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周记创作是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生活中所发生事件的活动,许多教师都会鼓励学生进行周记写作。撰写周记能够促使我们更深入地关注并探索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如何能让自己的周记在众多的篇章中独树一帜呢?在我们的细心审阅和打磨下,这篇名为“六年级圆的数学日记”的文章终于呈现在大家面前了,期望这篇文章能为你带来帮助,诚挚欢迎你的阅读!

六年级圆的数学日记(篇1)

在人类生活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品像车轮、杯子、瓶子、等,它们的外形是圆的。为什么要用圆形,这除了圆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外,更重要的是由圆的性质决定的。

画一个圆很简单。将圆规的一个脚固定,另一个带有铅笔头的脚转一圈,一个圆就画出来了。我们把固定的那一点称为圆心,所画得的圆圈叫圆周。从画圆的过程中可以看到,圆规两个脚之间的长度始终保持不变,也就是说,圆心到圆周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是圆的一个最重要而又最基本的性质。人们就是用圆的这种性质来制造车轮的,车轴总是安装在车轮的圆心位置上,这样,车轴到车轮边缘的距离总是一样的。只要路面平整,车子就不会上下颠簸,人坐在车上就感到平稳、舒服。假如车轮是方形的,那么车子在行进中,车轴到路面的距离时大时小,结果车子就会上下颠簸,人坐着就不会舒服。

圆的另一个性制质是:用同样长度的材料围成一个三角形或正方形或圆,那么面积最大的是圆。人们利用这一性质,制造了各种用途的圆形制品。如农民用竹度围成圆柱形的谷仓,这样可堆放更多的粮食,而材料又省,工人将杯子、瓶子等制成圆柱形也是同样的道理。

六年级圆的数学日记(篇2)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分数。分数有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一横是分数线。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数,比如:一本书有三十页,每一页是一本书的1/30。分数还可以用来加减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二分之二,也就是1。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一个饼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1/2,再把这两份拼起来,就是有2个1/2,刚好是一个饼。分数在加减时,如果分母都是一样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样,就是1了。

我还学会了比分数的大小,老师教了我们口诀: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老师还提醒我们,写分数时,一般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星期天,我和扬文一起玩了24点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每人分别抽四张牌,然后用“+ 、-、×、÷”这几种计算方法最后得数一定要得24,就行了。

游戏开始了,我们各抽了四张牌。唉!我的牌怎么这么糟呀!你看,四张都是A。这时,只听扬文说:“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轮,我输了。但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因为后面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把握机会,好好赢一把。我又抽了四张牌“6、5、8、3”。我激动得马上脱口而出:“6-5=1,8×3=24,24÷1=24。现在是1比1平了。”

扬文说:“有什么的,我一定会在下一回合胜过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张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听扬文大声地喊道:“6×4=24,24+1-1=24。2 比1我赢了。”我看着他那得意的样子,无计可施。

虽然这次游戏我输了,但是我觉得24点真有趣,同时也感到数学真的很奇妙。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数学,灵活运用“+、-、×、÷”的混合运算,在下一次的24点游戏中,一定要用得得心应手,当个高手。

星期六,我跟妈妈到乡下老家。一路上,我看见农民伯伯正在收地瓜,一个个地瓜就像一个个胖娃娃,对着农民伯伯笑,妈妈告诉我: “现在是地瓜收获的季节” ,然后她又自言自语地说:“今天地瓜又丰富了” ,我说: “收这么多地瓜有什么用?” ,妈妈说: “地瓜作用可大着呢!它可以做成地瓜皮、地瓜粉、地瓜条……”

妈妈知道我学了百分数,就问我:50 千克地瓜能榨出地瓜粉5千克,这些地瓜的出粉率是多少?如果奶奶今年榨500千克地瓜,那奶奶能收多少地瓜粉? 我算了算:

