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我在微博上看到一篇关于“小班孔融让梨的教案”的文章觉得写得非常出色。教案课件被认为是老师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任务,而每天都要从事写教案课件的工作。制作有针对性的教学课件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深信这篇文章可以消除一些误解和偏见!

小班孔融让梨的教案(篇1)

教材分析:

《孔融让梨》一文通过叙述家里吃梨,小孔融不挑好的,不拣大的,拿了个最小的梨,以及爸爸和孔融的对话来完成,教育学生学习孔融对人谦让的美德。全文一共四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配有一幅图,便于学生图文结合理解课文,也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读图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字“哥、挑、答、应、事”,会认会读会写会组词,学习部首“广、竹”。

2.理解课文,学习孔融对人谦让的美德。

3.积累词语:回答看见孔融哥哥应该懂事孩子

4.A层次学生能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

1.建立篇的概念,逐步学会数句子和自然段。

2. 逐步学会从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理解识记生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1.复述课文。

教学方法:讲读法、启发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文。

(出示一盘梨)问1:这是什么梨。

问2:你想吃哪个?大的还是小的?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人,名字叫孔融。看看他是怎样选的。

孔融让梨(齐读,个别读)

二、听故事,回答问题。

播放孔融让梨视频,回答问题

1.孔融选了大的梨还是小的梨?

2.他把大梨让给谁吃了?

三、学习词语:回答看见孔融哥哥应该懂事孩子

四、学习生字:

哥字音:gē独体字组词:哥(哥哥)笔画:10

挑字音:tiāo部首:扌组词:挑(挑选)(挑水)笔画:9结构:左右结构

答字音:dá部首:竹组词:答(回答)(答应)笔画:12结构:上中下结构

应字音:yìng部首:广组词:应(答应)(应该)笔画:7结构:半包围结构

广:座、庆、床、康、店。

事字音:shì独体字组词:事(事情)(懂事)笔画:8

五、作业:抄写生字。

小班孔融让梨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懂得谦让的道理。

2、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活动准备:

食物两只梨子、VCD动画

活动过程:

一、 出示孔融画面,引出内容

师:这是个古代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孔融,和你们一样大,也是四岁,孔融给小朋友还带来梨子 呢!你想吃哪一只梨?(出示梨子)

二、 听故事“孔融让梨”

师:想知道孔融挑了哪一只梨吗?我们一起来听个故事吧!(师讲故事一遍)

提问:孔融挑了哪只梨?他为什么不拿大的,拿个小的呢?(幼儿自由回答)

三、看VCD动画一遍

提问:孔融为什么不拿大的,拿个小的`呢?(让幼儿学说孔融的回答)

爸爸是怎么夸奖他的?(让幼儿学做爸爸做夸奖的动作)

老师小结:孔融才四岁,就知道把好的留给别人,所以大家都夸他是个好孩子。你们是好孩子吗?现在请你来挑梨,你挑哪个呢?为什么?再请幼儿自由挑选。

四、迁移经验

提问:在幼儿园、家里你们还遇到哪些事要互相谦让的呢?(幼儿自由讨论回答)结束。

小班孔融让梨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想法。

2、懂得尊敬关心长辈、爱护弟妹。

3、能简单复述故事内容,并进行角色表演。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教学图片故事录音《孔融让梨》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主题引起幼儿兴趣:

你们认识这个小男孩吗?名字叫孔融今天我们要来听一个《孔融让梨》故事

二、倾听故事理解感受:

孔融家一共有几个人?孔融第几个孩子?

孔融为什么要挑一个最小梨子给自己?

孔融对爸爸怎么说?(请幼儿学讲孔融话)

你们喜欢孔融吗?为什么?

三、设置情境迁移感情

这一个很久以前故事为什么到现在大家还在讲呢?

假如你孔融你会怎么做?

经验联想:你关心过别人吗?

假设情景:

如果你坐在公共汽车上上来了一位小妹妹车上已经没有位置了你会怎么做?

假如小弟弟喜欢你玩具你会怎么办?

看到小妹妹摔倒了你会怎么做?

