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为主题的ppt内容课件 篇1
班会主题:
诚信做人,友善待人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诚信和友善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友善的品德观念。
3. 培养学生诚信友善的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括诚信友善的故事、图片、视频等)
小黑板或白板及书写工具
互动讨论卡片
诚信友善行为承诺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问候与开场:老师与学生互相问候,简短介绍本次班会的主题。
2. 激发兴趣:播放一段关于诚信友善的短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二、知识讲解(10分钟)
1. 定义解释:
诚信:诚实、守信,言行一致。
友善:待人亲切、友好,愿意帮助他人。
2. 重要性阐述:
诚信是个人品质的基石,是人际交往的保障。
友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团结互助的纽带。
三、故事分享(10分钟)
1. 讲述诚信故事:如“曾子杀猪”等,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2. 讲述友善故事:如“孔融让梨”等,展示友善待人的美德。
四、互动讨论(10分钟)
1.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诚信和友善的实例。
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讨论如何更好地做到诚信友善。
2. 互动问答:
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抢答或轮答,深化对诚信友善的理解。
五、情景模拟(10分钟)
1. 创设情景:
设计几个与诚信友善相关的情景,如考试作弊、帮助同学等。
2. 角色扮演: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情景中的行为选择。
其他同学观察并讨论角色扮演者的行为是否体现了诚信友善。
六、总结提升(5分钟)
1. 回顾要点:
老师总结本次班会的要点,强调诚信友善的重要性。
2. 承诺签名:
发放诚信友善行为承诺书,让学生签名承诺践行诚信友善。
七、作业布置(课后)
1. 撰写感悟: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诚信友善的感悟日记,记录自己的思考和体会。
2. 家庭实践:
鼓励学生在家庭中践行诚信友善的行为,并请家长监督并签字确认。
教学反思:
班会结束后,老师应对本次班会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同时,老师应关注学生的反馈,以便在下次班会中做出调整和改进。
以德育为主题的ppt内容课件 篇2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德育课,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贯彻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讲文明守公德的好学生。
活动重点:
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活动难点: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用《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活动准备:
课前,每位学生熟背《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大家好。这节《争做文明小学生》德育活动课的内容是有关行为规范的。你们知道什么是行为规范吗?你们对行为规范有哪些了解呢?现在我们就来举行一个知识竞赛,看谁对行为规范知道得最多。好吗?
二、开展竞赛,加深理解。
1、行为规范有哪四大部分?
2、《小学生守则》有几条?分别是什么?
3、在学校,同学们应该怎样相处?
4、请说出五种文明礼貌用语。
5、在升降旗仪式上,应该怎么做?
三、借用故事,升华情感。
1、请一名学生讲《孔融让梨》的故事。
2、教师讲《程门立雪》的故事。
3、学生谈听完故事的感受。
4、师总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像《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等许多历史小故事至今深深教育着我们。我们作为小学生,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良好的行为规范伴我们每一天。
四、友情提示,自省互查。
1、班级里的小朋友有哪些不文明的举止?
2、家庭中会出现哪些不文明的现象?
3、学校、家庭、社会最突出的不文明的行为有哪些?
(三项内容逐个进行交流汇报,步骤:先小组内进行交流,后进行全班性的汇报。)
4、作为一个小学生,发现自身或他人存在着上面说的问题,应该做些什么?要怎么做?(学生发言)
五、活动结束,希望寄语。
师:我们每个同学都应该以文明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养成道德好习惯。现在,老师给大家提出十个道德好习惯的要求,分别是:
1、文明用语,微笑待人。
2、文明休息,文明坐行。
3、不懂就问,勤于思考。
4、勤俭节约,计划用钱。
5、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6、说了就要努力去做。
7、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
8、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
9、集体的事情一起干。
10、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
最后,望全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美好的明天!
以德育为主题的ppt内容课件 篇3
一、班会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认识并改正不良行为习惯。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明校园建设。
4. 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班会准备
1. 准备PPT或黑板材料,列出良好行为习惯和不良行为习惯的示例。
2. 准备相关视频或图片资料,展示文明校园的美好画面和不良行为的影响。
3. 邀请班级中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分享经验。
4. 准备小组讨论的议题和记录工具。
三、班会流程
1. 开场导入(5分钟)
班主任简要介绍班会主题和目的。
播放一段关于文明校园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
利用PPT或黑板,列出良好行为习惯(如礼貌待人、爱护公物、遵守纪律等)和不良行为习惯(如乱扔垃圾、说脏话、打架斗殴等)的示例。
讲解良好行为习惯对个人成长和班级、校园环境的影响,以及不良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
3. 案例分析(10分钟)
分享几个关于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中的行为是否正确,以及应该如何改进。
4. 经验分享(5分钟)
邀请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上台分享他们的经验和做法。
鼓励其他学生向这些榜样学习,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5. 小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讨论结果向全班汇报。
6. 总结提升(5分钟)
班主任总结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和讨论成果。
强调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明校园建设。
提出班级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如“三不”(不乱扔垃圾、不说脏话、不打架斗殴)等。
7. 布置任务(5分钟)
要求学生制定个人行为改进计划,并在班级内分享。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共同维护班级和校园的文明秩序。
8. 班会结束(5分钟)
班主任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参与和表现。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班级和校园的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四、班会后跟进
班主任定期检查学生的行为改进计划执行情况,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班级内设立“文明之星”评选活动,表彰在行为习惯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定期组织班级或校园文明行为宣传活动,提高全体师生的文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