5/50×100%=0.1×100%=10%

我算完了,对妈妈说: “地瓜出粉率是10%,奶奶今年能收50千克地瓜粉。”我好奇地问妈妈:“这么多地瓜粉,奶奶用它干什么呢?”奶奶说:“我们平潭的特色小吃――咸米时就少不了它,()我们一家三口人吃一顿咸米就需地瓜粉0.4千克,那奶奶送我们10斤,可供我们做几次咸米?” 我算了算:

我对妈妈说:“能做25次” 。 妈妈说:“平均每月吃2次咸米 ,够吃一年吗?”我说:“还吃不完呢,过年时还可以加餐一次。 ”妈妈说: “你还真能算,其实它还可以做成茹粉汤、茹粉条、茹粉结。”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 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六年级圆的数学日记(篇3)

今天是星期六,妈妈带着姥爷和我一起坐车去森林公园玩。车费:5元钱。

到了森林公园,我和妈妈去买门票,价格如下:大人每人2元,儿童每人1元。我掐指一算,两个大人,一个小孩儿,共需5元钱。

我们拿着门票高高兴兴地进入了森林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青青草地上的一群可爱的白鸽子。妈妈用3元钱买了一包鸽子食,让我和姥爷到鸽子群中喂小鸽子。我们在鸽子群中照了六张照片,淘气的小鸽子把我的右手给抓了,好像在和我握手一样。

我们走啊走啊,来到了“水上乐园”。我对“滚筒”特感兴趣,它“旋转”得真有趣。然后,我们又花了20元钱玩了“游船”,它是一个“平移”现象。我和姥爷玩累了,饿了,妈妈就跑到商店买了一些美味佳肴:4根香肠、2个冰淇淋。妈妈说:“一根香肠2元钱、一个冰淇淋1元钱。妈妈一共花了多少钱?”我板着指头算出是10元钱。

过了一会儿,爸爸来接我们啦,我们又去游了“动物园”,看见了猕猴、鹿、蓝孔雀……这些动物真可爱!

回来时,我们坐车、吃饭共花费27元钱。妈妈笑眯眯地说:“宝宝,算算今天共花了几元钱?”我用加法认真地算了两遍,说:“一共花了65元钱。”

看,今日一行,离了数学行吗?

六年级圆的数学日记(篇4)

今天是星期五,考卷发下来了,当我看到成绩时,我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只有86分比上次还差。

看到别人考100分我真是又羞愧又羡慕,恨不得自己也考100分。但都怪自己粗心大意这个毛病,还怪我检查考卷时还没把正面一半的考卷检查完,就突然肚子痛了,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而且我明明检查出来一题是错的,但没来得及改,就收卷了,那题4分,如果把这题的分数加上去,我就可以考90分,这次考试给我的一个教训:考试前除了除了吃饭以外其它什么也别吃。

而且检查是写起字来要快,要细心,不要写错字,不然对的会变错的,而且要多算几遍,写答案时要快一些,不能粗心,因为过一会儿就有时间检查了。

我在这个月里,更加努力,因为我面临的不将是小考,而是期末测试,我一定会努力努力再努力,在考试的时候发挥我的水平,争取更好的成绩。

开篇之语: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他们自己对每天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包括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数学日记网小编整理了小学生1—6年级数学日记范文供同学们参考写作,请阅读五年级数学日记:分数!

最近我们学习了分数的再认识,分数的再认识已经不仅仅是几分之几。而是用图来表示分数,比如说一个圆形,平均分成四块,每一块就是圆形的四分之一。我们还学习了真分数和假分数。假分数就是分母比分子小或分母分子相同,而真分数就是分母比分子大。所以假分数就大于1,而真分数就小于1.

