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希望这份“小学语文人教版课件”能够达到您的预期并令您感到满意,它只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案和课件是我们老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和课件里的内容都是老师自己不断完善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自我提高和发展。此外,关于范文大全,您还可以浏览学习成长计划汇总

小学语文人教版课件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

2.摘录并积累大量经典语句、格言。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仔细体会演讲和口语特色的巧妙结合。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并联系自己的实际,用敬业与乐业的态度对待生活。

2.理解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教学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同学们,请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是否能做到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呢?你怎样才能把学习当一件乐事呢?为此,梁启超先生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生活原则。《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文章《敬业与乐业》

先由学生交流各自准备的有关梁启超的资料,然后教师做适当补充。(多媒体出示)

小学语文人教版课件 篇2

初中美术课说课稿(模板)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我将围绕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这样教,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七个方面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初中美术()册第()课,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的课型属于设计.应用领域。

(地位与作用)。

二、学情分析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

初中生两级分化已形成,个体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三、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同时结合教材人文与科技的特色,我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维度来进行阐述。

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四、依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课教学重、难点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画具等。

学生准备:美术教材、收集的图片、资料和绘画工具。

六、教学方法依据本课实际,我以体验、问答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本课内容,目的在于。

另外以多媒体课件贯穿课堂,通过直观、详尽的直观演示,来达到教学目标。

七、教学过程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组织课堂教学。

我的教学过程设置如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学生练习——作业展示——小结——拓展。

时间分配:导入5分钟,讲授新课10分钟,学生练习20分钟,展示活动10分钟。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讲授新课教师演示(精讲演示,直观生动)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小组合作练习,教师提出明确作业要求)展示作业评价交流(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尊重个体差异,以鼓励为主)课堂小结拓展提高本节学会了什么?体会是什么?你喜欢今天这堂课吗?你会用今天学习的内容去美化生活吗?通过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为今后学习美术做铺垫。

板书设计:目的是再现过程,突出强调重点。

依据以人为本,用于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交流,以愉悦的心情体验课堂,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小学语文人教版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 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学习相关词语。

2、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 初步了解课文的结构,大概意思,了解太阳“远”、“大”“热”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4、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几个特点和太阳和地球及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课前查找太阳的相关资料,用一句话描述太阳。预习课文。

1、谜语:一个球,圆溜溜,雨天无,晴天有。早从东方起,晚在西山落。

3、师:从古到今人们对太阳都有不同的描述,你会怎样描述太阳呢?(指名学生说师适时指导)

4、师:同学们描述得真好。太阳的奥秘是无穷的,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说明文,去了解太阳更多的知识。

1、检查预习的情况。

读生字,读词语。指导重点生字的写法。开火车分段读课文,正音。

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用简短的话概括(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帮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3、根据课文叙述的内容,你能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主要讲什么?(指名回答)板书:特点

三、学习太阳的特点。

1.太阳公公听说我们要了解它,很高兴,特意赶来了,你们听-

(指名一学生扮演太阳公公) “同学们,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现在,你们对我了解清楚了吗?”

引导提出:“我只知道太阳的三个特点是:远、大、热,但它远、大、热到什么程度并没有说清楚,所以我觉得太阳公公说的话不清楚。(师进行鼓励,进入下一环节。)

2.师: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三个特点写清楚的,找出每一段的重点句

3.分组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一个喜欢的特点进行重点学习,并分为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学习。结果,想学习”远“的分为一组,想学习”大“的分为一组,想学习”热“的分为一组。

【学生在对知识的学习上有了选择性,这样他们不仅乐意去学,还培养了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4.汇报。

(1)学习”远“的学生汇报: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师引导:不错,你读出了重要的部分,能不能就这个内容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这个内容说清楚的。(学生不知该怎么说。)

走--三千五百年,飞--二十几年。

学生看小黑板做口头练习:

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坐(二十几年)。

引导学生发现( )里面填的是数字,通过数字具体说明,我们对太阳的”远“就了解了。所以我们知道了:在说明某一事物的时候,列出一些具体的数字,可让我们更好地来理解,但数字必须是精确的,有科学依据的。这就是列数字的方法。

师:写太阳”远“这个特点还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看。

”还运用了写传说故事的方法。“

(2) 学习”大“的学生汇报:课文也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太阳的”大“,130万个地球等于1个太阳。(对学生能说出列数字的方法进行鼓励。)

师用图画演示,进行引导:左边是地球的动画,右边是太阳的动画,中间由等号连接引出:你体会到了什么?

对学生的细心观察进行鼓励,并进行小结: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对我们而言,地球非常大,我们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个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阳一比,更突出了太阳的大。这就是作比较的方法。

(3) 学习”热“的学生汇报:(此时,学习”热“的学生有了以上学习的基础,回答问题就相对有条理)课文在写太阳热的特点时,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告诉我们表面温度有六千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这时有学生强调:是估计,太阳温度太高了,人们无法进行测量,所以是大概的数。

师进行鼓励:同学们注意了”估计“,特别好。说明你们读书很细心,那看一看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说明太阳“热”的特点还用了什么方法?用钢铁与太阳的温度作比较,说明了太阳的温度真的很高。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里也有一种说明方法,你能试着说出来吗?学生可能会说出比喻,可以适时指出,在说明文中,这应该叫打比方。

5、教师让学生一起读一读描写太阳大、热特点的段落,感受一下这样写的好处。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写作方法,使理论与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四、练笔。

1.教师写一个”月"的象形字,让学生说出最早这个字指的是什么?(生答:月亮。)同时教师演示课件:用图画的形式出示有关月亮的资料:

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万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骑自行车要400天,坐飞机要200天,49个月亮等于1个地球。

先让学生说出资料上月亮有几个特点(远、小)。

让学生自由说出课前查阅的有关月亮的资料。(学生用课外知识再次进行交流。)

2.生进行练笔。

要求:选取月亮的两三个特点写一写,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争取把月亮的两个特点说清楚。

小学语文人教版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4个。

2、 积累一些形容大雨等自然现象的词语。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们互相关怀、互相爱护的真挚感情。

4、 题回“每个人都应该保护更弱小的人”的人文思想。

教学重点:

通过排演课本剧练习复述。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故事中的情景,感受那一份深深的、浓浓的真情,体会小萨拉的优质言行所表现的善良品质和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1、师:小朋友,在你们家中谁是最弱小的?

2、出示课题 12、妈妈,我不是最弱小的

3、读题质疑

可能出现这几个问题:1)这句话是谁说的?2)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3)在课文中到底谁是最弱小的?

二、 自学

1、分学习小组进行自学,要求:1)自学生字2)读通课文3)解决问题

2、交流反馈

1) 出示词语,学生互教互学音形义。

2) 根据喜好分小节读课文,相互评议。

三、 新授

1、指名交流解答问题,指导朗读。

1)回答“这句话是谁说的”

出示:现在……萨拉问道。

指导朗读

2)回答“谁是最弱小的”

出示:滂沱大雨……毫无自卫能力。

指导朗读

3)回答“为什么说我不是最弱小的”

联系风雨来时一家人的表现,体会一家人互相关怀、互相爱护、和睦美满的真挚感情。

出示:萨拉朝蔷薇花丛走去……盖在……

指导朗读

2、师小结:对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护更弱小的人。

3、齐读课文

四、 表演

1、语言直播厅:找找好朋友,准备表演课本剧。

2、小组表演,师生评议。

小学语文人教版课件 篇5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2、通过学习,培养同学的创新意识与合作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猜谜语:

动手摸不着,用眼看不到,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这是什么?

3、那谁会画风呢?想不想展示一下画风的身手?(想)好,那俺们这节课就请同学们来展示自身画风的身手。

1、首先,俺们来展示一下你们自同学字的身手。看看你们能把这一课的生字读出来吗?

⑴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⑵ 出示卡片,全班齐读生字。

⑶ 开火车读,在就个别字组词。

⑷ 做个小游戏。

⑸ 指导字“陈”的左耳旁由几笔写成?(二笔),笔划读成“横撇弯钩”;“艺”字的下半局部是由几笔写成?(一笔),笔划读成“横折弯钩”。

2、过渡:

看来,同学们的生字都掌握的不错。现在俺来检查你们的课文读懂了没有?请你说一说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句子:“只见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体会:因为有风时,风吹动旗子,旗子才会飘起来。所以画飘动的旗子,就画出了风。

⑶ 宋涛:

句子:“他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了’。”

体会:风车转动是因为风吹,画出了转动的风车就表示有风。

2、交流、讨论:

通过对这三位小朋友画风的学习,说说你们喜欢他们吗?为什么?(三位小朋友善于观察生活,遇到问题善于动脑筋。)

3、现在呀,俺们要来展示你们朗读课文的水平。谁想来展示呢?

4、刚才,同学们替课文当中的三个小朋友展示了画风。现在阿,老师想让你们也来展示一下你们自身是怎样画风的。不过,老师这一次要求你们展示的方法可有些特别,老师先不要你们说,也不要你们画,而是让你们把画风的方法想一想,再写下来。听明白了吗?

例:泛着波纹的湖水,放风筝的小孩,人顶风向前走。

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俺们可以用不同形式把它画下来。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善于观察事物,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要敢于创新,向文中的三个小朋友学习,做个人见人爱的好小朋友。

小学语文人教版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增长见识(了解动物蹄、爪的不同作用),懂得看问题、做事情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不能盲目学样。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理解文中字词。

教学重点:

1.读懂猫妈妈所说的话,知道小猫咪穿鞋子的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理解文中的对话。

教学难点:

认识、理解文中字词。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看它是谁?(课件小猫咪穿鞋图)。能告诉我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猫咪吗?(课件出示“一只( )的小猫咪”)今天这只顽皮的小猫咪闹出了一个大笑话,我们快一起去看看吧。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看到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心中的疑问来读读这个童话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

2. 想读好这个小故事我们就得先来认识这些生词朋友,你们愿意吗?

3.过渡: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个这些生词宝宝交上了朋友,那么它们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认准它们吗?同桌互相读课文,要读通顺,读连贯,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4.下面我请几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教师指名读)

三、品读感悟

1.小猫咪为什么要穿鞋子呢?抓住“羡慕”这个来理解小猫咪要穿鞋子的原因。羡慕?你羡慕过别人吗?你们的这种心情就是“羡慕”,现在你体会到小猫咪羡慕人们的心情了吗?能读出她的羡慕之情吗?指名读句子。

2. 小猫咪好不容易找到了四只鞋子,穿在了脚上,它感觉怎么样?

你能用既羡慕又好奇的语气在小组内读一读第1自然段吗?

3. 穿上鞋子的小猫咪既好奇又高兴,忍不住想展示给别人看,小猫咪都给谁看了它的鞋子?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吗?

课件出示:小猫咪给大公鸡、麻雀、白鹅和黄狗看了它的鞋子。

4.下面请几名同学们分角色朗读小动物们的对话,谁想读?(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

5.说说公鸡、麻雀、白鹅、黄狗为什么不能穿鞋?你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它们为什么不穿鞋吗?

6.小猫咪穿上鞋子很高兴,为什么又不想穿鞋子了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最后两自然段,再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一组能找到答案。

7.这个信息小猫咪是从哪里得到的?妈妈的话应该怎样读?

8.(出示听诊器的图片)介绍听诊器的功能。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请你们左手敲打桌面,右手掌心向下贴住桌面,看一看你会有什么感觉?生进行实验。现在你明白小猫咪为什么不能穿鞋子了吧?

四、自主归纳,总结升华

1. 通过今天小猫咪穿鞋子的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2. 为了检验同学们是否真正地了解了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来做一个练习。(出示大屏幕。)

(1)公鸡穿上鞋子,就不能( )土找虫子吃了。

(2)麻雀穿上鞋子,脚趾就( )不住树枝了。

(3)白鹅穿上鞋子,( )不方便了。

(4)黄狗穿上鞋子就( )得慢了。

(5)小猫咪穿上鞋子就( )地面的动静了。

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动物脚的用途,并且课文向我们揭示了深刻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进行全面的考虑,不要只图好看,而不注重实用。

3.作业:课下留意观察动物们爪子,蹄子的形状和了解它的特殊作用。

小学语文人教版课件 篇7

kuì jiù fēn fù wān yán guī jǔ shū chàng

yí huò huǒ yàn jié jū duān zhuāng xiāng qiàn

1、他讲话的声音洪亮,大家都听得很( )。

2、雨后的空气十分( ),雨后的马路特别( )。

3、( )的小溪,那数不清的的鹅卵石( )可见。

独出前门望野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日必有大雨到。

人闲桂花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指出句子的修辞手法。(夸张、拟人、反问、比喻、设问)(5分)

1、火车穿过田野。

我会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种黑色的小鸟却可以在巨大的犀牛身上跳来跳去。

我会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把包里的东西拿出来摆好。

我写的“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随手关上了门。

我写的“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月潭在台湾的中部,人们可以从台中市乘车前往。

日月潭的四周被群山围绕着,中央有一个美丽的小岛名叫光化岛。因为岛的北面像日,南面像月,所以人们便称它为日月潭。

游览日月潭很方便。游人可以随自己的兴趣,由水路或陆路慢慢地去欣赏那湖光山色。水路可以乘船游览,先环湖一周,浏览全湖的景色,然后再到光华岛山畅游一番。

游览光华岛之后,可以改乘汽车,或沿着潭边步行到文武庙和玄奘寺。文武庙的建筑庄严雄伟,单是寺门外的一对石狮子,就有二十多英尺高。离文武庙不远,便是玄奘寺,寺里供着唐玄奘法师的灵骨。走累了,可以到潭边那些设备豪华的观光饭店去歇息。这时候又可以享受到日月潭的另一番宁静的情调。日月潭简直像人间仙境一样。那儿不单环境宁静,而且景色怡人,无论在早晨、黄昏、晴天或雨天,她都呈现各种不同的面貌。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有散去,隐隐约约地看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日落时候,潭边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在艳阳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使人突然胸襟开朗起来。蒙蒙细雨的时候,她又好像披着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充满了神秘感。

日月潭永远是那么清新,那么美丽,难怪一年四季游人不绝了。

文章开头先介绍了日月潭的 _____、______和______,接着写游览________,最后介绍了_______景色。短文的主要部分是第____自然段,次要部分是第 ___________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将题目填写完整,语序通顺,要在开头和结尾点题。

延伸阅读

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


教案和课件是每位教师工作中必备的准备材料,每天都需要教师负责写好每一份教案和课件。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认真准备教案,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根据您的要求,励志的句子小编已经为您准备了一篇关于“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的相关文章,希望您能享受本文所带来的阅读体验!

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第四单元第一课时Let’s talk, Let’s l e a r n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对话,并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2.根据对话的情景进行对话角色表演;

3.能在语境中初步运用What's this? It's a ...来交流动物信息。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对话意义,并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

2.初步运用新句型What's this? It's a ...来交流相关动物信息。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装有文具的袋子,动物图片,单词卡片。

(1)让两个学生上台从装有文具的袋子中拿出其中的一样,并用英语说出他们所拿到的文具。

(1)导入课题:Today we will go to Unit 4 We love animals.带读并学习animal一词。并讨论:What animals do you know?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动物单词,增加学习的自豪感。

(2)继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玩游戏猜谜。教师将所学的动物dog, cat单词的图片只露动物的尾巴,让学生猜猜看What is it?,导入单词的学习。学生根据动物的'尾巴猜谜,并七嘴八舌的讨论。在教学单词的同时自然导入新句:What is this? It’s a …的学习并将词句结合交流。

(3)教师请学生读单词。让学生相互说说、评评,让学生间相互纠正单词的发音。

(4)教师出示动物图片,请学生将图片用单词读出后将图片贴在黑板上,并要求贴在相对应的单词底下。使单词的音、形、译三者相结合。

(5)教师请六名“小老师”到讲台前带读单词,既是对能力强学生的表彰也是多方面调动学习兴趣的体现。让每名“小老师”带读一个单词。

(6)全班齐读所学的单词,读单词时注意语音语调。

3、趣味操练游戏:

小组对抗赛(1)按六个小组pig, bear, dog, duck, cat,tiger开展对抗比赛,各小组挑选一名组员上讲台前抽取单词卡片,大声认读,本组的其他组员快速做出此种动物的动作或模仿声音。以此类推,直到六个小组都轮流过一次。(2)各小组间自由挑选组员,按自己的意愿说本课单词,但只张嘴不出声音,要求对方猜出单词是什么。例:cat小组挑选dog小组的一名组员并不出声音的说单词bear,dog小组的组员要按照口形猜出单词。以此类推,各组间自由考察,相互提问。

师提问题:What is this?学生集体回答It’s a …巩固本节所学重点句型。 5、课堂练习(1)连线。

duck狗dog鸭子bear猫cat老虎pig熊tiger猪(2)选出与所给单词同类的一项。

( )①duck A.look B.dog ( ) ②bear A.pear B.pig ( ) ③cat A.tiger B.this五、板书设计

What is this?

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篇2】

一,英语标点符号与汉语标点符号的区别

英语里面的句号是实心点.汉语里面的句号是空心点。英语里的省略号是三点…汉语里的省略号是六个点……

英语里不使用顿号,而使用逗号汉语里要使用顿号英语中书名号用引号汉语使用书名号

英语中有连字符,在一行句末写不下时,可根据规则进行分割

二,选词

选用易懂常用的词,如写某人的职业时,尽量不用worker,而用farmer,doctor,teacher,cleaner等具体的词,如描述某个人时,尽量不用good,而用friendly,kind,smart,clever,warm-hearted等。

选规范贴切的词,如read,see,watch,look at来表示看,但具体搭配如:Let’s go to see the movies

Look at the blackboard please

don’t read in the sun

How many children like watching TV?

