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节源于中国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四青年奖章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会计出纳辞职报告5篇。
54青年事迹材料300字 篇1
xx,男,满族,1988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县委组织部一级科员。参加工作以来,xx先后从事综治信访、统战宣传、武装便民、纪检监察、扶贫统计、干部干监、公务员管理等多项工作,曾获2017年“第三次农业普查上饶市先进个人”、2018年“第四次经济普查上饶市先进个人”、2018年“县综治先进个人”等荣誉。
作为一名一直奋斗在基层的党员干部,xx始终保持坚强的党性和原则,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吃苦能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参加工作以来,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真诚待人,本分做事”作为自己的准则,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具有极强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协调能力,牢固树立了不骄不躁、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在我县棚户区改造工作中,xx先后两次抽调至改造征迁小组,参与指挥部综合办公室有关协议的拟定和存档、数据的统计管理等各项事务,白天上户攻坚,晚上总结归档,他常常工作到凌晨,即便是爱人生产住院,他也只请了半天假陪伴妻儿,后又再次投入棚改一线,直至顺利完成征迁任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我县突发疫情期间,xx主动请缨,前往县疫情防控指挥部隔离管控组工作,24小时彻夜不休战斗是他的工作常态,上万条人员的管控信息,不能漏掉一个细节,从数据来源,到管控情况,再到回复情况,他总是把台账整理的清清楚楚。常常在电脑跟前一坐就是一天,有时水都顾不得喝一口,通宵达旦、日夜兼程,与病毒赛跑,跟疫情斗争,以铁军的精神默默奉献在抗疫战线上!
人生因奉献而美丽、因奉献而精彩。xx用青春与热血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展现了一名新时代优秀青年干部的最美风采!
54青年事迹材料300字 篇2
54青年事迹材料300字 篇3
七星农场社区服务中心现有职工68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职工43人,占总职工数的63%。自成立以来,这个青年集体一直坚持为社区居民服务的宗旨,秉承“服务一流、环境一流、管理一流、业绩一流”的工作理念,以创建洁净、文明、平安、和谐社区为工作目标,坚持建体系、严管理、重服务、惠民生。在这个青年集体的努力下,社区工作快速发展,各项事业取得卓越成绩,先后获得国家级安全社区、省级优秀志愿者服务队等众多荣誉称号,涌现出了垦区第十三届“特等劳模”皇甫建君、省级优秀青年志愿者刘芳兵等先进青年,展现了当代青年立足本职、无私奉献的良好风采和精神面貌。
一、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提高服务居民的工作效率
七星农场社区服务中心始终把良化政风,提升为百姓服务的能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全体工作人员中、坚决杜绝脸难看,门难进,事难办现象的发生,努力创设政令畅通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社区青年职工始终工作在为民服务一线。共完成居民维修任务3000余件、处理和解决突发疑难事件12起、排查处理用电安全隐患50处、修复出户管、主管道106处,维修更换排水管线1000延长米、清掏马葫芦1200个、化粪池226个、更换马葫芦51套、一站式大厅、活动中心供热改造合计2000平方米、居民楼供热改造66栋、自来水管线改造129栋、墙体维修150处。解除了社区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后顾之忧,更好的为农场经济建设服务。
二、切实落实民心工程,提升社区居民富裕指数
七星农场社区服务中心始终把居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整合社区资源,充实社区服务力量,以社区青年为主体,组织成立了青年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工作,开展对社区内的贫困户、残疾人、军烈属,低保户进行走访和慰问。社区青年职工走访、辖区低保户60户共74人、残疾人256名;开展助残日活动,六一儿童节走访慰问社区贫困儿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孤儿共计22名,为社区残疾儿童送去书籍、书包、衣服、鞋等物品。为3名居民申请临时救助共计6000元。成功申请办理低保5人。
三、发扬志愿者精神,营造社区美好明天
