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作文(编辑 星际迷航)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这一天里,大家身边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见闻吧,这也意味着,又要开始写日记了。那么写日记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冬至的日记3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冬至的日记150字 篇1
今天阳光明媚,但不幸的是我不能享受温暖的阳光,因为我生病了,我不得不去寒冷的医院打点滴。今天是我生病的第三天。在医生和奶奶的照顾下,我的.精神终于有所好转,食欲大开。我悄悄对爸爸说:“奶奶说今天是冬至晚上,我想吃鸡饭。”爸爸笑着说:“这个要求太简单了。我就去乡下外婆家给你抓只鸡,让你好好吃一顿。”
下午,我挂上盐水,回家了。我父亲已经从乡下回来了。他带回来很多东西,包括我最喜欢的“土鸡”。我吵着要鸡肉。奶奶打不过我,马上把肥鸡处理洗净,放到炉子上开始煨。不一会儿,屋子里弥漫着鸡的味道。奶奶看到我流口水,马上给我盛了一大碗。我先尝了鸡汤。很好吃。我拿了一小块鸡肉吃,肉很新鲜,很好吃。晚上奶奶给我们做了甜桂圆,煮了鸡蛋,我又感受到了强烈的冬至气息。
好吃的鸡,美丽的冬至!甜煮蛋,甜冬至夜!
冬至的日记150字 篇2
今天一早,爸爸说,今天是冬至。我不知道“冬至”是什么意思。爸爸解释说,冬至是24节气中的`一个,意思是冬天到了,其实冬天早就到了,不过,到了冬至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从冬至以后,白天慢慢开始变长。
其实,到了冬至,真正的寒冷天才真正开始。冬至也算是节日吧,因为姥姥姥爷早就准备好了,要在今天包水饺呢!
冬至的日记150字 篇3
今天是冬至,我听老师说下午要搞一个冬至活动,全班学生都兴奋极了。老师说:“今天下午要带:碗一个、杯一个、小勺一个。”老师还说:“会有许多家长来做饭,有做素的、有做肉的,还有海鲜的'。”我一听这话,就更加开心了,恨不得现在就能吃一个。
终于到了下午,哎呀!我忘记带碗、杯子和小勺了,心想:“这可怎么办呢?”可把我急坏了。
到了第三节课,全班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拿出碗、杯子和勺子。老师说:“有请家长出场。”家长拿出了案板和生饺子,老师又说:“先让耿晨、秦鑫楠和张馨月试一试。”其他同学都在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她们,老师说:“这里有十几个杯子,没带碗的同学快来拿杯子。”顿时,我就乌云转晴天了,老师说:“现在开始发饺子。”从那热气腾腾的味道,我就知道肯定特别好吃。我说道:“先给我们第五组发饺子,我的口水就要流出来了。”同学们哈哈大笑,我立刻去盛饺子,啊,真香啊!我大口大口地吃饺子,味道好极了,真是超级好吃的饺子!
活动结束了,家长、老师、同学们的笑脸以及热气腾腾的饺子,还在我的眼前时而浮现,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冬至的日记150字 篇4
今天是冬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午妈妈给我们做了我们最爱吃的胡萝卜馅饺子,妈妈做的饺子可好吃了,我和妹妹每人吃了满满的一大碗,吃的我们的肚子饱饱的。妈妈说在她的小时候,老人在这一天总爱说这样一句话,冬至如果不吃饺子的'话就会把耳朵冻掉。其实这都是哄小孩子的话,就怕小孩们不吃饺子拿话吓唬他们的。
不过今年我和妹妹的耳朵是冻不掉的,因为我们俩个吃了那么多的饺子哦。
冬至的日记150字 篇5
冬至是一年中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12月22前后便是冬至日。冬至这一天将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为漫长的一天,过了冬至这一天,白昼逐渐变长,黑夜逐渐变短。从冬至开始将进入“数九”,冬至日也是“数九”的第一天,是一九的开始。塞北农村开始杀猪宰羊,进入冬藏,冬至这一天有吃肉、包饺子的风俗,俗有“冬至不吃肉,冻掉脚趾头”的说法。