比如说有两个一样的图形,每个图形都平均分成两份,第一的图形涂了两个格子(一分之一),而第二个图形只涂了一个格子(二分之一)。这两个图形可以用真分数来形容,那就是四分只一,用假分数来形容就是二分之三。也可以用一又二分之一来形容。这是带分数,带分数是由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的组合而成的。

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而带分数也可以化为假分数。假分数如何化成带分数呢?就用它的分子除于它的分母,再从上念到下。比如说是三分之七的话,那化成二又三分之一。商就是那个整数,而除数就是分母,余数就是分子。所以就是二又三分之一。

六年级圆的数学日记(篇5)

数学真有趣,遇到难题开动脑筋想一想马上就有好办法。

今天,我写作业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题它是这样的110+120+130+140+150=?我开始列了好长的一串竖式终于算出来了结果,得650。哎!好麻烦呀,到底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呢?我绞尽脑汁的想着……

第二天,老师上课刚好讲了这一题,老师让我们想一想这道题除了直接计算外,还有没有别的解答方法呢?可是,我怎么也想不出来。老师说:“大家看这一串数字有什么特点?能不能以一个数为基准把它们转化成同一个数呢?”在老师的启发下,我豁然开朗,先从150中拿走20补到110里面去就得到了两个130,再从140中拿走10补到120里又得到了两个130,最后用4个130加上本来的一个130共得5个130,5个130不就是650吗。列式为:

110+120+130+140+150

=130×5

=650

我立刻举手,兴奋地讲了我的解答方法,老师给我了一个赞许的目光,立即表扬了我,并告诉同学们: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

同学们也对我的表现抱以热烈的掌声。

通过这道题的计算,我忽然明白了这到题原来还有别的解答方法。。还使我更加体会到数学真有趣。

六年级圆的数学日记(篇6)

5月8号 星期六 天气 阴

可欣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趣的三角形,你别听名字很枯燥,其实很好玩的。那我们就走进数学王国一起看看吧!

三角形,你说奇怪不奇怪,它不管怎样都是3,好像是3在开会。你看3条边,3个角,3个角,3个顶点,样样都是3,这还不是她有趣的地方,有趣的是关于三角形傲娇的故事。

在数学王国里有一个叫小玉的三角形,因为她比较清高,说自己具有稳定性是独一无二的,就目中无人。瞧不起别人,所以其它臣民都不愿意和它玩,她觉得很孤独。准备修年假。于是它向国王请了一个星期的假(数学王国的一天,就是我们的一年),七天假就是七年啦!天啦,没有三角形的世界将会是怎样的糟糕呢?太恐怖了。

三角形她可不管这些呢?首先回去好好的睡了一觉。早餐醒来,太阳照在她的小床上,阳光亲吻着她,她感觉日子真是美妙极了。

早餐喝完牛奶。穿上漂亮的公主裙,水晶鞋。手戴银镯子。背上粉红色的小皮包出去溜达溜达。

她一走到街上,看见很多人慌慌张张地从楼房里跑出来。她问一位老奶奶:你们跑什么呀?奶奶说:因为你放年假,房子缺乏三角形的支撑,快要倒啦!

接着她继续往前走,看到一个小姑娘蹲在一旁哭泣。她连忙走过去问:小姑娘,你怎么啦?为什么哭呀?小姑娘说:就因为你要休息,我的自行车散了,现在我上学快迟到了,可自行车跟本无法骑了,都是你惹得祸。接着又大哭起来。

三角形想,看来我不能休年假了,我一休年假,世界乱套了,但又想起自己的孤独,别人都不理我,自己又不好意思主动回去上班。

回到家,刚坐在沙发上。外面传来“咚咚咚”的敲门声,原来是长方形哥哥和圆妹妹受国王之名命邀请她回去上班的,三角形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觉得自己错了。于是和他们一起高高兴兴去上班了

六年级圆的数学日记(篇7)

我非常的讨厌数学,看到数学题就想睡觉,听到数学也想晕。反正我是放弃了数学,永远的放弃了,不想被数学欺负了,我站了起来,打击数学。

我的心情是满腔的怒火和恼火,我要打到数学,来放出我心中的怒火。啊,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对数学都非常怒火的话,那么受难的人就要少10倍,喜欢文学的就要多100倍。这能说是一个想法而已,在现实中是没有的,如果真的有,那么我信我是在做梦。

