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作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风俗作文1000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文化1000字作文 篇1
我的老家是养马岛,那里曾经是一座美丽的小渔村,现在有“东方夏威夷”的美誉。每年我都会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回老家过年。过年的欢乐、热闹、团圆,时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那挥之不去的年味就是家乡的味道……
香味——蒸饽饽、做面食
“过大年,蒸饽饽。期盼新的一年蒸蒸日上、红红火火。”每到腊月二十六,一家人围着面板做起了大枣饽饽。揉面团、做面胚、挑枣鼻、插红枣,说笑间,大饽饽就下了锅。我们小朋友用剩下的面揉个“看锅老”、大人们帮忙剪个剩虫、刺猬,寓意来年有剩余。柴火在炉膛里噼啪作响,不多时,饽饽的香气便扑鼻而来。除了枣饽饽还要蒸莲子、米包、豆饽饽,走亲访友时送一送,比比谁家饽饽做得好看,尝尝哪家的吃起来更筋道,好不热闹。
韵味——剪窗花、贴对联
过年少不了贴对联,“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爷爷总会精心挑选一副寓意美好的对联,贴在门口两边。每到三十下午,我就跟爷爷一起贴对联,红彤彤的'对联一贴上,瞬间就给节日增添了喜庆的色彩。我们还会跟家里的老人学剪窗花,红红的纸在剪刀间穿梭,转眼一个美丽的窗花就做好了。我们把窗花贴玻璃上,美丽的窗花预示着幸福、吉祥和喜庆,这是我们小朋友特别喜欢的活动。
美味——年夜饭、话团圆
年夜饭里的重头戏是饺子。奶奶和妈妈会在饺子中包上大枣、花生、硬币,饺子馅也有讲究要是白菜肉的,如果包饺子剩了财就预示来年财运亨通,如果剩了面就预示衣食富足,我们就争抢着吃饺子里包的东西,为自己讨个好彩头。每年年三十的饺子,都会把我的肚子撑成大皮球。一家人吃着饺子聊着家常,幸福又美好。
年味——拜大年、讨红包
春节对我们孩子来说,最开心的要数拜年了。因为我们跟着爸爸妈妈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会收到大红包,就是“压岁钱”。每次收到红包,我都很“财迷”,高兴得合不拢嘴。不过我也会把自己的一部分压岁钱捐出来,认领一个微心愿,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助小伙伴。
要说养马岛过年独有的习俗,那就是必须喝一碗热腾腾的“龙汤”了。所谓“龙汤”,其实是取“鱼化为龙”的吉祥寓意,取新鲜海鱼为料,加上鲜嫩的豆腐,大锅煮沸至汤色乳白,喝起来鲜美可口。“龙汤”是我们初一饭桌上必备的菜品,我们还会给长辈们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为大家送去快乐和祝福。
当新年的钟声响起,一个美好的明天又将开启。祝愿伟大的祖国再续美好华章,祝愿我们的明天越来越好。
春节文化1000字作文 篇2
在春节期间,在陕北是一家人团聚的时候,是祭祀祖宗的时候,也是探亲访友的时候,是劳作一年休息的时候,更是文化娱乐的时候。过年,是陕北高原的盛典,也是陕北风情的展览。
一年又一年,陕北人不知过了多少年。年年岁岁过法相似,岁岁年年过法不同。旧的习俗在不知不觉中变易,新的习惯在慢慢地形成。古稀老人回忆幼时过年和近日过年会惊讶地说:“尔格过年和我小时候过年大不相同!”确确实实,陕北的过年习俗有了很大变化。
首先,过年的神秘色彩减少了。随着科学文化的普及,经济的发展,陕北人用新的观念认识世界,而过年中的宗教迷信色彩日益少了,过年贴对联时,不再贴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大吉大利之类的东西了,虽然有的地方老乡过年时仍给神灵贴红帖帖,点几炷香,叩拜一下,但很少有早晚一炉香、晨昏三叩首的举动了。而且这也是老年人的做法,年轻人很少向神灵顶礼膜拜了。神权日益式微,所以拜灶君、拜老君爷等节日趋简单,春节闹秧歌由新秧歌代替了旧秧歌,载歌载舞,欢乐吉祥,即使谒庙、转九曲等过去宗教色彩甚浓的民间活动,也减少了敬神的项目,增加了喜庆的内容。而莫名其妙的禁忌之类已不被大家重视。
