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入职的老师需要准备上课会使用到的教案和课件。每位老师都应该仔细设计自己的教案和课件。编写完整的教案是实现高质量高效益教学的基础,撰写教案时需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要素。励志的句子小编为大家推荐一篇讲述“四年级语文西师版教案”的好文,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这篇文章包含了轻松实用的小技巧和生活常识,欢迎大家借鉴和使用!
四年级语文西师版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义词语的辨析。
2体会成语在表达上的魅力。
3通过阅读成语故事,了解成语的意思。
4通过参加好节目推荐会,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
5通过习作,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6通过阅读《用心听,用口说》,懂得如何听、如何说,培养学生听、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近义词语的辨析。
2理解成语的意思及在表达上的魅力。
3能通过习作,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教学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近义词的辨析
1投影出示题中的3个句子。
2联系语言环境或借助工具书,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3找出词语的细微差别,明白其不同的用法。
4读读句子,体会用词的准确。
5出一组近义词辨析或近义词选词填空题,供学生练习。
二、词语的妙用
1投影出示要品味的电视解说词。
2阅读解说词,勾画出你认为用得精彩的词语,想想它为什么用得精彩。
3交流所勾词语用得精彩的原因。
4再读解说词,体会用词的精彩。
5积累,并在今后的表达中尝试使用。
三、点击成语
1自读短文,注意读通读顺,想想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用画出具体描写入木三分的句子,用画出入木三分的比喻义。
3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4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听。
四、说说喜欢的电视节目
1读题目,明要求。
2在小组内讲清楚自己喜欢的是什么节目,它好在哪里。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可进行补充。
3注意表达时要体现出对节目的喜爱之情,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
4各小组推出组内公认的最喜欢的节目在全班说一说。
5评出全班同学最喜欢的节目。
五、自主阅读园地
阅读短文,思考:
1短文主要讲了什么?
2为什么要学会用心听、用口说?试用文中例子说明。
3怎样才能写好作文?
4读了课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六、习作
1读懂题目要求。
在学生独立弄清要求的同时,教师相机点拨,帮助理清要点。
2复习本单元极富想象力的文章,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习作材料。
(1)师生探讨:怎样写才精彩?
①交代清楚产生愿望的基础。
②大胆、合理、极富想象力的情节。
③细腻的心理描写。
④渲染气氛的环境描写。
(2)老师强调习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想象应植根于现实。
②主题思想应健康,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
3构思习作。
4自读自改。
按照习作要求,运用修改符号,自读自改,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5师生合作,以点带面,共同评改。
师重点指导修改作文的方向和方法。
6小组内互评互改。
注意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取长补短,修改作文,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同时诚恳地为别人提出修改意见。
7有目的地面向全班赏读1~3篇学生佳作,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和兴趣。
四年级语文西师版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媒体、采访、虐待、制裁、生意兴隆、水泄不通、衣冠楚楚等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丹尼尔为什么要向大树道歉,增强学生保护树木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新词。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悟丹尼尔的行为对人们的启发。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或课件。
学生:收集环保小故事。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文题目
当我们说了中伤别人、不尊重别人的话或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的时候,我们应该主动向别人道歉,这是一种美德。你听说过有人向大树道歉吗?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向大树道歉》这篇课文将告诉你原因。
二、齐读课文题目,质疑问难
1齐读课文题目。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
2学生质疑,教师整理归纳学生的问题:
(1)谁向大树道歉?
(2)他为什么要向大树道歉?
(3)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本课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生字、新词认读情况,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分段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师生正音。
4带着质疑再读课文。
5学生交流自学收获,提出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
6抽生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四、学生读课文,感悟体会
(一)自主学习第1~4段。
1自由小声读第1~4段,想想每段写了什么内容。
2指导学生用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换词等方式理解虐待、制裁、生意兴隆、媒体、采访、亲善等词。
3丹尼尔的罪行指的是什么?文中那位先生在揭发信中是怎么说的?用勾画出来。引导学生朗读悟出这句话的意思和体会美国人民的环保意识。
(二)合作学习第5~6段。
1默读第5段,说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勾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词和句子,并说说为什么你会感动。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3联系上下文理解水泄不通、衣冠楚楚等词语。
4用勾出丹尼尔向大树道歉的话,用△标出表示丹尼尔向大树道歉时动作的词进行体会,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齐读第6段,说说你从人们的掌声中悟出了什么。
6有感情地读第5~6段。可采用小组赛读、男女生赛读、分角色读等形式练习读。
(三)集体讨论。丹尼尔为什么向大树道歉?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四)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
五、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1如果你是现场的一名记者,你将怎样向人们报道这条奇特的新闻?