我讨厌数学是因为数学是一种解不开是什么的一种东西。所以我非常讨厌数学,不是一般的讨厌,讨厌到对数学不是喜好,而是满腔的怒火。这就是我讨厌数学的原因。

我讨厌数学。

我对数学只有满腔怒火。

六年级圆的数学日记(篇8)

星期天,我和扬文一齐玩了24点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每人分别抽四张牌,然后用“+、-、×、÷”这几种计算方法最终得数必须要得24,就行了。

游戏开始了,我们各抽了四张牌。唉!我的牌怎样这么糟呀!你看,四张都是A。这时,只听扬文说:“我能够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轮,我输了。但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因为后面还有机会,我必须要把握机会,好好赢一把。我又抽了四张牌“6、5、8、3”。我激动得立刻脱口而出:“6-5=1,8×3=24,24÷1=24。此刻是1比1平了。”

扬文说:“有什么的,我必须会在下一回合胜过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张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听扬文大声地喊道:“6×4=24,24+1-1=24。2比1我赢了。”我看着他那得意的样貌,无计可施。

虽然这次游戏我输了,可是我觉得24点真趣味,同时也感到数学真的很奇妙。我今后必须要努力学习数学,灵活运用“+、-、×、÷”的混合运算,在下一次的24点游戏中,必须要用得得心应手,当个高手。

六年级圆的数学日记(篇9)

小狼王向西跑,一心要找小狐狸算帐。小狐狸向东跑,专要找小狼王说理。

小狐狸跑了一半路停住了,他又犯了疑心。他想如果小狼王不讲理,翻脸打起来可不得了,自己不是小狼王的对手呀!怎么办?

小狐狸想起了狼特别怕圆圈,他找来一块白粉块在地上划了9个圆圈。

小狐狸看着地上的9个圈儿,笑了笑说:这叫做九连环,环环套在你独眼狼的脖子上。

小狐狸继续往东跑,跑得飞快,再加上天黑看不清楚,只听得咚的一声,和一个从对面跑来的动物撞到了一起。

噔噔噔小狼王一连倒退了3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小狐狸刚要发火,定睛一看,啊,是独眼小狼王。

小狐狸用手指着小狼王的鼻子刚想骂上两句,忽然他发现小狼王的双眼通红,还发出逼人的凶光。小狐狸不禁全身哆嗦了一下,他立刻用手一抹脸,现出了满脸的笑容,往前走了一小步问:狼大哥,吃了几只兔子呀?这里的兔子肉还香吧?

香?还臭哪!小狼王大吼了一声说,东边明明没有兔子,你却骗我说有65只兔子。你快说,你把那些兔子藏在哪儿了?快说!说完向前逼近了一步。

小狐狸向后退了一步,双手乱摆说:没有的事!我算得一点错也没有!

叫你跟我嘴硬!小狼王说完就扑了上去,小狐狸扭头就跑,他快步跑到9个圆圈的旁边。

小狼王看见圆圈立刻停住了脚,他吃惊地说:啊,9个绳套!

小狼王低头仔细一看,怎么回事,在其中7个绳套里还有数字?这时耳边响起了一种浑厚有力的声音:谁能把空着圆圈中的数字填对,你想要干什么就会有什么!

小狼王说:我来填左边的圈。1、3、7下一个该是几呢?是9。这些都是单数呀!小

狼王在圈里填上一个9,跳进圈里高兴地叫道:我想吃兔子!话音刚落,圆圈立刻变成了绳套,一下子套住了小狼王的脚,绳套往上一提,就把小狼王倒挂在树上了。

小狐狸笑嘻嘻地说:傻狼!这几个数的规律是:3=12+1,7=32+1,15=72+1,31=152+1,63=312+1,127=632+1右边这个圈里填上127才没错!小狐狸填上了127又跳进圈里说:我想吃山鸡!