其次,由于生活改善,大家过年时的衣食住行日益讲究,相对来说并不铺张,尤其是在年茶饭的`置办上。过去,腊月里做下了一正月的食品,有时由于天气转暖,年茶饭时有腐坏现象。而现在大家注重新鲜,讲究随做随吃,因此,年茶饭数量少了,质量却大大提高了。主食中的白面、大米食品显著增加,副食中的新鲜蔬菜、海鲜等也上了老百姓的饭桌,饮料中除了传统的米酒、白酒、茶以外,增加了啤酒、咖啡、果汁、酸奶等各种各样的饮料,甚至到酒店吃年夜饭。衣着上城乡追求新潮、时尚的衣服,款式新颖,美观大方,更是今非昔比了。
其三,亲戚朋友之间的交际,省去了不少繁文缛节,拜年时只互相问好,而少了叩头作揖等礼节。亲友之间互相应酬的礼物档次提高,数量也有所增加。尤其是压岁钱显著增加,有的孩子正月收两三千块钱压岁钱也不为稀罕。当然,也有把压岁钱改做书籍和其他礼品的新风气。
其四,过年的文娱活动内容多了,新了,欢乐的气氛浓了。春节闹秧歌、唱戏、听书,再加上看电影、看电视、进歌舞厅、进行有益的体育活动等,过年的活力日益丰富,而诸如放鞭炮等易于引发火灾的活动有所减弱,赌博等不良风气也有所改善。
其五,发展是硬道理,陕北人投身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在过年习俗中也有所反映。正月里,群众闲暇的日子少了,即使闹秧歌时,不少人家也忙于生产,不少人利用春节,学习科学技术,推销商品,寻找致富门路。陕北人的生活有了新的节奏、新的内容。
陕北人的过年习俗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还将有不少变化,而观念的变化是最根本的变化。不少人放开眼界看世界,陕北过年习俗也吸收了外面不少新的内容,陕北的春节呈现出崭新气象。
春节文化1000字作文 篇3
“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口中,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伴随着一声声的“恭喜恭喜”,春节来到了我们身边,它带来的不仅是这一声声的道礼,而且还带来了人们日夜思念的远方亲人,更带来了那熟悉的味道。
要说到春节,那必然联想到美食,美食是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东西。春节前几天,人们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年夜饭当中一定要有鱼的,这预示这今年会“年年有余”,象征吉祥,象征喜庆。然而,这第二选就是饺子,春节的第一餐要吃饺子和面条,这象征着“金丝穿元宝。”大人们在家里忙着,孩子们也没闲着,一会儿去买个糖葫芦,一会儿去买个麻糖,山楂裹了一层薄薄的糖衣,晶莹剔透。咬下一口,糖霜的甜腻和山楂的酸涩完美结合,简直是绝配,让人赞不绝口。麦芽糖很黏牙,但配上鲜香的芝麻,好像黏牙也是一种享受,甜香的美味久久在口中回味。
要说到春节的重头戏,那当然非烟花莫属,这是小孩子们在春节最爱玩的,女孩们一般都喜欢玩“仙女棒”之类的,“嗞”的一声点燃它后,就可以拿着它在空中挥舞,就好似仙女在用自己的魔法棒施法,让女孩子们也过了一把“仙女”瘾。男孩子们可就不这么想了,他们认为那些都太小儿科了,声音响亮,猛烈的火炮是他们的最爱。说起玩火炮,这些男孩子们可有经验了,把火炮放进石子堆里,沙堆里,井盖里,甚至是谷堆里,可以说你能想到的地方,他们都想到过,并实践过。最美的还是亮空中的大礼炮,一点燃,礼花就像炮弹一样直冲云霄,然后变成一朵朵花,好像一只只蝴蝶纷纷扬扬的飘洒下来,美得让人移不开眼。春节的味道也蕴含在这一声声炮响中。