哼着小时候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 九雁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那古老的歌谣,驻足季节轮回的山口,独身矗立在山岗上,任那呼啸的山风抖落落日的余晖,我深情地对寒冬做一次多情的回望。不觉中我深冬的脚步已迈进了冬至的门槛,感慨白昼之短暂,更觉得黄昏中我的身影被阳光拉的更长,歪歪斜斜,如影随形,在坑坑洼洼的起伏跌宕中随风飘散,在呼啦呼啦的疾风尽吹中淹没影踪,我的思绪也随着被拉长的身影,深深的将那冬至美好的记忆唤起。
冬至在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中,属第二十二个节气,这一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从这一天开始进入“数九”,正式进入寒冬,是一九的第一天。冬至也是中华民族最为传统的节日之一。冬至之日,在塞北农村中人们很是讲究,俗有“冬至大如年”之称,农民用一年辛勤的劳作,开始宰杀喂肥了家养的猪羊,将宰杀的猪羊用大锅扣在院落的阴暗角落里,用雪厚厚的覆盖着进行冬藏,为日后解馋和过年做好准备。冬至之日,北方塞外俗有吃肉、包饺子的习俗,俗有“冬至不吃肉,冻掉脚趾头”的说法,可想塞北之地有多么的寒冷。
冬至这天的黄昏来的太早,仿佛午时刚过,天就渐渐地暗了下来。村落里炊烟四起,徐徐升天,灯火通明,鸟儿叽叽喳喳在院落中的树枝上盘旋,飞来飞去,准备在静夜的寒风中栖息。宰杀后猪羊的男人们,围在火炉边,抽起了旱烟,拉起了家常,喝起了小酒;闲不住的妇女们将和好的面团,揉来揉去,搓成圆碌碌的.一条长线,用快刀截成无数个小段,撒上薄面,用手按成圆形的面球,在案板上转动着擀面杖,娴熟的转动着手中的面球,饺子皮一片一片像飞梭一样铺满了灶台旁的案板,串门的媳妇们用筷子不停的把饺子馅塞进抡起的饺子皮里,鼓鼓囊囊的放满一撇又一撇。炉上的大锅里冒起了热腾腾扑鼻的肉香味,羊肉炖萝卜,猪肉炖粉条,那是他们辛作一年温暖的向往,也是他们辛勤付出的回报。
冬至大如年,冬至是家的节日,也是异乡回归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一天南来北往的,东奔西走的都要为这个日子进行庆祝,都要在这个冬日里聚人气,庆团圆,近处的都要回归家的怀抱,远处的也要打个电话问寒问暖。正如远游的海龟,无论它漂游的再远,也要回归生它育它的那片沙滩;正如远方的游子,无论他身在何处,也要回归生他养他的那方泥土。在这个白昼最短的日子里,享受漫漫长夜中团圆的烛火,亲情的寒暄,啃上一块酥嫩的骨头,吃上一碗香甜的饺子,肉香中有亲情的温润,饺子里有撕骨的牵挂。
回想起童年的冬至,有着我青涩美好的回忆。在山涧溪水结冰的深谷中,我和小伙伴去滑冰车,双手用冰锥轻轻的在冰上滑动,那冰车飞一般从高处顺坡而下,那种眩晕的感觉至今也难以忘怀。小脸被寒风刷的通红,小手被寒风冻得发紫,鼻涕被寒风吹直了也顾不上擦拭,等玩的尽兴后,就相约小伙伴去砸冰,那冰块透着寒气,用擦完鼻涕的手指去搬动破碎的冰块,手指一下子就粘在冰块上,扯下来的手指生疼生疼。把砸好的冰块放在长时间擦鼻涕黑得油亮的袖口上揽在怀里,一手提着冰车,一手抱着冰块回家。在晚上把冰块放在盛满凉水的杯子里,放上白糖,喝在肚里真是那个清爽,冰到心底,舒服极了。在那个没有肉香飘飞的岁月里,一杯冰凉的糖水也足矣让我现在回味无穷。
冬至后日照时间一日一日长了,春日也一天一天近了,过了冬至这一天,白昼逐渐地变长,黑夜逐渐变短。过了冬至,与其说是进入寒冬,还不如说是进入暖冬,它能给人以希望,给人以热情。劳作的人们一天天都有了盼头,开车的师傅一日日有了奔头,上班的人们一天天有了熬头,离家的游子们一日日有了回家的念头,辛苦一年即将有新的收获,辛苦一年即将有新的希望。西方的圣诞节就要到了,圣诞老人会送给他们平安和快乐,传统的大年夜就要来了,年夜钟声会带给他们吉祥和幸福。
太阳到了冬至点上,在距离太阳最为遥远的冬至日里,虽万物凋零,寒风凛冽,可瑟缩中压不住生长的跫音;虽寒风袭袭,棉衣加身,可我的心里却温暖如春。冬日尚暖,情暖冬至,人心尚暖,回味无穷。
冬至的日记150字 篇6
