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以德育为主题的ppt内容课件 篇1

班会主题:

诚信做人,友善待人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诚信和友善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友善的品德观念。

3. 培养学生诚信友善的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诚信友善的故事、图片、视频等)

小黑板或白板及书写工具

互动讨论卡片

诚信友善行为承诺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问候与开场:老师与学生互相问候,简短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

2. 激发兴趣:播放一段关于诚信友善的短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二、知识讲解(10分钟)

1. 定义解释:

诚信: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友善:待人亲切、友好,愿意帮助他人。

2. 重要性阐述:

诚信是个人品质的基石,是人际交往的保障。

友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团结互助的纽带。

三、故事分享(10分钟)

1. 讲述诚信故事:如“曾子杀猪”等,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 讲述友善故事:如“孔融让梨”等,展示友善待人的美德。

四、互动讨论(10分钟)

1.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诚信和友善的实例。

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讨论如何更好地做到诚信友善。

2. 互动问答: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抢答或轮答,深化对诚信友善的理解。

五、情景模拟(10分钟)

1. 创设情景:

设计几个与诚信友善相关的情景,如考试作弊、帮助同学等。

2. 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情景中的行为选择。

其他同学观察并讨论角色扮演者的行为是否体现了诚信友善。

六、总结提升(5分钟)

1. 回顾要点:

老师总结本次班会的要点,强调诚信友善的重要性。

2. 承诺签名:

发放诚信友善行为承诺书,让学生签名承诺践行诚信友善。

七、作业布置(课后)

1. 撰写感悟: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诚信友善的感悟日记,记录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2. 家庭实践:

鼓励学生在家庭中践行诚信友善的行为,并请家长监督并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

班会结束后,老师应对本次班会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老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以便在下次班会中做出调整和改进。

以德育为主题的ppt内容课件 篇2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德育课,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讲文明守公德的好学生。

活动重点:

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活动难点: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活动准备:

课前,每位学生熟背《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大家好。这节《争做文明小学生》德育活动课的内容是有关行为规范的。你们知道什么是行为规范吗?你们对行为规范有哪些了解呢?现在我们就来举行一个知识竞赛,看谁对行为规范知道得最多。好吗?

二、开展竞赛,加深理解。

1、行为规范有哪四大部分?

2、《小学生守则》有几条?分别是什么?

3、在学校,同学们应该怎样相处?

4、请说出五种文明礼貌用语。

5、在升降旗仪式上,应该怎么做?

三、借用故事,升华情感。

1、请一名学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2、教师讲《程门立雪》的故事。

3、学生谈听完故事的感受。

4、师总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像《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许多历史小故事至今深深教育着我们。我们作为小学生,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良好的行为规范伴我们每一天。

四、友情提示,自省互查。

1、班级里的小朋友有哪些不文明的举止?

2、家庭中会出现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3、学校、家庭、社会最突出的不文明的行为有哪些?

(三项内容逐个进行交流汇报,步骤:先小组内进行交流,后进行全班性的汇报。)

4、作为一个小学生,发现自身或他人存在着上面说的问题,应该做些什么?要怎么做?(学生发言)

五、活动结束,希望寄语。

师: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以文明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养成道德好习惯。现在,老师给大家提出十个道德好习惯的要求,分别是:

1、文明用语,微笑待人。

2、文明休息,文明坐行。

3、不懂就问,勤于思考。

4、勤俭节约,计划用钱。

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6、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7、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

8、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9、集体的事情一起干。

10、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最后,望全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的明天!

以德育为主题的ppt内容课件 篇3

一、班会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认识并改正不良行为习惯。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明校园建设。

4. 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班会准备

1. 准备PPT或黑板材料,列出良好行为习惯和不良行为习惯的示例。

2. 准备相关视频或图片资料,展示文明校园的美好画面和不良行为的影响。

3. 邀请班级中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分享经验。

4. 准备小组讨论的议题和记录工具。

三、班会流程

1. 开场导入(5分钟)

班主任简要介绍班会主题和目的。

播放一段关于文明校园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

利用PPT或黑板,列出良好行为习惯(如礼貌待人、爱护公物、遵守纪律等)和不良行为习惯(如乱扔垃圾、说脏话、打架斗殴等)的示例。

讲解良好行为习惯对个人成长和班级、校园环境的影响,以及不良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3. 案例分析(10分钟)

分享几个关于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中的行为是否正确,以及应该如何改进。

4. 经验分享(5分钟)

邀请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鼓励其他学生向这些榜样学习,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5. 小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

6. 总结提升(5分钟)

班主任总结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和讨论成果。

强调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明校园建设。

提出班级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如“三不”(不乱扔垃圾、不说脏话、不打架斗殴)等。

7. 布置任务(5分钟)

要求学生制定个人行为改进计划,并在班级内分享。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维护班级和校园的文明秩序。

8. 班会结束(5分钟)

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参与和表现。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班级和校园的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四、班会后跟进

班主任定期检查学生的行为改进计划执行情况,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班级内设立“文明之星”评选活动,表彰在行为习惯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定期组织班级或校园文明行为宣传活动,提高全体师生的文明意识。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djz525.com/a/6218629.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元旦主题班会内容ppt内容(通用4篇)
下一篇 : 餐厅父亲节营销策划方案(汇集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