走亲戚和看春节联欢晚会是春节的必要活动。还没等吃完饭,孩子们就迫不及待的坐到电视机前等待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始。“开始了,“开始了!”,不知是哪个孩子叫了一声,人们就开始围到电视机旁,看晚会。幽默的相声,小品让孩子们捧腹大笑,大人们则在一旁嗑着瓜子,聊着家常,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正月里家家户户都要走亲戚,每个人都穿着新衣服,开开心心的拜年。孩子们则对大人们伸出手,嘴里说道:“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然后和同伴们比比,看谁的压岁钱比较多。老人们忙着拜年,孩子们忙着要红包,年轻人也忙着用手机上的“摇一摇”来摇自己的红包,这就拼的是运气了。如果运气好,摇个几十元,如果运气不好,摇到的就只有几分钱了。摇到钱多的姐姐总是嘲笑摇几分钱的哥哥。哥哥气得脸都绿了。春节的味道就在这欢声笑语中弥漫开来。
春节的味道是多种多样,它需要你细细地去品味,但是不论身在何处,春节的味道总会深深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
春节文化1000字作文 篇4
爆竹声声辞旧岁,瑞雪飘飘迎新春。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在不知不觉中到来了,每个地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习俗,我的家乡安徽是怎么过春节的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在春节前的一个星期,父母开始购置年货:鞭炮、烟花、食材、新衣……那么多需要买的年货,万一现金没带够怎么办?今天可流行二维码付款了,扫一扫码就可以直接付钱,也不需要担心钱包丢失。妈妈每次付钱都会感叹:“真是太方便了!”买完年货,大大小小的年货全堆在客厅,看上去好不热闹,也就有了一点年味了。
在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打扫房间,这一天被称作“扫尘日”,也叫“迎春日”。妈妈说,扫尘有驱除病疫、祈求新一年安康的作用,也有除“陈”(尘)布新的寓意。打扫完房间,大家会贴几个倒挂的'“福”字,还会贴春联,意味着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盼星星,盼月亮,可终于把春节给盼来了,这一天大家都起的很早,来准备忙碌又喜庆的一天。刚起床,耳边就传来此起彼伏的鞭炮与烟花声,热闹极了。大家穿上新衣服,吃完饭,就准备去拜年了。所谓拜年,就是要走街串巷地给亲戚朋友送祝福。长辈们在拜年前都会包好红包,递给小孩子们,当然,我也收到了不少红包。但是我的小叔在外地出差,不能与我们分享这份喜悦,怎么办呢?打开手机,就看到了小叔的朋友圈:“祝大家新年快乐!”嘿!科技可真方便啊,让远在他乡的小叔也能送来祝福。在大家互相祝福的声音中,拜年不知不觉地结束了。
晚上,就该吃团圆饭了,团圆饭的桌子上最不能少的菜有鱼和饺子。鱼象征着年年有余(鱼),而饺子作为中华传统食物,有着更岁交子,团圆福禄的寓意。一家人围在桌子旁,谈笑风生。一道道菜被端上桌,弟弟看到心爱的肉丸子,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接着爸爸就让弟弟把筷子放下,弟弟十分疑惑,爸爸笑着说:“要让老人先动筷哦!”爷爷说:“没关系的,让他先吃吧!”弟弟听了以后,认真地把一个肉丸子放进了爷爷的碗里,说:“爷爷,这个好吃!”“爷爷咬不动这个哇!”大家都笑了。
吃完饭,一家人开始看春晚,在大家的欢笑声中,奶奶感慨:“我们那时候可没有这么好的电视啊!真好!”老人们仿佛打开了话匣子,聊起了从前的生活……
你们家乡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吗?来分享一下吧!
春节文化1000字作文 篇5
春节到,到处都喜气洋洋。穿新衣,拿红包,当然也少不了逛花市!