唿的一声,一条绳子把小狐狸也倒挂在树上。猴子笑了,小熊笑了,老山羊也笑了。

六年级圆的数学日记(篇10)

前几天,我和妈妈去商店买东西。

刚进门,我们就看见9个大字:店内所有商品打8折。我不知道打8折是什么意思,正纳闷的时候,妈妈叫我了一声,我跟着妈妈走进了商店。妈妈精心挑选了很多商品,叫我去结帐。可能是因为我想问题想得太入迷了吧,竟然没听到妈妈说话,妈妈又说了一遍,我才勉强答应了一声:“马上。”可心里还想着那个问题。结帐时,我看到屏幕上显示共计100.00元。啊!可真凑巧。妈妈走过来,看了一眼屏幕,抽出一张100元的钞票小心翼翼地递给了我,我又把它小心翼翼地递给了营业员阿姨。当我正准备走时,阿姨叫住了我:“小朋友,找你20元。”不是一共100元吗?明明正好呀?怎么还找钱呢?我脑子里不停地冒出了一连串问题,但马上又想到了门上的9个大字,我接过了钱,问阿姨:“打8折就是把100元变成80元吗?”“可以这么说吧,小朋友你真聪明。”阿姨笑着说。

回家后,我告诉妈妈:“妈妈,今天我学到了一个新知识。”“什么知识呢?”妈妈好奇地问。“打8折就是把100元变成80元。”“哈哈哈,哈哈哈。”妈妈笑了,我也笑了。生活中的数学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其实数学和我们每天的生活密不可分,学数学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学习难道不是一种快乐吗?

六年级圆的数学日记(篇11)

之前,我们学习了百分数应用(1)和(2),现在老师并没有教我们百分数应用(3),但我们自学了百分数应用(3),自学的成果在下面,或许没有那么完整。

翻了翻书,原来百分数应用(3)是讲“已知两个部分量的和及两个部分量对应的粉丝,求标准量(单位“1”),求标准量的题目通常都会遇到我们的另一个老朋友“方程”,被我猜中了,这一课我们要用到解方程。在书本上的例题中我慢慢地自己推出了解决这一类型的列方程方法:1.A%x――B%x=两个部分量的差;2.(A%――B%)x=两个部分量的差。这样讲,或许有点不懂,再具体一点吧,x代表标准量;A%代表较大的部分量所占的百分数;B%表示较小的部分量所占的百分数。这样讲不知道大家明白了吗?不明白那就等我学习完后的数学日记吧,那一篇数学会比我这一篇更有完整力,请大家期待吧!

你在之前的数学中遇到的知识那时候就是“新朋友”,现在对于那些知识来说就是“老朋友”了,我们要温故“老朋友”,学习“新朋友”,这样的数学学习才会有趣!

这个星期我们学了百分数应用(1)和(2),这两个内容并不难学,因为五年级的时候已经为这些打下了基础,所以这一个星期学得特别轻松……

百分数应用(1)主要就是学习“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这一类又有两种类型的解决办法:1.先求相差再用相差除以单位“1”(例如书本上的第32页第三题)2.知相差先求单位“1”,再用相差除以单位“1”(例如书本上的32页第一题)。百分数应用(2)主要学习了以前学习的“已知单位‘1’求对应的数量”的题目,这一题目有两种的解决方法:1.单位“1” ×(1±百分之几)2.单位“1” ±单位“1” ×百分之几。(例如书本上的34页的例题,这一题用第一种就是先求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用第二种就是先求比原来每时多行驶了多少千米。)我们要注意在适当的题目中要用适当的方法,比如例题就是用第二种方法的计算量小一点,所以用第二种方法比较好;但用于自己的嗜好,想用那种都没有问题,但要用比较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就相当于在生活中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困难。

