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作文: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12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 篇1
“沟算什么,坎算什么,走过去,头上依然是蓝天,脚下依然是大路。”你们一定想不到,这竟然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写在墙上用来激励自己的“题词”。他就是鲁达欣,是我在《蓝天下的课桌》这本书里认识的。他艰难的求学经历让我时时牵挂---为他的挫折担忧,为他的成绩倍感欣慰。
举步维艰,不言弃
鲁达欣家境贫寒,因为父母是进城务工的外来人口,所以住的是租的房子,用的家具都是捡来的,屋里阴暗潮湿,一点儿光线都没有,因此,他每次都坚持天黑前在屋外把作业写完。九岁时他失去了爸爸,和妈妈相依为命,可不幸的是妈妈的心脏病更严重了,家里的生活仅靠他捡空瓶子和别人捐的钱和物来维持。他不仅免面临着交不起学费被迫退学的危机,甚至到了吃了上顿没了下顿的境地。
虽然老天总是将厄运降临给这个已经很不幸的人,但他不怨天尤人,在墙上写下那句“题词”为自己鼓气。即便是这样举步维艰的家庭状况,也阻挡不了他读大学当医生的梦想,也正是有了这个梦想高挂在他的心头,他每天早晨起床时都充满了信心和勇气,并尽己所能、努力地去实现这个梦想。
求学若渴,爱相伴
前行的道路虽然坎坷,但求学若渴的鲁达欣并不孤单,坚强的妈妈、和善的杨伯伯、热心的老师和同学们,陪他走过了艰难的求学路程。
当鲁达欣为自己的家境感到困扰时,妈妈总是安慰他:“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好起来的。”;当他没有城市户口又交不起高价借读费时,是房东杨伯伯帮助他成为这所最好小学的一名学生,并减免了他们的房租,还替他们垫付水电费;当他交不起学费的时,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向校长求情减免了他所有的学费;当他们家揭不开锅时,老师和同学们又都热心地为他捐款捐物;当他正在为找不到合适的中学而发愁时,胡老师在大热天里骑着自行车终于为他找到了一所好学校。而作为市政协委员的蒲老师,利用开会的机会不厌其烦地把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让他得到了更多人的帮助。
备受关注的鲁达欣,更加努力,他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以优异的成绩和一张张奖状来回报每位关心他的人们,他也更坚定了上高中、考大学实现梦想的决心。
希望继续,传爱心
读完这本书,我感慨万千。我仔细地想想,鲁达欣的处境和我相比那可是天差地别啊!我有亲人们无微不至的疼爱,住的是宽敞明亮的套房,不愁吃不愁穿,鸡鸭鱼肉是家常便饭,以前的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想想自己平时遇到的那些烦心事,与他所受的挫折比起来,那真是不足挂齿的芝麻绿豆般的小事。今后,我还有什么理由不乐观地去面对现实呢?想到这,我对鲁达欣更加敬佩了,“英雄自古多磨难”,我坚信鲁达欣一定会实现他的梦想。
其实,在我的班上也有这样的同学,他们是外地人,父母是菜农,租种别人的地,在田边随意搭建棚子,吃住就在里面,生活状况同样不容乐观。以前,我从未关注过他们,作为班干部,我想:下学期更应该好好的帮助他们,首先发动大家多捐书,把班级图书角办得更好,让他们也有课外书读;还可以成立一帮一互助小组,利用课后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我还要把鲁达欣的故事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有梦想,才会有未来!
最后,我也衷心地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蓝天下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张课桌。
《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 篇2
前天,我阅读了一本内涵丰富的书,一本激励孩子不断进取,极力读者关爱他人,唤起良知的心灵之书,它就是《蓝天下的课桌》。
翻开这本书,我就好像走进了鲁达欣,陈益乐,彩虹……的生活。他们的生活都很贫穷,但他们的父母依然让自己的儿女上的学校。有些同学并没有因为出生低贱而读不好书。例如鲁达欣,他家的生活条件并不好,但他在学校十分刻苦学习,成绩也不错,他们班的老师同学也赞助与他。彩虹,他家的生活条件也不好,但彩虹在乡村学校里是个全优生。后来,彩虹妈妈把彩虹三姐妹送到省城去读书,彩虹在省城学校从问题生,经过不断的改正,又变成了全优生,我真是佩服她啊!