我们这家子也不例外,高高兴兴地去逛花市。我们去的是海珠区花市,一到花市就看见一个大大的彩灯牌楼,这个牌楼顶端有一个像金花似的,闪闪发光的东西,璀璨耀眼。下边醒目的字眼"2010"盛着"金花",而"微浪"又浮着"2010"。三只拿着横联的可爱"小牛"站在"金花"旁向我们微笑,"五线谱"里的"音符"也绕着"小牛们"跳舞。牌楼的两根支柱上各贴着一条对联,牌楼里边挂着许多小灯笼。牌楼中间的四个大字写着:海珠花市。构成了一个十分漂亮的花市牌楼!
看,花市人山人海,真热闹啊!春联,风车,花儿…花市里应有尽有。有的是温馨一家子齐来逛花市,有的是甜蜜的情侣手牵手来逛花市,有的是小宝宝坐在爸爸的肩上逛花市…不少人拿着相机周围捕捉美丽的瞬间。
花市嘛,就得有花。接下来我们去卖花的地方,哇,真多花啊!有高贵不凡的蝴蝶兰,有出尘脱凡的水仙花,有姹紫嫣红的桃花…真是繁花似锦啊!还有那些拿着花的人们,看来它们要与花比美啊!买花的`人真不少,我们也决定买一盆海棠花。爸妈挤进花挡,认真地挑选着花。啊,终于买到了,这盆花可真漂亮呀!花档老板在大声呐喊销售,大家也拼命地"钻"进花档里去买花,热闹极了!我还看见一些非常长的银柳,在我看见的那么多之中,最长的长达三米半左右呢!
然后我们就去卖春节饰物的地方。瞧,那些喜庆的小灯笼,艳红的假爆竹,春节必备的春联…红红的一片,真漂亮呀,有不少人买春节饰物呢!看,那个大婶正喊着儿子为她挑个春联;有个小妹妹正拿着小灯笼晃来晃去;而我妈呢,禁不住诱惑,逐个逐个挑着春联,时不时还让我们给她提提意见呢…
春节逛花市真是一件美是啊,不但带给了我们欢乐,而且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浓厚的春节气氛!
春节文化1000字作文 篇6
有时候,表面上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痛苦不仅会带给他人,也会带给自己。
今年大年初一的时候,我和父母为了躲避亲友间生硬的“寒暄”,跟随旅游团来到了泰国。一落地,新春拜年家家户户间的客套离我远去,冲破桎梏,我开启了一段全新的记忆。
原以为春节不走亲访友已经让我记忆犹新了,没想到更令人惊讶的还在后头。正当我们满怀喜悦的乘坐巴士驶往海岛时,一个叔叔突然把埋在手机屏幕前的头猛地抬起来,惊恐地对着后排的家人说:“国内出事了!”大家听闻都担忧极了。我开始也没觉得有什么,直到我手机没电了,离开了舒缓的音乐,我突然发现耳边充斥着大人焦急的谈话声。伴随着黑夜的来临,白天所带来的五光十色已经褪去,原本以为会看到的是澄澈的透明,而此刻的车厢内却笼罩着一股看不清的白,像雾一般一如每个人各有各的忧愁。远在异国他乡,我对亲友的思念越发浓厚,不是单纯的寒暄,而是温暖的怀抱。窗外,远去的点点星光,仿佛让黑夜更加透亮;窗内,却布满烟尘,不知是病毒在弥漫,还是疑心在扩散。
一路的颠簸让我昏昏欲睡,一个响亮的喷嚏却将我惊醒。后排那个小男孩的母亲顿时惊叫了起来,对着儿子说:“你怎么可以对着姐姐们吐口水!”我倒是还好,但身旁的姐姐就遭殃了。她顿时就恼了,但她克制住没有发作。夜,还在扩散。
晚饭时间,她忍不住向父母倒了苦水。父亲听了后,立刻紧张了起来,只见他眉头紧锁:“我听到他们与国内亲朋视频聊天时,好像说男孩子临行时发烧是病毒性的。”大家一下子就坐立不安了,饭桌前像炸了锅一般讨论了起来。一时间,一传十十传百,人人自危。
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房间,学医的姐姐和我说:“其实,我觉得他们这样明显地排斥挺不好的,那个小朋友一看就不会是由肺炎引起的啊!”我也这样觉得。
第二天,小男孩的爸爸在启程时,和巴士上的各位澄清了这件事:“我知道大家出来一趟都不容易,也理解大家对此次肺炎病毒的恐惧,我的爱人是医务人员,在来之前我们已经为孩子做过了检查——包括验血等,确定是细菌性的了才出来旅行。大家可以放心。”全车掌声雷动。
美好的时光总是容易逝去,转眼又到了分别的时刻。我穿过一层层戴着口罩的人海,蓝的,白的,花的,不同颜色的口罩;麻的,棉的,橡塑的',不同材质的口罩。在车站,在机场,在一条条路上,代替了原本那张或光鲜、或平凡的脸,我好像看不清了——人们原来的样子,这个世界原来的样子。但我仍记得,现在是春节啊!记忆中那一张张温暖的笑脸,都是真实存在的。埋藏在口罩后面的一双双眼,是单纯的,还是复杂的;是惊慌的,还是淡定的?