七星农场社区服务中心在多年的志愿服务过程中,始终坚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本着“自愿参与,量力而行,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服务原则,奔忙于社区的楼宇之间,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温情的服务为社区的弱势家庭解决了诸多生活实际难题,涌现出了一大批乐于助人、任劳任怨,甘愿为社区居民义务奉献自己汗水的优秀青年志愿者,哪里需要帮助他们就会伸出热情的双手,孤寡老人的下水道堵了,他们帮忙联系疏通;无劳动能力老人家的玻璃该擦了,他们主动去擦亮;下大雪,老人病了买不了药,打电话给志愿者,他们冒雪把药送到他们手里,为老人义务理发、陪老人聊天等等都是他们的服务内容。在社区弱势群体居民的心里,他们成为了希望与喜悦的代名词。
四、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重阳节等期间社区在活动中心开展系列庆祝活动,精心的打造出了具有七星社区特色和特点的居民文化生活娱乐活动。在七一前夕,各居民委分别组织了不同内容的庆祝活动。并组织全体人员积极参加农场组织的庆祝建党大合唱比赛。发挥12个社团的作用,认真组织开展各种棋类比赛和趣味智力竞赛等各项活动。全年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200户。表彰先进个人和居民百余人。以道德讲堂为阵地组织居民和青少年开展以弘扬社会责任核心价值观为内容的正能量教育,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居民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54青年事迹材料300字 篇4
54青年事迹材料300字 篇5
我叫xx,今年十九岁,来自旬邑县职教中心高二4班。在我高中两年学习生活中,我先后承担过学生会的年纪主管,办公室副主任和学生会书记等职,同时也是校团委的组织委员。但让我值得骄傲的是我是一名青年志愿者,在这些职务中我付出了很多,同时也收获了很多。
当学校进行校园周边环境整顿和大扫除时,我会带领志愿者同学彻底处理周边环境。虽然每次都干的脏兮兮的,但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总是很高兴。当学校拒绝白色污染时,作为志愿者的我在校门口阻挡手拿塑料袋的同学,并组织了同学在三饭期间带着“旬邑县职教中心”的佩戴站在校门口,监督同学,防止他们把塑料袋拿进校门。看到校园恢复了昔日的整洁干净,我便感到很满足。
团委举办庆元旦晚会、团活动等文艺活动时,我负责节目筛选和彩排。在活动将要举办时,要对各班同学的座位进行安排,并维持整个会场秩序。看到活动举办成功和同学们的热情我就会感到很欣慰。
每当晚上放学回家时,我还要跟随校卫队进行巡逻执勤工作,不管严寒酷暑经常巡逻到很晚,回到宿舍经常引起舍友的不满,但我从没放弃执勤工作,因为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同学们的安全。
学校举行了几次给贫困学生和灾区捐款行动,我积极的参与其中,不仅为活动的成功举办献计献策,而且带头捐出自己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帮助有困难的孩子。想到他们的困难因为我们的爱心捐助而重获新生,我就感到莫大的荣幸。
我还组织参与了很多值得纪念的活动,比如植树节、清明节等法定节日,我们发动广大青年志愿者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南山植树、清明节扫墓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展现了当代先进青年的精神风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在志愿者工作中,我不断努力的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现在我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我为我是一名青年志愿者而光荣,为我是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而自豪。
54青年事迹材料300字 篇6
乌拉特后旗乌兰牧骑现有演职人员45名,其中团员18人,35岁以下青年35人,中共党员4人,平均年龄29.6周岁。
一、基本情况
乌拉特后旗乌兰牧骑成立于1971年3月15日,为科级建制全额拨款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隶属于文体旅游广电局。现为自治区一类乌兰牧骑,优秀乌兰牧骑,巴彦淖尔市改革试点乌兰牧骑。共有演职人员45名,其中团员18人,35岁以下青年35人,中共党员4人,队员结构和专业结构配备合理,平均年龄29.6周岁,整体年轻化、专业化,以崭新的面貌散发新活力,用特有的草原文化音符,奏响文化时代最强音。
二、发挥队伍优势,落实八项任务
乌拉特后旗乌兰牧骑一直秉承着为农牧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八项基本职能,根植基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促进农牧区文化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充分发挥“创作”职能,提供更多更好精神食粮。乌兰牧骑节目创作坚持以体现乌拉特文化特色、自编自演为主,在历年巴彦淖尔市乌兰牧骑汇演中自编自创的节目都走在前列,近年来,创作了《驼峰上的乌拉特》、《驼球赛》、《妈妈你是英雄》,等32部(首)优秀节(剧)目,编排适合在农牧区表演的小型精品晚会4台。其中,有13个节目在全区、全市的文艺汇演中获奖。