难得冬至节还暖阳高照,无风无霾很舒服。下午和妈妈从浴室回来就开始忙活着包饺子。
妈妈拌好了饺子馅,我两就坐在电视机前一边看《一站到底》一边包饺子。我和妈妈协同作战,我负责给饺子皮蘸水,妈妈来包。分工合作效率高,不到半小时,一盘饺子40只完工喽!妈妈去烧水煮饺子了,我哪能闲着啊,我自己独立包了几个饺子从三岁看妈妈包饺子,四岁给妈妈打下手,五岁学擀饺子皮,六岁我自然能独立地包饺子了。嘿嘿,看看我的手艺还不错吧!妈妈说冬至节包饺子这项民俗需要时代传承下去,就如同妈妈小时候跟着她的外公外婆包饺子,后来妈妈到了苏州仍然每年都亲手包饺子,在妈妈心里不仅为了传承民俗更为了纪念她的.外公外婆。
我也要好好学习包饺子,甚至学着和面、擀皮、剁馅、拌馅一整套手艺,将来还要教我的孩子一直传承下去。
冬至的日记150字 篇7
哈密的冬天留给我打工路上的辛酸与苦涩,是冬至麻辣粉的记忆。
毕业后,为了生活我使劲在哈密石油基地折腾。那时的冬天特容易下雪,凛冽的寒风一过,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便随之而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大清早,雪花便飘荡在基地的上空,挂满了枝头,有孩子欢跑在银色的雪毯上。我清楚记得那是1998年的冬至,我被寒冷所包围,在自己租住的那家破房子里,我百无聊赖地看着窗外银装素裹的世界。也就在那年冬天,我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当时她在一家裁缝店当学徒,每天上班12个小时,没有一分钱的工资,老板说是学徒,不收学徒费就不错了。她长得不漂亮,很朴素很善良,跟满大街那些花枝招展的女孩子不一样,每天行色匆匆,显得格外柔小憔悴。
天黑了,星光闪烁在石油基地冬至夜的上空,寒风刺骨,我租住的房子玻璃窗上结了一层浓重的雾气,妻说今天是冬至节,一条街边的“川味麻辣”是一个暖和的地方,我们节省几个钱,不吃饺子了,冬至大如年,就去“川味麻辣”店吧。
妻依偎在我自行车后座上,不久便到了地方,推门进去,要了两碗麻辣粉,这便是两个人的冬至节!妻轻轻地咀嚼,笑意禁不住跃上眉梢。看着妻吃得满头大汗,一股酸楚直往我眼底涌。按家乡的习俗,冬至本应是吃饺子的,我当时是26岁的小伙子,50个饺子才能添饱肚子,那得花10元,一碗麻辣粉只有4元。刚从学校毕业,离开了母亲,是没有人疼爱的游子,没有人逼着你多吃些,没有人嘱咐你穿厚点,那时,幸好有妻,陪我度过了两年的打工年代。在那阴暗的日子里,她无怨无悔地选择了我,选择了执着和坚守。
结婚后,我应聘到一家国企,工作稳定。每年的冬至,妻就变着法子自己来做,用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把宽粉条和花生米置锅里煮熟,再把底料下到锅里,吃得儿子满头大汗一脸惬意地笑:“妈妈,真辣,又香又辣。”妻边吃边教儿子念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看杨柳,七九河开,八 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幸福的滋味在麻辣粉的热气中流淌,温馨的感觉在舒心的笑脸中弥漫。这一刻,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充满了柔情,如满屋的麻辣香。
这几日,天气愈发变冷,窗外的`寒风在不经意间刮掉了树枝上最后几片枯叶,那树似乎在告诉人们,真正的冬天来到了,再有几天就到了冬至,妻说,要进“九”了,冬至这天一定要吃麻辣粉,可以暖心、暖身,吃了我做的麻辣粉,一个大冬天全家人就不会感冒。
妻的麻辣粉不像市面上四川人做的,却更辣更香,吃在嘴里,辣在心里,也更加回味悠长。我不觉又想起了那年在石油基地打工的冬天,在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冬至夜陪她吃麻辣粉的情景,只是岁月流年,当年那为节省6元钱不吃饺子吃麻辣粉的女孩,已为人妻、为人母,爱上自己做的麻辣粉,这是我们一生值得纪念的用爱浇灌的节日,麻辣粉也会相守我们每年的冬至。
冬至对我来说是碗麻辣粉。熬上一锅麻辣麻辣的麻辣粉,我很想说幸福就是外面飘着雪花,我和全家人在有暖气的房子里吃着麻辣粉,感受着麻辣悠长的味道─回味、温馨、本色、悠长,这才是一个家呀!