2在改造周围环境,绿化、美化家园的活动中,你有什么建议,又能做些什么?
四年级语文西师版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横冲直撞慷慨激昂置之度外乘风破浪手足无措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了解邓世昌的英雄行为,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能复述这个故事,对邓世昌视死如归、精忠报国的高尚品质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独立的句子、词组。
2.预习课文。课前把课文读熟,标段。
【教学重点】
完成生字词的学习;通过品读词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同学们,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其中的一位。生齐读课题。
师:将领是什么意思?
生:指挥作战的军官。
师: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算一个好将领?
师:有智慧、会指挥、勇敢。
师:关于邓世昌,说说你想在课本里了解些什么?板书:邓世昌。
生提问。
二、初读感知
师:那就请用你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结合预习学会本课生字、生词。思考:课文哪些段落具体生动地描写了邓世昌。
师:看着老师的卡片,咱们来读读这些生词。
舰队屡次仗义慷慨饲养衣袖
一艘邓世昌太阳犬乘风破浪
同归于尽手足无措横冲直撞
慷慨激昂置之度外
师:你认为手足无措是什么意思?慷慨激昂呢?置之度外?
师:这些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又怎么理解呢?待会儿我们再来理解它。课文哪几段具体描写了邓世昌?通过哪件事来表现的?
三、品读、理解课文
1.理解第3段。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这场海战中去,请你朗读第3段,CAI出示第3段,读着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读。
师:想象画面和声音,自己读一读。
生读。
师:想不想去感受一下这硝烟滚滚的战场?
师:请你闭上眼睛。CAI充满枪炮声的音乐。师读课文。投影出句子。
战斗打响后
师:如果你就在这个战场上,在这个反抗侵略者的战场上,你能感受到什么?
师:那你觉得邓世昌怎么样?
师:说说你从哪儿感受到的?
师: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再来读一读。
生读。
师:你们用声音让我真的感受到了邓世昌的勇敢,战斗的激烈。带着我们刚才的理解再来读一读。
2.理解第4~6段。
师:战斗才刚开始,邓世昌就表现出了他的勇猛善战、顽强。我相信他一定是一个值得我们去认识的人。我们继续到战场上去寻找邓世昌。请同学们借助课文旁批阅读4~6段。看看你又能感受到了什么?
师:来说说你又感受到邓世昌怎么样?从哪儿感受到的?
重点一:通过描写邓世昌的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或词语理解课文,走进人物内心。
师:寻找邓世昌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或词语。先说说描写邓世昌神态的词语。
师:怒字又是什么意思?
师:怒视呢?
师:他的眼中发出仇恨的目光,你从这个动作能感受到什么?
师:是啊,面对这些占我国土、杀我同胞的侵略者们,怎能不恨。
他说什么?
师出示后面的一个句子。
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这句语。
师:这当中有一个词语置之度外怎么理解?
师:这儿是把什么置之度外?
师:生是什么?
师:把生死置之度外是什么意思?用你的话来说说。
师:人的生命是可贵的,但是邓世昌为了祖国,连生命都可以不要了。
师:你想送给他什么话?
师:同学们,我们也是中国人,在我们身上也流着和邓世昌一样的血。让你的热血沸腾起来。让我们也像邓世昌那样勇猛。带上你的感受读读这句话。
师:好样的,你便是邓世昌,你怒视着敌人,把你胸中的火吐出来。
请生读。
师:想读的孩子站起来,昂首挺胸,来吧!
生齐读。
师:那描写邓世昌动作的词语和句子呢?
邓世昌登上驾驶台猛冲过去。
从他的动作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师:好一个视死如归的邓世昌,归是什么意思?
师:谈谈你回家时的心情。
师:邓世昌是把什么当作回家?
师:他面对死亡,像回家一样的轻松,快乐,为什么?
师:一起来读一读。
师:意外发生了。
CAI出示致远的甲板纷纷跳水逃命。
师: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敌人的手足无措、惊恐万状更反衬出了邓世昌和士兵们英勇无畏。
重点二:品读并指导在第6段批下自己的感受。
师:战斗快结束了,致远不幸中了鱼雷沉没了。让我们一起来读第6段。CAI音乐。
师:此时,你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把它们批在旁边。
生批。这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学生中写感想的,有疑问的,用符号画的。
师:现在,咱们来交流一下你的旁批。
生上展示台展示旁批。
师:说说你的旁批。先是感想、用符号勾画的,后是疑问。
邓世昌的死是有他的价值的,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
师:这就是邓世昌,他勇猛善战,顽强抗敌,视死如归,舍生取义。
他是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四、拓展
师:此时,你想怎样表达心中对这位英雄的敬意?