三,用词不当例析

我可以借用一下你的电话么?

错误may I borrow your telephone?

正确may I use your telephone?

Borrow的意思是从别人那里借入某物并保证还给别人,借出之物由借物人带走,用一段时间再归还。

这些杂志能借多久?

错误How long may these magazines be borrowed?正确How long may these magazines be kept?

Borrow是非延续性动词,不能与表示延续性的时间状语how long用在一个句子中,原句中的借多久实际上是借回去能保留多久

我请他帮我的忙

错误I pleased him to help me

正确I asked him to help me

Please是一种礼貌用语,他的后面不能接宾语加动词不定式的复合结构,这句话中的请的真实含义是请求,要求,请求某人做某事,英语当中通常用ask sb. to do sth.表达

四,句型

There be+主语有…

There are many trees on the hill.

五,谚语记忆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事实胜于雄辩

A 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篇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会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运用,了解拟人、排比和比喻修辞手法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在朗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对于山中这些朋友的情感,并且通过学习本文,学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养成保护自然、爱护生态的好品质,并且能够自觉地在作文的过程中使用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学会拟人、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这三种修辞手法。

以歌曲《找朋友》引出“朋友”这个话题,与生讨论关于朋友的问题(如“你们的好朋友都有谁啊?”“你们为什么喜欢和他们做朋友啊?”“那我算不算是你们的朋友呢?你们愿不愿意把我当成你们的朋友呢?”等),提出作者有一些特殊的朋友。

1、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写得好的句子,小组讨论分享好词好句。

2、师提问生本文作者给我们介绍了他哪些朋友,这些朋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作者要说它们是“我”的朋友。

3、讲解开头,开头开门见山提出做好了准备要去拜访山中的朋友,教育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开门见山点出要写的内容。(第1课时结束,第2课时可回顾导入,再继续第2课时的讲解)

4、重点讲解开头“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这一句话,提出“拟人”这一修辞手法的概念,为生普及“拟人”的概念,并讲解该修辞手法有何作用以及该如何有效地使用该方法。(使文章极富生命力和感染力)

5、让生找出文中其他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段落或者句子,指名生读出他找到的拟人修辞手法的段落或句子,并分享他认为该句是如何使用拟人修辞手法的,过程中师提出一些相同意思的陈述句,让生更直观的理解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如第3自然段开头、第4自然段开头、第5自然段)

6、生齐读第五自然段,指名生回答第五自然段有什么特点。(连用了5个“你好”,师引出“排比”修辞手法这一概念)

7、师为生讲解排比修辞手法的概念和作用,并为生讲解排比的使用方法,生再找出文中使用排比修辞手法的段落或句子,并分享这样使用修辞手法让文章读起来有没有什么变化。(如第6自然段,条理分明,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层次清楚,朗朗上口,说服力强)

8、生齐读第7自然段,师提问生本段中的“像”、“又像”、“像”三个词有什么意义,引出“比喻”修辞手法的概念,师为生讲解比喻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以及比喻修辞手法的使用方法。(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9、提问生为何作者能够写出如此精彩的文章,师点出修辞手法对于文章更加生动和精彩的重要作用。

10、师给出一个景色或物体,让生模拟使用“拟人”、“排比”或“比喻”这三个修辞手法来写一段话,写好后第二课时全班分享,师作点评。

以某景或某物为背景,写一篇使用“拟人”、“排比”和“比喻”修辞手法的作文。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使其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行为举止和言行表现。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

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篇4】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根据表格中的中文要点,由词成句,由句成文。最后适当使用连接词,组句成篇,实现用词准确,行文流畅。

教学步骤:

1.仔细审题,确立主题,明确要求。

2.围绕主题,提炼要点,编拟提纲。

3.分析要点及提纲,提炼关键单词和短语。

4.恰当使用句型,连词成句。

1.写作人称为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词数150词左右,时态一般现在时。

2.明确要点,确定核心词、词组、句型。

B.学会使用较丰富的句式。

C.学会使用恰当的连接词。

2.呈现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典型句子。要求学生用高级词汇、高级句型进行改写,加以完善。

3.展示挖空后的范文,要求学生填入适当的关联词,并指出范文中的精彩之处。

1.学生修改作文,互查互改错误。

2.教师总结。首先,针对文中学生未找出或改对的错误,帮助学生一起改正。其次,对文中的错误之处进行分类(如:名词复数、动词时态、介词等),引起学生的重视。

1.准确记忆单词。

2.掌握足够的语言知识点,如构词法,语法知识等。

3.经常进行写作练习。

4.适当背诵作文参考答案。

发给学生另一篇体裁相似的书面表达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本课所学思路独力完成。

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篇5】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

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针对学生实际,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 使学生能认读单词:fine, OK, bird, pig, fox, hen

I’m fine. I’m OK.

Thank you. And you?

2、语言技能目标:

在图文或场景下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和表演,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的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有兴趣听、说英语,背歌谣,做游戏,敢于开口,乐于模仿,在鼓励性评价中树立自信心。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合作,从而意识到交流对学习英语的重要性。

4、文化意识目标:

能够恰当使用英语中与人问好的问候语,了解在英语国家中熟人见面相互打招呼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礼貌教育。

教学重点:见面问好的句型:How are you? 和他的各种回答方法由简单的回答到复杂的回答及反问。

教学难点:(1)How are you? 与How do you do? Nice to meet you. 等问候语的用法区别。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树立自信心。

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篇6】

本节教材中的Let’s learn 部分以词汇教学为主,学习actor, actress, writer, singer, artist, TV reporter等表示职业的单词;运用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 do?He is/She is a……询问他人的工作情况。Group Work部分运用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m going to be a……让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目标做一语言交流,展开交际活动。

本课的词汇贴近学生的生活,色彩鲜明的图片与词汇配对,使学生更易理解学习内容,Group work的设计更是深受儿童的喜爱。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交流与合作中,既了解了如何介绍任务职业,又对自己将来的人身目标做一定位,并能树立为此目标而奋斗的人生信念。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 要求,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目标:能够听、说 、读、写六个新授单词actor, actress, writer, singer, artist, TV reporter能听、说、认读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 do? He is a ….

2、能力目标:学会使用句型What does your father do?He is … 来询问和回答他人职业,并能使用句型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I’m going to be…来询问别人和表达自己的理想。

3、情感目标: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积极用英语表达的习惯,以及在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4、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掌握6个四会单词和两个句型。教学难点是单词singer的语音教学。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愉快地学习,在教学本节内容时,我利用视、听、说相结合的方法和合作学习法,采用课件的艺术形象来教学新授容。

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动口,采用多听、多说的学法,使他们在爱学、乐学中愉快地获取知识,进而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实现从“我学会了”向“我会学了“转变。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我除了采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外,同时采用了多媒体现代教学技术,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Let’s sing..

在热身时让学生一起唱四年级上第六单元的歌曲My Father Is a Doctor,这首歌曲与本课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放在课前作为热身活动,能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同时也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2)Rean and guess.通过阅读一段简单的文字来猜教师的一位新朋友来导入新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 Guessing game: What can Mr. Cat do?,设计这样一个游戏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自然地过渡到本课的词汇教学;第二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是一个难度比较低的游戏,考虑到六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着害羞怕出错的心理,我认为这样一个低难度的游戏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

(1)本课六个新授词汇我都以Mr. Cat邻居的身份导入。其中我在部分单词的出现方式上稍做变化。以不同形式的猜谜方式引出,其中通过阅读文字引出赵薇actress的教学,以听歌曲的猜人物的方式引出周杰伦singer的教学,以看图片猜人物的方式引出杨红樱writer的教学,这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在每个单词新授后我都安排了一个同样的环节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各个职业的一些名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并通过动态演示的直观效果,一一呈现于学生面前,使原本枯燥的词汇教学变得直观生动,学生乐学且易学。

(1)Guessing game: What does Mr Cat’s father do?这个游戏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进一步巩固这六个新单词的学习。考虑到六年级学生对于这种比较刺激的游戏都特别感兴趣,我把这个游戏设计成小组竞猜的形式,在此不仅复习了单词和句型,又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理。

以活动为载体,既活跃了课堂,又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并进一步掌握新知。

(2)Let’s chant一步巩固本课重点句型的学习。

(3)Group work:我把书本上的形式稍做了改变。通过Mr Cat提问的方式导入,Which job is the most popular now?让学生通过调查来帮助Mr Cat解答问题,其中在调查前我让学生做一个预测,如果预测是对的每人可以得到一张书签作为奖励,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教师分发调查表格给全班学生,让学生运用What are you going to be?和I’m going to be a/an….句型走动调查,完成表格,并通过汇总,找出全班学生最欢迎的职业。

创设活动,体验交际,在不断运用中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的品质。

(1)听录音跟读,把自己的理想说给爸爸妈妈听。

(2)完成抄写本上的练习。

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篇7】

一、教学目标:

1. 能力目标:通过本次作文练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知识目标:通过本次的写作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之间的了解,提升生生之间的友谊。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使用一些基本的简单的句型来介绍自己。

教学用具: 黑板、纸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今天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你和他会展开怎样的对话呢

2. 课题呈现:

⑴今天我们就以introduce yourself为题来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2)现在请你们讨论一下我们在对话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哪些话题呢?请同学来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可能遇到的话题

a. Where are you from?

b. Do you like the weather?

c. What’s your parents?

d. What fruit do you like?

(3)老师提示有可能遇到的词汇:China、America、

England、Singapore、sunny 、cloudy、snowy、rainy、doctor、nurse postman、teacher、watermelon、kiwifruit、apple banana、orange、friends等等

(4)请同学们和同桌就我们已经讨论并总结过的内容编一个小对话,要求把所有的内容都能够设计进去。

(5)请同学们表演自己的对话,在表演的过程中其他同学注意他们是否出现错误,是否有漏掉的信息点并且记下你不知道的词汇和句型。

3.评价最佳对话:在这里我们评出对话做的内容最丰富的,词汇量最佳的一组,你觉得你从这一组中能学到更多的词汇和句型对你的帮助最大。

4.习作练习。现在请你就你和你的同伴所编的小对话换一种形式写出来也就是Introduce yourself.将对话中所涉及的各种个人信息总结起来就是你自己的个人信息我们来试着写一下。

5.挑选个别同学的作文进行讲解,指出优点和缺点并且再次强调写作的方法和要求。

6.Homework:具体实践:

请你就今天你所学的到的相关信息写一篇作文Thisis me.80词左右。

提示:

①你的基本信息,姓名、年龄、等等

②你来自哪里

③你的父母是干什么的

④你喜欢吃什么水果等等。

四、课后小结

1. 有部分学生词汇量不够,造成了一定的写作困难。

2. 一些学生的中式思维句式,逻辑思维也比较乱。

3. 口语表达能力不够,无法用英语来较好的表达。

五、今后措施

1. 抓住作文的主题,要做到基本的句式正确,语句通顺。

2. 增加词汇量,基本句型的背诵。

六、教学反思:本课从学生的实际设计,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做简单的自我介绍,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词汇量的干扰并不能很好的完成本节课的任务,但是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的,以后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注意词汇的记忆以及基本句型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能够的写作能力。

七、板书设计

小学英语人教版课件【篇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想象和联想;

2.认识想象与联想在写作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3.能够在写作中正确运用想象与联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明确想象与联想的含义,能够在写作中进行恰当的想象与联想。

课前导入:

行想象与联想,会使我们的思路开阔,文章含蓄隽永。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写作过程中如何进行想象和联想。

一.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小练习:

1.根据屏幕上杜甫的诗句描绘心中的画面请同学们来展示自己的图画并简述自己的构思设计(大约五个学生:孟群霍梦珍乔爽郭建郭倩颖)

师:以上几个同学的画面,以及屏幕上的画面都是根据同一首诗作的,但画面内容互不相同,为什么呢?

生:因为每个人对这首诗的理解是不同的,画面带上了自己的主观色彩,所以作出来的

《二十岁的坦白》我的将来到底是什么样的,本人没有经历过,只能是自己纯粹的想象。作者用过这样的设想给自己的生命画上美丽的结局。

临其境之感。

师:以上我们根据诗句构思画面,设想自己的未来,这样的思维过程就叫做想象。

想象还可以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

如:李白没有见过神仙集会,那么他所描绘的彩虹的服饰,老虎鼓瑟,鸾鸟驾车的情节都是他独创的,那么这样的想象相对于李白来说就属于创造想象。当我们读了他的这首诗后,也做了一个梦,梦到诗中描绘的神仙形象,对我们而言,这种想象就属于再现想象了。因为我们想象的依据是诗人的描摹,我们接受了这样的语言信息。

联想集团有这样的广告语:联想是人类迈出的一小步,但也是历史迈出的一大步。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联想”二字的分量。在文章中进行丰富的联想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题。联想这种思维过程在写作中往往体现在象征手法的运用。

问:请同学们思考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和高尔基的《海燕》,在文章中作者如何运用联想的?

答:作者由黄土高原上倔强生长,挺拔向上的高大的白杨联想到北方的抗日军民。

答: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似的地方:不畏惧恶劣的环境,高大挺拔,所有的枝干都一律向上,力争上游,这些精神与北方抗日军民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以引发了作者的联想。

答:由狂风暴雨来临时在海面上高傲的飞翔的海燕想到了在革命激流中进行无畏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由躲在崖下的海鸭和企鹅,就想到了革命中的那些软弱者和投降者。引发作者进行这样联想的原因就是它们之间有相似之处。

师:还比如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有什么都是“送去”想到了“拿来”,这也是一种联想;还比如鲁迅先生在《故乡》里描写:看到眼前面容枯瘦,精神麻木的闰土不禁想到了带着银项圈,拿着钢叉在月夜下捕獾时聪明伶俐,面色红润的少年闰土等等。类似的还有(请学生补充:豆腐西施杨二嫂,祥林嫂前后形象的对比)

联想:就是由当前的'某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或右加观念想到一观念的心理过程。⑦

由于事物间存在着不同的联系,所以联想已有不同的方式。

师: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体会到想象与联想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创造了新形象,一个没有创造新形象,而且由此及彼。但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二者往往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爱因斯坦曾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⑨

我国古代文学家刘勰在谈及想象和联想时也说:

问:仔细体会这幅画面,你认为它描绘了一种什么意境?此种意境会让你联想起那一首诗?

观察这幅画面它引发你那些想象和联想?哪国的建筑风格?这么高级的住宅和私家车,主人是干什么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6篇


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写好教案,完整课堂教学可期,写教案课件要具备哪些步骤?经过细心的考虑小编为您编辑了“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篇1

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活动:①走100米,数数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的一般速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谈话:小朋友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就叫五指山,在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

1、复习已学过的四个长度单位。

(学生比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有多长;说出表示的符号并板书;说出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2、填入合适的长度单位。

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长约2();世界上的建筑高约452();

世界上最矮的成人高约8();世界上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厚约15()。

师:导入: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二、认识千米:

1、生活中的千米

(1)板书课题:认识千米(公里km)

千米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你曾在那里听过或看过“千米”?

(2)播放相片:这是付老师在高速公路上拍摄到的一些镜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①指路标志:(北京距天津?千米)

②虎坊桥距广渠门?千米

(3)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①除了汽车,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②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千米作单位?

(4)小结:学到这儿,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了什么初步印象?

2、、教学1千米与1000米:

师:现在大家一定很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一起来看:

播放录象:(走100米的镜头)看,这是我们昨天在操场上活动时拍的录象,我们数了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

板书:走200步的路约是100米

(走200米的镜头)现在走了200米,大约花了3分钟?

板书:走3分钟的路约是200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100米有多长),下面的“小志愿者”们走的路就更长了,我们一边看,一边认真数一数:他们一共走了几个100米?

(录象快放部分学生走10个100米的镜头)

师:(2)同学们想一想:把这10个100米连起来,该有多长啊!把答案写在纸上好吗?

师:板书:1千米1000米这两种写法都对吗?为什么?它们表示的长度虽然是一样的,可也有不同点,你发现了吗?

1千米=1000米,读来不易区分,你能巧用停顿,把它们区分开吗?

生:读

(3)小结:1千米是1米的1000倍,所以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4)师:你能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外地游客算一算西客站到天安门有多少米吗?

先自己想一想

集体订正

生:

3、感知、体会1千米

(1)咱们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圈是一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是一千米。

(2)在脑子里猜测想象一下: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

(3)让我们跟着摄像机镜头到校门外的大街上去走一走,看看一千米究竟有多长?(播放录象)

请学生闭眼在脑海里把这段路走一遍。

(4)估计:看了录象,你知道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呀?你们怎么估计1千米的距离?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讨论)

板书:人走15分钟的路约是1千米

人走2000步的路约是1千米

汽车行驶1分钟的路大约是1千米

(5)建议学生课后用这些方法验证刚才的猜测想象。

(6)引导:那我们班哪个同学的家到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7)付老师家离学校约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你是付老师,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去上班?简述理由?

(8)森林公园

看了画面,你知道哪些信息?26千米远吗?你会怎么去森林公园?

(9)小结:学到这儿,大家肯定对千米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能谈谈你的收获吗?