活动反思:

经常说礼貌用语一种好习惯,好修养同样学会谦让也人类一种特有美德,故事《孔融让梨》让幼儿通过简单故事,理解深刻地体验到谦让这种美德,在讨论中幼儿很清楚地明白了,什么叫谦让,什么时候该谦让,设置情景迁移,感情讨论中,很多幼儿都谈到自己平时都很以自我为中心,但在听了故事以后,自己要向孔融学习,学习谦让,本次活动幼儿发言讨论都很积极。

小班孔融让梨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理解故事内容。

2、懂得尊敬长辈,学会分享与谦让。

活动准备:

《孔融让梨》图书一本。(编号:123)水果人手一份(香蕉、苹果)。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春天”的话题导入活动。

1、春天到了,阳光明媚,小草从泥地里钻出来升升懒腰,小花也穿上五颜六色的花裙子跳起了欢快的舞,小朋友也唱起了春天的歌,听,多美呀。(幼儿唱歌曲:春天)

2、滴沥嗒啦,天上下小雨了,小雨从哪里来的呀?小雨要到哪里去呀?落到了小树梢上,小树梢怎样了呢?(幼儿唱歌曲:小雨点)

教师:我还听见了风的声音,风也在轻轻地唱歌呢?(幼儿唱歌曲:风)

3、对呀,今天是多么快乐呀。老师请来了小朋友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到幼儿园作客呢。

二、创设情景。

1、老师准备了一些香蕉,大家一起品尝好吗?孩子们,一人拿一只小碗,每个小碗里都有两块香蕉,你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人吃一块。

2、香蕉好吃吗?吃在嘴里是什么滋味的?你们刚才是一人吃了一块吗?你吃的是大的还是小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吃的是大的还是小的?为什么呢?

3、老师想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孔融让梨》

讲完后提问:这个故事发生在孔融几岁的时候?孔融和哥哥弟弟玩的是什么游戏?在吃梨的时候,孔融为什么要选择最小的梨呢?

4、你几岁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每天很辛苦的照顾我们。那我们吃香蕉的时候,大的应该留给谁呢?你应该怎么说呢?

三、再次品尝水果,幼儿对家长说感恩的话。

小班孔融让梨的教案(篇5)

小班国学孔融让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国学经典——《论语》中的故事——孔融让梨;

2.引导学生学会分享与关怀他人,培养良好的品德;

3.通过角色扮演和团队合作,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会倾听他人的需求并主动让步;

2.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3.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

1.《论语·阳货》的故事背景和内容;

2.角色扮演道具:孔融、梨、阳货的道具;

3.小组活动材料。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论语》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里面记载了孔子的言行。今天我们要学习《论语》中的一个故事——孔融让梨。

2.导入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读故事《论语·阳货》并简单解读。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和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3.角色扮演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孔融、一位梨、一位阳货。教师发放角色扮演道具,并提供简单的台词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内认真练习角色扮演。

4.角色扮演展示

每个小组轮流上台展示自己的角色扮演表演,其他学生可以观看。

5.角色扮演反思

观看完所有小组的表演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以下问题:

a. 孔融为什么会让梨给阳货?

b. 孔融的做法有没有带给他们快乐?

c. 如果你们是阳货,你们会怎么想和怎么做?

6.小组合作活动

学生再次分组,每个小组中的成员轮流扮演角色,组员们可以自行发挥对话内容,让对话更富有情感。

7.小结

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并强调孔融让梨的精神。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到让步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对他人关怀和尊重的表现。

五、课后作业

学生完成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他们在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教学延伸

教师为学生介绍其他《论语》中的故事,鼓励学生自行阅读,并与同学分享其中的智慧与启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小班的孩子们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国学经典《论语》中的故事孔融让梨,并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品德观念和人际交往能力。这种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中获得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小班孔融让梨的教案(篇6)

小班社会孔融让梨教案

教案主题:孔融让梨故事

教学目标:

1. 了解孔融让梨的故事,理解让梨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的友爱精神和分享乐观的态度。

教学准备:

1. 孔融让梨的图片或视频资源。

2. 绘本《孔融让梨》。

3. 果盘和干净的水果。

教学流程:

导入(5分钟):

1. 引导学生谈论分享的意义,例如与朋友分享玩具或美食等。

2. 提问学生是否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东西。

正文(25分钟):

1. 介绍孔融让梨的故事。教师可以以绘本的形式展示故事,同时口头解释细节。讲解的重点是孔融让梨的义举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2. 鼓励学生分享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可以提问,例如:“你认为孔融为什么要让梨给曹操呢?”或“你觉得孔融的行为对他和曹操有什么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曹操是如何感受到孔融的善意和友爱之情的。提问,例如:“你觉得曹操对孔融的行为是什么感受呢?”