二是充分发挥“演出”职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以组建小分队等方式,坚持深入生产生活一线,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基层,每年完成重大节庆活动、重要时间节点等演出100场(次)以上,观众累计均达1.5万人(次),行程8800余公里,实现苏木镇演出全覆盖,满足了基层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提高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
三是充分发挥“宣传”职能,传播党的政策和关怀。积极开展“六进”活动,深入农牧区、社区、厂矿企业、军营、学校等开展党的利民政策宣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扫黑除恶”“脱贫攻坚”“国防教育”等重点宣传内容累计发放宣传材料4000余份,制作宣传专栏4块,宣传演出60场次以上;积极承担文化扶贫工作任务,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小品、三句半文艺演出形式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好声音、好故事传播到乡村牧区、千家万户。
四是充分发挥“辅导”职能,提高基层文艺人才素质。采取“教、学、帮、带”等多种方式,在学校开设“第二讲堂”,开展声乐和器乐专项辅导;在边防哨所给战士们送去学习的乐谱、歌曲合订本等,使基层文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五是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帮助基层单位和困难群众。一方面,加入到全旗文化志愿服务队中,围绕重要纪念日、节庆日,配合文化馆、苏木镇文化站、社区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另一方面,为三级联包责任村投入扶贫资金,帮助困难村民收菜务农。资助蒙完小4名贫困学生,帮助学生实现“微心愿”,真正做到一切为了人民,到人民中间去。
六是充分发挥“传承”职能,发扬本土民族特色文化。弘扬和传承乌兰牧骑优良传统,深入基层演出的同时,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升农牧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充分展示当地优秀民族文化、非遗文化,收集、整理、挖掘、编排乌拉特民歌、《驼球赛》等作品进行展演、比赛,经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群舞《驼球赛》成功申报版权(国作登字-2020-E-01092257)。舞台情景剧《乌拉特婚礼》入选庆祝建党100周年内蒙古自治区舞台艺术精品工程。
七是充分发挥“创新”职能,适应群众新时代文化需求。探索“旅游+文化+演出”模式,打造具有戈壁红驼、乌拉特婚礼等特色精品节目,结合旅游季在蒙古包文博园、宝日汗图景区开展演出活动,拓宽服务领域,加大对外宣传,助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八是充分发挥“对外交流”职能,传播本地区民族特色文化。2020年1月,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央文明办组织实施的2020年“春雨工程(天赋河套、草原牧歌)”在江西省进行,30余名文化志愿者赴革命老区赣州市参加此次活动。2020年8月,器乐演员额尔恒受邀参加《最美》呼斯楞、李德戈景走遍内蒙古千村百场巡演;2020年10月,舞蹈队员受邀参加《最美草原歌》内蒙古优秀地方歌曲暨经典草原歌曲展播展演活动,展演晚会已于11月下旬在内蒙古蒙古语卫视精彩呈现。自治区《实践》杂志(蒙文版)栏目推出乌拉特后旗乌兰牧骑经典节目赏析篇。内蒙古卫视专题纪录片《寻找英雄》栏目播出我旗乌兰牧骑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感人事迹。央视频“八一建军节”特别节目走进乌拉特后旗,开展主题为红色文艺轻骑兵遇上戈壁骆驼兵网络直播演出。
三、坚定文化自信,创新打造乌兰牧骑品牌。
弘扬乌拉特传统文化、特色文化,对外文化交流、文化展演、各级赛事硕果累累。2020年11月,乌拉特后旗乌兰牧骑被评为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基层文艺院团先进集体);2020年9月,乌拉特后旗乌兰牧骑表演的《边境牧民》小品,参加由自治区党委国安办举办的“国家安全在身边”网上乌兰牧骑节目展示活动荣获优秀奖(巴彦淖尔市唯一参展节目);2020年10月,舞蹈《驼球赛》荣获第十届华北五省(区)市舞蹈大赛专业青年组二等奖;同年11月,荣获首届内蒙古民间舞蹈大赛专业组表演银奖、创作银奖;歌曲《驼乡乌拉特》入选《最美草原歌》内蒙古优秀地方歌曲暨经典草原歌曲展播展演活动;器乐合奏《欢喜乌兰牧骑》荣获第二届全区乌兰牧骑新人新作大赛创作奖、表演铜奖。
我队将始终保持乌兰牧骑红色基因不变,始终保持乌兰牧骑扎根草原、服务群众的优良传统不变,始终保持乌兰牧骑一专多能、精干灵活的特点不变,继续发扬乌兰牧骑精神,不断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让乌兰牧骑这面红色旗帜在乌拉特草原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