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此外,您还可以浏览范文大全栏目的面试自我介绍简短范文12篇

小学教案与作业设计二年级上册语文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字,认识新偏旁“食字旁”和新笔画“竖折撇”,写好生字“饥”、“饿”和“传”。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3、了解问号的作用,能读出疑问句的语气。

4、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法布尔对生物的好奇心,产生探索自然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认识17个字,认识新偏旁“食字旁”和新笔画“竖折撇”,写好生字“饥”、“饿”和“传”。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法布尔对生物的好奇心,产生探索自然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出示我班学生的照片。看,这两位同学,神情专注地在干什么呢?哦,原来是在观察蚂蚁。看!他们在捉蛐蛐。多有意思啊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发生在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从而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关注字词。

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全文,在此基础上同桌互查、互助读课文。

接着,分组反馈字词的掌握情况。

第一组:读准字音,明白词义。

第二组:词语搭配,积累词语。

读准词语,再想一想这些词语谁和谁是好朋友,快让他们拉起手来。再读一读,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三、进入情境,朗读课文。

(一)创设情境,走进法布尔生活的美丽山村。

第一步:引导学生轻声、自由读第1自然段。

第二步:教师范读,引导学生听读想象画面。

第三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写作顺序,尝试背诵。

首先,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通过巧妙地改变字体颜色,引导学生发现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课件出示

先写到法布尔出生在一个小山村,接着写村里的小溪,再写溪边的植物。正因为有前两句描写的这种环境,第三句写到这里有许多小动物,唤起了法布尔的好奇心。

继而引导学生发现:该段写到的几种动物也有一定的顺序呢!

接着,给出提示,尝试背诵。

(二)读故事,感受法布尔的好奇心与恒心。

我想通过语言描述,播放声音资料的方法,引导学生先进入到故事情境之中,再去读故事。

一天傍晚,一阵阵低微的嘎吱嘎吱声,从丛林中传来。听!(播放纺织娘的叫声)这声音引起了法布尔的好奇心。

第一步:引导学生自读、思考。

听到这声音,法布尔是怎么想的?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第二步:细读文本,指导朗读。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第一层:体会法布尔强烈的好奇心,读好问句。

在学生自读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角色体验的方法,读好问句。

如果你就是充满好奇心的法布尔,听到这声音你会怎样想的呢?试着读一读。

第二层:展开想象,体会法布尔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

法布尔到丛林中去了几次?你是从哪读出来的?从文字中学生难于体会法布尔这种持之以恒是非常可贵的。因此我抓住文章空白点引发学生想象。

法布尔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失败,再探索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最后,联系上下文,体会法布尔勇于探索,“不灰心”。引导学生读句子。

(三)了解法布尔的成就,产生敬仰之情。

1、齐读最后一段,了解法布尔的成就。

2、简要介绍法布尔,提升情感。

法布尔,用一生的经历去研究昆虫,并专为这些“小虫子”写出厚厚的一本书《昆虫记》。这本书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是世界的科普文学作品。直到百年之后的今天,仍被人们认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简要介绍法布尔,增强学生对这位伟大的昆虫学家的敬仰之情。同时介绍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推荐给学生阅读。

最后,带着这种崇敬之情,回归整体,朗读全文。

四、书写生字,认识新偏旁和笔画。(饥、饿、传)

(一)认识“食字旁”。

借助学过的认读字,识记新偏旁。

“饿”和“饱”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两个认读字。它们又是一组反义词,请你结合两字的意思,想想:“食字旁”表示什么?

(二)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饥、饿、传)。

这三个字同为左窄右宽;并回忆书写规则:左右结构的字,左旁右侧齐一线。

2、重点指导书写“传”字。

(1)书空新笔画“竖折撇”

(2)认真观察:写好这个字需注意什么?

(3)教师板书示范

(4)学生描红并独立书写一遍。

(5)反馈评改。

五、作业

1、继续练习朗读课文。

2、想象画面背诵第1自然段,争取做到有语气。

板书设计:

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

好奇心坚持成功

小学教案与作业设计二年级上册语文 篇2

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讲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得到。

教学目标 :

1. 分角色朗读课文,按照“冬天快要到了”“冬天到了”“寒冬腊月”三个不同的时间理清故事发展的脉络,在比较中感悟他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2. 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 联系生活实际,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

教学重点:

通过对喜鹊和寒号鸟行为及几次对话的理解、朗读,懂得课文的寓意,并能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和读来表现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通过对喜鹊和寒号鸟几次对话的理解、朗读,懂得课文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引入新课。

