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编辑为大家费心整理了“去括号课件”。每一堂课,老师都需要准备一份教案课件,编写出优质的教案课件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教案课件可以精确地传授知识,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指导。请您收藏此页面和网站,方便随时查看!
去括号课件 篇1
教学内容:一年级教材P70,练习十
教学目标:
分析性智力:知道括号的意义与用法;掌握在括号内填写未知数的方法
创造性智力:能用多种方法来解题
实践性智力:能熟练在括号里的数,能用在括号里填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参与:
1、课件展示:小猴子冲冲巷把书上结的又大又红的桃子装在盒子里送给自己的好朋友。瞧,他已经装好了一些了,盒子里还没有满。冲冲决定再上山去采一些把盒子装满,你愿意帮助小猴子算一算应该再采几个桃子吗?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核子力已经装了几个桃子,一共要采几个桃子,列出含有未知加数的算式:8+()=10
二、自主探究,体验合作:
1、教师:刚才很多小朋友以下子说出了应该再采2个绦子,你们异地功能有自己的好办法,想和你小组中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吗?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由小组长统计有几种不同的想法。
3、讨论结束以后,组织全班家六,小组进行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想法有:(1)通过观察,发现盒子里还有两个空格,就知道要放2个进去了。
(2)联系前面学习的数的分合的知识,10可以分成8和2,就知道应该再采2个桃子。
(3)联系加法,知道10减8等于2,就知道还要再采2个桃子。
4、交流后,课件中出现冲冲的话:谢谢小朋友,我这就把盒子装满了送礼物去。
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1、课件展示,冲冲带着礼物来到大河边,河山个的五彩桥是由许多块大石头拼成的,现在小桥只有半边了,只有染两块石头上的数字相加的得数是10,才能拼好小桥走过去。
2、小游戏:找朋友。交换司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不同的数字卡片。出示如:7+()=10这样的算式,教师执7问,我的朋友在那里,执3的同学就举3说,我的朋友在这里。反复联系。
3、教师:刚才一直是老师出题,小朋友想自己出题考考大家吗?咱们来个小组间的竞赛好吗?小组中先商量怎样出题,交换解答,最后展示出的题和答案,全班交流评价。
4、开放题:课件演示:小猴子过了桥,他的朋友就在里面,城堡上各有三把大锁,如:()+()=9,六把大锁上各有一些数字,你能帮它选好钥匙吗?
四、课后练习:练习十,第1---3题。
五、课后小记:整节课课有故事情节贯穿,而且学生之前对数的组成基础比较扎实,教学效果较好,但学生比较激动,组织纪律还需加强。
去括号课件 篇2
教学内容:第34、35页,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情境,能列带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来解答。
2、让学生认识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在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练习
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
630=180200+180=380
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
再练习:405=200200+180=380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图:说说图上所能看到的数学信息?
指名说说该题的问题:还可以买几本笔记本?
问:这是在求笔记本的数量,应该怎么想?
(笔记本的总价笔记本的单价)
板书:
学生完成该算式。交流。
你的算式是怎么列的?是怎么想到要这么列的?
关键是要结合学生的回答,明白:先算剩下的钱,所以要加个括号。
2、试一试:这两道算式里都有括号,都要先算哪一步?
18(36+24)95-(74-50)
学生做完后,交流
小结:算式里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完成想想做做1~5题
1、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30+10)11280(514)
120(6015)24(86-56)
2、比一比、算一算:
90-40235050+2072123
(90-40)2350(50+20)72(123)
先观察一组一组的算式有什么特点:数都一样,符号也一样,差别在于有无括号
猜一猜:计算结果会一样吗?为什么?
算一算。交流各题的运算顺序和结果。
3、这个会议室长12米,宽8米,一共铺了384块地砖
平均每平方米铺了多少块地砖?
读题后分析问题,明白要算每平方米铺多少块地砖就要用总的地砖数除以总的平方米数。
列出综合算式,重点检查括号加了没有
四、布置作业:
第35页第2、4题
去括号课件 篇3
一、教学目标: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教学重点: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弄清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准备题:
19(935-87525)[51(120-103)+24]64
1、先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
2、让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B、导入新课:
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C、讲授新课:
例3:4.38(36.94+34.30.2)
提问:1、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什么?