别看这本《蓝天下的课桌》只是一本普普通通的书,其实它的用处可大哩!它激励着我们刻苦学习,鼓励着我们勇往直前。
《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 篇3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蓝天下的课桌》,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
《蓝天下的课桌》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品学兼优而家境贫寒的外地孩子,他们笑对逆境、积极向上,不为现在的生活环境所屈服。书中有六位渴望读书,渴求美好未来的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犹如雄鹰一样不畏风霜雨雪,为梦想而奋飞。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鲁达欣最让我有深刻印象的是那一句写在墙上的话:沟算什么呢,坎算什么呢,走过去,头上依然是蓝天,脚下依然是大路!是呀,风霜雨雪、挫折与困难都不算什么,只要你勇敢面对人生路上的坎坷、沟壑,永不言败,就一定能成功!鲁达欣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这本书的小主人公们个个都让我敬佩,他们眼前的困难对他们来说真的很难,但是他们却能够解决,那对于我们又算什么呢?既然他们能够解决,相信永远良好条件的我们一定行!
《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 篇4
“你的衣服好丑哦!你爸爸妈妈给你买不起新衣服吗?”
“那个脏脏的叔叔是你的爸爸吗?”
“你家好破,而且好臭哦。我再也不和你玩了!”
……
还记得年少无知的你,曾经对别人说过类似的话吗?还记得小时侯和同学们一起排挤、嫌弃那个总是穿得破破烂烂的同学吗?还记得经过废弃的工厂时,用冷漠的目光打量那些赤脚玩耍的小孩子吗?还记得我们曾无情地嘲笑他们那口不纯正的普通话,以及那颗敏感而脆弱的心吗?
不要告诉我,你不记得了。
不管走到哪座城市,我们总会看到一群这样的孩子——他们不属于这个城市,而是来自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村落;他们的父母领着微薄的工资,做着那些光鲜亮丽的“城里人”不愿意做的粗活重活,;他们跟着父母过着并不富裕的生活,有的甚至栖身于城市中昏暗的角落,穿着别人丢弃的衣物,用着别人丢弃的用具;他们几乎都遭受过城市孩子的排挤、讽刺,更得不到城市孩子的理解与宽容……他们——就是农民工子女。
然而,这次读了《蓝天下的课桌》一书,我了解到了他们的另一面——怀揣梦想的鲁达欣执着地守着妈妈和自己的理想,努力地学习着;残疾的水孩子陈益乐渴望融入新生活,在迷茫的路途上努力寻找着方向;勇敢勤奋的花仙子雨晴在伟大的母爱中慢慢地成长,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奇迹;光彩夺目的小彩虹和阳光灿烂的胡芸乐观坚强地面对生活;懂事的思甜乖巧伶俐地陪伴着亲爱的爸爸……他们都没有优越的家境,但依然坚强快乐地生活着。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这样的“他们”。相比起城市里娇气任性的孩子,他们显得成熟懂事,懂得替父母分担生活的重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懂得节省开支,珍惜父母赚来的每一分血汗钱。他们乖巧听话,乐观坚强,在磨难面前,总是比同龄孩子显得镇定、冷静。虽然他们生活在逆境中,接受着命运的考验,但是,不论磨难多大,他们永远都不会低头,真正的人穷志不穷!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城里孩子,每当我抱怨生活、心生不满的时候,我总会想起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他们”。想到他们矮小的房屋、昏暗的房间,再看看自己温馨明亮的屋子,会倍感珍惜。我们过着优越的生活,从小便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有求必应,无忧无虑,没吃过一点苦头。这,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也许,与同情他们的境遇相比,我们更应该做的事给予他们满满的爱,用实际行动击垮他们与我们之间的隔阂。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与他们手牵手,共同成长!
