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在周记中如何完整地揭示自我呢?周记是以"周"为计量单位的文字轨迹。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们可以依靠周记对时间的描绘,握笔书写周记能够教会我们接纳自我身上的长处与短板。我们为您精心挑选的“访惠聚民情日记”必将达到您的预期,以下详细内容只供参考,敬请各位认真阅读!

访惠聚民情日记 篇1

日前,翻开塔城市纪委监察局驻喀拉哈巴克乡肯杰拜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毛颖川的“民情日记”,一个个反映驻村工作和群众生产生活的事情跃然纸上:

“3月5日9点45分,我们正在打扫村文化室,突然听见村民喊‘着火了、着火了’,我们立刻拨打119报警,并组织队员和村民前往木尔扎木提家救火……”

“3月17日,协助村民侯俊河打瓜加工合作社完善合同,准备资料,帮助复印身份证、户口簿,收集照片,不仅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创收,又为企业提供了便利,感觉收获多多……”

“4月20日早晨8点30分,到亲戚拉扎提家走了一趟,收了50个鸡蛋,村民王玉梅送来174个鸡蛋。到村民雷选忠家去收土鸡蛋时,他说,你们工作队替村民真是办了一件大好事,我们家已经卖了600多个鸡蛋和20只鸡,收入近3000元……”

今年以来,塔城市“访惠聚”办公室为规范管理,统一印制了“民情日记”本发放至各驻村工作队。

各级“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下基层、入农家、进地头,边交流边记录,认真记下了群众生产生活、弱势群体困难等情况。对于“民情日记”上记录的,能当时协调解决的现场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及时汇报并制定方案尽快解决。

“今天天气晴朗,我们工作队队员都十分高兴,长期困扰喀拉墩村20多户村民的污水管道堵塞问题得到了解决。长期以来,由于污水管道失修,加上部分村民排污不注意,造成喀拉墩村五道巷污水管道堵塞,一到夏天气味难闻。工作队得知这一情况后,积极联系相关部门,经过大半天的努力,500多米的污水管道终于畅通了。看着污水井里的污水一点点排走,虽然我们身上有点脏、有点臭,但我们乐在心里。特别是村民得知污水管道疏通后,对我们说‘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这是摘抄塔城市政府办公室、机关事务管理局驻二工镇“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吕成章“民情日记”中的一部分。

目前,各级“访惠聚”工作队第二轮共走访村(居)民96471户(次),征求梳理意见建议610余条,帮助解决困难230余件。

访惠聚民情日记 篇2

为了纪念“7·11”世界人口日的到来,切实提高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着力提高人口素质。20xx年7月11日上午,兴业社区组织计生服务志愿队,在兴业社区开展世界人口日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吸引了广大群众,工作人员为群众答疑解惑,宣传有关知识和优生优育常识,倡导健康的日常基础保健知识,同时,社区还邀请县妇幼保健站的医务人员为育龄群众提供免费技术服务。发放宣传资料50份,解答各类咨询20条,发放计生药具20盒。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居民群众对世界人口宣传日的认知,受到广大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访惠聚民情日记 篇3

今天下午,村民赵春云把一面写有“思民生解民难,做实事暖人心”的锦旗,送到工作队,感谢工作队带来的帮助。这已经是工作队今年自驻村以来收到的第三面锦旗了!

赵春云是村里的养殖户,以前不懂技术,零散养殖。

今年5月参加了工作队举办的养殖培训后,对特色土鸡养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6月,在工作队的协助下,他成功销售出第一批50只土鸡;7月初,尝到甜头的他又通过工作队引进了100只鸡苗。有技术协助,有销售门路,看到致富前景的赵大爷高兴地合不拢嘴。

第一面锦旗是今年5月,村民叶尔那儿赠送给工作队的哈语锦旗。叶尔那儿家庭条件不好,但为人朴实、积极乐观,工作队队长孙涛决定帮助叶尔那儿养殖鸡苗。

“100只鸡苗我买,养殖上遇到的困难你尽管来找我。”孙队长像哥哥一样的关心让叶尔那儿非常感动。这淳朴的感动,凝聚在锦旗里,挂在了工作队办公室墙上。

“工作队已经热心帮助我3年了,他们代表党和政府关怀我们,送面锦旗表示感谢。”今年6月,村民徐才年送来第二面锦旗时对工作队这样说。

今年在工作队的协助下,徐才年成功卖出600只滞销的土鸡。回想起这些年工作队的帮助,他内心充满了感激。

工作队自驻村以来从技能培训、资金扶持到日常关怀慰问,让小渠子村很多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这三面红艳艳的锦旗是村民对“访惠聚”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激励。

(编自乌鲁木齐房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驻乌鲁木齐县甘沟乡小渠子村工作队王靖民情日记)