去括号课件 篇4
教学内容:教学例4,完成教科书第108页说说算算中的习题和练习二十一第15题。
教学要求:掌握有括号的两步式题,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答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455314-7+2839-440+168
2、将后两题分别加上括号,变为:3(9-4)(40+16)8
比较:与复习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问:有括号的式题应先算什么?(出示结语)
3、揭示课题:
我们将按这样的运算顺序来用递等式计算两步式题。(板书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4(1)。
(1)出示后,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与前两天学习的混合运算两步式题相比,多了什么?
(2)算式题有括号,应先算什么?(告诉学生:在有括号的算式题,应先算括号里面的。)
(3)逐步演示并提醒学生:没进行第一步运算的部分,应位置不变照抄下来。
2、教学例4(2)。
(1)出示后,说说运算顺序。
(2)独立完成。
3、小结时可以问学生,为什么这两题不先算乘法和除法?以深化学生对先算括号里面的印象。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说说算算。
第一题:按要求独立完成。
第二题:出示生先比一比异同之处,再独立完成。
强调:注意运算顺序的不同。
2、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
独立完成后,学生比较两组题的异同,并说出各类两步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四、课堂作业:练习二十一第3、4、5题。
去括号课件 篇5
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例l、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三第l~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不带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
算顺序,能按顺序计算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式题。
2.使学生知道先求两积(两商、一积一商)再求和(差)的混合
运算可以把第二级运算的两步同时计算、脱式,培养学生灵活计算
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复习。
(1)出示150x3+320、400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
(2)集体订正。让学生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检查每一
步计算。
(3)提问:在我们学过的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两.步计算式题
里,如果有乘法和加、减法,或者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什么
2.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知道了在1昆合运算里,如果没有括号,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l。提问:例1里有没有括号,有哪几种运算乘法
和加法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什么
(2)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检查订正。先看是怎样算的,再看每一步结果。
(3)如果学生没有用比较简便的计算过程,则提问:在加法前
先算的哪两步两步乘法能不能同时计算同时脱式所以可以省
略哪里的一步省略这一步,怎样算,怎样写(计算并板书比较简
便的计算过程)
如果学生已经用比较简便的计算过程,则提问:这道题里先算
了哪两步最后算了什么这样算对不对
小结:这道题按计算顺序,是求前后两部分的积相加的结果,
要算出两步乘法的积之后才能相加,所以,我们可以把前面和后面
两步乘法同时计算同时脱式,这样计算的过程就比较简单。
2.教学试一试。
(1)如果将例1里的加号改成减号,乘号改成除号,(板书:
1503408)应该怎样算怎样算比较简便
(2)指名两人分别板演,其余做在课本第14页上。
(3)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追问:为什么前后两步的除可以先算
3.小结:今天这里学习的是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混合运算。
因为题里都没有括号,所以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由于
这里都是先求前面和后面两部分的积或商,再求这两部分的和或
差,所以前面和后面两部分里的乘或除可以同时计算,同时脱式,这样算比较简便。
(评析:这里的小结,既指出了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乘或
除,再算加或减的运算顺序,又让学生明确了本单元学习的混合运
算三步式题的特点和比较简便的计算过程。语言不多,但却全面,
又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1)让学生把两题里先算的部分画出来。
(2)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然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三第1题。
(1)让学生在书上口里填得数。
(2)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得数,老师板书。
(3)提问:每一道题都先把哪两步算出来,再算差或者和
3.做练习三第2题前4题。
(1)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四组,每组一题做在练习本
上。
(2)集体订正。
4.做练习三第3题。
(1)做第3题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检查板演题。
提问: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再看一看计算的结果相
同吗
指出:第1小题先算30个25和50个25,再加起来是80个
25,得2000,第2小题先算30力口50得80,再乘25就是80个25,也得2000。
(2)做第3题第(2)题。
学生集体做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指导。
提问: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有什么不同看一看计算结果相同吗
(3)小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为了使计算简便,前面和后面的乘或除可以同时计算,同时脱式。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练习三第4、5题。
2.家庭作业:练习三第2题后4题。
去括号课件 篇6
第三课时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⑴
【教学内容】教材第34~35页,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要求】
⒈通过讲座和交流,使学生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⒊让学生初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重点难点】
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⒈口答:下列算式先算什么,再口算出结果。
60+303422-206374
20+30-40160803052+42070
提问:以上几题综合算式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
⒉出示例题图
请同学们列综合算式并解解答。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⒊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教学新课
⒈教学例题:
①引导学生看图。出示问题:用50元钱买1个书包后,还可以买几本练习本?
②请同学们先分步算一算,再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③指名说说解题思路,并分别说说每道算式求出的是什么?
你如果要列综合算式必须要先求出什么才行?能不能这样列式50-205
为什么?应该怎么办?