三、巩固新知,实际应用:

师:1、你们的收获可真多,我来考考你:

4千米=()米3000米=()米

9千米=()米6000米=()米

要求:看清单位名称换算

集体订正

2、小朋友们看过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吗?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完成填单位)

要求:先独立填出答案,再说说为什么?

四、总结全课: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它就是“公里”,也可以用㏎表示。它住在五指山的拇指峰上。伸出你的左手,掌心向自己,看,你也有一座“五指山”,有了它,你就可以牢牢地掌握长度单位间的关系了。

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千米=1000米1km=1000m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篇2

(一)学前准备

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

(3)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

2、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教师指着校园厕所,问:厕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巩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1)说明题目要求。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

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

(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订正。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篇3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加上老师潜移默化的指导对教学成果有着重要作用,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在继续推进“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我们怎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思考的问题。通过这次培训,是我对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使教学改革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对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的分析, 就是希望教师不仅考虑本节课所教的知识, 更要考虑到本节课后蕴涵的潜能。如小学数学教学中知识间的迁移: 由刚开始的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到多位数加多位数的笔算;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整数乘法)到小数乘法; 由小数乘法到分数乘法; 由分数乘法到百分数乘法。每个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假如在教学第一环节的内容时, 考虑到它在今后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那么教师应该深挖教材, 既能使自己准确把握教材, 有针对性地处理好教材, 又能使自己的课堂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教学设计必须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 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学习困难、学习兴趣及学习方式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否则会事倍功半或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如:师: 神州五号于11月15日正式上天, 开始了太空之旅。(边说边出示杨利伟在飞船内的工作照)你们知道杨利伟向全世界展示的是什么吗?教室内一片寂静?6?8?6?8

本案例中, 教师及时将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引入课堂,体现了教师具有较强的选材意识, 但是, 却忽视了面对的是刚刚步入学校的一年级的儿童, 他们不一定对发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感兴趣, 他们有他们的爱好和兴趣。教师不能用自己的视界来衡量学生的视界。要想真正了解学生不仅仅依靠经验, 有时还需要一定的调研。如小测验, 访谈和学生交流, 侧面了解, 课堂观察,作业分析等等,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做出合理的选择。

教学目标是为学生的“学”而设计的,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而服务的。《数学课程标准》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规定了学生应达到的目标, 因此, 教学目标的确定也要体现数学教育的多方面价值, 教学行为的主体必须是

学生而不是教师, 因为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是否获得个体的进步, 而不是教师是否完成任务。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测的,可评价的, 具体而明确的,

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 要在认真分析学生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的兴趣对教学内容进行差异化处理。教学活动包括活动的内容, 活动的设计意图, 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活动的时间分配等。其中活动内容是核心, 活动设计意图是导向, 活动的组织实施是关键。活动组织实施也就是教学活动的具体形式, 包括: 教师活动的开展???导入、提出问题或提出任务, 主题探究(包括组织学习、组织交流、讲授等);学生的学习方式???动手操作, 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练习等; 活动材料的准备???学具、教具、课件等。要注意的是教学活动是为了完成和达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 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来设计。那种只关注活动过程“热闹”而导致教学目标的偏离, 或者活动时只注重教学活动而忽视教学目标的做法, 是最不可取的。

五、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引一个三年级评语例子:“这几天我们学习了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的认识》,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记录较远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测、估计较远的距离,在这方面是班里最好的。但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希继续努力。等级评定,优。”这个以定性为主的评语,是学生与老师的一次情感交流,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树立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篇4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例1,做一做和练习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对,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引导学生经历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图片)同学们还记得吗?在20xx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成功发射,10月16日6时28分返回舱在内蒙古大草原安全着陆,圆了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让全中国人为之骄傲和自豪!但是你们知道在茫茫无边的大草原上,我们的科学家是怎样迅速地找到返回舱着陆的位置的吗?这全依赖于“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大家一定觉得很神奇吧!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板书课题:位置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1、认识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

(1)、什么叫做列,什么叫做行,咱们班的第一列在哪里,(请第一列的学生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第一行在哪里,(请第一行的同学站起来向大家挥挥手)数一数,咱们班一共有几列几行

(2)多媒体课件把全班同学的座位转换为座位示意图

师:哪位同学上来找找第一列在哪里,第一行在哪里。

问:数列数和行数的时候,你们分别从哪边数起?

教师小结: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数列数的时候是从左往右数,数行数的时候是从前往后数。

(3)谁能说出自己的座位是在第几列第几行,你的好朋友位置是在第几列第几行,让大家猜猜他(她)的好朋友是谁。学生交流反馈。

刚才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同学的.位置,那么在书面上应该怎样记录位置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吧。

2、认识数对,会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1)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位都能说出自己的位置在哪里?(第几列第几行)

师:其实在数学上有一种统一的方法,既简单又清楚的表示位置,可以把第X列第Y行表示为(X,Y),X表示什么,Y表示什么?

小结:用一个括号表示位置,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我们把物体的位置用这个简单的方法表示,称为数对表示法(板书)

那么反过来,数对(5,3)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小组探究,交流汇报。

(2)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自己的位置数对。写后与同桌互换检查。

(3)数对闯关活动。

第一关:下面两个数对是表示哪位同学的位置的,就请这位同学站起来。

(4,3)、(3,4)

这两个数对有什么区别。

(2,3)、(3,1)、(1,3)、(3,3)。请坐在这几个位置的同学逐一站起来。

第二关:谁能给这些数对分类。

(3,4)、(3,3)、(2,3)、(4,3)、(3,1)、(1,3)

第三关:在坐标轴上确定上面这几个数对的位置。假如,把(3,3)的位置定在这里的话。(如下图),其他数对的位置分别在哪里?让学生思考并完成。

3、确定方格中的位置。

师出示例2,先让学生说出图中几个场馆的位置数对,再让学生在图中标出其他场馆的位置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介绍“地球上经纬线知识”

2、现在同学门应该知道科学家们怎样迅速的找到反回舱了吧,GPS-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就是监测出“神舟五号的降落的位置的经度和纬度,从而帮助科学家们快速的找到英雄杨利伟叔叔了。

3、“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思想”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四、全课总结。

(1)同学们今堂课你收获了什么?

(2)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篇5

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2.使学生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应用题.

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的数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并能利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从而正确利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

(一)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1.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

2.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4.每小时耕地的公顷数一定,耕地的总公顷数和时间.

5.全校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我们已经学过了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还学过了解比例,应用这些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例的应用.

二、新授教学.

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2.利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哪种量是一定的?你是怎样知道的?

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

3.怎样检验这道题做得是否正确?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篇6

1、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习方式的改变。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再创造’”。即让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自己去探究、去寻找正确的方法。这本节课中,在学习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通过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学习的思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正自己领悟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组织学生创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介绍不同的计算方法。如“请在四人小组里说说你的算法,也听听别人的算法!”“谁愿意与同学们分享你的计算方法?”“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等等,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吸收,学会欣赏,学会评价。

2、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算法多样化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思想,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新课标指出:笔算教学不应仅限于竖式计算,应鼓励学生探索和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同一道计算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认知风格存在着差异,常常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和解题策略,这正是学生具有的不同个性的体现。在本节课教学24×12时,放手学生试算,学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根据口算的方法来计算的;有把因数拆成两个一位数,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计算的;有直接列竖式进行计算的;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解法,进行小组内交流,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间的数学交流。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使不同的人学到了不同的数学。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老师还不能够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如在笔算乘法时,教师讲得过细。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量克服这些不足,力争课堂教学尽善尽美。

邓小平课件(推荐7篇)


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可以为我们平时的生活提供不少帮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相信你应该喜欢小编整理的邓小平课件(推荐7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邓小平课件 篇1

【教材简析】

1985年3月12日,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在天坛公园种下了一棵柏树,这就是“小平树”。春天是美好的,我们也要像小平爷爷一样,用我们的双手去绿化环境,美化家园,同时也把对未来的希望播洒在春天里。

课文用朴实的语言,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了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读起来亲切、自然,令人感动。

【学情简析】

通过前面课文的学习,小朋友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学习本课时,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书中的照片,仔细阅读课文,想像81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情境,增强环保意识。同时识字仍是本课的重点,要结合课文阅读,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识字,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目标预设】

1、图文结合,阅读中学会生字13个。

2、认真读贴,描红、临贴,写好“爷、岁、节、亲、的、行”6个字,动脑筋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3、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邓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体会邓爷爷的美好心愿。

4、植树节,大家试着种植花草、小树,写简单的观察笔记,丰富学习生活,积累美词美句。

【相关资料】

1、教师准备:

邓小平的相关资料,VCD《春天的故事》。

2、学生准备:

查阅邓爷爷的有关资料,初步了解邓爷爷的一些小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阅读中学会生字13个。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邓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体会邓爷爷的美好心愿。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1。

〖教学互动流程〗

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一、课外资料交流,引入新课1、出示邓小平照片,问:“他是谁?你了解他的哪些事?”

板书:邓小平爷爷。

正音:“邓、平”,“爷爷”的轻声读法。

2、出示书中插图,问:“邓小平爷爷正在做什么?”

板书:植树,提醒都是翘舌音。

3、问:“你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1、自由回答。

齐读:邓小平爷爷。

认读生字“邓”。

2、自由回答。

齐读:植树,认读生字“植”。

3、齐读课题,自由回答、提问。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想办法认识生字,读通课文1、巡视,了解识字情况,调整识字重难点。

2、问:“第一遍读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3、参与同桌学习,及时纠正、表扬。

4、重点正音:岁、龄、经、站、栽、亲。注意指导图文结合、联系前后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

5、重点指导:邓、岁、已、经、扶、载、龄、亲。

6、个别指导。

1、独立阅读课文,图出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读准字音。

2、自由回答,提出有关识字、生词、课文内容等问题。

3、同桌相互认读课文,纠正字音。

4、集体认读生词:植树节、81岁、年龄、已经、休息、站立、不行、银行、扶正、栽种、亲手。

注意:轻声读音“年龄、休息”,多音字“行、种”。

5、自由读生字,大家一起玩猜字游戏。

6、读通课文,提出不容易读通的地方,同桌讨论,互读互评。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引读1自然段:邓小平爷爷在哪一天植树呢?

2、个别指导独立阅读。

3、组织集体讨论,以点带面,指导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

第2自然段重点:结合前后文及图联想邓爷爷“兴致勃勃、布满汗珠”的样子。

第3自然段重点:板书“挖、选、移、挥、填、站、扶”,激发学生想象。引导能干的学生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邓爷爷认真植树的情境。

4、个别指导,表扬体会深、朗读有感情的学生。

5、引读:xx年过去了,这棵小树什么样呢?

1、齐读1自然段。

2、自由阅读2、3、4自然段,思考:

邓小平爷爷的哪些地方令人难忘?做简单的圈画。

3、集体讨论,有感情地朗读。

第2自然段重点:第3句。

第3自然段重点:先朗读,特别注意要通过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动作,体会他植树时态度认真。

第4自然段重点:第2句,想像邓爷爷此时的心情,想像邓爷爷在想什么。注意多音字“露”的读音。

4、根据自己的理解、想像,自由有感情地朗读2、3、4自然段。

5、三个同学接力读,其他同学评价。

6、齐读5自然段。五、教学效果测评重点指导落后的学生。1、同桌互读课文,互评,相互帮助正音。

2、同桌玩“识字扑克”游戏,相互正音。

3、同桌互读课文,互评,提高朗读质量。六、拓展性学习问:“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儿什么?你想做点儿什么?”自由回答,课外种植、观察,能干的写简单的笔记。

板书设计

植树节:3月12日

3邓小平爷爷植树

挖、选、移、挥、填、站、看、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真读贴,描红、临贴,写好“爷、岁、节、亲、的、行”6个字,动脑筋写好上下结构的字。

2、指导怎样写课外小种植观察笔记。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互动流程〗

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活动一、复习生词、生字及时表扬、正音。“开火车”认读生词、生字,自评、正音。二、写好“岁、爷、节、亲、的、行”6个字1、正音:岁、亲、的、行。

2、表扬简单有效、较为科学的记字方法。

重点指导:岁、亲。

5、表扬书写有进步的小朋友。

1、集体读田字格里的字,同桌互读、互评。

2、用自己的方法记字。

3、自己读贴,想想: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的字的笔顺规律,并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写得好的小朋友在黑板上示范写。其余在书上描红、临写,自评写得最好的一个字,总结经验。

5、小组同学互评互学,各自擦掉写得不好的字,重新写。

三、课中活动和学生一起欣赏VCD歌曲《春天的故事》。跟唱歌,再认读歌词。四、教学效果测评及时纠正读音。1、“开火车”认读生词、课后的“说说写写”的词语。

2、“开火车”认读生字。五、拓展性学习(指导做简单的种植笔记)1、谈话:哪些小朋友回家种了花草。

2、出示表格,示范填写。

3、自己种植一盆花,放在教室里,和小朋友一起观察。指导值日生做好简单的记录。1、自由回答。

2、先想一想:应该记些什么?再读读表格,提出做笔记的困难。

3、值日生做好简单的记录。

【板书设计】

3、邓小平爷爷植树

(田字格与示范写的字)

观察记录

植物名______________小园丁________

日期植物变化措施心情

邓小平课件 篇2

邓小平爷爷植树

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是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4、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目标

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美育目标

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意义和他的心愿。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随堂笔记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绿花红。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简单介绍有关植树节的知识。

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

4、出示图片,介绍邓小平爷爷;

5、板书课题,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认读生字。

1、范读全文;

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3、同桌互查:生字认识没有,课文能否读通;

4、邓爷爷用心地栽种着小树苗,你们呢,用心记住生字了吗?

5、认读生字词;

三、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说说读到哪儿你特别感动,用----划出来,多读几遍,再说说理由;

2、汇报交流:

(1)81岁高龄

(2)只见他手握......挖着......布满......仍......

3、读了课文,你觉得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文中哪儿看出来的?

4、小平树为什么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5、总结:由此可看出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你了解多少就说多少。

2、认识了解邓小平

3、齐读课题。

1、听老师范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拼读,勾出生字词;

3、分小组自学生字;

4、自学汇报:

(1)、我会读:读生字卡片、自愿读、开火车读;

(2)、我会记: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3)、齐读生字

激发学习兴趣,有了解课外知识的愿望。

邓小平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对邓小平爷爷产生崇敬之情,有植树绿化的意识,乐于为绿化环境而努力。

【教学重难点】

认字识字,何为绿化。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道植树节。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树醒了,桃花红了,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介绍植树节来历。

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

请自由读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

二、自由预习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2、同桌互查:生字认识没有,课文能否读通。

3、“小老师”组织同学们“开火车”抽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三、朗读感悟,照实交流

1、出示讨论题:

⑴你知道邓小平爷爷哪些情况?邓小平爷爷为什么也来参加植树活动?

⑵读了课文后,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组内交流展示。

3、全班交流反馈。

四、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2、请学生上台在田字格中演示生字的书写。

教师相机指导或示范,重点指导双人旁的写法。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朗读对邓小平爷爷崇敬之情。

2、乐于为植树绿化而努力。

〖教学过程〗

一、巩固字词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教师了解学生读长句子的情况,及认读生字的情况。

2、认读生字,给生字扩词。

3、小组互帮互助,牢记生字。

二、朗读质疑

1、自由读全文,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小组内提出不懂的词句或问题,互相解决。

3、全班讨论交流各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

4、齐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如果条件允许,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树,定期为它浇水,并作观察记录。(或者在阳台上、花盆里种)

邓小平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是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4、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目标

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美育目标

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意义和他的心愿。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随堂笔记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绿花红。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简单介绍有关植树节的知识。

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

4、出示图片,介绍邓小平爷爷;

5、板书课题,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认读生字。

1、范读全文;

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3、同桌互查:生字认识没有,课文能否读通;

4、邓爷爷用心地栽种着小树苗,你们呢,用心记住生字了吗?

5、认读生字词;

三、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说说读到哪儿你特别感动,用----划出来,多读几遍,再说说理由;

2、汇报交流:

(1)81岁高龄

(2)只见他手握......挖着......布满......仍......

3、读了课文,你觉得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文中哪儿看出来的?

4、小平树为什么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5、总结:由此可看出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你了解多少就说多少。

2、认识了解邓小平

3、齐读课题。

1、听老师范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拼读,勾出生字词;

3、分小组自学生字;

4、自学汇报:

(1)、我会读:读生字卡片、自愿读、开火车读;

(2)、我会记: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3)、齐读生字

激发学习兴趣,有了解课外知识的愿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

一、

1、自由读,找出能让你感动的地方划下来;

2、同桌感情朗读,互相指正;

3、指名读;

4、再自己读书感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读,如:兴致勃勃、布满汗珠、不肯休息进行理解和体会。再如:挑选、小心、挥锹进行品读。

5、全班交流,从邓爷爷的年龄、植树时的动作体会他认真植树,美化环境的美好品质;

大声读能打动你心的那一段

品读感悟

培养朗读能力,读中悟情

练习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查阅有关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在班上交流。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随堂笔记

一、复习

二、分析记忆字形,指导写字。

1、上下结构的字:

节、爷:下边部件相同,节的下边稍大一些;

岁:最后一笔落在竖中线上;

亲:三横长短不同

2、左右结构的字:

的:第一撇比第二撇位置稍低;

行:左高右低,注意双人旁的写法。

五、实践活动。

1、观察校园、花园里有哪些植物,每种植物有什么特点。

2、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也去植树吧!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读生字卡片。

巩固知识

1、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2、互相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好;

3、观察;老师范写;

4、独立描红,临写;

5、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6、把学生写的干净整洁的作业在全班展览。

1、去校园观察,仔细观察树的特点;

2、然后回来说一说;

3、在植树节,每人植一棵树。

提高观察比较的能力

培养书写能力

在比较中发现不足,求的进步

有环境保护的意识,同时知道要爱护花草树木

练习设计

1、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亲手栽种一棵小树苗,给它浇水、施肥、锄草,让它茁壮成长;

3、画一幅你最喜欢的植物。

板书设计:

3、邓小平爷爷植树

邓小平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是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4、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目标

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美育目标

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意义和他的心愿。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绿花红。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简单介绍有关植树节的知识。

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

4、出示图片,介绍邓小平爷爷;

5、板书课题,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认读生字。

1、范读全文;

2、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3、同桌互查:生字认识没有,课文能否读通;

4、邓爷爷用心地栽种着小树苗,你们呢,用心记住生字了吗?