1.出示图片,引入课题 。

出示学生熟悉的故事图片(狐假虎威:我们认识了一只聪明的狐狸和一只愚蠢的老虎,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冷静思考。农夫与蛇:我们认识了一个善良的农夫和一条恩将仇报的蛇,故事告诉我们要分清善恶。)

小故事往往会告诉我们大道理,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了解一个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一起读课题:寒号鸟。

2、复习词语。

一堵石崖 一道缝(本组强调“一”的变音)

东寻西找 得过且过

寒冬腊月 伸伸懒腰

狂吼 冰窖

哀号 当作(本组:孩子们你发现了什么?这组词语在存在——多音字)

老师加大了难度,请全班同学来挑战。(齐读)

哀号 当作

学号 当然

二、品读课文,体会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态度和不同表现。

1、带着问题读书。

昨天你们都预习过了,课文讲的是谁和谁的故事啊?让我们一起把主人公给请出来。(进而板书:寒号鸟,喜鹊)

他们是面对面住着的邻居,但是他们俩最后的命运一样吗?

提问回答:寒号鸟最后————冻死了;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却被冻死了?

带着问题去读书:同学们,我们要学会带着问题去读书,现在请你们打开课本60页,大声朗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交流答案:因为寒号鸟——懒惰,喜鹊——勤劳(进而板书)

你们同意吗?——同意。那老师请你们来做小调查员,来查一查他们俩是不是像你们说的这样。

2、感悟朗读,体会寒号鸟的懒惰和喜鹊的勤劳

(1)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寒号鸟和喜鹊在面对冬天来到时的不同表现

故事开始时,是什么时候?——冬天快要到了

出示句子: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从哪可以看出冬天快要到了?“尽”——树叶快要掉光了

找一找:冬天快要到了,喜鹊和寒号鸟分别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

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

(从喜鹊的做法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喜鹊十分勤劳)

(自己读一读,你从哪看出了喜鹊勤劳?)

(抓住关键词:“一早”、“东寻西找”)

感悟朗读,体会喜鹊的“勤劳”。

出示课本配图,说一说寒号鸟和喜鹊的样子。

(谁来说说喜鹊正在干什么呢?而寒号鸟呢?)

那冬天快到了,寒号鸟都干什么了啊?

出示句子: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你说寒号鸟要是不累呢?——它会一直在外面玩。

寒号鸟除了玩就是——睡觉。

它可真——懒惰呀。

谁想来读读。指导:你把握得可真准,尤其加重了“却”的读音。同学们,这里为什么要用一个“却”?寒号鸟和喜鹊面对冬天快到了的表现一样么?课文用了一个“却”,更加强调了寒号鸟的“懒惰”。谁来读一读。

体会“却”的用法:你能用上“却”说一句话么?

说话练习:马上要期末考试了,其他同学都在——,小明却在——

(2)两次对话朗读,体会寒号鸟的“得过且过”。

喜鹊不仅勤劳,还是个热心肠,看到了寒号鸟不为过冬做准备,他干什么了?——几次劝告?——2次

喜鹊第一次怎么劝的?

出示句子:喜鹊说:“寒号鸟,别睡了。天气暖和,赶快做窝。”

你读读。作为邻居的真心提醒。(2次)

寒号鸟是怎么回复他的?

出示句子: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你能做做动作么?——躺。它可真懒啊!

我们来看看寒号鸟说的话,它称呼喜鹊为什么?——傻喜鹊。他居然嘲笑喜鹊“傻”,谁傻?谁来读读。

寒号鸟认为喜鹊的好言相劝是在干什么?——吵它烦它。

谁来读读。

第一次角色扮演对话朗读。2次

喜鹊的好心相劝,寒号鸟听了吗?——不听劝告。

时间可不会等寒号鸟,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冬天到了。

出示句子: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这个时候喜鹊在哪?——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呢?——你找找——出示句子: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寒号鸟冻得——直打哆嗦。冷风吹了多久,寒号鸟就叫了多久。第二天寒号鸟做窝了吗?——没有

好心的喜鹊这时候又来劝寒号鸟,谁能找到喜鹊第二次是怎么劝寒号鸟的?

出示句子: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你对比一下喜鹊的第一次劝告和第二次劝告有什么不同吗?喜鹊第二次已经来到——崖缝前来劝寒号鸟了。看到邻居前一天晚上被冻成那个样子还不知道做窝,喜鹊心里怎么样?——着急,担心。谁来读一读?

