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记是人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以记述的方式反映事物的过程,相信大家应该对周记都不陌生吧。常写周记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善于总结和归纳。经过精心挑选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题目为“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的文章,相信自己能找到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1)
数学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小故事,因为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数学的,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有意思的数学小故事。一个牧羊人天天去放羊。一天他数了数发现少了2只羊。他不在意,可第二天数了数又少了2只。他慌了,如果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一天少2只,两天少4只,三天呢四天呢……他不敢想了,决心查明原因。
第三天放羊时,他一步都不离开羊群。
突然,他发现一只羊有些特别,于是走近仔细的看了看,吓了一大跳!原来,那不是羊,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他气极了,用木棍狠狠地向狼打去。嘴里喊着:“打死你这披着羊皮的狼”。狼了,羊群保住了。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2)
王存真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了我最喜欢的奶油泡芙。我们找了好久才找到。这时,妈妈报了3盒过来,我抱了1盒过来。妈妈放下手中的奶油泡芙,对我说:“存真,我们买的泡芙,一盒有15个,那么请问我们买了多少个奶油泡芙?”我想:3+1=4(盒)4X15=60(个)。我就跟妈妈说:“妈妈,我们买了60个奶油泡芙!”
妈妈笑了,说:“再给你出一题,请问一盒泡芙要20元钱,那么我们要付给收银员多少钱?”
我又想:3+1=4(盒),4X20=80(元)。于是,我又对妈妈说:“妈妈,我们要付给收银员80元!”
妈妈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付给收银员80元,就带着我走出了超市,回家了。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3)
今天是我的生日,爸爸准备给我买几本书,给我做生日礼物。
来到超市,我看见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布娃娃:有可爱的小狗、机灵的猴子、憨态可掬的小猪``````我一看就心动了,心想:平常,我的生日礼物都是一些小布娃娃,今天,爸爸怎么变成买书了,真奇怪?
我不甘愿地来到了书柜,爸爸他东找找,西挑挑,过了一会儿,才从书堆中挑出4本书《上下五千年》。我看了一下,哇!76块钱。我说:“呀,太贵了,76除以4等于19,一本书19元,比一个公仔还贵。”这时,我想起上次和妈妈一起去买的小布娃娃,一个才8元,76除以8等于9,可以买9个布娃娃,还剩4元呢,那多合算呀!这时,我对爸爸说:“买布娃娃多合算呀,干吗要买书呢?”爸爸笑着对我说:“这四本书的知识何止值76块钱。”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想:这几本厚厚的书知识可丰富了,真是一份特殊的礼物呀!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小作者善于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自己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小就有合理、正确消费的观念,实现数学的真正价值。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4)
小学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次转折,面对小学,各位学生一定要放松心情。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小学生三年级数学暑假日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昨天,数学考试,我考了95分。错了一道填空和文字题。填空那题老师在考试前给我们复习过,我没有认真背,认真记,一边背一边在想其他的事情,一点也没记住。因此,在考试时,我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就漫不经心地写了个“数的大小”。那道文字题,是我没看清题意,把“×”写成“÷”,就错了。考得这样的分数,第1题因为考试态度不端正,第2题因为我没有认真复习。我以后一定做到这两点,但也不能粗心。
老师,我每次考试都得不到满意的成绩。自从上了趣味数学以后,我就懂得了学数学最重要的是理解。光靠抄别人的*是没用的,抄了也白抄。所以,以后我要认真听讲,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以上就是为大家分享的小学生三年级数学暑假日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5)
《好玩的数学日记》是一本针对三年级学生编写的数学启蒙读物,它不仅为小学生们呈现了有趣的数学知识,还通过故事的形式让他们更容易理解与吸收知识,激发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通过该书,我受益匪浅,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这本书将数学概念融入到了生活中,让孩子们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比如,在故事中,机灵的小兔子通过用脚印来解决谁是主人公这个问题,这引导孩子们思考了一个简单的概率问题。在另一个故事中,小老鼠为了能抓住那些臭小狗,利用了数学中最基础的计数方法,通过观察重叠的阴影来确定狗的位置,这个属性非常有趣。
其次,该书独具匠心的故事情节更是让我记忆深刻。在书中,阿梨和小鸡一起捡拾火柴棒的故事,引导了孩子们计算对数的概念和进一步的应用。在学习小数的时候,故事提到了宝石事务所的保险箱,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宝石重量的小数部分,来判断哪些宝石被偷了。通过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让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份乐趣。
最后,该书也很好地引领了孩子们走入解决问题的世界,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故事中,兔宝宝和她的助手们通过分配任务,协同合作来完成一个任务,这引导孩子们了解到了团队合作和编程的意义。在故事“海底事件”中,小乌龟通过排队解决问题,引导孩子们了解排队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这些故事中,孩子们不仅遇到了数学问题,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好玩的数学日记》是一本非常好的数学启蒙读物。它以个性化的阐述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情节,引导孩子们探索数学知识的奥妙,并引领孩子们从问题中发现学习的乐趣。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们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我会毫不犹豫地向每一位三年级的孩子推荐这本书,相信他们也会被其中的乐趣打动。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6)
做面包
x月xx日星期日晴
今天,我到大姨家学做面包。我们要做1个900克的甜面包。一切准备好后,开始做面包了。
我把面包机里的配料桶拿出来放在桌子上,大一让我先倒入310毫升的水;再加入三大勺植物油,大约45克;再放入1小勺盐,大约6克。按大姨的要求,我在配料桶里又加入3杯和1/3杯的糖,大约90克;放进三大勺奶粉,大约50克;接着又倒进3杯和3/4杯地面包粉,大约500克。当然,最后大姨说绝对不能忘记我们做面包的必备品——干酵母。所以,我又加入了2小勺干酵母,大约12克。好了!配料配好了!大姨把配料盒放到面包机里让面包机制作了。
过了2小时16分钟,一阵香味扑鼻而来,过了44分钟1个900克地甜面包终于做好了。
我把所有的配料重量加起来应该是1013克,为什么甜面包只有900克呢?大姨告诉我,原来在烘烤过程中蒸发了113克的水。
我把面包从配料盒里拿出来,吃一口,啊!香甜可口,回味无穷!