百分数真得好有趣,我相信我们下个星期会继续跟它玩耍,跟它一起学习;我也相信我们六年级过后,以后一定会再学到百分数;我也会相信我们在生活中百分数随处可见。

上一次,我们闯过了“百分数的第一扇门”,这一次我们将继续拜访我们的朋友,再次敲开了“百分数的第二扇门”。

敲开,发现有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列火车,原来每时行驶80千米,提速后,现在这列火车每时行驶了112千米,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这一道对于我们上次闯开第一扇门的同学很简单,就是112――80=32千米,在用32÷80=40%了,我们闯进了第一关,第二关还是那一位和蔼和亲的老师,他有出了一道像似的`题:(日记大全 )有一列火车,原来每时行驶80千米,提速后,这列火车的速度比原来增加了40%。现在这列火车每时行驶多少千米?这一道题和我们上次遇到的题不一样,我们慢慢去探索。我们知道了,这一道题与我们上个学期学的题非常像,所以我们探索起来非常简单。也是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先求比原来每时多行驶了多少千米。80×40%=32千米,80+32=112千米;第二种是先求现在的速度是原来的百分之几。80×v1+40%w=80×1.4=112千米。闯完了又一关,下一关写着做这些题的方法:1.单位“1” ×v1±百分之几)2.单位“1” ±(单位“1” ×百分之几)。第四关写着求“已知单位‘1’求对应数量”的一般步骤:1.找单位“1”2.算相差量(增加量或减少量)3.算对应数量4.检验作答。

我们探索完了,我收获很大,又进了一步“拜访”了我们的朋友百分数。在数学的探索中,你会有很大的收获,你也会有很多的快乐。

上一次,我们拜访了老朋友“百分数”,这一次我们继续探索着“老朋友”百分数。

上一次,我们只探索了百分应用(1)的“第一扇智慧门”,是先求相差,再求相差除以单位“1”的应用;接着,我们去拜访一下百分数的“第二扇智慧门”吧,你有勇气去陪我去探索吗?有的就来吧!

一进去,看到有一道题我们要理解其中的意思,例:阳光超市一种电磁炉的售价是320元,比原价便宜80元。电磁炉的价格降低了百分之几?我们慢慢去探索吧,张老师告诉了我们:“这一道是百分数的应用里的一种‘逆叙’,遇到这些题目,我们先要把重点句补充完整。”比如这一道题我们先在“比原价便宜80元”前面补上“售价20元”,这样一来,我们就好去探索了。我们就可以先算出单位“1”,原价:320+80=400元,我们已知了相差(80)那我们就之前80除以400就等于了20%了,我们拿到了第二小扇门的钥匙了,我们继续开了第二小扇门,只看到有一个公式“知相差先求单位“1”,再相差除以单位“1”。我们探索了百分数的“第二扇智慧门”,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

第一种我们不知道相差,第二种我们知相差;第一种我们知单位“1”,第二种我们不知单位“1“。第一种我们做起来简单一些,就之前求相差,再除以单位”1“就行了而第二种相当于第一种会难一点吧,但我们只要把句子补充完整,再求单位“1”,再用题目中的相差除以单位“1”就行了。

今天,我们探索了百分数的“第二扇智慧门”,我们将会很快又会遇到另一扇“智慧门”的。

今天,我们又遇到了我们的“老朋友”百分数。我们先温习一下“老朋友”百分数吧,因为“温故而知新”嘛!以前我们主要学了两种百分数的应用,第一种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解决办法: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等于百分之几;第二种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今天我们将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

我们和和蔼可亲的张老师慢慢地去探索里面的奥秘,我们探索得没什么收获,张老师看到我们,教了我们一些小道理,又使出了张老师的老办法“分析题目”,我们将分析题目了起来,例如书上的“盒子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我们按照张老师的办法,把问题中的“冰的体积”和“原来水的体积”还有“百分之几”用长方形框了起来,又在“比”和“约增加了”下面画了三角形,又在“冰的体积”下写上了50立方厘米,在题目中的“45立方厘米的水”上写了单位“1”。这样,我们慢慢地去探索了,我们知道了求这道题的方法,求这道题的方法就是:先求相差,再用相差除以单位“1”。在这些基础中,我们要注意要找准单位“1”,找准后,这道题你就正确了一半了!