5、认读生字词;

三、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说说读到哪儿你特别感动,用----划出来,多读几遍,再说说理由;

2、汇报交流:

(1)81岁高龄

(2)只见他手握......挖着......布满......仍......

3、读了课文,你觉得邓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文中哪儿看出来的?

4、小平树为什么成了天坛公园一处美丽的风景?

5、总结:由此可看出邓小平爷爷在植树过程中表现出严肃认真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你了解多少就说多少。

2、认识了解邓小平

3、齐读课题。

1、听老师范读,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自由拼读,勾出生字词;

3、分小组自学生字;

4、自学汇报:

(1)、我会读:读生字卡片、自愿读、开火车读;

(2)、我会记:向大家介绍识字方法;

(3)、齐读生字

练习设计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查阅有关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在班上交流。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分析记忆字形,指导写字。

1、上下结构的字:

节、爷:下边部件相同,节的下边稍大一些;

岁:最后一笔落在竖中线上;

亲:三横长短不同

2、左右结构的字:

的:第一撇比第二撇位置稍低;

行:左高右低,注意双人旁的写法。

五、实践活动。

1、观察校园、花园里有哪些植物,每种植物有什么特点。

2、植树节快到了,我们也去植树吧!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读生字卡片。

巩固知识

1、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2、互相说说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好;

3、观察;老师范写;

4、独立描红,临写;

5、小组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交流。

6、把学生写的干净整洁的作业在全班展览。

1、去校园观察,仔细观察树的特点;

2、然后回来说一说;

3、在植树节,每人植一棵树。

练习设计

1、写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亲手栽种一棵小树苗,给它浇水、施肥、锄草,让它茁壮成长;

3、画一幅你最喜欢的植物。

板书设计:

3、邓小平爷爷植树

欢迎光临学而思教育旗下奥数网

邓小平课件 篇6

一、教材简说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从那时起,祖国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展开了现代化建设的新画卷,走进了万象更新的春天。这位老人的春天的故事,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在北京天坛公园,邓小平爷爷亲手栽种的松柏,带着老人的希冀和心愿茁壮成长。小平树已成了天坛公园的一道风景。在深圳仙湖植物园,邓小平爷爷亲手种下的高山榕,迎着南国的风,唱着春天的歌,长得枝繁叶茂。它向每一个驻足观看和拍照留念的游人,展示着春天的图画,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春天,是植树的季节;3月12日,是植树的好日子。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当又一个植树节到来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邓小平爷爷说过的那句话:植树绿化要世世代代传下去!读着课文,我们能清楚地感受到,邓小平爷爷用行动实践着他的话。你看81岁高龄的他,额头上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他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那份认真,那份执着,让人感到他不仅仅是在栽树,而是在播下一个心愿,在精心地描绘美好的未来。

二、学习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会写爷、节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邓小平爷爷植树的认真态度和他的心愿。

3.初步了解植树的意义,有植树绿化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树羞了,桃花红了,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请了解植树节来历的学生做简单的交流介绍。

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请自由读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

自主预习,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注意巡视,随时拿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

2.同桌互查:生字认识没有,课文能否读通。

3.请小老师组织同学们开火车抽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出示讨论题:

a.你知道邓小平爷爷哪些情况?邓小平爷爷为什么也来参加植树活动?

b.读了课文以后,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组内交流展示:

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讨论老师出示的问题,理出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

3.全班交流反映:

a.教师相机出示邓小平画像,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适当作补充介绍,激发孩子们对邓爷爷的敬仰之情。

b.教师相机播放简介邓小平与全民植树运动的录音。

c.抓住文中的长句子及关键词句进行品读。

如:A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了汗珠,仍不肯休息。

B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C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2.请学生上台在田字格中演示生字的书写,教师相机指导或示范,重点是知道双人旁的写法

3.学生独立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巩固生词

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指名读。教师了解学生读长句子的情况。及认读生字的情况。

2.读生字,给生字扩词。

3.小组互帮互助,牢记生字。

你还有哪些字不太认识吗?快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看看别人有什么好办法记住生字。

朗读质疑

1.自由读全文,把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小组内提出不懂的词句或问题,互助解决。

3.全班讨论交流各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

4.齐读课文

拓展延伸

如果条件允许,和爸爸妈妈一起种一棵小数,定期为它浇水,并作观察记录。

邓小平课件 篇7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柳树醒了,桃花红了。这万物复苏的季节,是植树的好日子。

2、简单介绍植树节的来历。

3、1985年的植树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为什么呢请自由读课文《邓小平爷爷植树》。

自主预习,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读准生字字音,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视,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

2、同桌互查:生字认识没有,课文能否读通。没读通的句子请同学帮忙。

3、请小老师组织同学们开火车抽查生字认读和课文朗读情况,注意正音。

朗读感悟,展示交流

1、出示讨论题:

A、你知道邓小平爷爷哪些情况

B、哪些句子是写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找出有关句子,并多读几次)你觉得邓小平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C、组内交流展示:

讨论老师出示的问题,理出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

3、全班交流反馈:

A、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B、抓住文中的长句子及关键词句进行品读。

(1)只见他手握铁锹,兴致勃勃地挖着树坑,额头已经布满汗珠,仍不肯休息。

(2)邓爷爷挑选了一棵茁壮的柏树苗,小心地移入树坑,又挥锹填了几锹土。

(3)他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觉得不很直,连声说:不行,不行!又走上前把树苗扶正。

复习巩固字词

1、开火车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词,重点指导学生记龄、栽。

2、读生字与其它字组成的词语:

姓邓节日岁数年龄经过消息站着扶着亲人行动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推荐


教案课件是教师上课必备的资料,每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制定自己的教案课件。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应,是教师授课效果的重要评价。那么,什么样的教案课件才能算是好的呢?励志的句子编辑在阅读中发现了一篇非常有价值的“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欢迎大家阅读,希望您会喜欢!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课可以采用学生自学、师生交流、适当讲解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先进行合作学习,然后交流反馈。这既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生的评价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

2.复韵母ie、üe,特殊韵母er和整体认读音节ye、yue组成的音节卡片。(教师)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我们今天到拼音乐园去秋游,好吗?瞧,拼音乐园里有好多气球。(课件出示:拼音乐园的上空飘着不同颜色、不同图案的气球,背面写着学过的声母、韵母、音节。)

2.生摘气球。

师:你们喜欢漂亮的气球吗?你喜欢哪个,老师就点击哪个。不过,气球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你得把它读给大家听,读对了,就会有掌声送给你!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教师通过课件创设出“拼音乐园”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复习了前面学过的汉语拼音知识,让孩子能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去。

1.师:孩子们,摘下了漂亮的气球后,想继续往前走吗?(想)可是拼音家族有几个复韵母又给我们带来一个小考验。它们说:“你们必须认识了我们,闯过了‘智力关’,才能继续往前走。”请回忆前面我们是怎么学习汉语拼音的?

2.出示第一幅图:

(1)看一看:图上画着什么?(椰子树)由“椰”的读音指导要学习的ie的读音。

师:ie怎么读?能说说它的发音方法吗?(口形由i快速滑向e发出来的。)

(2)记一记:看看谁是亮眼睛,能很快记住它。(i在前,e在后,挨在一起ie、ie、ie。)

(3)学习ie的四声。ie的妈妈给ie买了4顶不同的帽子,ie不知怎么戴,想请小朋友帮忙,谁知道怎么戴?你是怎么知道的?(复习标调歌)ie戴着帽子来了,谁给大家读?指名读→当小老师读→齐读→打乱读。(带手势)

(4)拼一拼:声母哥哥t来了,它要和iě做朋友,你能拼出tiě这个音节来吗?根据下面的内容,你还能拼出什么音?学生在小组内自由拼读。

(5)学习ye。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学会了ie,还会读它跟声母组成的音节。ie的爸爸领着它出去买了件新衣服,可是这件衣服有点大,ie变了样子。(出示ye)它是整体认读音节,谁知道怎么读?指名读→范读→齐读。它戴上帽子来了,谁会读?指名读→男、女分读→齐读。

(6)教师讲解:ie是复韵母,不能直接给汉字注音,整体认读音节ye跟复韵母ie的读音一样,写的时候,要把i换成声母y。

(7)复韵母ie和整体认读音节ye的四声练习。(自由读、抽读、组词读)

3.孩子们刚才学得真好,按这样的方法,你们能够自己学习韵母üe吗?

(1)小组内按“看、读、记、拼、想”的方法,合作学习韵母üe,教师巡视指点。

(2)小组汇报学习情况:我们在图上看见一道弯弯的月亮,这个韵母读üe,它的四声读作……我们这样记它……

(3)小组汇报后,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评价。

(4)刚才同学们通过合作认识了üe,现在它戴着不同的帽子出来了,你还认识它吗?齐读→对读→接读。

(5)学习声母与üe组成的音节。出示n、l与üe相拼的图片。指名读→分组接读。出示j、q、x与üe相拼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复习j、q、x与ü相拼,两点的省写规则)齐读→指名读→分组接读

(6)学习yue。üe看见ye可以直接给汉字注音了,急得哭了,好心的y跑到üe的面前说:“别急,我来帮你吧,但你要先擦干眼泪。”于是üe变成了yue,(出示yue)它也成了整体认读音节。指名读→范读→齐读。戴上帽子谁会读?齐读→分组读→比赛读。

(7)学习yue的四声。

4.自学第三个韵母er。

(1)猜谜引出er的教学。

(2)编顺口溜记住er:er是个淘气鬼,从不和声母交朋友,喜欢独来独往,人们叫他“特殊韵母”,(学生跟说)只要戴上帽子,它就可以给汉字注音了,它们来了。(出示er的四声)

(3)用er的四声组词说话。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一是让学生在老师“由扶到放”的过程中,继续采用“看、读、记、拼、想”的步骤来学习汉语拼音,通过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自主学习中,初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同时,注重拼音与识字、课内与课外的结合。

1.说说ie、üe、er这3个韵母的组成。

2.观察后说一说,它们在书写时应占什么格?

3.教师先示范、板书,学生观察后独立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书写姿势、执笔方法。提醒学生两个字母要写紧凑。

4.展示学生练习,说说哪儿写得好,哪儿写得不太好,全班进行评改。

5.修改自己书写的字母,小组内互查书写是否规范。

设计意图:本环节指导小学生在认读的基础上进行书写的练习,有张有弛,有静有动,使课堂充满了灵气。及时评价学生的作业成果,引导小学生自我评价,开放互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最佳体现。

师:今天认识了这么多韵母和音节,真是开心,我们一起玩个游戏轻松轻松吧!

2.游戏规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快速开火车读,读准课件中出示的韵母、音节或汉字,答对一个计10分,得分最多的小组授予“神枪手”称号。

3.宣布比赛结果,激发课外练读兴趣。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的游戏情境,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巩固知识,并在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游戏中,引导学生逐步养成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良好品德,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获得认知与情感的全面发展。

师:小朋友,时间差不多了,我们该回家了。在拼音乐园玩得高兴吗?你在拼音乐园学到了哪些本领?大家一起来说说收获吧。

设计意图:交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巩固,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不足,从而进行弥补、纠正。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2】

《敕勒歌》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字,注意多音字“见”。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朗读古诗,熟读成诵,在朗读中感受诗所描写的景色和牧民的生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老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

(课件出示:大草原并配乐)

2、老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3、老师:天蓝蓝,山高高,牛羊成群,多美的画卷呀!我们有说不完的话语来形容它、赞美它。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

2、检查生字

出示:敕勒穹庐笼罩见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4、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些什么?

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评议从读正确方面进行)

三、品读诗文,熟读成诵

1、课件出示:草原上,高高的青山下,有许多的蒙古包

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由学生说出大意即可。

老师:诗中哪句是描写中的内容?

指名朗诵

在片旁出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自由读这4句,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学生质疑

老师针对课件讲述;敕勒是一种族名,敕勒川是这种族人居住的地方,它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好I大家看,这就是阴山,多么雄伟壮阔呀!看天空就像圆顶大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

谁愿意来读读这4句诗呢?赶快试试吧!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教师评价:我听出来了,阴山可真高呀!真是“敕勒川,阴山下”。

示范读第1、2句。

教师评价:草原可真大呀!“天似穹庐,笼罩四野。”

示范读第3、4句。

分小组赛读第1至4句。

2、诗人还看到了什么呢,自由读读最后3句。

课件出示:风吹来了,草丛里露出许多的羊群。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指名回答:谁愿意来读一读?

教师评价放在学生对诗的感受上。如:老师看得出你真的喜欢大草原!你把牧草吹弯了腰,讣我们看到这么多的牛羊!大草原可真大、真美啊!

3、请大家把整首诗连起来读读,小组互相听一听,看谁读得棒,把掌声送给他。

全班交流朗诵。

4、评比“背诵高手”,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背下古诗。

四、小结

五、拓展

1、今天我们学习《敕勒歌》这首诗,你一定有很多的收获吧!把你的了解、想法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2、大草原就是—幅美丽画卷,赶快拿出你的纸和笔把它画下来吧!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3】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出示:节)你是怎么认识的?

2、你知道我国有那些传统节日吗?老师这有一组画面,请你看一看,猜猜都是什么节日?

3、就说说中秋节吧,除了吃月饼,你还知道什么?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和睦的家庭,同他们一起度过一个幸福美好的仲秋节的晚上。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写课题。师读,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过节了,老师想送给同学们一个礼物,给你们朗读一篇小散文,愿意听吗?(师配乐范读)

2、喜欢老师的这份礼物吗?你有什么感受?和老师说一说。

3、你们想不想自己读一读这篇小散文?那么,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4、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要认识的生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遇到不好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读通顺。

三、检查读

1、数一数,课文有几句话?

2、指名读。即使纠正字音。

四、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1、带拼音读

老师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请出来了,你们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啊?那得把朋友的名字读准才行。看,月亮博士戴上眼镜,在看着你们呢,让他见识一下你们的本领吧。你能读准哪个生字朋友的名字,领着大家读一读。(指名读,跟读。读不准的拼读))

2、去掉拼音读

真不错,月亮博士忍不住要夸你们了,可是拼音宝宝拦住了它,说:刚才是有我们在帮忙,等我们走开了,看它们还能读准。说着,拼音宝宝真的走了。同学们,你们还能读准吗?(指名读,正确就跟读)

3、调换顺序读

这下,拼音宝宝服气了。可是生字朋友又调皮的换了位置,想靠考考你们,还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指名读,正确就跟读)

4、同桌考。

月亮博士对我说:哪个小朋友学的快,记的准,应该给一点奖励。老师真的准备了小奖品,你们想不想得到奖品啊?那就赶快拿出生字卡,同桌互相考一考,看谁记的快,记的准。

5、检查读,选字组词,说句子。适时发送奖品。

6、说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组词法、联想记忆法、字理识字、数笔画等)

7、把生字送回词语中(多么、心里、甜饼、节日、弟弟、每天)

五、再读课文

生字朋友离开课文这个大家庭的时间太长了,有些孤单了,我们赶快把它们送回去吧。看看你们还能找到生字朋友吗?