喜鹊这样着急,这样催促,对寒号鸟起作用吗?

寒号鸟是怎么回复的?

出示句子: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我们来对比一下,面对喜鹊的这两次苦口婆心的劝告,寒号鸟始终——不听劝告,由一开始的“躺”变成了“伸伸懒腰”,由“不要吵”变成了“别啰嗦”,寒号鸟真的是——太懒惰了,文中还有一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它,就是——得过且过。

什么叫得过且过啊?

当你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时,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这个词语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这个语境下你选择哪个?(第一个)

第二次角色扮演对话朗读(2次)

最后寒号鸟依旧不听劝告

(3)对比“冻得直打哆嗦”和“冷得像冰窖”的用法,积累练习。

慢慢地,到了寒冬腊月,天气特别冷,你从哪看出来的?找一找。

出示句子: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是什么声音?想听吗?

还能从哪感受到冷?——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短语,都是表示冷,你发现了什么不同吗?

冷得像冰窖运用了比喻,把崖缝比作成了冰窖

而前面冻得直打哆嗦强调的是冷的程度,人的感受。

你能照样子说说么?给你们限定一个,热得——

考试快开始了,但是你还堵在半路上。急得——

考试拿了100分,你很开心。乐得——

(4)理解“哀号”,体会寒号鸟的“自食其果”。

在冷得像冰窖的崖缝里,寒号鸟难受吗?痛苦吗?它都难受痛苦的忍不住大声号叫,这个词语是——哀号

第一开始狂风刚吹的时候,寒号鸟哀号着:——

狂风越来越猛,它的声音开始越来越小:——

狂风吹了6个多小时了,寒号鸟生命的气息变得微弱:——

狂风吹了整整一夜,寒号鸟用尽自己的最后一点力气哀号着:——

想一想:寒号鸟在这一夜的哀号中,有没有后悔过?——有

这是它第一次后悔吗?——不是。在那个初冬的夜晚它就曾经承诺过明天要做窝,但它改了懒惰的习惯了吗?——没有。寒号鸟就是这样得过且过的懒惰性格,最后冻死在了寒冷的夜晚。而喜鹊呢?——因为它的勤劳,最终幸福的生活了下去。

那现在上课开始的问题你能回答完整了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是因为——他的懒惰、得过且过、不听劝告。

三、总结课文寓意,进行写话练习。

孩子们,小故事告诉我们大道理,学了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分享

你在生活中见过喜鹊或者寒号鸟这样的人吗?你想对他们说什么?你自己有没有当过寒号鸟?你想对自己说什么?——先分享,再写话。

孩子们,也许懒惰可以短暂的让人舒服,但过后我们一定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你们喜欢懒惰的寒号鸟还是勤劳的喜鹊?既然你们喜欢勤劳就努力的去做一个勤劳的人,踏实下来,认真学习。

四、板书:

寒号鸟 喜鹊

懒惰 勤劳

得过且过

不听劝告

冻死 幸福

小学教案与作业设计二年级上册语文 篇3

教学目标:

1、懂得生活中要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做什么事不盲从,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2、通过读故事,观察图画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归纳的能力,以及探究精神。

3、学习本课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会写7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尽”和一个部首“皿”。

4、正确、规范的书写生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重点: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关键:

认字、识字和写字

课时:

2课时

教具:

生字卡片、课件

学具:

教材等相关资料

相关知识点:

对有关小动物知识的了解和积累

教学突破点:

从读文的乐趣中体会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介绍第11板块的学习主题——与众不同。

2、如果做事与大家都一样又会有怎样的命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字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生字。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生词。

2、出示生字

(1)指名读一读

(2)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你是怎样记住的,把你的好办法介绍给大家。

(3)组词

3、指导书写

四、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题读一读。

2、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五、总结:今天通过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字词,还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回去之后我们要有感情地朗读。

板书设计:毛毛虫的故事

验忘缘厘针疲尽稍或避亡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毛毛虫的故事》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因为毛毛虫盲目地跟随而换来了死亡的命运。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学这篇课文,说不定还会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二、朗读课文理解感悟。

1、在文中找到“盲目”一词,也可借助字典说一说词义。盲目:眼睛看不同见东西,比喻缺明确目标,情况不明或对事情认识不清楚。

2、小声读第三自然段,说一说毛毛虫是怎样盲目跟随的?

3、出示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4、齐读最后一段。启发学生思考:从毛毛虫的命运你想到些什么?