《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 篇5
刚读完《蓝天下的课桌》这本书,我百感交集。在这同一片蓝天下,原来有这么多爱读书而没有钱,这么多家境贫寒的人……而比起我们这些,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眼前,努力学习吗?
书的主人公都是品学兼优而家境贫寒的孩子,他们勇敢,积极向上,不为眼前的困难而屈服。他们渴望美好未来,渴望读书,通过坚强的努力奋斗,他们像一只顽强的小鸟,冲过山川河流,向梦想的彼岸飞去。
在这些当中,我最钦佩鲁达欣,她的父亲在她三年级的时候病逝,而她的母亲也有严重的心脏病。在这不好的环境下,鲁达欣也不会为自己的家境而自卑,反而更加懂事,懂得照顾母亲,懂得读书,用成绩征服大家。就算自己的衣服不好,她也不在乎,只要努力读书,不管你富不富有,总能出人头地。
最令我难忘的是一句话:“沟算什么呢,坎算什么呢,走过去,头上依然是蓝天,脚下依然是大路!”是啊!挫折算什么,只要加油,永不言败,一定能成功!
但愿,我们像雌鹰一样,不畏风雨,为梦想而奋飞。
《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 篇6
《蓝天下的课桌》是一本关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的书,它里面的故事无时无刻地震撼着我的心。
书中讲述了六种家庭都因为子女都是从乡下来的,要到城市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因为这一点家长们要交一笔昂贵的“借读费”,经过老师们的帮助和他们自身的努力,那些农民工子女最终能在城市上学,并且个个学习都很棒。“我们刚听胡老师说过,鲁达欣的爸爸两年前去世了,他的妈妈有严重的心脏病,没有工作能力,因此母子俩完全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读到这里我心里想,这个男孩好可怜,爸爸去世了,妈妈又得了心脏病,一个身体不好母亲要照顾一个小孩成长是件极其艰辛的事啊。
“我们都不会注意哪些乞丐,只有雨晴时会注意他们,特别是那些身体残疾的乞丐,雨晴的时候会两眼发红地一直看着这些可怜的人。如果妈妈在身边的话,雨晴一定会央求妈妈给那些乞丐一点钱。妈妈说,每天都有乞丐,每天都给他们钱。我们家就没钱了。雨晴总是央求妈妈:”就给一点吧,妈妈,他们好可怜啊,他们比我们家还要可怜啊,读到这我觉得这位小女孩与众不同,虽然她和乞丐们一样也是残疾人,但是她还是时刻想着要帮助他人。
整本书所讲述的主人公都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我觉得这本书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同时力求少儿的可读性和生动性,以生动的故事和朴质的情感见长。书中所要体现的主题是奋发向上及感人爱心两方面——前者主要体现在农民工子女在相对困难的环境中刻苦求学,努力成才的事件上,后者主要体现在社会各界对农民工子女就学难问题上所给予的无私帮助及温暖爱心上,这两个方面是统一和相辅相成的。
在这里,我想对全世界的人说:农民跟城里人没什么区别,都是在同一个蓝天下生活、共同成长进步。所以,我们不应该看不起农民,应该互相友好、互相帮助!