4. 通过讨论,明确“让梨”意味着与他人分享和关心的重要性。

活动(30分钟):

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成员互相分享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或书籍,并向其他组员介绍。

2. 全班形成一个小集市,学生可以用小木块或纸板制作小摊位,将自己带来的水果或小食品分享出来。

3. 学生在集市上互相交流和分享食物,同时体验分享的快乐和乐趣。

总结(5分钟):

1. 回顾孔融让梨的故事,引导学生总结故事中蕴含的友爱精神和分享乐观的态度。可以问学生,例如:“我们从孔融让梨的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2. 提醒学生分享和关心他人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实践。

拓展活动:

1. 继续探讨孔融让梨的故事,并和其他相关故事进行比较如《大卫和乔纳森》或《亲爱的永远是你》。

2. 鼓励学生每天与家人、朋友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快乐或困扰,以建立更加融洽的人际关系。

小班孔融让梨的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与人相处应谦让的道理,初步学习遇到问题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2、通过故事欣赏与实践,增强为他人着想的意识。

3、体验谦让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教本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兴趣

有大小不一样的苹果,要请你分给哥哥、妹妹和你自己,你应该怎么分?

二、引出故事

对题目并进行解释,讲一遍故事。

三、启发提问:

1、故事题目是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孔融为什么把最小的梨分给自己?他是怎么想的?

3、你认为孔融这样做对吗?好在哪里?

四、指导幼儿观察教本

在听一遍故事,重点帮助幼儿理解孔融“上面让哥哥,下面让弟弟“,并学习其中对话。

五、引导幼儿思考、讨论

孔融才四岁,就知道这样让梨,我们应该怎样谦让。

讨论中幼儿很清楚地明白了什么叫谦让,什么时候该谦让,设置情景,迁移感情的讨论中很多幼儿都谈到自己平时都是很以自我为中心的,但是在听了故事以后自己要向孔融学习,学习谦让,本次活动幼儿的发言讨论都很积极。

小班孔融让梨的教案(篇8)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摇篮》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摇篮》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图配文的线索图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诗歌的内容,并学认“摇篮、飘、翻、吹、唱”的汉字。

2、通过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进行创编活动。

活动准备:

1、摇篮一个。

2、图画纸若干,水彩笔。

3、配乐曲一首。

活动过程:

1、出示摇篮,引出课题。

――教师出示“摇篮”问:“这是什么?是干什么用的?”

――介绍诗歌的名字“摇篮”并集体认读。

2、教师有表情地朗诵一遍。

――诗歌的名字是什么?

――诗歌里什么是摇篮?(幼儿回答后教师逐一将字卡出示)

――蓝天是摇篮,摇着谁?怎么摇的?宝宝怎么了?(逐一出示“星、白云、飘”,重点帮助幼儿认读“飘”并请幼儿用动作来表现)

――大海、花园、妈妈的手臂是摇篮,摇着谁?怎么摇的?宝宝怎么了?“屈,老师.教,案,网”(逐行出示相关字卡,重点帮助幼儿认读“翻、吹、唱”汉字,并用动作表现,加以理解)

3、根据图配文的线索图,幼儿集体学念诗歌。

4、教师再次朗诵。(配乐)

――请幼儿说说与以往诗朗诵的不同及自己的感受。(帮助幼儿感受配乐诗优美的意境)

5、幼儿进行配乐诗朗诵。

6、拓展幼儿思维,进行创编。

――“除了诗歌里说的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臂是摇篮,摇着星、鱼、花、小宝宝,还有什么可以是摇篮?摇着谁呢?”

7、幼儿绘画,创编。

活动建议:

1、创编活动中,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从只更换被包含物(宝宝),包含物不变,过度到包含物与被包含物都更换进行创编。

2、绘画创编时,可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创编。体验集体合作的快乐。

教学反思:

《摇篮》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意境,引出诗歌摇篮,在分角色表演中,让幼儿多说多玩,巩固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优美。在活动中,创设意境没有达到要求,下次活动时要注意。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摇篮》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210字。

小班孔融让梨的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孔融怎样分梨。

2、懂得尊重大人,爱护弟弟妹妹。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重点难点

为什么要“让”。

活动准备

大小不一的梨模型,教学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故事主题

你们认识这个小男孩吗?他的名字叫孔融。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孔融让梨》的故事。

二、倾听故事

老师给小朋友讲故事……

1、孔融家都有谁?孔融最大吗?

2、 孔融为什么要一个最小的梨?

3、 孔融怎么对爸爸说?

4、 你们喜欢孔融吗?

我们要像孔融一样关心大人,爱护弟妹。

三、经验联想

你们关心过别人吗?

四、做游戏

小朋友扮演《孔融让梨》里的角色。

教学反思

故事《孔融让梨》让幼儿通过简单的故事理解,深刻地体验到谦让这种美德,在讨论中幼儿很清楚地明白了什么叫谦让,什么时候该谦让。

小百科: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这些都是年幼时就应该知道的道德常识。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遵守公序良俗。《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即出于此。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djz525.com/a/5962034.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2024最新希望语录
下一篇 : 端午节吉祥好句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