访惠聚民情日记 篇4

暮夜登门进农家听民意,走街串巷零距离访民情,田间地头在一线问民生……连日来,住铁干里克乡果勒吾斯塘村工作组和村委会干部采取“民情夜访”巧错“时间差”的方式,挨家挨户走访群众,用笔、用心、用真情、用行动记录、书写着“民情日记”,切实为当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一人一本民情日记,一户一页基本情况,清清楚楚的记录了每一户村民的家庭成员、收入来源、困难和意见建议,将村民当前最关心、最盼望的热难点问题”访出来”,积极与包村领导干部、村“两委”班子召开碰头会,共同讨论商议解决的措施对策已经成为工作组每天的必修课。

村民艾买尔·吾斯曼激动的说:“我家里有十亩红枣,眼看着天气已经暖和了,因为缺少劳动力,一直没进行管护。住村工作组来到我家后,了解到我的困难,就自告奋勇的要给我帮忙。修枝、施肥、浇水、从早上十点多到下午六点多,10亩红枣就修剪完了,肥也施了,真没想到那么快。驻村干部真是党的好干部、有他们在身边,我们什么困难都不怕了。”

访惠聚民情日记 篇5

今天是周二按照惯例全组要集中学习一个小时,学习结束后我们要去幸福村张喜成家看看。张大叔是2006年从县城的吐葫芦乡托背梁村搬迁来,刚来时镇政府提供了几间住房和300平方米的院子,如今再看张大叔家,门前的的空地上已长满了绿油油的蔬菜,院子里也盖满了房,种满了果树。由于张大叔的三个孩子都不在身边,平日里他的工作就是帮别人浇浇水、种种菜。我们在与他拉家常的时候得知几天前的大风把家里电视的电视接收器刮坏了。一个人在家没有电视看怎么行?我们赶紧回到镇里找到了广播电视站,希望为他争取安装闭路电视,经过与站长沟通解决了张大叔看电视的问题。

今天虽然只是帮助解决闭路电视这件小事,但我想:群众工作无小事,事事都涉及到他们的生产生活,走访虽不是让群众第一时间能得到实惠的活儿。但我们的走访活动一定要讲究方法,可以在屋里,在田间,在晚上,或者用座谈或者拉家常的方式,可以让群众发发牢骚,但关键是我们要有耐心,要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这样才能争做群众的“贴心人”。

访惠聚民情日记 篇6

10月12日晚,县政府办公室驻亚格恰克村访惠聚工作队组织村各支力量集中观看了新疆卫视播放的《一家人一家亲》专题片,共计23人参加。

村干部说:通过观看《一家人一家亲》专题教育片,我更加坚定了开展好两个全覆盖和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信心和决心,我也要向他们一样帮助结亲户解决他们的困难诉求,带领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阿克陶镇结亲干部说:虽然我们结亲是在本地,但我们也要向他们一样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更要发挥好熟悉本地的优势,开展好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真正做到民族团结一家人,一家人就是一家亲。

亚格恰克村第一书记说:通过观看教育片,我们要严格按照五同五送五推动开展好民族团结一家亲工作,真正做到真情沟通、真心服务、真诚交往就一定能把民族团结工作做好,在我们的身边也涌现出一批感人为先的事迹。

访惠聚民情日记 篇7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生活在同一个社区的邻居们,互相之间也难免有个磕磕绊绊。矛盾纠纷如果不及时化解,积怨越积越深,就有可能酿成大纠纷,大麻烦,所以,矛盾化解工作尤为重要。近日工作队带着社区干部利用“枫桥经验”成功调解一起邻里之间长达几年的经济纠纷事件。

工作队在入户走访中,居民老杨反映因前两年与老张合伙买挖掘机做生意,后来因生意不景气,老杨就退出经营,挖掘机卖给老张,剩下的余款由老张还给老杨,但拖欠至今没有还清。工作队队长带着社区工作人员立即前往居民家中分头了解情况,耐心细致的做工作,建议双方换位思考,抱着各让一步的态度,大家都几十年的好邻居、好兄弟。经过多次与当事人双方进行调解,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书,大家都非常满意,最后握手言和纷纷表示以后还是好兄弟、好邻居。

驻兴业社区工作队充分发挥基层调解员的作用,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化解的矛盾纠纷苗头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充分发挥第一道防线作用。类似热难点问题成功调解多次,每一次我们都竭尽全力去解决。因为我们知道,每一位群众的困难诉求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当我把这份责任转化为行动时,群众的心和我们越来越近了。

访惠聚民情日记 篇8

自治区文明乡镇创建活动开展以来,鄯善县火车站镇兴业社区“访惠聚”工作队和兴业社区,先后开展了“卫生大清理创镇我助力”系列活动,充分向居民及商户深入宣传教育,促使环境卫生清理的目的、深入人心,让居民群众普遍认识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此次清理包括垃圾集中清运、街边环境清扫、街边广告的清理、办公室环境卫生的大清扫等一系列活动。

以实际行动助力文明乡镇创建活动。社区干部及工作队带领居民一同参于到活动中来,形成全民动手参与强大声势,引导居民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营造出全民动手开展环境卫生清理的浓厚氛围。大家纷纷拿着铲子铁锹、扫帚等清理工具。发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俯身苦干的一贯作风。终于在大家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下,对临街边电线杆的小广告、垃圾池周边进行清除干净,辖区的卫生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办公环境焕然一新。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大家纷纷感到,人人爱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起到了更好的教育引导作用、唤起了广大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广大居民养成一个积极良好的文明养成和卫生习惯,营造人人参与创建文明乡镇的浓厚氛围,为争创自治区文明乡镇贡献力量。