师:同学们,在保卫祖国的战斗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英雄,希望同学们能多去阅读,用这样的方式来铭记这些英雄先辈们。
四年级语文西师版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带有比喻特点的词语,积累词语;感悟、积累名言名句。
2能就如何进行有效的劝阻这一话题,展开口语交际活动,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运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感悟,提高阅读能力。
4能抓住人物特点,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
【教学重、难点】
积累词句;能抓住人物特点,写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人。
【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1搜集带有如、若、似的词语,搜集名人名言。2回忆自己家里的小纠纷。
【教学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积累词句,感悟道理
1(屏幕显示词语)自己读词语,要求读准确、读流利,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看看词语中带点的字都表示什么意思。
3师小结:这些词语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和同桌再读一读,交流交流词语中都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4全班交流。
5如果能把这些词语放进你的作文里,你的作文定会更精彩。现在我们就来试一试吧!(屏幕显示例句)你能用哪个词语说一句话?
6想把它们记下来吗?各种形式朗读,指导背诵。
7赛一赛谁背得最多。
8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词语?(学生交流后,屏幕显示搜集的词语)学生读一读。
9其实这些词语的背后还有很多好听的故事呢(屏幕显示故事动画)。学生自己读《口若悬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口若悬河的意思。
10你还知道哪些成语的出处或者故事?
11好词语能使我们的文章生动具体,名言名句能陶冶我们的情操,指引我们怎样做人。请同学们自己读语海拾贝中的名句,想想你有些什么收获。
12各种形式朗读。
13想把它们记下来吗?指导背诵。
1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道德情操方面的名言?(屏幕显示搜集的名句)学生自己读一读,记一记。
二、调动经验,交流沟通
1家是温暖的,但有时也会发生一些小插曲。(屏幕显示家庭发生纠纷的场面)
2每当家里发生类似的情况时,你有些什么想法?
3家和万事兴嘛,谁不想拥有温馨幸福的家呢?那请同学们回忆自己家庭的小纠纷,每一小组选最难解决的一两件事,在组内讲解清楚,还可以表演表演,商量商量解决的办法。
4抽一两个小组汇报讨论的情况。
5其他同学认真观察,认真倾听,可以补充,也可评价。
6老师根据情况,适当点拨提升。
7老师小结。
三、抓住典型,学习写人
1谈话激趣,启发回忆:同学们,童年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有笑有泪。当你遇到难题的时候,是谁帮你渡过难关?在足球比赛场上,是谁与你并肩作战?在被人误会的时候,是谁和你站在了一起?
2在这些人中,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他所做的哪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自己先说一说。
3抽学生说,其他同学认真听,议一议她(他)说的事例怎样修改会更精彩。
4自己构思习作,自拟草稿。
5自读自改。
6老师选取几篇习作,当面评改。
7小组互评互改。
8选优秀作文全班欣赏。
四、自主阅读,表达感悟
1回忆已学过的阅读方法。
2自己读一读短文,想想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你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同桌听一听吗?
4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毛遂自荐的意思。
5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全班交流感受、体会、收获。
四年级语文西师版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自读词语,发现构词的特点。
2自读、背三字经,感悟意思。
3读懂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百步穿杨的意思。
4能大方、主动、有礼貌地与同学交流自己对他人的真诚谢意,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5感受和体验生活中打动你我的感动事情,乐意把印象最深的变化写下来。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并理解诚实比金钱更重要这一道理。
教学准备
1教师抄一些三字经在小黑板上。
2教师收集一些感动人心的小故事。
3学生收集整理令自己感动的图片、照片、实物等。
教学时间
4~5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自读、互读词语,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意思,悟悟这些词语的特点。
2想一想:这些词有什么地方相同?
3学生自由发言,从中点明教学内容:这些词中都包含有一组近义词。
4学生再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感知构词的特点。
5拓展练习:你能再说几个有这种构词特点的词语吗?
6教师相机板书学生的举例,再读词语,加深理解。
二、语海拾贝
1自读三字经,要读得正确、流利。
2小组读,相互检查,并悟悟三字经这几句的大致意思。
3全班交流,说说自己不懂的,请求老师或其他组同学解释。教师注意引导和补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三字经。
5拓展练习:你能说说你还能背诵那几句三字经吗?
6比一比,哪一小组背诵的三字经又多又好。
三、点击成语
1学生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
2请学生复述成语故事,并说说读了成语故事后的感受。
3引导学生理解百步穿杨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讲讲身边这样的事例。
四、口语交际
1师讲一个有关感恩的小故事,帮助理解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2说说、议议:你们要向哪些人表达真诚的谢意?为什么?
