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家长会在孩子小时候交孩子读古诗,通过阅读诗词提高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你读过的古诗词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刘克庄 莺梭”,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莺梭》

作者:刘克庄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注释:

1、掷柳:从柳枝上投掷下来,这里形容黄莺在柳枝间飞下时轻捷的样子。迁乔:迁移到高大的乔木上。这里形容黄莺往上飞时轻快的样子。
2、交交:形容黄莺的鸣叫声。弄机声:开动织布机发出的响声。
3、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花如锦:花开得像锦绣一样美丽。
4、织得成:织得出来,织得完。

翻译:

春天,黄莺飞鸣迅速,
穿梭于园林之间,
时而在柳树上,时而在乔木上,
似乎对林间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情感。
黄莺的啼叫声就像踏动织布机时发出的声音一般。
洛阳三月,百花争奇斗艳,
竞相开放,犹如锦绣。
你看那些辛勤的黄莺正忙碌于园林之中,
正是它们,费了多么大的工夫,
才织成如此壮丽迷人的春色啊!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农历三月期间,洛阳花开似锦的美好春光。诗的大意说:黄莺在柳林里像穿梭般地飞上飞下,穿来穿去,对春光有无限情意;不时地发出交交的鸣叫声,这声音又好像开动织布机时的响声。农历三月季节,洛阳的花儿万紫千红,开得如同锦绣一般美丽,这些彩锦不知得用多少功夫才能织得出来。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作品。全诗中没有一个春字,而洛阳春天锦绣一样的美丽景色却跃然纸上。诗在这里选取了莺鸟和柳树两种素材。鸟儿在丝丝的柳绦中飞舞,让人很容易得想起丝线织成的绣品,而嘈杂的鸟鸣声也好像机器的声音,因此和莺梭这个题目很贴切。后一句有点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意思,洛阳那么大,莺鸟竟然将它装点得五彩斑斓,那要飞得非常久,花非常多的功夫。而三月的洛阳也是因为有手工业者辛勤劳动才使人们能衣着亮丽,使三月的洛阳真正艳丽似锦绣的。

黄莺在这里是被赞美的,它的勤劳换来了洛阳的美丽,而这里面如果没有春天的力量,鸟儿固然不会飞来编织锦绣,柳树的枝条也没有翠绿的颜色,织起来也就不会那么艳丽了。所以赞美黄莺其实就是在赞美春天的勃勃生机,赞美春天带来了万物的欣欣向荣。诗人心中对春天的崇敬之情,通过多少功夫织得成来表达,一句感叹将情绪宣泄了出来,和前面的诗句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这首诗善于用明暗的比喻。把柳莺的飞下飞上喻为莺梭,把它的交交鸣叫声喻作机声,把洛阳盛开的花儿喻作锦绣,这些比喻形象、生动、传神。在古代写景咏物的小诗中,这也是很有名的一首。

djz525.com更多绝句古诗小编推荐

刘克庄 贺新郎·端午


《贺新郎端午》

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綀衣纨扇,
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
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
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
忆生平既纫兰佩,
更怀椒醑。
谁信骚魂千载后,
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
料当年,
醉死差无苦聊一笑,
吊千古。

赏析:

此词为叙写端午民俗,凭吊屈原之作。上片写端午民俗。深院三句写红艳的榴花开放,突出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景物,春来了,如春的少男少女也出来了,以此点染节日喜庆气氛。清暑二字则又写出端午节暑而不热,暑而风清的气候特点。儿女三句写端午风俗以及端午节人们的装饰打扮。老大四句重点描述了年轻人龙舟竞渡的场景。灵均三句赞美屈原的高风亮节和超群脱俗的高尚品格。谁信三句辞意顿折,借谁信二字表达一种出乎意料,难以置信的惋叹。把似四句以谐谑方式,提出了词人一反民俗传统的看法,诗魂屈原今日醒来,定以为当年醉死会比今日少痛苦。词人在上片表现得心态平和,描述冷静,到了下片情绪急转直下,表达自己的愤怒心情。

刘克庄 贺新郎·九日


《贺新郎九日》

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
更那堪斜风细雨,
乱愁如织。
老眼平生空四海,
赖有高楼百尺。
看浩荡千崖秋色。
白发书生神州泪,
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追往事,去无迹。

少年自负凌云笔,
到而今春华落尽,
满怀萧瑟。
常恨世人新意少,
爱说南朝狂客。
把破帽年年拈出。
若对黄花孤负酒,
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鸿去北,日西匿。

赏析:

此词为重阳节登高抒怀之作。上片写景感怀。湛湛六句写词人登楼远望情景,白发四句直抒老眼登览之所感。神州泪说明词人老眼洒泪乃为神州残破、沉沦而极度痛苦、伤心。少年三句遥接老眼平生,折笔追叙少年时代的豪兴与才情。常恨三句则写出词人老来萧瑟却不冷漠,依然情系神州。若对写词人赏菊饮酒的逸兴,以移情方式赞美了菊花高洁孤傲的品格,故怕菊花笑我冷寂,借菊花自振,表现出不辜负菊花的逸兴,颇见词人豪旷之性情。鸿去北二句暗示出词人赏菊饮酒,目送飞鸿北去,心向故国神州,意余言外,令人寻味不尽。全词写景寓情,叙事感怀,今昔交映,兼融家国之恨,意象凄瑟,既豪放,又深婉,是其抒情词的代表。

刘克庄 落梅·一片能教一断肠


《落梅一片能教一断肠》

作者:刘克庄

一片能教一断肠,
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
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多莫数,
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掌花权柄,
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

1、落梅:当时的言官曾指控尾联为讪谤当国,作者因此一再被黜,坐废十年,史称落梅诗案。
2、砌:台阶。

赏析:

中华诗词多有寄托,富有寓意,关键在于所寄寓的是什么意。那么,这首诗所寄寓的意,用杜甫的古来材大难为用来概括就可以了。落者,落拓也,诗题就点得一清二楚了。而那过岭、赴湘的迁客骚人,上起屈原,中继韩愈,后承苏轼,真的是多莫数。而造成这么多的人才悲剧的原因,从内因上看,是人才者,多不会奉迎拍马,往往孤高寡合,即使零落成泥碾作尘,还自觉得依然久犹香;从外因上看,谬掌花权柄的东风大多忌之又恨之,接着便是帽子、棍子满天飞,修理你没商量。乌台诗案差点叫苏轼送了命,幸亏宋神宗本无意深罪子瞻。刘克庄既然敢写,就不必再发却被梅花误十年的牢骚。而莆田人往往多如此。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抒情伤感的句子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djz525.com/a/4483215.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郑思肖 画菊
下一篇 : 郑思肖 二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