1、指名读第一句,生字同时变红。

2、指导朗读。说说你知道哪些关于月的诗句。师介绍一句,鼓励平时多积累,多背诵。

3、指名读第二句,生字同时变红。欣赏月饼的图片。

4、指名读第三句,生字同时变红。师范读。生齐读。

5、指名读第四、五句,生字同时变红。师范读。生齐读。

6、指名读第六句,生字同时变红。师讲解甜蜜的甜的意思。与又香又甜的甜的意思区分。齐读,说感受。

7、欣赏几个地区中秋节风俗活动的画面。

8、带着美好的感受齐读一遍课文。

五、写字

1、认识笔画卧钩。

2、演示心的笔顺。

3、范写。

4、学生在本子上写3个。圈出认为满意的自己欣赏,同桌互相欣赏。

六、朗读生字复现小韵文。

七、总结,下课。

同学们可真能干,不但在课文中认识了生字,换个地方也认识。其实,识字不仅在课堂上,校园里、大街上、商店里,到处都是活生生的识字教材。同学们可要作个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多识汉字,认的字多了,就可以及早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了。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远、看、近、听、春、还”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大致意思,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2.通过观察图画和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了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

生:小朋友都好聪明,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教师给学生呈现媒体资源,引导学生先整体观察图画,再由远到近地观察,说说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教师播放优雅的古典音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很快进入古诗描绘的优美的情境中。

2.方法多样,学习生字:

⑴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遇上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忙拼一拼,多读几遍。

⑵同位互读,抽卡片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法巩固读音。

⑶拼字游戏,四人小组合作,用生字卡片在桌上拼出这首诗,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

三、诵读古诗,展开想象,体会感情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位听,这里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诗。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多媒体课件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此时,让学生猜出谜底:画。引导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幅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还可请学生上台来当小诗人表演这首诗。最后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四、趣味练习,书写生字

1.找朋友游戏,把本课的几对反义词做成头饰给学生戴上,在“找朋友”的音乐伴奏下,做找朋友的游戏,找到了朋友就用头饰上的词说一两句话。

2.指导书写“远、看、近、听、春、还”

五、课外延伸,再现情境

师:(充满激情地)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诗吗?(学生扩展背诗,激发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师: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5】

1.师生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在智慧老人的陪同下,走进了拼音果园。其实,拼音果园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拼音果园,继续在拼音果园游玩探秘,好吗?(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ai ei ui》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复习旧知:要想走进拼音果园,先要闯关。(课件出示:拼音宝盒)打开宝盒的秘诀是开火车读拼音,(课件出示声母和ai、ei、ui的直呼)如果读对了,同学们就跟着读。注意,谜底揭开了(盒子显示一把钥匙,钥匙上有一句拼音句子)。谁能准确地读出来,谁就能最先打开拼音果园大门了!(学生读句子)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六七岁的儿童特别活泼好动,自控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面对抽象而枯燥的汉语拼音,常会由于缺乏感性的实践而出现厌学、怕学心理。设计闯关游戏,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复习汉语拼音。使学生体会学习汉语拼音的乐趣。

1.过渡:拼音果园大门打开了,好一幅秋天的图画,(课件出示:秋天景物)让我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跟着ɑi、ei、ui,坐上马车到拼音果园走走吧!(课件出示:ɑi、ei、ui坐着马车,音乐《铃儿响叮当》。)

到啦!同学们,一看到这景色,你最想说什么?

3.了解图画大意,随机识字。

在这么美的郊外,老奶奶和小妹妹在干什么?

(1)请学生自由拼读。

(2)开小火车拼读或同桌互拼。

(3)学生齐声拼读。

(1)认识轻声音节: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妹妹”和“奶奶”这两个词语的音节,你发现了什么?(后面的音节都没标调,要读成轻声。)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吧!(师领读--生自读--指生读--齐读)

(2)识记生字:现在拼读已经没问题了,那么,你们能记住“妹”和“奶”这两个字吗?跟同学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吧。

(3)书写词语音节:你能把mèi mei、nǎi nai、pái duì这三个词语的音节正确书写在四线格里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吧。

(4)教师范写pái duì,强调两个音节间要留出大约一个字母的空隙,学生在本子上再次练写。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自主认读汉字,渗透学生运用汉语拼音认字的意识,让学生明白识字和拼音可以相互帮助,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导言:同学们真了不起,一起来听听智慧老人对你们的评价吧!(智慧老人:孩子们,你们有丰富的想象力,张开你想象的翅膀,我们一起来练说故事吧!)

2.展开想象编一编:现在,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在组内把图上内容说一说,同组队员可以补充,然后推选优秀代表全班交流!(小组练说、教师深入学生中随机指导)(出示学生活动设计卡)

3.集体交流评一评:(推荐或自荐在全班交流并师生评议: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想象是否合理。)

设计意图:将学习汉语拼音与培养学生想象创新能力相结合,做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

1.过渡:这里这么热闹,把小白兔也吸引来了。(课件出示小白兔)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白兔吗?为什么?

2.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谈论小白兔--有从外形上说的,有从习性上说的,有借助童话说的。(出示课文插图)那我们就一起打开书来读读文中的这首儿歌吧。

(1)教师示范读儿歌,学生认真听儿歌中每个字的读音。

(2)学生自主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

(3)同桌互相读儿歌,互相纠正读音,圈画儿歌中(本课要求学会)的音节。说说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4)识记生字,同桌互说记字的方法,在生活中找一找带有“白”和“皮”的词语。

(5)出示去掉拼音的儿歌,先自读,然后同桌互读,不认识的字可以问问同学和老师。

(6)指名学生读儿歌,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7)借助课件齐读儿歌,注意读准音节词的读音。(课件:出示儿歌)

设计意图:学习汉语拼音的目的主要是帮助识字,因此,在教学汉语拼音的同时,联系相应的汉字和语言,边学拼音,边读小韵文,学习内容多样化,容易引起儿童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及早尝到会拼音的成就感,在识字的过程中又巩固了拼读的能力。多层次地读儿歌,感知儿歌内容,让学生在语言情境中,发现要学习的复韵母,有效地将学习拼音和学习语言进行融合,做到了阅读与拼音同步发展。

1.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你们的努力,我们顺利闯过一关又一关。在以后的学习中,只要你们认真地学习拼音,老师相信你们的收获会越来越多,本领会越来越强。

2.拓展练习:课后,同学们尝试用学过的直呼方法读一读故事书中带拼音的句子,给家长或小伙伴说一说、演一演。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树立信心,使学生在闯关的过程中自己有所收获;利用所学的直呼方法,进行有效的阅读,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

本课教学关注了以下三点,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1.注意了拼音与识字的联系。前面相拼的音节与后面接触的生字,有的是有联系的,所以教师在学习生字前,先复习拼音是有道理的,这样就减缓了学生借助拼音识字的难度。

2.教师把握了儿歌教学的规律。儿歌教学的重点就是朗读,能背的可以背下来,所以,教师在反复地强化朗读。由于孩子小,教师采取了领读、引读的方式,这都是很实际的做法。读的形式体现了多样性,特别让学生带着情感表演读,很符合孩子的需要。

3.教师尊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识字教学是从感知开始的,然后强调学生记忆,联系生活丰富词语,在读儿歌中再次深化,最后还进行复习巩固。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认识“辶、忄”两个偏旁。

2.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分小组读等不同的朗读形式,能够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利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3.找、读、了解反义词的意思,能够记住古诗中的反义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插图和学习课文,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想象法、自主识字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想象画面并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滋有味地循图读文,激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自由地学文识字。

1.通过朗读、看图完成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

2.自主识字,交流识记方法,重点字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充分联系生活实际,以此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

四、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教师请学生猜字谜:空山之中一亩田。(谜底是“画”字)

2.教师再请学生猜谜语: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谜底还是“画”)

3.导语:刚才我们猜的谜语,就是一位古代诗人以画作为谜底写的一首诗。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诗。

【设计意图】以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自学字词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的会认字。

(2)请学生对照课文中的拼音,给会认字表中的会认字标好拼音。

(3)课件出示会认字,指名领读,开火车读。

(4)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2.指导认字,交流方法。

(1)课件出示:“远、近、还”,请学生说一说这三个字的共同点,认识“辶”。

(2)课件出示:“惊”,认识“忄”。

(3)请学生任意挑选会认字,试着组词语。

3.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1)课件出示:“人、火、文、六”的笔顺,请学生按照笔顺记忆字形。

(2)全班学生跟教师书空“人、火、文、六”四个字。

(3)学生分别用“人、火、文、六”组词语。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字、学词,引导学生主动识字。

(三)看图读文

1.看课文插图读古诗,想一想,每一行诗句主要说画了什么?

2.全班交流,师总结:山、水、花、鸟。

3.请学生在古诗中找到这四个字并圈起来。

4.指导学生读古诗,注意把“山、水、花、鸟”这四个字读清楚。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读文,指导学生抓住每行诗句中的重点词,了解古诗大意。

(四)了解诗意

1.想象画面,了解第一、二行诗句的意思。

(1)一边看图想象画面,一边读第一、二行诗句。读后说一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

(2)学生交流“山”和“水”的样子。

(3)导语:远远望去,一座座青山连绵起伏,一股清泉从山间流过。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一读这两行诗句。

(4)请同学们把耳朵贴近书上的插图听一听,是否能听到流水的声音,感受画中的水像真的一样。

2.联系生活,了解第三、四行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第三行诗句,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春天的花是什么样的,课文里是怎么说的。感受画上的花不论春秋冬夏,始终盛开。

(2)指名读第四行诗句,说一说生活中的小鸟在树枝上休息,要是有人来到它的面前,小鸟会怎样。感受画中的小鸟不怕人。

3.朗读并且背诵古诗。

(1)根据提示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2)按照“山、水、花、鸟”的顺序背诵古诗。

4.找出诗中的反义词。

(1)学生在古诗中找出三组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

(2)课件出示“我会说”,学生练习说反义词。

(3)男女生分成两组,开展“反义词擂台赛”,比比哪组说得多。

【设计意图】1.通过想象画面和联系生活实际,把枯燥地讲解古诗意思形象化、生动化。2.借助划线法和重点词提示法,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五)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人、火、文、六”,学生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学生观察交流。

(1)四个字中都有“撇”:“人”字中的“撇”是“斜撇”;“火”和“文”字中的“撇”是“竖撇”;“六”字中的“撇”是“短撇”。

(2)三个字中都有“点”:“火”、“文”和“六”的第一笔“点”都是“短点”;“六”的第四笔“点”是“长点”。

(3)三个字中都有“捺”:“人”、“火”和“文”字中都有“捺”。

3.教师范写“人、火、文、六”。

4.学生描红、练习写“人、火、文、六”。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汉字,比较相同笔画的不同之处,找准重点笔画,正确、规范地在田字格中书写好汉字。

(六)课外延伸

朗读、背诵谜语诗。

《风》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

《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设计意图】增加课外阅读篇目,实现课内外结合,拓宽学生积累渠道。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 会认“新、市、店、深、未”5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初夏时节,田园生活的无限情趣。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古诗使学生体会初夏时节,田园生活的无限情趣。

八、范读古诗,激趣。

九、粗读古诗,识字。

5、 自由读读古诗,要求读准每个字的音。

6、 再读古诗,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给要求会认的生字做上记号。

7、 同座合作,互相读一读生字。

8、 反馈识字。

读生字卡,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字,游戏识字,送生字宝宝回家。

十、逐行读诗,品味。

3、 指导朗读1、2行。

(7) 出示画面,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8) 老师相机范读,学生练读,指名读,全班读。

(9) 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成荫,多美的景色。

(10) 谁能再读一读这两行诗?全班读。

(11) 现在,你和诗人就在小路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两行。

4、 指名朗读3、4行。

(4)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3、4行。

(5) 谁想把后两行连起来读一读?说一说。

(6) “急走”、“追”是快速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而“无处寻”给我们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7) 再读这两行。

3、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连起来读读吧!

十一、 诵读比赛,展示。

5、 分小组演读。

6、 小组代表展示。

7、 师生评议。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8】

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2、辨认六组形近词,并正确书写。

3、了解“吗、呢、吧”的用法,练习用它们说疑问句,发展语言。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养语感。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仔细观察,辨认形近字。

2、了解“吗、呢、吧”的用法,会用它们说疑问句。

教具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总101电89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2、辨认六组形近词,并正确书写。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仔细观察,辨认形近字。

三、教学难点:了解“吗、呢、吧”的用法,会用它们说疑问句。

四、教学过程:

(一)、我会认

1、自己读读这些字。(不认识的字查查生字表)

2、检查读,订正。

3、想想每组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

4、小组内互相读读问问。

5、用卡片变顺序抽读。

(二)、我会读

1、介绍游戏方法:又快又准确地读出水果后面的词语,读对了就能得到一张水果贴图。

2、同桌练读,小组练读。

3、做游戏,教师适时正音。(指名选读,小组选读,男女生分别选读)

(三)、比比写写

1、出示12张生字卡,指名读,开火车读。

2、游戏:在这12个字中,有六对兄弟,小朋友能不能找到他们?

(1)请6名学生分别上台找一找,把找到的字卡摆在一起。

(2)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兄弟”?

(3)全班交流。

3、扩展训练:在你认识的字朋友中,还有这样的“兄弟”吗?

4、指导书写。

五、作业布置:回家熟读课文,并尽量背诵。

六、板书设计:为什么说它们是“兄弟”?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102电90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偏旁归类的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2、辨认六组形近词,并正确书写。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仔细观察,辨认形近字。

三、教学难点:了解“吗、呢、吧”的用法,会用它们说疑问句。

四、教学过程:

(一)、读句说句比赛(读读说说)

1、指导读句子。

(1)出示三句话,教师范读。

(2)指名读。

2、找找这三句话的共同点。

(1)读了这三句话,你发现了什么?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2)同桌互相读读、问问。

3、说句子比赛。

(1)小组合作,用“吗、呢、吧”分别说句子。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

(3)评议。

(二)、朗读比赛

1、教师范读《天上的小白羊》,学生边听边想象。

2、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小组合作学习,互帮互学。

4、指导朗读。

5、朗读比赛。

6、扩展训练。

(1)讨论:天上的白云有时象成群的小白羊,有时又象什么?

(2)全班交流。

(三)、练习

1、给下面的字加部首成新的字,再组词。

巴()()主()()羊()()

子()()见()()京()()

五、作业布置:口头作业:用“吗、呢、吧”回家说句子。

六、板书设计:把下面的几个词排列成一句话。

(1)、我洗学会手绢了。

()。

(2)、自己我上学

()。

七、课后反思: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总103电91

一、教学目标:

1、能借助图画读懂故事,说出这个故事的内容。

2、帮小明想个办法,并能把想到的办法说清楚。然后评一评谁的办法好,谁说得好。

二、教学重点:根据故事的内容,交流帮小明想出的办法。

三、教学准备:挂图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揭示话题

说说如果句末加标点,该加什么符号。加上“?”读一读。

(二)、看图讲故事

学生自己读读说说这三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老师指名回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故事的内容。通过多次叙述,了解人物个性:小明主动帮助老人,不要报酬;老爷爷过意不去,定要答谢。

(三)、同桌商议

根据故事的内容说说小明该怎么办。

(四)、交流评议

1、交流,所想的办法只要符合故事情节都可以。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办法:①收下钱,每天照常取奶送奶。②不收钱,以后也不给王爷爷取奶。③先收下钱,照常取奶,再设法处理王爷爷给的钱。如,把王爷爷给的钱积攒起来放在信封里附上一封信悄悄放在老人家里;或在王爷爷生日那天买盒蛋糕(买束鲜花),祝他生日快乐。④找居委会或王爷爷的朋友帮助,说服王爷爷收回决定。在交流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对其说的办法不表示肯定或否定,只在语言表达上要求学生把话说清楚。

2、评一评:谁说的办法好,为什么?在学生评议的基础上老师归纳:相比之下,第三种办法较好,但积攒的钱怎样用可以不同。还要评一评谁讲得最清楚、最明白。

(五)、表演故事

把评议出的好办法作为小明想出的主意放进故事里演一演。先同桌两人分角色表演,再自我推荐演给全班看。

(六)、课后延伸

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

六、作业布置:回家向爸爸妈妈说出这个故事的内容。

七、板书设计:我该怎么样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识别“前、后、左、右”四个方位;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领悟“影子常常跟着我”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认识有关“影子”的一些现象,领悟“影子常常跟着我”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引入,出示课题。

1、更多精品教学设计尽在拇指教育。课前开展体育游戏:同学们,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去做“踩影子”的游戏,好吗?在踩影子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用脑思考:你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教师和学生一起游戏,边玩边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发现影子的特点。

3、板书课文题目:影子。

(1)指导学生读课文题目。

(2)指导识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影”这个字?

二、充分朗读,自主识字。

1、师:有一个小朋友和我们一样玩过踩影子的游戏。他还写下了一首儿歌,你们想知道这首儿歌是怎么写影子的吗?请打开书自己读一读吧!(自由读文)

2、教师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

3、创设情境,进行“摘葫芦”游戏,检查字音,识记生字。

(1)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葫芦兄弟来了,他们有了新的名字。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生试读)

(2)下面我们来开火车,看哪列火车开得快,开得稳。(个别读)

(3)看,写有葫芦娃名字的拼音帽子被摘走了。现在如果你还能准确地叫出他的名字,那这个葫芦娃就是你的好朋友了。(齐读)

(4)指名“摘葫芦”,其他学生跟读。

(5)教师进行激励性评价。

4、师:你记住了哪些生字宝宝,是怎样记的?教师指导识记重点生字。

(1)编谜语:两个月亮手牵手——朋。

加一加:反犬旁加“句”——狗;足字旁加“艮”——跟。

(2)在识记“前、后”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

(3)教学部首反犬旁和宝盖儿。出示“狗、它”。

辨字:出示三张图片,(男、女、动物)“他、她、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你能帮它们找到朋友吗?

(4)小结:记生字的办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善观察,多动脑,就能学得又快又好!

三、整体感知,引发思考。

1、指名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想:你读懂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图片,指导观察:影子都像什么?为什么说影子像小黑狗,是好朋友?说影子是个“小花狗”行不行?为什么?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我”字,引导学生观察:看看这个字像什么?

2、教师示范“我”字的写法,学生边观察边书空。

3、练写。(教师巡视指导,对个别写得不好的同学加以鼓励和提示。)

4、展示学生作品,相互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子》这课的字词,现在我们要进行一个小游戏:“小小擂台赛”。看看谁字词掌握得好,我们分组进行比赛,大家有信心取胜吗?