买小吃
x月x日周一晴
暑假到了,父亲母亲带我回了老家。老家的小吃特别多,也特别好吃。每当我想起老家的小吃就禁不住直流口水。
当天晚上母亲就带我去买小吃了。我们先买了2碗油茶,每碗1块钱;接着又去买*,每碗3元,我们买了2碗;然后又买了二十个小煎包,每个0.2元;最后还买了10块油炸豆腐,每块也是0.2元。
香呀!闻着就让人直流口水,我真想抓1个塞进嘴里,可母亲不允许,说这样吃不卫生。我就一手拎着小煎包一手拎着油炸豆腐乐颠颠地跟母亲一起往回走。
父亲老远就看到我们买了1大堆好吃的回来,笑着问:“买这么多,花了多少钱呀?”母亲转过头对我说:“花了多少钱,你给父亲汇报一下。”我大声说:“油茶2元,*6元,小煎包4元,油炸豆腐2元。一共花了14元。汇报完毕!”父亲母亲都哈哈大笑起来。
这么多就14元,老家的小吃真的好吃又便宜。要是你到我们老家来,一定别忘了尝一尝哦!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7)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今天一年一度的秋游又到了。早上八点十分,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跟着大部队来到相山公园,一进大门我就看到路边的梧桐树向前延伸,一阵清风吹过,树上金黄的树叶纷纷飘落,像一只只黄色的蝴蝶翩翩起舞。
我们在人工湖旁边的小树林里玩了一会儿,枫树上一片片红叶像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哇!银杏树的叶子更加有趣,有的叶子呈现出暗淡的绿色,而有的呈现出浓浓的橘黄色······后来我们班又来到一片开阔的草地上休息,有的同学开始吃爸爸妈妈带给我们的“美食”,有的在和老师一起照相。我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上午十点,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到了学校。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8)
有一天中午,我们家隔壁有人放音乐,声音特别大。我睡不着,就起床了。
妈妈说咱俩做个数学游戏吧,一起想想1加1等于什么?
我马上说:“1+1=1,因为一只鞋子加另一只鞋子等于一双鞋子。”妈妈说:“1+1=2,因为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我接着说:“1+1=3,因为羊爸爸加羊妈妈等于羊爸爸羊妈妈和羊宝宝。”后来妈妈又说:“1+1=11,因为把两个1并排放在一起就是11了。”
我苦思冥想后继续说:“1+1=4”。妈妈说不可能,我微微一笑:“因为一双鞋子加另一双鞋子等于四只鞋子。”妈妈被我逗笑了。趁着妈妈还在思考的时候,我急中生智的说:“一加一等于王和田。”妈妈摇头晃脑说绝对不可能。我找来一张纸和一支笔给她现场笔划,把两个阿拉伯数字1变成中文一就是王了,再把=放在王的旁边就是田了。我脑袋瓜一转:“1+1=10”。妈妈说这回无论如何也不相信我能说出理由,我狡鲒地说:“当算错的时候,1+1=10,哈哈哈哈……”。
妈妈说我太有才了,你觉得呢?
三年级的数学日记(篇9)
这周学校组织研学活动,我和爸爸妈妈去超市买物品。
我直接进入零食区,认真地挑选起来。首先选了海苔,价格是23.9元/包,爸爸问我如何拿3包要多少钱,我就用乘法算了起来23.9元约等于24元,24*3=72元,然后再减去3个0.1元72-(0.1*3)=71.7元。爸爸微笑地点点头,笑着说:“正确,那就拿3包吧!”零食选好后我们来到了冷冻食品区,爸爸从冰柜里拿了一包我喜欢吃的水饺放入购物车,然后就推车走了,我喊住了爸爸说:“爸爸,这个牌子有优惠活动,满38元可以减8元呢,你拿的水饺33.5元/包,只要再买38-33.5=4.5元就可以再减8元了。”于是我们在冰柜里又继续寻找4.5元左右的食品,最终我们选了一包奶黄包14.2元,33.5+14.2=47.7元。再减去优惠的8元47.7-8=39.7元。”哈哈哈…“这时妈妈笑道:”真好,这样你有了两包喜欢吃的东西,又得到了优惠,你可真会算啊!“.
最后我们来到自助收银机,小票打印出来后我看了看,一共39件商品,合计378.42元,优惠了8元,实际支付370.42元。原来小数点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