3总结:现在来发表发表自己的言论。小组内互说自己的感受,边听边想想谁的感受对你有启发,说出来相互补充。
4全班交流,邀请各小组代表汇报演说,大家评议谁的感受最令你满意。在小组中也评选出谁在交流时自然大方、有礼貌,谁听得最认真。
五、习作百花园
1引导语:老婆婆真诚的微笑是生活中最好的礼物;哥哥的心愿是那么美好,令人感动;那只松鼠因为人们的呵护与关爱又回到了大自然生活中让你我感动的事情真不少,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让你感动呢?
2学生讲述让自己感动的事情。教师在学生讲的时候,帮助润色。
3总结:让我们拿起笔来,记下这些暖人心脾的事情。待会比一比,谁写得精彩。
4教师选择一两篇学生习作,在全班念,一边念,一边评改。
5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改完后,根据自己写的内容,加上一个题目。
6在小组里自由欣赏品读小组成员的佳作,并评议每位成员作文的优点、缺点,把这些意见批注在文后。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自由轻声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了解大意。
2小组讨论交流,反馈信息。
3勾画最喜欢的句子,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反复朗读。
4交流读后收获,鼓励学生积累文中好词佳句。
5鼓励学生说说怎样理解诚实永远比金钱更重要。
四年级语文西师版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自读自悟,体会同一个词语可以表达不同意思,体会汉字的奇妙。
2读、背古言名句,理解古言名句意思,能主动积累和运用古言名句。
3自读小笑话,感受汉字的奇妙。
4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在广告用语中发现语言学习的乐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自由发挥想象,给学生插上放飞的翅膀。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短文。丰富知识,培养阅读能力,感受语言表达准确的好处。
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一些古言名句写在小黑板上。
2学生收集整理身边的广告用语。
教学时间
4~5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自读、互读句子,悟悟句中带点词的特点。
2想一想:带点的词在各句中不同的意思。
3学生自由发言,从中点明教学内容:带点的词语虽然相同却表示各种不同的意思。
4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后,学生再读句子。
5总结:同一个词语可以表达不同意思。
6拓展练习:你能再说几个同一个词语可以表达不同意思的句子吗?
7教师相机板书学生的举例,再读范句和学生举例的句子,加深理解。
二、语海拾贝
1自读古言名句,要读得正确、流利。
2小组读,相互检查,并悟悟各古言名句的大致意思。
3全班交流,从古言名句中读懂了什么?教师适时点拨、小结。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古言名句。
5拓展练习:你还知道哪些古言名句?
6比一比,哪一小组收集的古言名句又多又好。
三、开心一刻
1学生自由读。
2你还知道哪些小笑话?说给大家听听。
3教师也参与说笑话的活动,与学生互动,并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奇妙。
四、综合性学习
1带领学生回顾生活中所学所见的广告用语。
2以小组为单位,用查阅资料、调查采访等形式,了解广告用语,拟定出重点介绍的要点。
3讨论:应该怎样为自己的东西作宣传?是否能在广告用语中夸大其词?
4全班交流,教师对学生准备情况初步了解,给学生一些适当的建议。
5开展活动:小小广告人。在小组中评选出哪位广告人自然大方、有礼貌,哪位客户听得最认真。
6全班交流,邀请各小组代表广告人,大家评议哪位广告人的广告最令你满意,哪位是最佳小客户。
五、习作百花园
1抽生读题,明确习作要求。
2小组讨论,拟定习作内容。独立完成习作练习。
3教师选择一两篇学生习作,在全班念,一边念,一边评改。
4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改完后,根据自己写的内容,加上一个题目。
5在小组里自由欣赏品读小组成员的佳作,并评议每位成员作文的优点、缺点,把这些意见批注在文后。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自由轻声读短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句。
2小组讨论交流疑难,反馈信息。
3抽生读文,感受语言表达准确的好处。
4摘抄最喜欢的句子在采蜜本上,并与同桌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反复朗读。
四年级语文西师版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哺乳动物的特点。
2.养成爱护动物,保护动物,主动探索动物王国的奥秘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有条件的可制作课件《动物世界》。
学生: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阅读《少年百科全书》中有关动物的部分,搜集有关哺乳动物的资料。
教材简析