④请同学们算出结果
提问:在这道算式中有哪几种运算?我们是先算什么的?在这样的算式中为了要先算减法,我们是怎样做的?
追问:加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
⒉教学试一试:
①出示题目,请同学们独立算一算,指名板演。
②提问:两题在计算时有什么共同之处?
③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算式中有小括号时,应先算什么?(板书)
三、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同学们算一算,指名板演。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每组中的两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
请同学们计算。说说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指名读题,说说题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说说解题思路及算式。提问:为什么在综合算式中添上小括号?
⒋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在列综合算式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符号?算式中有它,会有什么作用?
四、布置作业
去括号课件 篇7
第四课时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⑵
【教学内容】教材第35~36页,想想做做第6~10题。
【教学要求】
⒈通过对不含小括号的综合算式与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⒉通过对于可以发现运算性质的对比练习,使学生在计算中感受、发现小括号的作用。
【教具准备】
想想做做第8、9题的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⒈口算:
72086309033007525
337-454802095514014
⒉先说出下面每题先算什么,再算出结果。
(127+23)50328(36090)
46(30-25)4756+379
提问:以上几题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
二、初步感知
⒈出示:180-36-44180-(36+44)
⑴请同学们观察两题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⑵请同学们分别算出它们的结果,指名板演。提问:它们的结果怎样?
⑶出示:159-(59+37)159-59-37
请同学们观察计算。提问:它们的结果怎样?为什么也一样呢?
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得出结论。
⒉根据已有的算式,说出与它计算结果相等的算式。
80-20-3050-(20+10)90-70-20
提问:为什么它们的计算结果相同?
⒊同座位互相考考对方,说出得数相等的算式。
⑴出示题目,质疑:可以先怎样估计一下商?
⑵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提问:你是把39看作多少来试商的?
⑶讨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
先小讨论,再全班交流。
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三、灵活运用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
出示图,提问:什么是一套衣服?
同学们独立完成,要求昼列出综合算式。指名说说每题的解题思路。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出示图,提问:超市的这节柜台销售哪几种商品,它们的标价各是多少?
问: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10题。
学生做完后要求比较这3道算式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四、知识拓展
同学们自学你知道吗?,老师做适当补充。
五、布置作业
去括号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问题解决过程,通过分析、比较体悟小括号的作用,知道小括号里的总是先算。
2.能力目标: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式题,在列综合式解决问题过程中,能正确合理地使用小括号。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化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独立口算:
1)240+60+62)240+60-63)240+6064)240+606
2.反馈交流:这组算式有什么特点?这四题是否都先算了前面的加法呢?为什么?
3.小结: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二、探究体悟
问题情境:一堆48千克的草料,老黄牛吃了15千克,剩下的平均分给匹小白马,每匹小白马吃到多少千克草料?
1.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2.收集、呈现典型资源。可能出现的情况:
a、48-15=33(千克)
b、48-153
c、(48-15)3333=11(千克)=333=333=11(千克)=11(千克)答:(略)
3.反馈交流:你同意以上各种解法吗?说说理由。(有机结合线段图)
关于方案a和方案c
1)都是正确的:先求48-15的差,表示还剩下的草料;再求除以3的商,表示每匹小白马吃到的草料。
2)不同处:方案a是分步列式,方案c则列成综合式解答。
关于方案b
1)是错误的,虽然思路符合题意,但违反了先乘除后加减的的运算顺序规定。按这样列式,应该先求153的商,再求48减去这个商的差,而这就不符合题意了。
2)根据题意,需要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就要添上小括号,小括里的总是先算。
3)小括号的作用: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4.自检订正
三、练习深化
1.练一练(课本第3页)497(26-19)(248+56)8345(279)
2.(回到引入的口算题)思考讨论
1)后面两题也要先算前面的加法怎么办?结果是几?
2)如果前面两题也在240+60部分加上小括号,会怎么样?那么怎样才会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呢?小结:具体题目具体分析,要合理使用小括号。
3.问题解决
(1)一堆48千克的草料,老黄牛每天吃15千克,3天后还剩下多少草料?
(2)植树节学校组织学生种树,一年级种了173棵树,比二年级少种了24棵树,三年级种树的棵数是二年级的2倍,三年级种多少棵树?
(3)一盒48粒的巧克力,小胖原来打算每天吃12粒,实际每天少吃4粒,现在这盒巧克力能吃几天?
四、拓展提高
添上括号使等式成立:32+488=10345279=11549726-19=71400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