(1)游戏:开火车。(看拼音读字)先带拼音读,再去拼音读,开火车读,学生分组读,评价并记录赛读结果。

(2)读词。出示森林中的许多小动物,教师提出要求:请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有一个词语,全体认读词语。

2、过渡:大家都会认读生字宝宝了,课文肯定读得更好了。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从课文中发现更多有趣的知识。

二、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你觉得影子有趣吗?找找你认为影子有趣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

2、组织学生边读边画。

3、教师评价:刚才发现几个同学很会学习,把找到的句子画上横线,又读了一遍。我要把这次读的机会给他。

4、教师指名读课文,提出要求:你觉得影子有趣吗?读完后说出理由。其他同学看着书,我们听他读得怎么样。

5、过渡: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再看一遍,弄明白影子是怎么变化的。

教师朗读:

太阳在左,影子在右;太阳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就像可爱的小黑狗,跟着主人。主人到哪儿它就到哪儿。

影子紧紧跟着人,不分离,就像好朋友一样,常常陪着我。

6、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发现的影子的秘密。

7、小结:我们通过课文知道了影子是黑的,紧紧跟着人,就像好朋友一样,让我们用喜欢的语气再读读课文吧!

8、引导学生试背课文:能把你最喜欢的那一句背下来吗?

三、指导书写生字。

1、过渡:同学们读得真精彩,有两个生字宝宝被吸引过来了。它们是谁呢?

2、出示:“后、好”。指名认读、组词。

3、师示范书写,学生书写,记住笔顺。

4、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哪一笔最容易错?

5、指出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师范写。生书写,齐说书写口诀。

7、练写评比。生练习书写,师巡视,并提示书写姿势。

8、组内展评,夸夸自己或别人的字,学习别人的长处。

四、拓展创新,发展语言。

1、过渡:同学们写字累了,咱们来放松一下吧!看,这是什么?

教师先展示几个手影,如:大雁飞、小狗叫、小兔蹦……引起学生的兴趣后,问学生:想不想学?(学生做手影游戏)更多精品教学设计尽在拇指教育。

2、拓展思路:手影游戏真好玩,你还知道有关影子的哪些现象?说一说。

3、画影子。要注意太阳公公和影子的位置,画完了评评谁画得好,画得准。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范文


我为您准备的“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会尽力满足您的需要,请收藏此页以备不时之需。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只要我们老师在写的时候认真负责就可以了。 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可以通过课堂反应得出结论。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 篇1

i.教学内容

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 part a let’s learn lets do

ii、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六种小动物名称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并会模仿动物动作。

2、能力目标:能听懂指令act like a……并做出相应动作。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

iii、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let’s learn中六种小动物名称。

2、难点:let’s do中的听指令做动作。

iv、课前准备:

1.六种小动物头饰及单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动物玩具,

v、教学媒体设计

以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根据小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利用英语空中课堂资源制成monkey, dog, duck, panda, cat, rabbit六种动物幻灯片,通过幻灯片来呈现新课。

vi、教学过程

step 1:warm-up

(1): sing a song《how are you》

(2): greeting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mr. ai .

t: how are you?

ss: fine, thank you. how are you?

t: very well, thanks.

设计思路:通过唱英文歌,日常会话,渲染课堂气氛。,

step 2:preview

listen and do:

touch your head/face.

show me your pencil/book.

open your book. /close your book.

设计思路:听听做做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复习以前所学内容,为本课时lets do 做好铺垫。

step 3:presentation

(1):let’s learn

now, boys and girls. let’s go and meet some new friends!让我们去认识几个新朋友吧!出示六种小动物的幻灯片:look! who are they?(学生会在感叹声中说出小动物的名字) yes, they are animals. now, let’s go and meet them one by one.让我们一一去认识一下,教师就趁机一一出示学生们所熟悉的动物动画及单词。

设计思路:使用英语空中课堂资源,制成的六种小动物的幻灯片,这些形象生动的动物,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2):出示小猫的动画及单词,介绍:look! this is a cat. listen and read.放录音,学生先听再跟读,读两遍后,教师拿起动物头饰走到学生中去领读cat,cat,小猫—cat,教师分升降调领读,read together 学生齐读,然后叫学生一个一个来读,read one by one. 注意t是轻音。

(3):依次出示duck, panda, monkey, rabbit, dog 动画及图片,同样方式教读,学生跟读练习后,group for pairs分小组自己练习单词。

设计思路:三年级学生非常喜欢动画片,通过观看动画,轻松,生动,准确的呈现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六种动物的单词。

(4):学生练习完后,教师拿出动物头饰及单词卡片,一一回顾这六种动物,t:this is a cat. ss:cat, cat,小猫—cat 。然后将学生分为a、b两组进行单词认读比赛,教师发指令,学生抢认单词,一组抢头饰,另一组抢单词卡片,抢到后还要正确地领读出来,其余学生跟读,胜利者为本组赢得一面小红旗。

设计思路:小学生喜欢竞赛,通过抢认单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要注意活动时的安全。

(5):将各组分为动物小组,每一小组代表一种动物,教师对各组发不同的.口令,考验学生的反应速度,如:cat, cat, touch your face. dog, dog, touch your head. monkey, monkey, show me your pencil. duck ,duck, open your book..等。反应快,准确无误的小组赢得一面小红旗

step 4:practice

(1):教师戴上小猫头饰边模仿小猫动作边走到一个学生面前与其打招呼:hello! i’m a cat. nice to meet you.并与他握手,学生回答:nice to meet you, too.后教师将头饰戴在学生头上,让他再跟下一个学生打招呼,进行接龙游戏,注意强调打招呼时要模仿动物动作。进行两三个学生后,教师带领学生边做动作边教学生说指令:act like a cat/duck/panda/monkey/rabbit/dog. 师生互动,一起边说边做,适时夸奖说得好或模仿得像的学生,奖励一面小红旗。

设计思路:操练单词时,戴上动物头饰,模仿动物动作,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用英语与学生打招呼,把单纯的单词练习,融入具体的语言情景之中。

(2):同样方式引导学生模仿其余小动物的动作,在这里可以放手给学生自己发挥表演,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形成生生互动,而教师就在旁边观察学生喜欢哪种动作,为下面的统一练习做准备。

(3):听录音,边听边做动作,听第二遍时,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边说边做,再听时,要求学生边听边说边模仿,练习两遍。师:now, boys and girls. stand up, please! let’s do! 放录音,全班起立随节奏边说边做,形成全班互动。

设计思路:三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让学生模仿动物动作,就更喜欢了,全班随录音节奏边说边做。

step 5:summary

(1):再次展示六种小动物动画,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look! boys and girls. they are so lovely. we should love animals.点出课题。

(2):表彰本课时优胜小组,优秀学生,

(3):布置作业:把今天学会的单词说给家长听,并模仿动物给家长看。

(4):安排预习,学做手影动物,看谁做的又好又多。

教学反思:

本课时教学以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根据小学生心理及生理特点而设计,采用视听法、全身反应法、表演法以及任务型教学等方法学习六种动物,学生对动物非常感兴趣,学习积极性高,利用英语空中课堂资源,动物动画呈现新课,使学生非常感兴趣,适合小学三年级心理特点,在操练环节,戴上动物头饰,一边模仿动物动作,一边用英语与学生打招呼,使单词学习融入具体的语言情景之中,模仿动物动作,学生就更加喜欢了,特别是monkey的动作模仿的更好了,利用英语空中课堂资源将看、听、说、玩、演、唱溶于一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动物,本课时较好完成了教学任务。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 篇2

《水与生命》是人民出河北版社小学科学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八课的内容,是本册教材中 “水”教学单元的第一课,本课在引导学生交流对水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安排了“观察水”、“水与生命”、“榨果汁”等三项活动。目的是将学生各自已有的认识作较为科学的梳理,引导学生知道水是什么样的,水与生命的关系,激发学生研究更多的有关水问题的兴趣。我选择的是这个内容的第二课时“水与生命”。

地球上的人类和一切生物,都与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孕育了生命,还为人类提供了物质资源和文明发展的基础。在本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看待水与生命的更深层次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离不开水,为今后进一步认识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等内容打下基础。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⑵、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⑶、大胆想象没有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⑷、 初步培养学生根据科学程序进行探究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于水与生命关系的不同看法。

⑵、能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

⑶、通过设疑、探究、研讨、应用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水与生命的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探究、求实创新的科学品质。

根据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能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并能养成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和学习过程,这种过程很大程度上有别于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因此教学中必然要形成师生互动的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本课主要采用“讨论、谈话、交流汇报”等教学方法,并依照学生的学习规律,设计教——扶——放的教学过程,以保证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切实实施。

为顺利完成本课制订的教学目标,教学中着重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讨论交流——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同时还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

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在教学过程设计方面,以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设计如下教学流程:

1、 以创设情景开始,激发兴趣,呈现新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针对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特点,本课一开始,我就借助多媒体播放一幅优美的山水景,并配上动听的诗歌朗诵“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体验美的感受。然后让学生猜猜诗中赞美的是谁?接着提问为什么水使小草变绿,使鱼儿欢畅,使地球美丽。当学生畅谈感想后,教师归纳:“水是生命之源”。让学生自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强化了学生的有意注意,激发了求知欲望和探索兴趣。

2、 以活动展开,交流反馈,体验汇报。

科学课从不以铃声作为课的始终,课前调查和课后探究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上节课“观察水” 这一内容后,我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和询问家长等形式做一些有关水与生命的调查,要求每人说1-2个动物、植物和人离不开水的事例。讨论生命离不开水,目的是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丰富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而课前的准备工作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的目的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把学生头脑中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到比较完整的体系中。在此,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水与生命的精美图片,使学生获得视觉体验。学生积极热烈的讨论着,同时画面中美丽的风景更是让他们对这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世界无比热爱。最后师生小结:水对生命来说真是太重要了。生物体内的一切生命活动,如呼吸、消化、蒸腾、光合作用等都需要水。

3、以实验铺路,主体参与,探求真知。

为了更直观的展示动、植物生长离不开水,我引导学生大胆设计实验证明,并提前准备了“植物喝水”的活动。让学生观察并做好记录。这个活动需要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观察,这一环节的设计,向学生提供开放的、主动探究的空间,给他们的活动留有充分的余地,提供条件或创设情境。围绕“生命离不开水”这一目标,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演练他们的科学技能,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可选择性,丰富了教学的素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恒心和毅力。

4、以整合延伸,拓展活动,激情导行。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讨论交流、汇报并动手实验等多种科学探究方式,对水与生命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没有水,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结束后,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画一幅以“没有水的世界”为题的想象画,或写一篇同样题材的短文。

课后,要求孩子们用续写诗句来赞美水,“如果没有水……”感受水对自然的恩惠,在经历科学教育的同时,也将在孩子们心里构筑起对水的美好情感。

学生乐于接受;学生用诗歌自由的交流思想,表达情感,虽然有些诗句不太符合约定的语言格式,那又何妨?只要他们参与了、思考了、表达了,目的就达到了。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标精神作指导,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实现了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培养。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 篇3

pen (钢笔) pencil (铅笔) pencil-box ( 铅笔盒) ruler(尺子) eraser(橡皮) crayon (蜡笔) book (书) bag (书包) no(不) your(你的)

red (红色的) yellow (黄色的) green (绿色的) blue (蓝色的) purple (紫色的) white (白色的) black (黑色的) orange (橙色的) pink (粉色的) brown (棕色的) ok 好,行 mum 妈妈

head (头) face( 脸) nose (鼻子) mouth (嘴) eye (眼睛) leg (腿) ear (耳朵) arm (胳膊)leg (腿) foot (脚)body (身体) school (学校)

cat (猫) dog (狗) monkey (猴子) panda (熊猫) duck (鸭子) pig (猪) bird (鸟) bear (熊) elephant (大象) tiger( 老虎) zoo(动物园)funny(滑稽的,好笑的)

cake (蛋糕) bread (面包) juice (果汁) milk (牛奶) water (水) egg(蛋) fish(鱼) rice(米饭)

one (一) two (二) three (三) four (四) five (五) six( 六) seven (七) eight (八) nine( 九) ten( 十) brother(兄,弟)plate盘子

1、向别人问好应该说――A: Hello! (你好!) B: Hi! (你好!)

2、问别人的名字应该说-――A: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B:My name’s Chen Jie. 我的名字是陈洁。

3、跟别人分手应A: Bye. Good bye!(再见) B: See you.(再见) Goodbye.(再见)

4、 A: I have a ruleran eraser 我有一把尺子 一块橡皮。B: Me too . 我也有。

5、早上相见应该说A: Good morning.早上好B:Good morning!早上好!

6、下午相见应该说―A: Good afternoon!下午好B: Good afternoon!下午好!

7、跟新朋友第一次见面――A: 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B: Nice to meet you,too! 见到你也很高兴!

8 A: This is Mr Jones 这是琼斯 先生。B: Nice to meet you! 见到你很高兴。

9. A: Colour it brown.把它涂成棕色吧!B: Ok 好。

10. A: Let’s go to school! 让我们一起去上学!B: OK! 好的。

11、看见久未见面的朋友或者别人身体不舒服,你该这么打招呼-A: How are you ? 你好吗B: Fine,thank you我很好,谢谢你。也可以这样回答:Very well, thanks.

12、A: Let’s paint. 让我们画画。B. Ok 好

13. A: Let’s play. 让我们玩。B: Ok. 好。

14. A: Let’s make a puppet! 让我们做一个木偶。B: Great! 好极了!

15. A: What’s that? 那是什么?B: It’s an elephant. 那是一只大象。

16. A: What’s this? 这是什么?B:It’s a bear. 它是一只熊。

17. A: I like it. 我喜欢它。B: Thanks. 多谢。

18. A: I’d like some juice, please请给我一些果汁B: Here you a给你。

19、A: Can I have some water, please? 请给我一些水,好吗?B: Here you are. 给你。

20、 A: Here you are 给你。 B: Thank you. 谢谢你。

21、A: Thank you. 谢谢你B: You're welcome. 别客气。

22、A: Have some milk. 喝一些牛奶。B: Thank you. 谢谢你。

23. Have some eggs. 吃一些蛋。

24.Have some juice. 喝一些果汁。

25.Eat some bread. 吃一些面包。

26.Drink some milk. 喝一些牛奶。

27. Drink some water. 喝一些水。

28.Eat some fish. 吃一些鱼。

30.Cut the cake. 切蛋糕。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 篇4

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2 教案

Lesson7: What's your project about?

Step1:复习巩固、激情导入

导入:The school let students make a project about the Silk Road?

Step2: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牢记本课黑体词汇:project/interest/still/anywhere/joke等;

2.熟读对话,把握其意;

3.背诵重点句子1-6,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

Step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一:限时5分钟,熟读所有词汇,牢记黑体词汇

任务二:熟读对话,把握其意,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任务三:背诵重点句子,并自学知识点,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1.What’s your project about? 2.My project is about some places of interest in China.3.A joke is something funny you say to make people laugh.4.Can you translate any jokes into English? 5.I’m making a joke.6.I slept for two full days.Step4:师生互动、展示提升

互动一:单词记忆比赛

互动二:对话熟读接力赛

互动三:知识点展示大比拼

知识点一:What's your project about? 【固定句型】询问课题:What's your project about? 答语:My project is about„/It’s about-----

Eg:--What's your project about?

--It's about some places of interest in China./ My project is about some places of interest in China.知识点二:A joke is something funny you say to make people laugh.Something是不定代词,adj.动词不定式都放在其后做后置定语。Make sb.do sth.知识点三:4.Can you translate any jokes into English?

Translate „into„

知识点四:I'm making a joke.Make sb.do sth.知识点五:6.I slept for two full days.一般过去时态——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货存在的状态,也可以表示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

构成:主语+过去式

常见时间状语标志词:①刚才just now;②…以前

…ago(两天前two days ago;一年前a year ago);③上一个 last…(去年last year;)

Step5:巩固练习、检测验收

教学反思:

Lesson8: Marco Polo and the Silk Road

Step1:复习巩固、激情导入

复习:提问Lesson7知识点1-6

导入: Did you heard Marco Polo?

Step2: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牢记本课黑体词汇:age ,Europe,Asia,journey, king, coal, discover, invent, other等;

2.熟读课文,把握其意;

3.背诵重点句子1-5,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

Step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一:限时5分钟,熟读所有词汇,牢记黑体词汇

任务二:熟读课文,把握其意,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任务三:背诵重点句子,并自学知识点,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1.At the age of 17, he went to china.2.Together, they moved goods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on the Silk Road.3.He met the king and worked for him for 17 years old.4.He brought some coal and paper back to Italy with him.5.I hope to write a book like that someday.Step4:师生互动、展示提升

互动一:单词记忆比赛

互动二:课文熟读接力赛

互动三:知识点展示大比拼

知识点一:At the age of 17, he went to china.(1)At the age of“在岁„„ 时”,=when „ be„ years old(2)询问对方年龄时用How old are you? What’s your age.知识点二:Together, they moved goods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on the Silk Road.between„ and„

在„„和„„之间,表示在两者之间。既可表示时间也可表示距离。

知识点三:

He met the king and worked for him for 17 years for 意为“为„„工作”

知识点四:He brought some coal and paper back to Italy with him.bring back拿回来,取回来

知识点五:I hope to write a book like that someday.hope希望,动词,后常接动词不定式或宾语从句。但hope sb.to do sth.是错误的 Step5:巩固练习、检测验收

1.Marco Polo is a man from____________________(欧洲).2.Who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America? 3.Who____________________(发明)paper? 4.Their_____________________(旅程)lasted about twenty years.5.At ____________(年龄)eight, he learned to swim.教学反思:

Lesson9: Danny’s School Project

Step1:复习巩固、激情导入

复习:提问Lesson8知识点1-5

导入:Can you describe some places and things from China?