《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 篇7
读了蓝天下的课桌这本书,我百感交集,在同一片蓝天下,我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却有这么多人读不上书,没有好的学习环境,甚至连一张写字桌都没有。
这本书详细描写了六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到大城市里读书遇到的种种困难。让我悄然泪下。
蓝天下的课桌这本书中的主人公都是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人。他们在农村向往着城市的生活,并且来到了城市,可是他们因为经济有限,只能在特别特别不好的环境里学习。
这些孩子们,有的与健康孩子划清了界限,有的失去了亲人并且家庭贫困。每个故事中都有悲伤的泪水,可我从她们的悲伤后看到了他们的乐观向上的精神,这正是贫苦让他们懂得更多呀。
这些农村的孩子没见过大世面,思想也比较落后。而我们却过着幸福的生活,一旦见到寒酸的农村人,就会嘲笑他们。但是农村孩子呢,他们单纯天真,与世无争。来到繁华的城市后,难免会跟不上我们的脚步,产生自卑的情绪。我们作为主人应该去理解他们,和他们交朋友,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农村的孩子有时候会让你哭笑不得。
在这本书中,我最敬佩鲁达欣。她的爸爸残疾了,而爸爸又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妈妈为了鲁达欣的前程,不顾家人反对,给鲁达欣报了一所城市里最好的小学。妈妈花了好多口舌与钱,才把鲁达欣送进了这所学校。
不幸的是,鲁达欣的爸爸因为脑溢血而身亡。但鲁达欣没有被打倒,她依然乐观向上。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沟算什么呢,坎算什么呢,走过去,头上依然是蓝天,脚下依然是大路。
看了此书, 我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自己的课桌上努力拼搏。充分“燃烧”自己的生命。 愿我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成长!
《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 篇8
蓝天下的课桌是阳光姐姐伍美珍和刘君早共同编写的,书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品学兼优的农民工子弟。《蓝天下的课桌》书中有六位渴望读书,渴望美好未来的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来自社会各界的帮助,为梦想而飞。
在这本书的六位小主人公中,我最敬佩的就是父亲去世,母亲有严重的心脏病的鲁达欣了。鲁达欣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都不是很好,可鲁达欣也不会为自己的家境而自卑,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懂事,懂得照顾妈妈,懂得承担家务活,懂得靠自己优秀的成绩去获得别人的尊重。
鲁达欣写下的一句话最让我感动:“沟算什么呢,坎算什么呢,走过去,头上依然是蓝天,脚下依然是大路。”这句话是他在报纸上看到的,所以写下来激励自己。鲁达欣告诉我们,只要你勇敢面对人生路上的坎坷和挫折,永不言败,就一定能成功的。鲁达欣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相比之下,我,生活在大城市:深圳。虽然,我不是那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但我不知道,如果我离开了我的爸爸妈妈我会怎么样。我会想鲁达欣一样坚强吗?我想跟鲁达欣说:“每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平等的,你不用感到任何的自卑。相反,像我这种生活在大城市中无忧无虑的孩子,你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向你致敬、学习!”
《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 篇9
《蓝天下的课桌》是一本书。这本黑色封面的书是爷爷送给我的,这是一本对我来说很有意义的书。
这不是小说,而是对真人真事的记叙,它记叙了六个贫困孩子不同的经历。我发现书中所介绍的都是家境困难却成绩优异的孩子。
作者经采访后写下的这些真实故事使我感到了自己的幸福与不懂事。我感到羞愧。爸爸也告诉过我:“山区的孩子几岁就学会做饭,开始带弟弟妹妹了!你也要学着做些家务事了!”而我对这些话却总是爱理不理。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难怪妈妈总对我说:“让你去农村呆几年,你就懂事了!”书中的孩子就是这样,早早地就挑起了家中的担子。
书中的孩子成绩真好,这是因为他们知道父母为了能让自己上学,吃了多少苦,所以便努力学习,以好成绩报答父母。我们现在生活好了,有很多同学都聊着网络游戏、赛车,却不努力学习,但却不曾想过:现在有好条件学习,我应该更加努力!