三、课堂练习。

1、形近字组词。

2、成语填空。

四、小结。

板书设计:毛毛虫的故事

法布尔;

一个跟着一个一圈又一圈;

一天不停七天七夜;

终于筋疲力尽死了。

小学教案与作业设计二年级上册语文 篇4

教学目标:

一、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认识9个生字。

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时间的.宝贵。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一分钟》

思考:那个青年人从著名教育家本杰明那里受到了什么教育?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导入新课《7 一分钟》

看配音课件动画片或图片《一分钟》,边看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元元为什么后悔了?

三、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圈出意思不懂的词语。

(二)同桌合作轮读课文,一个人读时,另一个同学注意帮助纠正错误。

(三)当热心的小老师,提醒小朋友哪些字易读错?告诉小朋友你用什么好办法来记这些生字?

(四)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正确、通顺。

四、感悟课文,明白道理。

(一)读课文,讨论。

1、读读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课文的哪些句子具体写了元元非常后悔?挑一句来把它读好,读出自己的体会。

3、指导朗读,体会学生找出来的这几句重点句。

(二)学生表演读全文(先自由准备,再上台加上动作表演读)。

(三)说说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五、拓展练习:搜集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读一读。

小学教案与作业设计二年级上册语文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学生生字词;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现在懒惰,将来难过”这一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具准备学生:生字卡片

教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二次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小组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

3.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自主识字。

(2)引导学生用组词的方法巩固识字。

4.指导学生读通课文,并掌握课文中的多音字。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

(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喜鹊和寒号鸟为了过冬都分别做了什么准备?

(3)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3.指导学生归纳每段内容,按时间顺序理清故事发展过程:

(1)冬天来之前。

(2)冬天来临后。

四、巩固生字,布置作业。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巩固本课应该掌握书写的生字词。

2.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

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思考: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2.学习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

思考:(1)寒号鸟总共说了几次“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揣摩寒号鸟此时的心理活动。

(2)想想寒号鸟是真想做窝吗?它口中的“明天”会来到吗?

3.学习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

思考:

(1)寒号鸟为什么会被冻死在冬夜里?如果再给它一次机会,它还会落得这个下场吗?

(2)喜鹊和寒号鸟的做事态度有什么不同?

三、总结课文,感悟拓展。

1.总结全文。

2.想一想:课文说明了什么的道理?谈谈自己的感悟。

3.“现在懒惰,将来难过”,交流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小学教案与作业设计二年级上册语文 篇6

教学目标:

1、结合儿歌学习6个带有“方”字的新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通过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字音、分析字形,能正确规范书写4个生字。

3、懂得汉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辨字音,析字形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老朋友,看看它是谁?(出示“方”)

师:“方”字怎样写?(学生书空)

师:你以前在哪个字里见到过它?(学生思考、回答:放、房)

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字形。

导入:“方”字除了这两个朋友,它还有很多新朋友呢!它们就藏在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儿歌中。(学生朗读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字音

1、朗读课文,要求:书平放,手指读,遇到不认识的字拼拼音。

2、师:你发现方字的新朋友了吗?

学生圈画出生字,用括号括出词语。

交流:我找到了什么词中的什么字。

3、小组内学习生字字音、词语读音。

检查各组字词读音。

4、游戏:猜猜我是谁?

(二)学习字形

1、出示:防妨。

(1)读字音、读词语。

(2)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学生自由发言)

指导:左边的耳刀和“山”有关系;古时候对女子有一种偏见,认为女子总是妨碍别人的利益,所以“妨碍”的“妨”有个“女字旁”。

(3)换词理解“妨碍”。

2、小组学习“芳、纺、访、舫”。

3、汇报交流。

芳: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出示图片指导朗读。

纺: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出示图片理解纺织厂、纺车、纺线。

访: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

舫:读字、词,记字形,读句子。出示图片理解石舫,简介“石舫”。

4、看图猜字。

芳、纺、防、舫

师:方字想说话——(访)

我的名字叫做“方”,我和她做好朋友。——(妨)

(三)写字

1、把生字按结构分类。

2、观察几个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

3、范写“防”,书写“防”。

投影并评价,改正。

4、自己练习书写“纺”。

三、回顾全文。

拍手读课文。

四、拓展。

出示带有“方”的其他字。

五、布置作业。

搜集“方”的其他好朋友,和它们教朋友。

小学教案与作业设计二年级上册语文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联系课文理解“羞愧”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环境的美和莉达爱护环境的行为美,懂得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教学重点