Step2: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牢记本课词汇: describe, build, ago, army, tool, more;

2.熟读对话,把握其意;

3.背诵重点句子1-5,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

Step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一:限时4分钟,牢记词汇

任务二:熟读对话,把握其意,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任务三:背诵重点句子,并自学知识点,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1.Just try your best.2.They look like an ancient army.3.Its lives in the desert.4.Well done!5.Can you tell us a little bit more, please? Step4:师生互动、展示提升

互动一:熟读对话比赛

互动二:课文熟读接力赛

互动三:知识点展示大比拼

知识点一:Just try your best.Try one’s best 尽某人最大努力try one’s best to do sth.=do one’s best

知识点二:They look like an ancient army.look like 看起来像,look是系动词,看起来。Like是介词“像„„一样”

知识点三:Its lives in the 不及物指长期居住在某地。接住所时常与介词in连用。

知识点四:Well done!

做得好,这是个简略回答,常用于口语中赞扬对方的行动。一般单独使用,具有祈使句的性质。

知识点五:Can you tell us a little bit more, please? a little bit稍微,少许,有些,相当于副词,常用于修饰副词,形容词,动词等,多出现在口语中,相当于a little或a bit.?Step5:巩固练习、检测验收

1.The bo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himself just now.2.The workers __________________(修建)two buildings last year.3.It’s __________________(重要)to help others.4.How many ________________(工具)can we use? 5.My brother joined the ___________________(军队)last week.Rewrite these sentences in the simple tense.Are the verbs regular(R)or irregular(IR)?

1.They looked at the picture.→ 2.Amary rode a horse.→

3.They built a bridge over the river.→ 4.We lived in the desert.→ 5.The new TV came in a big box.→

教学反思:

Lesson11: Food in China

Step1:复习巩固、激情导入

复习:Lesson10 短语和单词

导入:Please tell me some delicious food in China.Step2: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牢记本课黑体词汇:online, especially, treasure, end, product, worth, taste, true, once等;

2.熟读短文,把握其意;

3.背诵重点句子1-4,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

Step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一:限时5分钟,熟读所有词汇,牢记黑体词汇

任务二:熟读短文,把握其意,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任务三:背诵重点句子,并自学知识点,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1.Jenny goes online to tell others about the food in China.2.I just got back from a trip to the Silk Road in China.3.Some people eat noodles for breakfast.4.Sometimes, they eat them for lunch or supper, too.Step4:师生互动、展示提升

互动一:单词记忆比赛

互动二:对话熟读接力赛

互动三:分角色表演对话

互动四:知识点展示大比拼

知识点一:Jenny goes online to tell others about the food in China.句中的others为代词,泛指其他的人或物,指剩余的部分,但不是全部。Others相当于other+名词复数。

E.g.some students like action movies and others(other students)like comedies.一些学生喜欢动作片,其他一些学生喜欢喜剧片。

知识点二:I just got back from a trip to the Silk Road in China.get back from 从„„回来。

They have just got back from Australia.他们刚刚从澳大利亚回来。

知识点三:Some people eat noodles for breakfast.for breakfast作为早饭,介词for 在这里表示“对于„„来说;就„„而言”,后面常接名词或代词。

For breakfast, she likes eggs, bananas and apples.她早餐喜欢吃鸡蛋,香蕉和水果。

For you, the computer game is difficult.对你来说,这个电脑游戏很难。

知识点四:Sometimes, they eat them for lunch or supper, too.Sometimes,有时候,相当于at times,表示频率。He goes to school on foot sometimes.他有时走着去上学。

[拓展](1)sometime,某个时候。

I want to go to Tibet sometime in the future.我想将来某个时候去西藏。

(2)some times几次,此处time是可数名词,意为 “次数”。I told you some times, but you still forgot it.我告诉了你几次,但你还是忘了。

(3)some time 意为“一段/一些时间”,此处time 是不可数名词,意为“时间”。It took him some time to finish the homework.完成作业花费了他一些时间。

Step5:巩固练习、检测验收

教学反思:

Lesson12:A Blog about the Silk Road

Step1:复习巩固、激情导入

复习:提问Lesson11知识点1-4

导入:Do you have a blog? Do you know something about blog?

Step2: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1.牢记本课黑体词汇:experience, alive, own, should, anyone, suggestion 等;

2.熟读课文,把握其意;

3.背诵重点句子1-6,并灵活运用相关知识点。

Step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一:限时3分钟,熟读所有词汇,牢记黑体词汇

任务二:熟读课文,把握其意,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任务三:背诵重点句子,并自学知识点,画出不理解处,同桌之间交流

1.I saw and experienced a lot on the trip.2.The history of China is so alive in these places.3.I saw my own history and culture in a new way.4.Where should I go next? 5.Does anyone have any suggestions?

6.Li Ming had a good time on his trip to the Silk Road.Step4:师生互动、展示提升

互动一:单词记忆比赛

互动二:课文熟读接力赛

互动三:知识点展示大比拼

知识点一:I saw and experienced a lot on the trip.experience v.& n.体验,经历,经验

作“经验”讲时,是不可数名词,而作为“经历”讲时是可数名词。知识点二:The history of China is so alive in these places.alive adj.活着的,有活力的,为表语形容词,常用来指人,有时也可指物,作表语时与living 互换,作定语时,为后置定语。

知识点三: I saw my own history and culture in a new way.(1)Own为代词时,意为:“自己的东西,属于自己的东西”,其后不接名词。无论是做形容词还是做代词,其前都必须有名词所有格,或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2)own为动词时意为“所有,拥有”,等于have。

知识点四:Where should I go next? Should,应该将要后跟动词原形,否定结构是“shouldn’t”,即“不应该”。

知识点五:Does anyone have any suggestions? Anyone 【拓展】近义词:anybody 任何人,无论谁 【辨析】anyone any one anyone 和any one 两词虽然一分一合,但含义及用法不同。

(1)anyone=anybody,表示任何人,其后不可接of短语,用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

(2)Any one 的意思任何一个(人或物),用来表示只限一个,通常与of 短语来用.知识点六 Li Ming had a good time on his trip to the Silk Road.Have a good time 玩得开心过得愉快,good 也可用nice, wonderful, pleasant 代替have是实意动词,“经历”=have a lots of fun,Step5:巩固练习、检测验收

教学反思: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 篇5

1. 知识目标:

(1)能听说读写单词:zoo, panda, monkey, giraffe, deer

(2)掌握句型:Let’s go to the ___! Great!/ Hooray! I see___.

2. 能力目标:

(1)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运用本课所学的动物单词。

(2)能够熟练运用本课所学的句子:Let’s go to the ___! Great!/ Hooray! I see___. 进行英语会话。

二、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动物单词:panda, monkey, giraffe, deer. 以及句型:Let’s go to the ___! Great!/ Hooray! I see___.

三、教学媒体:

录音机;写着“Animals at the Zoo”的“门牌”; zoo, panda, monkey, giraffe, deer的卡片。

(1)教师跟学生们一起唱“Old MacDonald Had a Farm”这首歌,复习有关农场动物的知识。

(2)教师向学生们出示zoo的图片,并向学生们提问:

T: Boys and girls, What' this ? (问单个学生)

(3)教师向学生们呈现动物的图片,但是只呈现部分,让学生们猜猜是哪种动物。

从而引出本课将要学的动物的英文名称。

T: Now, Let's go to the zoo! Read after me Boys and girls! Let's go to the zoo!

Ss: Let's go to the zoo!

在讲桌上摆放着写着“Animals at the zoo”的“门牌”,并带领学生读这个牌子,动物园就是提前在黑板上画的围栏,里面的动物就是panda,monkey,giraffe和deer的卡片,但要用白纸掩盖上。

T:动物们见到这么多的小朋友有些害羞,所以藏了起来。要想看到他们就要正确的猜出他们,这是第一个动物的特征(课前把写着四个动物们的信息的纸条放在每个卡片的下面,用的时候就取出来。)⑴I'm very fat, I like to eat bamboo(竹子).My colour are black and white. I have two big eyes. People like me very much. Who am I?

Ss: 是熊猫!(当学生猜出是熊猫时,教师要撕掉掩盖动物的纸。)

T: Yes, this is a panda. Read after me: panda!

T: What does a ltiger have?

接下来,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他们喜欢的动物,然后表演。

(2)T:The next animal is very clever and smart. It likes eating fruits.

T: Yes, it's a monkey. Read after me: monkey!

(3)在介绍长颈鹿时,可以这样说:I have a long neck(脖子). I am very tall. Who am I?

针对以上的教学可以叫学生一个歌谣:

动物园,动物多,小朋友,听我说,

Panda panda 是熊猫,可爱的.熊猫长得胖,

Monkey monkey 是猴子,机灵的猴子很苗条,

Giraffe giraffe 是长颈鹿,温顺的长颈鹿个子高,

Deer,deer是鹿,美丽的小鹿个子矮。

动物特征记得牢,保护动物我第一。

Step 3:我们和四种动物都见了面并且知道了他们的特征下面谁能介绍一下你喜欢的动物。

(1)教师用一个动作来表示动物,学生们抢答。

(2)教师让学生们小组合作,一个学生用动作表演动物,另一个学生猜是哪种动物。

教师让学生们表演情景短剧,让学生们在会话过程中,运用本课的句型:Let’s go to the ___! Great!/ Hooray! I see___.

T: Now, the animals are tired, they want to go to sleep. Let's say “goodbye”to them.

要求每位学生选一种他们喜欢的动物并画下来,在旁边用几句英文来描述它。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 篇6

Lesson19: Family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下列词汇:

family, father, mother, brother,sister.(2)学生能理解并口头应答下列句子:This is my_______.(3)学生能唱歌曲:The Family in Our House

2、情感与态度: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运用句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热爱家人,学会关心家人。

3、过程与方法:

采用合作式、体验式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学重难点: 掌握下列词汇:

father, mother, brother,sister,family.能够理解并口头应答下列句子:This is my_______.教具学具:图片、卡片、录音机、学生自己动手画的图片。教学过程:

Class opening Greeting

1.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How are you today? Are you okay?

(1)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问答练习:(2)学生之间进行对话练习: 2.学习生词:

family, brother,sister,mother, father.(1)出示家庭关系,演示生词。(2)认读新单词。

(3)利用图片介绍家庭成员。(4)跟读课文。

3.Let’s sing!

一起学唱

The Family in Our House

4.Let’s do it!

看书上的

Danny 的家庭,介绍 Danny的家人。

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图片分组讨论,说说自己的家庭成员。板书设计:

Lesson 19: Family

family

father

mother

课后习题:

连线

Mr.Smith

Mrs.Smith

Jenny

Tom

Lynn

课后反思:

brother

me

daughter

mother

son

father sister 2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 篇7

《空气》单元以空气为研究对象,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空气的基本物理性质,培养学生初步获得通过实验探究事物性质的能力。《空气占据空间》这一活动是在学生认识到了空气的存在及空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证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实验证实空气也像水一样占据空间,为学习《风》和《纸飞翼》打下基础。

二、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现状,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分解成了三个部分:

2 知识目标:

能意识到空气像水一样占据着一定的空间。

3 情感目标:

1.能认识到科学探究过程中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猜想的正确性;

2.能感受到与小组同学共同设计实验方案的好处。

三、教学重、难点:

针对以上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策略

小学生都喜欢吃,我有学生都喜爱的小食品薯片导入新课,出示一个完整的薯片塑料包,这么鼓鼓的塑料包里是不是 装满了薯片,除了薯片里面还有什么?从而引出空气占据空间。

空气占据空间吗?下面我为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老师用水槽、水、杯子、白纸来为大家表演这个小魔术。我先把报纸塞到杯子的底部,压紧,是他掉不下来,然后杯口朝下,竖直、缓慢的把整个杯子压倒水中,最后竖直向上取出。让学生猜一猜纸团是干得还是湿的?对于“纸团会不会湿”这一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做出不同的判断,有的学生说纸团会湿,有的说不会湿。这时我让学生用手摸一摸这个小纸团,看看他到底有没有湿,通过用手摸小纸团,学生发现他是干的。“为什么纸团没有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他们理解到:纸团之所以没湿,是因为水没有进到杯中,水为什么进不到杯子的空间呢,可能是因为空气占据着塑料杯的空间,水进入不了杯子。从而说明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

三 因势利导自己动手做实验,进一步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当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因为空气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为了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空气占据着杯子的空间,紧接着我提出第二个探究问题:怎样让杯中的纸变湿? 我引领学生进行思考:纸变湿,水就得进入杯中,水要进入杯中,空气就的出来,那你有几种方法能让杯中的空气跑出来呢?此时学生的探究兴趣很高。他们在小组中积极讨论、设计实验。学生设计出了多种实验方法:有在杯底打眼的、有把杯子的底去掉的、有把杯口直接倾斜的、有用注射器抽出杯中空气的、还有的同学说不把杯子放到水槽底的。最后请一名代表把本组实验方案与全班同学交流,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分享其他成员的成果。

教学中我有目的的引导和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

1、注意观察实验的现象。

2、可以选择多种方法和实验材料。

3、填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后,学生汇报结果:有气泡从水里跑出来,说明空气让出了杯子的空间,水进到杯子里去了,纸团湿了。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有了更深的认识。

四、教师实验,学生观察 进一步提升对空气占据空间的理解。

拿一只瓶子,瓶口塞紧带漏斗的塞子,往漏斗里倒水,发现水不能进到瓶子里。说明空气跑不出来,水流不进去;把塞子松一松,水流进瓶子里去了。说明空气跑了出来,让出了一部分空间,水流进去了。

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的思维由经验层面提升到科学层面。进一步加深对空气占据空间的理解。

四、水到渠成,回归生活,扩展延伸 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科学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科学和

这一教学过程共分两步:

第一步 比赛延伸,让学生思考以下两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看谁想得快,想的对,将会得到老师的小礼物。

(1)气球充气时为什么会变大?

(2)冬天为什么暖气片要放放水才能热?

第二步 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

用一个杯子到教室外去装一杯外面的空气进来。一定要确保这个杯子里空间是被教室外的空气完全占据。此活动是对本课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本课我以人文主义理念展开教学设计。以科学学习、教育探究为核心理念,设计学生的探索过程。本课教学设计的特色是整个活动以学生动手为主,给学生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经历发现过程,全员参与合作完成,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最后,我想用法国诗人朗费罗的诗句作为我的结束语:我们命定的道路,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是每个明天,比今天走得更远。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并理解这个简单的故事。

2、学生能够问答关于这个故事的问题。

3、学生能分角色,用自己的语言表演故事。

能力目标

能看懂故事,提高阅读能力。

情感目标

渗透关爱意识,懂得“爱人者,人恒爱之”的.道理。

学法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

课件使用: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Step1 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1、Class Opening

Greeting [激情问候,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Good morning/afternoon, class! Where do we live?

2、Review

Sing a song. “The Trip Song”

Step2 Story

Prepare to read

多媒体课件出示故事Billy Bee

(一)阅读准备

1、学生一边看卡通片一边听录音。

2、讨论: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故事的人物是谁?故事中有哪些重要的东西?

(1)小组派代表汇报。

(2)教师指名评议。

3、启发学生说一说故事主要讲的是什么?

4、将理解本故事的中心词教给学生。

5、提问:这是谁?他在干什么?他在那儿?图中还有谁?

(二)阅读

1、放录音,让学生注意听英美人是怎样朗读故事的。2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一边看卡通一边跟读。

3、反复放录音,让学生反复领读。

(三)讨论

1、用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理解的情况。

2、激发学生就故事本身做出各自的评论。

step3、利用活动手册进行测试。

step4、结束课堂教学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 篇9

冀教版小学英语教案Book 7 Lesson 17: Seasons

河北省唐山市开平区东山小学 赵月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四会掌握单词:winter, spring, summer, fall;能听懂,会说词组:put on , take off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语句描述四季景象及从事的活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感。教学重、难点:

掌握四会单词:winter, spring, summer, fall,并能用所学词汇简单的描述四季景象及四季里从事的活动。教具准备: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T: Hello, class!How’s the weather today? How do you feel today?