我要像这些贫苦的孩子一样,尽自己所能,好好学习,用好成绩报答父母和老师,不让父母和老师为我们过份操心,这是我们报答的最好做法。
《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 篇10
《蓝天下的课桌》主要写了四位学生和一位老师还有一座学校的校园故事和老师热爱工作的精神四位学生的和家庭故事遇事,其中四位学生分别叫鲁达欣。陈益乐。外号叫彩虹的初一女生和俏胡芸;一位老师姓聂大家都叫他聂老师;还有一座学校大家都叫他天使学校其实就是恶魔学校。
写了鲁达欣她爸爸在两年前就去世了,他妈妈又得了心脏病不能干活挣钱,最后鲁达欣上了高中大学,他妈妈的心脏病也得到了治疗可以干一些轻活了;水娃娃陈益乐的乡愁写了他家里很贫穷没钱他的学校在郊区,是一所弟子学校所以每次别人让他简单介绍一下家庭信息他都眼泪滴了下来;花仙子,在勇敢的飞,写的是聂老师家里很没钱在学校里很辛苦的工作总算赚够了钱养活了家;彩虹在学校的学习情况的介绍;阳光灿烂的俏胡芸写了俏胡芸在学校阳光灿烂的故事;有点苦涩的孙思甜写的是一所没有前别人的钱的很不好的一所普通学校的学校经历。
《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 篇11
说实话,在家里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可即使是这样,我还不满意,整天不是嫌妈妈炒的菜难吃,就是嫌自己的衣服不够名牌。
去年寒假给我买了《蓝天下的课桌》这本书。看着看着,我被书中的主人公打动了,这真是一本令人感动的好书。书中的主人公们大多是品学兼优的外来工子女,并且承担着家里的重任,甚至连口饭都吃不饱。家境贫困并没有使他们屈服,他们不怕苦,不怕累,自强不息着,为渴望读书,渴望美好未来的梦想奋飞着。
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几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好朋友,最令我难忘的是一位和我同龄的男孩子,他叫鲁达欣。鲁达欣的爸爸在他九岁的时候因脑溢血去世,只有一个患有严重心脏病的妈妈与他相依为命。鲁达欣和妈妈全靠老师、同学的`帮助过日子,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房间里。为了他和妈妈的同一个梦想——读好书,上好学校,努力让他的学业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书中的那句“一切不都是为了填饱肚子吗?”尤其震撼人心。它让我明白了一个贫苦儿童的无奈和心酸……但是,鲁达欣却能阳光快乐地生活着:“沟算什么呢,坎算什么呢,走过去,头上依然是蓝天,脚下依然是大路!”鲁达欣用它来鞭策鼓励自己。是的,苦难并不可怕,只要在心里拥有一份坦然面对生活的勇气,只要心里拥有梦想,一切都会实现的!
看看鲁达欣,想想我自己,我不禁脸红了——我们的生活条件真是太优越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嫌弃抱怨生活呢?
现在,我每天吃饭都特别的香甜;从此也不再和别人比名牌,因为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为吃饱穿暖而奔波,而且他们还仍然那么乐观,那么努力奋斗!
《蓝天下的课桌》读后感 篇12
读了《蓝天下的课桌》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没有想到在中国还有这么多生活艰苦,却依然热爱学习的孩子,他们学习条件都很艰难,可是他们出来没有想过放弃。想想自己还真是惭愧,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可还不好好学习。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鲁达欣和妈妈的梦想》他们共同的梦想就是鲁达欣能一直读到高中,大学甚至继续读下去。鲁达欣和妈妈相依为命,他们住在一间很矮而没有窗户的屋子里,大约只要7。8平方米,墙上贴满了鲁达欣的奖状。自从鲁达欣的爸爸去世后,他们家就断了收入来源。而鲁达欣家的费用都是好心人捐的,鲁达欣的老师特别喜欢他,经常叫同学捐献东西给鲁达欣家,因为这样老师还受了不少委屈,但是老师们觉得没有什么,因为当你无私地帮助别人,心灵是最坦荡和纯净的。从两元到一袋大米,在大家的帮助下,鲁达欣的学习十分出色,大家都选他当班长。
虽然生活非常艰苦,但是鲁达欣却依然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他帮助体弱的妈妈走出了失去爸爸的悲伤!最后在老师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鲁达欣读完了小学,顺利的进入了附近的一所中学就读,虽然上大学的路还很遥远,但是,鲁达欣依然没有放弃和妈妈共同的梦想——上大学!
读了这本书我心里非常感动,也成熟了许多,那些条件艰苦的孩子们,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读书,有的甚至自力更生。而我们却整天迷恋电脑和电视之间,觉得父母给予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不懂得好好珍惜。如果有机会我真的想见一见鲁达欣,好好向他学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