高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3、归纳总结

这几篇小文章与前两篇,哪个更打动人?

学生自由谈。

4、拓展提高

写一些自己特别的心情,注意对环境的描写。

学生练笔、互评。

三、板书

流急而清(侧面描写)

袁宏道垂杨十余里游人如织美丽高雅的生活情趣

丹楼珠塔西山设色尽兴而归甘之若饴

游高粱桥记(对比)

尘埃蔽天着重裘犹不能堪寒冷、恶劣自责嗜进

袁中道狼狈沟渠间百苦乃至邸败兴而返向往安宁美好

口中含沙尚砾砾叫苦不迭

张岱重点在写潮头变化,善以比喻写景,形象可感一别

样样

白洋潮周密重点写弄潮儿的勇猛和争相观潮的盛况景心

物情

高濂专写月下潮水奔涌的景色

四、反思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djz525.com/a/6053421.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老男孩观后感
下一篇 : 默默的等待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