记忆中春节的灯火阑珊,明年希望你还会回来。
春节文化1000字作文 篇7
“过年”是中国人经几千年流传演变、积累丰富的年俗文化,被人们视为一年中所有节令中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各个地方过年的风俗、讲究各不相同。
我家乡的春节风俗到了农历十二月二十四开始筹备过年的东西,家家户户把家里的每一个角落打扫得一尘不染,家里变得焕然一新;用物和被帐都行清洗,谓之“采囤”。人们便忙碌张罗备办各式年货了:买鸡、鹅、鸭、鱼肉;添制新衣饰;新购家具、器皿;选购年画、春联等。尤其要买柑桔、青橄榄等水果作象征吉祥如意和迎送亲友的佳果。旧俗过年前,男必新理发,女必“挽面”,现女子多为剪发美容。到了年三十(除夕),清晨时,在门口挂上红红的大灯笼,贴上新的对联。主妇们便忙着准备做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团年饭,顾名思义,是一家在过年时欢聚在一起吃饭,连故去的老祖宗也不忘记的。一家人团团围坚,这是每个家庭大团圆的美好时刻。一家人不论平时天各一方,或者平时有多少疙瘩,这个时候也应该欢声笑语,不能说伤心事或吵闹。将至新春的`钟声,每家每户把挂着的衣服都折好,免得日挂夜挂。然后赶着熬糖水,每条小巷都飘着糖水的香味,让人直流口水。深夜十一点时,鞭炮声逐渐响起,人们争先恐后地去寺庙,看舞狮表演。每个小孩争着摸龙头,象征在新的一年里龙精虎马。大人拿着美味佳肴,诚心拜祭庙里的大王,托他保佑全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整个寺庙人山人海,拥拥挤挤,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不许扫去鞭炮纸。以免扫去财气,因为春节期间燃放鞭炮,人来客往,地上纸屑、垃圾特别多,不打扫一下的确有碍大雅,因此,人们从外面扫到里面,把财气扫进屋来。我去衣柜拿新衣服准备换上去拜年,因为新衣服肯定有线,所以我拿剪刀,但是我怎么也找不到剪刀,我恍然大悟——因为年初一不能动剪刀,免得口舌之争。去亲戚家拜年时,要说一些吉利的话,千万别说“破”、“坏”、“没”、“死”、"光”、“鬼”、“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说出口来。正月初二,人们买一条鲤鱼,用来拜神后,就带鲤鱼到大海放生。正月初五,人们放鞭炮迎接财神爷。正月十五,是春节最后一天。家家户户都煮元宵,老人家吃一碗长寿面。闹元宵,吃元宵,骨肉团聚满欢喜!
喜气洋洋的春节,虽然各地的风俗各有不同,但是中国的五十六个朵争奇斗艳的鲜花,心连心,开心度过一个有一个的春节。因为春节正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