访惠聚民情日记 篇9

天气慢慢暖和了,今天的社区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我们又来到努尔买买提·伊夏老人家。一进院子,就看见他坐在刚长出新叶的葡萄树下的小马扎上,可爱的小孙女儿绕膝左右。见到大家进来老人如沐春风、笑容满面地和领导握了手,大家看到老人手上还粘着胶布,知道他老人家刚挂完点滴,这阵精神尚好,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看到老人能起床了,我们都很欣喜,春天的到来能让老人的身体慢慢转好真是让人欣慰的事情。

老人对我们的登门慰问感到很感激,由衷地感谢政府,感谢党,感谢社区和工作组领导,言谈中可以感觉到老人的思想觉悟,那个年代走过来的老人共有的特征:对党的真诚拥护、信任,对社会的关心、支持,对生活的热爱、乐观坚强……看到老人两鬓斑白、步履蹒跚的样子,心里百感交集,一下子想到了两月前刚过了73岁生日、突然辞世的我的父亲,他老人家生前也是这样的爱党爱国,敬业奉献,热爱生活,充满激情,都是不折不扣的布尔市维克。我们这一代人得到老辈人薪火相传,将一如既往地尽自己的能量和才华,多为社会做贡献。

访惠聚民情日记 篇10

20xx年8月18日星期五阴

8月18日晚上,应巴哈尔街3巷居民阿不都黑力力·阿西木的邀请,我和副队长苏来曼来到他家,和他一起迎接来自广州的朋友,见证两个不同民族之间多年的友情。

阿不都黑力力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从小学习汉语,不到20岁就到内地开始学习做生意,靠着艰苦拼搏的精神,从面料到服装到手机,各种生意辗转北京、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与此同时,他也结识了很多汉族朋友,他们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结下了深厚友情。今天来到他家做客的正是多年前的好伙伴、好兄弟——来自广州的罗斌。阿不都黑力力的妻子早早做好了抓饭,还特意按照广东人的习惯煲了鸡汤,热情欢迎罗斌一家6口。两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共叙十几年前在一起打拼时互相帮助的兄弟情谊,其乐融融。阿不都黑力力还安排了旅游计划,准备带着他们看看西部边垂的秀美山水。

通过他们的交谈、交流,我看到相隔万里的两家人如此和谐,亲如一家,心里十分感慨,也悟出一个道理:不同民族以及不同风俗习惯,都不会影响到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各民族只有建立在彼此充分尊重的基础之上,才能在交往中达到相互的理解和情感的交融,也才能培育出真诚的感情,民族团结的才能得到不断巩固。(州党委党研室、州邮政管理局、电信公司、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驻伊宁市都来提巴格街道托甫其社区工作队宋晓方)

访惠聚民情日记 篇11

兴业社区针对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86%,辖区内出租房屋1366间,商业铺面130个,呈现典型的“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的特点。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双联户长作用,进一步提升双联户长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兴业社区和访惠聚工作队开展“双联户长”培训工作,切实发挥“双联户长”“三个功能”作用。

一、发挥好信息收集功能。为充分发挥好“双联户长”在信息收集中充当“基层信息员”的作用,各联户长坚持经常性走访与集中性走访相结合,普遍走访与重点走访相结合的原则,深入联户内部,及时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和民生诉求,以及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安全隐患等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向社区报告,为社区的决策部署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

二、发挥好社会管理功能。积极在辖区内开展政策宣传扩大群众知晓率,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针对网格内居住人员的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积积发动联户内的入党积极分子、老党员、老干部等积极参与,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矛盾调解、政策宣传、治安防控、扶贫帮困、信息报送等各项工作,促进联户和谐。

三、发挥好横向对接功能。通过开展“双联户长”业务知识培训,充分提升了双联户长工作的能力,激发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服务管理中重点难点问题、各类矛盾纠纷及时有效解决。增强了服务群众的水平,为“创建平安乡、和谐社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访惠聚民情日记 篇12

近日,兴业社区干部在走访中发现,社区居民孙学明家门口的蓄水井盖不见了,巷道内的老人和孩子众多,一不小心可能会掉进去,对过往的车辆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工作队、社区干部、警务室民警第一时间到现场了解情况,调取周边商铺监控,用木板将蓄水井盖暂时盖住,并在蓄水井的四周围做出避让的温馨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和行人绕行。

随后,大家围绕蓄水井盖丢失一事,重点走访排查各废品收购站、垃圾池及废旧房屋,最终在一家废品收购站找到蓄水井盖。当大家将丢失的井盖恢复原位后,周边居民激动地说:“太感谢你们了,兴业社区有你们这样的心系百姓的好干部,我们感到很幸福,心里暖暖的。”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djz525.com/a/5861494.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除夕送晚辈的祝福语27句
下一篇 : 元旦美文句子(精华48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