“老朋友”百分数又回来了,我们将再次探索这一位“老朋友”。

六年级圆的数学日记(篇12)

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

4月1日星期六雨

老师常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中,许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够变成一道道既搞笑又引人深思的数学题。我们经常做的数学题目,就是在解决一个个生活中的问题。这不,我又在吃汉堡时发现了一道搞笑的数学题:

3个人吃3个汉堡,用3分钟吃完,9个人吃9个汉堡需要几分钟吃完?

平时,妈妈经常带我和哥哥去吃汉堡,我只明白吃,从来没有想到还能够变成数学题来做,碰到这题觉得真搞笑。刚开始时,我想:3个人吃3个汉堡要3分钟,那一个人吃一个汉堡不就是一分钟,九个人吃九个汉堡当然是九分钟?。这样想着,我兴奋极了,赶紧把答案告诉妈妈。

可妈妈皱着眉头说:“孩子,要好好想想,想想我们和哥哥三人吃汉堡的情形,多动动脑!”我听了愣住了,刚才的得意劲一下子没了,静下心来左思右想,突然想到:3个人吃3个汉堡用了3分钟,一个人吃一个汉堡其实也是用了3分钟,那九个人吃九个汉堡也只要3分钟。我没有立刻把答案告诉妈妈,又反反复复地想了几遍,觉得就应没问题后才把答案告诉妈妈。妈妈点点头笑了,夸我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她又说道:“数学就来自于生活,只要你细心观察,就必须会有所收获,就像吃汉堡一样。”

瞧,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变成一道搞笑的数学题,数学真是无处不在啊!让我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吧!

六年级圆的数学日记(篇13)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用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比如今天我就在商场里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那就是打折。

今天我和妈妈来到了商场,商场里人山人海,商品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我发现许多商店都贴出了打…折,我问妈妈:“妈妈,打折的意思是不是打几折就用原价除以几,比如,原价400元的物品打8折就是400÷8=50元,打4折就是400÷4=100元,50160,所以在原价相同的情况下,打的折数越低,价格就越低,打的折数越高,价格就越高。”我说:“我明白了,打折就是把原价平均分为10份,打几折就取其中的几份,也就是打几折就是十分之几。”

生活中真是处处都有学问。

六年级圆的数学日记(篇14)

知识是靠自己努力学来的!

“铃铃铃…… ”下午的第三节课的铃声响了,我连忙走进教室,等待着数学老师来讲课。只看见数学老师拿着数学书走进教室。

“今天,我们要讲”因数与倍数“。”老师对我们说。“谁知道因数是什么?”教室里鸦雀无声。我站起来说:“是一个数乘一个数的积,等号前面的数就是因数。”老师对我说:“不错,那倍数你知 道吗?”“呵呵,不知道。”我说。“谁知道?”老师说。姚冉同学说:“老师是不是积呀!”“还有谁其它答案。”老师看着大家说。教室里一片安静。老师说:“每错积就是倍数,比如: 3×4=12,12是3的几倍?12是4的几倍?”老师说。“12是3的4 倍,3×4=12,12是4的3倍,4×3=12。所以积叫倍数。”李悦同学说。老师看见我们学的差不多了就每个人一张导学案。前几道题轻松过关 但最后一道有点难我怎么想也不出来。题是这样问的:一个倍数里面最小的数是什么(0除外)。我问了问组长,组长也不指定。我们想了6分钟多也想不出来。

最后老师把怎么做的告诉我们,我们才知道怎么做。这节课使我明白了知识是靠自己努力学来的。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djz525.com/a/5871902.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酒店前台工作总结个人九篇
下一篇 : 保安班长年终工作计划精品十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