生字的学习,“津津有味”、“羞愧”、“美妙”等词的理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莉达为什么“面对夜莺感到羞愧”。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标出段落,勾出生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小朋友在树林中玩过吗、你印象中的小树林是什么样的、现在跟老师一起到小树林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课件展示画面:幽幽的树林,柔和的`阳光,绿色草地,蝴蝶飞舞,露珠闪光,鸟语花香,溪水淙淙)

多好的小树林啊!闭上眼,做做深呼吸,你感受到什么、

2、有两个小姑娘,也到树林里来了,她们是怎么玩的呢、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板书:面对夜莺感到羞愧]

3、齐读课题,读好“莺”字。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教师范读,注意听准每个音,勾出生词。

2、自由读课文(可以是两遍、三遍)。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把勾画的字、词多读几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师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书)

3、同桌交流识字方法,互读课文。

4、检查识字情况

(1)点击课件开火车读(可以同桌为单位、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读)。

(2)有没有你以前认识的字、怎么认识的、

(3)哪些字容易记错,给大伙儿提个醒。(指名说、小组说。重点指导“扔”、“剩”、“津”、“醉”、“沉”的读音,提醒“羞”与“着”下面部分的区别。)

(4)小老师教读。

5、现在把这些字娃娃送回课文中,自己再读读课文,看看还认不认识它们。

三、读通课文,感知内容

生字大家都认识了,相信课文也一定能读好。

1、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也可分段读)其他孩子当小评委,仔细听他哪些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需要帮助。(指名读→师生评议)

2、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读课文,一会儿来一次比赛,看哪些小组读得好。

3、朗读比赛(可以小组为单位分段读),师生评价。

4、整体感知:两个小姑娘在小树林里做了什么、

四、细读课文,理解积累

通过前面的学习,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从哪里知道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体会以下内容。

1、夜莺的歌声很美,从“美妙”、“沉醉”可看出(相机指导理解“美妙”、“沉醉”)。

教师相机引导:

(1)看到可爱的夜莺在唱歌,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说吗、(鼓励学生大胆说,大胆提问,如:夜莺怎样唱歌、夜莺唱的什么、教师相机引导孩子体会夜莺美妙的歌声)

(2)相机播放课件,再现小树林的美。

(3)两个小姑娘也被这美景吸引了,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为什么、(津津有味、沉醉)指导理解“津津有味”、“沉醉”。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段。(课件显示小树林画面做背景)

2、莉达爱护环境行为美,从第5段可看出。

教师相机引导:

(1)吃完饭她俩怎样做的、勾出写她们不同做法的词。

(2)你赞成谁的做法、为什么、(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指导朗读,可以加上动作)

(3)奥莉娅怎么想的、(指导朗读,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4)莉达怎么说的、读一读(指导朗读)。听了她的话你怎么想、

(5)假如你是那只夜莺,看到她们的做法,听到她们说的话,你想对谁说点什么、

(6)指名分角色朗读、表演。

3、拓展:地球上的万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有自己的情感。想想看,树林里还有哪些事物会对她们的做法、想法发表意见、(还有小鸟、小花、小草、小溪……问题用课件显示。学生先在小组讨论,再汇报。)

4、齐读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

5、指导积累。现在把你喜欢的词句勾画下来,课余摘抄到积累本上。

五、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课文有8个生字要求我们会写(课件出示8个生字)。你最有信心记住哪个字、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2、哪些孩子能用其中的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漂漂亮亮的、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扔:左窄右宽,右边“乃”是两画,“乃”不能超过“扌”。

沉:左窄右宽,左边的“氵”要匀称,“冖”不能太宽,“冗”与“氵”同高度。

觉:上面三点要写匀称,不能写成“、”,中间的“冖”稍宽;“见”的“乚”和“冖”同宽。

小学教案与作业设计二年级上册语文 篇8

学习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会认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感情,使学生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认读生字。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2.同伴互相读。

3.指名读课文。

4.出示生字卡片。

三、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想想每个对子的意思。

2.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对每一个对子的理解。

3.边读边想:哪些行为和事物是美好的?哪些是丑恶的?哪些是真诚的?哪些是虚假的?

4.教师范读

5.师生、生生对读。

6.全班齐读课文: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7.学生质疑,教师进行适当的解释。

8.读诵积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识字写字

1、生活引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在词中认字。

3、形象意义识字

4、写字指导。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http://www.djz525.com/a/6215263.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坚持下去成功的结婚句子81句
下一篇 : 描写农村的日记汇集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