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囚歌读后感 篇1
执教场合:吴江市·“垂虹之秋”5位省特级教师示范课教学活动
·执教地点:吴江市松陵中心小学三楼多功能教室
·执教班级:五(1)班
·执教时间:2006.10.20上午第二节
·课前准备:1.备高亮度实物投影仪一台及教鞭、粉笔。
2.学生自带文具、字典或词典。
3.复印自选教材,上课后现场分发给学生等。
一、教学目的
(一)帮助学生基本完成对全诗内容及主题的读、议、背、悟。
(二)注重发展学生“自觉学习、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有机合作”的品质和能力。
二、教学方式
“自学——互议——评点——追问——讨论——答辩——小结” 等伺机推进;
“范读——散读——齐读——默读——点读——试背——背诵” 等交互联动。
三、教学流程
第一时段:导入
我们大家都要懂得尊重自身(板书),勇于承担责任(板书)。革命先烈叶挺(板书)军长就切切实实地做到了这一点。他具有为了正义,决不在敌人面前低头的高尚人格,他愿以牺牲自己生命的代价承担起为民族解放和人民自由幸福而奋斗的光荣责任。叶挺军长离开我们已经60年开外了,但人们始终崇敬他,永远怀念他!今天,高老师就陪大家一起来学习叶挺军长64年前写的一首诗——《囚歌》(板书)。
第二时段:以老师的提问生成学生的提问
看了这题目,你已经想到了哪些问题?
【备案:①掌握“囚”字的音、形、义。②理解“囚歌”一词的到位意思——被关押在敌人牢房中的革命者写下的一首诗。】
第三时段:展开中心环节
㈠ 分发并投影讲义后,教师范诵全诗。
㈡ 组织师生间的多边活动。
1. 布置3项任务:①看讲义左边的照片,认识叶挺军长;②读照片下的简介和说明,不认识的字、不懂的地方,自己查字典等化解;③想办法把全诗读准、读顺、读得尽可能好一些。
2. 扼要了解看简介和说明后的情况——叶挺军长被谁关押、什么时候被关押、被关押在哪里、被关押了多少个年头?《囚歌》一诗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的、写在何时、写在何处?
3. 点读、齐读全诗,适当评点。
4. 要求学生发现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独立思考解决;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可以问同学、问听课的老师。力争通过此,实现对全诗内容初步的感知和理解。
5. 后续活动的第一轮重点——
【搭脉:“狗”、“一个声音”、“地下的烈火”、“活棺材”、“烈火与热血”、“永生”(相关备注:狗——人民的叛徒、敌人的走狗;一个声音——敌人的欺骗利诱声;地下的烈火——蕴育在人们之中的伟大的战斗力量;活棺材——敌人的监狱、牢房→吃人的旧社会、黑暗的旧世道;烈火与热血——在斗争中牺牲、在牺牲中奋斗;永生——与天地同存,与日月同辉,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
6. 第二轮重点——
【① 齐读、分组读、试背等。②老师再背时故意将“渴望”、“怎能”背成“盼望”、“不能”,故意漏背“深深地”,以激励学生体悟原词、原句的意蕴(如学生在之前的环节中已有涉及,则省去此)。③鼓励学生继续质疑问难,并合作着问答、评点,辨析两个意蕴不同的“自由”等(前一个“自由”——不再被关在牢房里的叛徒、走狗的生活;后一个“自由”——人们应该过上的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
7. 齐声朗读、试背、跟背。
8. 征得学生同意后,教师提问——
①叶挺军长想不想出狱?
②叶挺军长能不能出狱?
要求学生在诗文中找答案、找依据,并尽可能地调动起现场辩论。
【备份:第一自然段:“不能、能”;第二自然段:“想、不能”;第三自然段:希望……一齐烧掉,应该……得到永生,实质上就是“不想、也决不能”。叶挺军长渴望着自由。在当时的情况下,只要当人民的叛徒,做敌人的走狗,就能出狱。但叶挺军长深深地知道,要当了叛徒和走狗才出狱,宁可不出狱。这是真正的革命人应有的意志和决心。】
第四时段:师言小结
就在这想又不想、能又不能之中,为了尊重自己的高尚人格,为了承担起革命者肩负的光荣责任,叶挺军长毅然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坚决不当叛徒和走狗,立志和无数的革命者一样,愿以牺牲自己生命的代价,去争取民族的解放,去赢得人民的自由和幸福!叶挺军长为了正义和人民坚贞(板书)不屈的精神永生(板书)!