我们常见的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你听说过像鸭子一样会下蛋的、像鸟一样会飞的、像鱼一样生活在水里的哺乳动物吗?动物王国就是这么奇妙。本文是一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童话故事。它用童话的形式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有关哺乳动物的新知识,同时告诉我们,大自然是神奇而美妙的,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有所收获。学习本文能激发学生关注大自然、关注动物世界的情感。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它内容浅显,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平实,但描述富有情趣,适宜儿童自己阅读和合作探究。教学中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分角色朗读或演课本剧等多种形式,了解哺乳动物的特点。
全文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主要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部分(第2~16段)写了联欢会的风波,在风波里具体讲述了哺乳动物的有关特征。第三部分(第17段)是对全文的总结,写了哺乳动物有会下蛋的,有会飞的,还有生活在水里的。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哺乳动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情感。
建议本课教学用1课时。
解读与提示
*风波:比喻纠纷或乱子。本文是指在联欢会开始前,小猴对哺乳动物家族特殊群体鸭嘴兽、蝙蝠、蓝鲸和海豚不了解,产生误会而阻拦它们入场。
*第1段:交代哺乳动物联欢会召开的时间、地点。通过查词典了解哺乳动物是什么。哺乳动物: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基本特点是靠母体的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初出幼体。除最低等的单孔类是卵生的以外,其他哺乳动物全是胎生的。
*第2~16段:是全文的重点,这部分内容浅显,采用对话的形式具体讲述了哺乳动物的特征。要让学生自读自悟,找出哺乳动物的特征,进行归纳整理。
*哺乳动物的特征:哺乳动物大多数是胎生的,都是吃奶长大的。哺乳动物的基本特点是靠母体的乳腺分泌乳汁哺育初生幼体。指导查工具书理解部分词语。胎生:人或动物的幼体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阶段以后才脱离母体,叫做胎生。乳腺:人或哺乳动物乳房内的腺体。发育成熟的女子或雌性哺乳动物乳腺发达,能分泌乳汁。
*海豚:哺乳动物,身体长达3米多,鼻孔长在头顶上,背部青黑色,有背鳍,腹部白色,前肢变为鳍。生活在海洋中,吃鱼、乌贼、虾等。俗称海猪。蓝鲸:哺乳动物,种类很多,生活在海洋中,胎生,形状像鱼,体长可达30多米,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前肢形成鳍,后肢完全退化,尾巴变成尾鳍,鼻孔在头的上部,用肺呼吸。肉可以吃,脂肪可以制油,用于医药和其他工业。俗称鲸鱼。对陆地、疑惑、困惑、庞然大物等词语,可联系生活经验来理解。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指导读好对话。小猴角色朗读时要热情、有礼貌,其他动物角色要用温和的语气、善意的口吻来读。
*第17段:讲述了小猴在动物联欢会上获得的知识:哺乳动物有会下蛋的,有会飞的,还有生活在水里的,以及小猴的自责:知识太少。小猴获得的知识应该是学生学文后获得的知识,小猴的自责也应该是学生学文后所受到的警醒。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自读自悟,互相交流收获和体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主动探索动物王国的奥秘。
*课后第1题:旨在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能通过向别人介绍,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课后第2题:可在学完课文之后,先指导学生读好角色的对话再演课本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与参考
一、激趣导入,朗读课文
1.孩子们,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
2.今天,老师将带你们去动物王国参加一个别开生面的动物联欢会,你将在阅读中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几种动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再读课文,感悟体会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还可以把你读后的感受和体会加上简单的旁批。
(2)哺乳动物有哪些特征?
2.汇报交流,归纳哺乳动物的特征。
3.理清课文层次,弄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并给第二段分层,概括层意。
三、读演课文,体会情感
1.自由选择角色,把它说的话读一读,记一记。
2.试着加上动作、神态再读一读。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分角色演课本剧,可以新增角色。
4.看了表演,听了介绍,你有新的收获吗?告诉大家你最喜欢的角色。
四、拓展延伸,强化理解
1.课外推荐阅读写动物的《少年百科全书》,收看《动物世界》栏目。
2.同学们交流搜集的有关哺乳动物的资料。
☆哺乳动物的起源:最古老的哺乳动物是一种体型较小、长约12厘米、类似鼠青的动物,接近于今天的单孔类,它们最早出现在距今约2.2亿年的三叠纪。它们是3亿年前被称为单孔类爬行动物的后裔。这些原始的哺乳动物在侏罗纪和白垩纪(2.08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进化为不同的类群。绝大多数早期哺乳动物是肉食性的,但有一些以植物为食,如鼠、河狸等生活在树上的多节类动物。今天的有袋类、食虫类和灵长类动物最早出现在白垩纪(1.45亿年前至6500万年前)。恐龙在白垩纪末期灭绝后,这些更加现代的哺乳动物扩散至每一块大陆,进化为数以千计的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