Ss: ……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自然地问候引出与天气有关的内容,从而为新知的呈现做好铺垫。

Step 2: Presentation T: Yes, the weather is warm now.Here is a beautiful picture.How’s the weather? What can you see in it? Ss: ……

T: This is a picture of spring.(learn “spring”)Spring is a season.(learn “season”)In spring, the weather is warm and rainy.There are many flowers and trees.The flowers bloom and the trees are green.I can go on a trip in spring.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 Ss: ……

T: What season is coming after spring? Ss: ……

T: Yes, this is summer.(learn “summer”)Summer is a season, too.Can you talk about 1 summer? How’s the weather in summer? What can you see? What can you wear? What can you do? Ss: ……

T: Who can talk about summer? Ss: ……

T: Do you like riddles?Now listen.The weather is cool and windy in this season.The wind blows the yellow leaves off the trees and there are many fruits.What season is it? Can you guess? Ss: ……

T: It is fall.(learn “fall”)Fall is a season.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fall? Ss: ……

T: After fall, winter is coming.(learn “winter”)Winter is a season.Winter is different.Can you say? Ss: ……

T: Good work.Look, spring, summer, fall and winter are seasons.How many seasons in a year? Ss: Four.T: Right!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Here’s a chant for seasons.First follow me quietly.Then let’s chant loudly.……

T: Look, I wear a T-shirt and a pair of jeans today.Can I wear them in winter? Ss: ……

T: Yes.In winter, the weather is very cold.So I put on my winter coat.I put on my scarf.I put on my gloves.(learn “put on”)But in spring, the weather is warm.So I take off my scarf.I take off my gloves.I take off my winter coat.(learn “take off”)What do you put on or take off in different seasons? Let’s ask and answer in pairs.Ss: ……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直观地展现四季,给学生们提供可谈论的话题,可以围绕不同季节的天气、景象、衣着、活动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让英语的学习2 更生活化、情景化。

Step 3: Practice and consolidation.T: I wear a T-shirt today.What do you wear today? What do you wear in spring/summer/fall/winter? You can talk with your deskmate.Ss: ……

T: In different seasons, we wear different clothes.We can do different things, too.I can go on a trip in spring.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 Ss: ……

T: What else can you do in different season? Please talk in pairs.【设计意图】通过讨论、问答等多种形式练习巩固,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新知识。Step 4: Production.T: I like all the seasons.But my favourite season is spring.In spring, the weather is warm and rainy.I see beautiful flowers and green trees.I can wear T-shirt and jeans.I can go on trips in spring.Who wants to be my friend?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 How’s the weather? What can you see? What can you wear? What can you do?(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写表格)

T: What’s your friend’s favourite season? Ask like me, then fill in the chart.Ss: ……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听说的训练,最后上升到写的练习。在与同学交流的同时记录下相关内容,培养他们写的能力。Step5: Homework: T: Everyone has a favourite season.So after class, draw your favourite season and write something about it.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是有关季节的,和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努力给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首先在情境中呈现语言,通过四季图片的呈现让学生理解季节词汇,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来描述不同季节的气候和景象。接下来在操练中感悟语言,把季节与学生的衣着联系起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3 运用所学词汇进行表达。最后拓展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及原因,在活动中运用语言。

当然本课的教学也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如学生的表达比较单一,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内容很少,教师应加强引导和示范;其次在操练的pair work环节,同桌练习的时间较短,对话展示的多为优等生,教师应关注更多的学生,给每一个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姓名: 赵月华

单位: 唐山市开平区东山小学邮编: 063021 电话: 0315-8998005(灵)E-mail: moonlight@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 篇10

一 、Teaching content:

3.Asking for others’ names: What’s your/his/her name?

2.Remember the words: hello, name, my, your, his, her, I, is, what

3. Make sure the Ss can introduce each other in English

三、Key points:

What’s your/his/her name?

四、Difficult point: What’s his/her name?

五、Preparation: A map of China and a map of Canada; some pictures of characters such as Sun Wukong, LanMao and so on.

六、Teaching aids: Recorder, pictures or cards

七、Type of the lesso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Step 1.Warming up. Discus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with the Ss in Chinese

1. Why do we learn English?

2. Where is English spoken?

3. Do you know any English words?

4. Is English interesting?

5. Do you often come across English words?

Step 2. Lead in. Discuss these questions:

1. What do you say when you meet someone?

2.Do you know what Canadians say when they meet?

3. How do you introduce yourself or someone else in Chinese?

4.Do you know how to introduce someone in English?

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m. Do you want to know?

Step 3. New lesson:

Pretend to meet someone. Say “Hello” or “Hi”, my name is.

Make sure the Ss can understand it. Encourage them to repeat.

Work in pairs. Encourage the Ss to greet each other and introduce themselves. Then ask some pairs to act it out.

Say “My name is___. What’s your name?” Translate if necessary. Then repeat a few times. Encourage the Ss to follow until they can say it correctly.

Work in chain like this:

A: (to B) My name is ___. What’s your name?

B: My name is ___. (to C) What’s your name?

C:

Then ask some Ss to act it out.

3.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What’s his/ her name?

Show a picture of LAN Mao and say, “What’s his name? His name is Lan Mao”. Ask the question and help the Ss to answer. Then repeat. Work in pairs to practice the dialogue and ask some pairs to act it out.

4. Introduce the characters on the textbook: Li Ming, Jenny, and Danny. Teach the words China and Canada, using maps of them. Then explain the sentence “I live in___.”

6. Play the tape for the Ss to follow.

7.Summary.

Sum up the lesson briefly by practicing all the dialogues in the text.

Read the text and practice the dialogue.

英语科目是中学阶段学生必学的科目,伴随着学生由小学进入初高中,英语学习的要求与难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英语语篇理解与认知难,已成为师生普遍的共识。因此,加强对中学英语语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那么,老师应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才能使英语语篇教学更有效呢?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及教师走出英语语篇“教”与“学”的心理困惑呢?

英语语篇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很多人对语篇教学的概念、意义及原则认识不清或者存在认识偏差,影响语篇教学的有效落实。在进行语篇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应坚持一定的原则:第一,整体性原则。在英语单元教学中,不同课之间看似为独立的,实质上不同课的词汇和句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整体性的思路对课文材料进行处理,不管是对话还是故事,都应从整体上把握词句的功能及目的,做到字与句不离,句与篇不离。第二,发展性原则。当学生进入中学后,学生在课本上会遇到的更多的词汇、句型及语法知识,这些知识点与高中英语的学习存在一定的知识内在衔接,是对高中英语学习的铺垫。所以,老师在中学阶段进行语段教学时,要拥有发展的眼光,注意对语篇中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拓展与补充,为学生高中英语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第三,整合性原则。中学的英语教学,词句之间看似孤立,实质上存在着内在必然联系,不同知识之间形成英语学习的知识“阶梯”,缺少对词与句的链接和有效整合,就会降低“知识阶梯”的稳固性,影响英语教学效果。所以,英语教师应注重对教材中词与句的分析,注重内在联系的构建,通过对知识的整合与调整,再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的把握,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英语语篇教学的价值是多样的,很多英语教师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平常的教学中也比较注重对词语、生词、语句的内在联系的破解与整合,但仍有不少教师对英语语篇教学的认知及理解存在偏差,存在在一定的误区。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本教材的信息,老师通常会让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逐字逐句的进行翻译,或者让学生对课本教材进行反复朗诵来获取教材的语义。这样会使学生形成不翻译不朗诵就无法知道教材语义的现象,这样获取信息的思维习惯,不仅减低了对英语语义的获取的速度,而且也与英语的教学及语言应用的本质相违背,不利于英语的深入学习。对于老师而言,在语篇教学中为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快速获取教材信息,应注意在语篇教学中教授学生阅读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不少英语教师,一提到英语语篇教学,片面的认为只要当课本教材的内容较长时,才应该进行语篇教学,对于一些教材的内容比较短,就简单的几句对话的内容,就没有必要进行语篇教学,只要简单的对其朗诵、熟读即可。然而,对于中学的有些英语课文,教材内容有的也只是几句简短的人物对话。所以,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老师对一些篇幅较小的课文文本信息不进行词句分析、段落划分剖析,只是让学生进行朗读,这样很容易导致一篇课文学习完后,学生对课文所涉及的新的知识点及句型并不了解。因此,对于中学的英语教学而言,即便是很短的教材,其也会涉及相应的新知识新语法应用,老师应注意对其语篇信息的分析,让学生知其然,知道课堂的新知识点所在。

为提高中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可以采用以下途径,对教材中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剖解。

不同年级的学生,其学生的知识基础是不一样的。同一年级的学生,其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会存在差异。所以,教师在对一篇文章进行语篇分析时,其要讲解拓展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进行分析讲解。例如,在学习“Unit7Howmucharethesepants?”这单元内容时,其教学重点是学会用“Howmuchis…?It’s…dollars.Howmuchare…?Theyare…dollars.”的句型问价。通过上一单元的食物的学习,学生已经已经掌握了常见食物的单词描述。此时,老师应基于学生这一知识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和语篇教学。

巧妙的导入,是优质课堂的开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对于中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其兴趣点很多且偏于形象化,老师应注重将这一特点抓住,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与当堂课语篇教学相关的问题及句型,引导学生通过本节课阅读,试着找出问题的答案。例如,老师在讲解“Unit5Doyouwanttowatchagameshow?”这一单元内容时,老师可以首先谈谈自己小时候比较爱玩的游戏,然后再追问学生“Whatdoyouliketoplaygames?”以此来追问,勾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教师再依据课本中的问题,对课本中的新句子及词汇进行讲解。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英语词汇掌握量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此,学生在对语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后,老师可以将语篇阅读要求细化,采取听读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一边听一边阅读,进一步把握语篇语义,然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因为,若学生对一篇文章不带目的的总从头至尾的反复阅读,可能阅读几遍后仍不知文章的中心大意。通过细分要求进行阅读,一方面降低了难度。另一方面增强了阅读的目的性。

在英语语篇教学中,整体感知是语篇教学的准备阶段,对语篇信息的获取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对于语篇的整体感知,其呈现的方式力求新颖,例如通过讲故事的途径,通过多媒体播放录音及视频的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整体感知的材料应整体层面,并配合一定的插图及问题,让学生在感知的同时,试着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学习“Unit5Doyouhaveasoccerball?这一课题时,老师可以先播放听力,并在多媒体上配上足球的插图及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去感知语篇信息。

总之,语篇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对教学的效果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教师应在坚持整合性、整体性、发展性原则的指导下,精心地对教材所涉及的词汇、句型、语段进行把握和整合,提升语篇教学的质量及效果。

冀教版小学英语课件 篇11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三个面向”战略指导思想,渗透和灌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自学能力。

二、学情分析

四(3)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4人。四年级学生正处在儿童向少年过渡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好奇、好活动、爱表现、善模仿等特点。他们喜欢新鲜事物,对陌生语言的好奇心能激起他们对外语的兴趣。他们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重视老师的表扬,不怕犯错,很少有羞怯感。他们处在发育阶段,尚未定性,发音器官较成人的灵活,因此模仿外语的语音语调远比成年人容易。他们的记忆力好,形象思维好,但缺乏理性思维,逻辑思维不强。部分学生还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堂上时常出现不专心听讲,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等现象。因此,应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提升学业成绩的前提来抓。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6个新授单元,2个复习单元,内容涉及学校、时间、衣服、天气、购物、农场动物、数字、颜色等几个话题。其中每个新授单元均分为三大块,A部分包括Let’slearn,用来巩固单词的Let’sdo,以Let’slearn所学词汇为主题的对话Let’stalk,以掌握单词、句子为主要目标的Readandwrite。B部分是对A部分内容的深化和拓展,二者一脉相承。C部分为选学内容,包括语音训练,歌曲教学、趣味故事教学等。2个复习单元是对前面三个单元知识的重组、整合和升华。

四、学期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12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听、说、认读60个单词和词组并能听、说、读、写61个单词和24个句子(包括学校、时间、衣服、天气、购物、农场动物、数字、颜色等几个话题),并简单运用。

3、能听、做6个TPR活动。

4、能学会3个小制作。

5、能听懂、跟唱8首歌曲。

6、能听懂、会吟唱7首歌谣。

7、能完成6个自我评价活动。

8、能听懂6个幽默小故事。

9、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初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做到书写整洁、规范。

六、单元教学目标

Unit1Ourschool

1、能力目标

(1)能够简单介绍学校校舍的分布情况,如:Thisistheteacher'soffice。Thatismyclaroom。

(2)能简单说出每个课室的不同功能,如:Gotothelibrary。Readastory-book。

(3)能听懂并回答一些问题,如:Isthisthelibrary?IsthattheTVroom?

(4)会唱歌曲“OurSchool”。

2、知识目标

(1)掌握A、B部分Readandwrite的单词和句子并能做到会听、说、读、写。

(2)认读A、B部分Let'slearn、Let'stalk中的单词和句子。

(3)理解Let'sdo、Let'schant等部分的内容。

(4)了解Storytime、Goodtoknow等部分的内容。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能以得体的方式向客人介绍自己的学校。

(2)学习策略:注重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构思未来学校的蓝图。

(3)文化目标:了解在不同场合应该遵守的公共道德,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Unit2Whattimeisit?

1、能力目标

(1)能够询问时间并做出正确的回答,如:Whattimeisit?It'snineo'clock。

(2)能够结合学过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日常活动,如:It'stimeforEnglishcla。It'stimetogotoschool。

(3)能够听懂并发出一些指令,如:Timeforbreakfast。Drinksomemilk。

(4)能够看懂、并能制定自己的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

(5)能够自己动手制做一个钟并用所学语言进行描述。

2、知识目标

(1)掌握A、B部分Readandwrite的单词和句子并能做到会听、说、读、写。

(2)认读A、B部分Let'slearn、Let'stalk中的单词和句子。

(3)理解并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Let'sdo、Let'schant和

Let'sfindout部分听听做做、吟唱歌谣和选出正确答案等目标要求。

(4)了解Storytime、Goodtoknow等部分的内容。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严格的时间观念,养成守时、守纪的好习惯。

(2)学习策略:注重合作学习与实践活动,培养心灵手巧的学生。

(3)文化目标:了解地球上不同时区在同一时刻的时间是不同的。

Unit3Isityourskirt?

1、能力目标

(1)能简单描述衣物的大小、新旧和颜色,如:“Myjacketisgray。They'resosmall。”等。

(2)能提问并回答有关衣物所属的一些问题,如:“Isthisyourskirt?IsthatyourT-shirt?”等。

(3)能听懂并发出与衣服相关的一些指令,如:PutonyourT-shirt。

(4)会唱歌曲“MyClothes”。

2、知识目标

(1)掌握A、B部分Readandwrite四线格中的单词和句子并能做到会听、说、读、写。

(2)认读A、B部分Let'slearn、Let'stalk中的单词和句子。

(3)理解Let'sdo、Let'schant等部分的内容并能够在教师指导和录音带的伴奏下完成听听做做和会吟唱等目标要求。

(4)了解Storytime和Goodtoknow等部分的内容。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能得体穿衣,不出穿衣尴尬局面。

(2)学习策略:注重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创新,尝试服装设计。

(3)文化目标:了解不同国家的服饰常识以及一些常见外来语的由来。

Recycle1

1、能力目标

(1)能根据实际情况简单介绍自己所制作的服装所采用的材料。

(2)在真实语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看法。

2、知识目标

(1)复习并巩固有关服饰的单词与词组。如:Iused…。

(2)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如:It’spretty。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培养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鼓励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衣服。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Unit4It’sWarmToday

1、能力目标

(1)能够简单介绍天气情况。

(2)能说出不同天气情况下该穿什么衣服。

(3)能听懂并回答一些问题,如:What'stheweatherlikeinBeijing?CanIwearmynewjacket?

(4)会规范书写句子:It'swarmtoday。Let'splayfootball。It'scool。Isitcold?

(5)会唱歌曲“Thunder”。

2、知识目标

(1)掌握A、B部分Readandwrite中的单词和句子并能做到会听、说、读、写。

(2)听、说、认读A、B部分Let'slearn、Let'stalk中的单词和句子。

(3)理解Let'sdo、Let'schant等部分的内容。

(4)了解Storytime、Goodtoknow等部分的内容。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2)学习策略:注重观察、交际功能,学会观察、提问等策略。

(3)文化目标:了解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差异和谈论天气所具有的寒暄功能。

Unit5Howmuchisit?

1、能力目标

(1)能够简单描述衣服、鞋子的大小,评论价格、颜色和款式,如:It'sexpensive/colourful。

(2)能够询问价格并做简略评价,如:Howmuchisit?It's。

(3)能够听懂并发出与各种鞋相关的简单指令,如:Putonyoursneakers。Runinthepark。

2、知识目标

(1)掌握A、B部分Readandwrite的单词和句子。

(2)听、说、认读A、B部分Let'slearn和Let'stalk中的单词和句子。

(3)理解let'sdo、Let'schant等部分的内容。

(4)了解Storytime、Goodtoknow等部分的内容。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能以得体的方式与人交际。

(2)文化目标:了解英美两国与我国的衣物尺码标记的不同。

Unit6Atafarm

1、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农场的常见的牲畜和蔬菜、如:goat,sheep,horse,donkey,tomatoes,potatoes。

(2)能够运用句型,如:Arethey…?Howmany…?询问动物和蔬菜的名称。

(3)能听懂并发出与农场相关的简单的指令,如:Shearasheep。

(4)能够根据图画,写出农场常见的牲畜名称。

2、知识目标

(1)掌握A、B部分readandwrite中的单词和句子并能做到

会听、说、读、写。

(2)听、说、认读A、B部分Let’slearn。Let’stalk中的单词和句子。

(3)理解Let’sdo。Let’schant等部分的内容。

(4)了解storytime。Goodtoknow等部分的内容。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能以得体的方式与人交际:询问名称和数量。

(2)学习策略:主动询问、合作、沟通。

(3)文化目标:了解几条由动物名称构成的英语谚语。

Recycle2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复习4-6单元的语言和词汇,要求学生做到听、说、认读,并能在实际情景中表达。

(2)复习4-6单元Readandwrite中的6组句子和28个单词,要求学生能熟练听、说、读、写。

2、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培养学生想象、推理的能力。

七、主要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

量的语言操练和练习。

3、活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将每单元的知识点进行重组编排,以降低难度。

4、注重教学评价,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5、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6、及时、科学地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得失,使教学常新。

7、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学骨干教师求教,努力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技能。

八、学期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略)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djz525.com/a/5718671.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2023高考学子祝福语收藏41条
下一篇 : 试用期自我总结怎么写精华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