第五时段: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演化情况进行专项检验
㈠ 让学生各自连贯而完整地说说全诗的意思,随后点1~2位学生交流,适当评点,教师相机范说(此略)。
㈡ 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齐诵、齐背全诗,并展示其应有的质量和水平。
第六时段:结语
……《囚歌》,是叶挺军长在敌人牢房中写下的一首诗。这首诗,完全称得上是一曲革命者坚持正义、坚贞不屈的战歌。希望大家课后再去好好复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立志向叶挺军长学习,当一个懂得尊重自身、勇于承担责任(板书大括号)的大写的人。
第七时段:作业布置
㈠ 背诵、默写全诗。
㈡ 进一步体味全诗的意思,并向他人作适当转述。
附:板书
懂得尊重自身
囚歌·叶挺{ } 坚贞、永生!
勇于承担责任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囚歌读后感 篇2
上完《囚歌》这篇课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了深入领会叶挺将军写《囚歌》时的心境,我上网查阅了许多历史背景资料,并看了电视《叶挺将军》的片段。可是,了解得越透彻,我的心里越没底:现在的孩子条件这么优越,与叶挺将军写《囚歌》的时代实在是相隔太远太远,他们能体会吗?
精心设计了每一个教学细节,上完课后,我终于舒怀了——只要课堂能拉近文本与孩子们的距离,多久远的时代背景都不成为问题。请看我们课堂中一个小小的片段:
师:你了解叶挺将军吗?
生:他是一个伟大的将军,打了很多胜仗。
生:他抗日,日本人很怕他。
生:他被蒋介石关在山洞监狱里关了几年。
生:他后来坐飞机遇难(nán)了。
(生发音错误,现场有笑声和议论声。)
师:(纠正发音)是遇难(nàn),遭遇了危难,意外死亡的意思。没关系,同学们说得很好,你们是善于发现和总结的孩子。请看——(课件播放电视剧《叶挺将军》片段:音乐起,画面播放叶挺将军铜像,引用聂荣臻的话对叶挺将军的一生进行概括的介绍。孩子们对叶挺将军的介绍零散而片面,影像资料让他们对作者有了一个比较全面又具体的印象。)
师:你知道叶挺将军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吗?
生:他被反动派囚禁在监狱里。
师:是啊!叶挺将军坚持抗日,被反动派囚禁在监狱里,整整六年时间。《囚歌》是他被关押时用铅笔写在墙壁上的一首小诗,后来被监狱里的革命志士们广为传唱。让我们走进叶挺将军吧!
(音乐起,师声情并茂范读《囚歌》)听老师范读)
(生倾听,很认真。)
师:请思考一个问题:被囚禁的人最渴望得到的是什么?
(课件出示图片:黑暗的囚牢内,一个人透过小小的创口朝外看,眼神充满渴望)
生:(急切地、齐声答):自由!
师:那么请你找一找,文中有几处写到自由呢?
(生找出两处,引导他们先读第一处:第一小节。)
-
励志的句子(djz525.com)小编精心推荐:
- 羊的门读后感 | 开开的门读后感 | 《为人民服务》的读后感 | 《罗生门》读后感 |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囚歌读后感 | 囚歌读后感
师:认真听,画出一组对比句。
生:(很快找出来了)“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师:用什么和什么对比呢?
生:紧锁和敞开。
师:(追问)还有呢?
生:人和狗、门和洞。
师:作者把谁比做狗呢?
生:反动派。
师:反动派怎么会将反动派关在监狱里?再想想。
生:(急切举手)汉奸!
生:奸细!
生:叛徒,背叛革命的叛徒!
师:是啊,将叛徒比喻成狗,这其中含着对叛徒的什么样的情感?
生:愤怒!
生:鄙视!瞧不起!
师:让我们将叶挺将军对叛徒的鄙视读出来吧!
(学生生气、愤怒地朗读,情感自然流露。)
(课件出示图片:渣滓洞、叶挺住过的牢房、叶挺)
师:你看,这就是曾经囚禁叶挺将军和千千万万革命者的渣滓洞,这是叶挺将军住过的牢房,墙上有他写下的字,叶挺将军在这样的环境里整整生活了6年。
师:革命者进出的门紧锁着,叛徒爬出的洞却敞开着,这说明当时的革命者面临这什么样的境遇?
生:面临着威胁。
生:可能还有生命的威胁。
生:还有威逼利诱。
师:找出反动派威逼利诱叶挺将军的话!
生:反动派说: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师:他是怎么说的呢?
生:“高叫着”
师:你能高叫着说说吗?
(一生读,声音响亮)
师:真棒,谁再读读,读出反动派的嚣张。
(又一生读,配合手势,激动而嚣张)
师:让我们分分角色,一二小组读第1句,描写革命者的话;三四小组读第2句描写叛徒的话;五六小组读反动派嚣张的话。
(生合作朗读,声情并茂。在朗读中,孩子们对文本的理解得到了升华。)
-
更多精彩的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囚歌读后感,欢迎继续浏览: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囚歌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