冬至的日记150字 篇8
今天下午,我们二年级段举行了“回归传统,喜迎冬至”民俗活动。第一个节目是古代的拜师礼,拜师礼时女生右手搭在左手上面,男生是左手搭在右手上面放在胸前对着老师深深的三鞠躬。拜师礼是古代过冬至时学生必需要做的事,我们也给前来参观的领导老师们行拜师礼,感谢老师们远道来来。接下来的环节是做汤圆。
首先我们为上台参加比赛的同学加油打气,吴亦都果然不负众望得了第一名。比赛结束后就该轮到我们了,我们做的汤圆真好玩,有的大,有的.小,还有的里面的芝麻馅都露出来啦!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吃汤圆,我们来到食堂,迫不及待地吃起自己亲手做的汤圆。
吃完以后我心想:“原来自己做的汤圆吃起来特别美味!以后我要常帮奶奶一起做。”放学时我心想:“今天真是有意义的一天!”
冬至的日记150字 篇9
今天是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到老家去上坟扫墓。我们还在商店买了香、纸钱、金银元宝、火炮等祭拜物品。
中饭后,我和爸爸就出发了。一路上虽风景秀丽,但我却没心事观赏,只想着因为生病而去世的奶奶,在我的记忆中,她是多么的慈祥和蔼呀!
我和爸爸拿着锄头、畚箕上山了,爸爸忙着搬泥土扫墓,我在旁边拔草。今天天气好冷哦,我的`手都冻僵了。接着爸爸把香纸、元宝点燃烧掉,然后我和爸爸在奶奶坟墓前拜祭,在奶奶的坟墓前,我不由鼻子发酸,默默地对奶奶说:“奶奶,您在那边过得还好吗?以前,在我的印象中,您每天都那么忙忙碌碌,从来没享受过清福,现在您就安息吧!”接着我们就放了火炮下山了。
在我们回家的路上时,看见许多人都去扫墓,便问爸爸:“爸爸,为什么今天有那么多人来扫墓?”“因为今天是12月21日,冬至,这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习俗,上坟扫墓,祭拜亲人,来寄托对古人的一种思念之情。”爸爸回答道。
我不由朝山头那边看了一眼,奶奶,您放心,以后每一年我都会来看您的。
冬至的日记150字 篇10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一天还有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
我用无比欢快的语气念完上面这一段话,忧伤还来不及在我脑子里出现。
我看窗外,一排排光秃的法国梧桐在阳光中变的不真实起来。
孤单是一种很神奇的感觉,有些时候人们说自己很孤单,很忧郁,只是因为喜欢那种感觉罢了,不是真的。至少我就是其中之一。
“忽然之间,天昏地暗,世界可以在忽然之间什么都没有”…在过去的五个小时里,我一直在听这首歌,并且发呆、沉默,歌声在一次一次的轮回,没有一个音的改变,我的思维也没有任何改变。这时时间仿佛停滞不前,凝固了。张小娴说:“我们的第三者是时间”,只是脑子里忽然想到的一句话,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对我来说。
“你最心爱的吉他现在在我的'房间,你最想写的那首歌至今没有出现”。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歌词,朴实无华,但意义深远。在霍艳的书上偶然发现,新里一顿,然后刻在了脑子里。霍艳这个女孩与我有几分相似,我自恋的认为。
七七将在冬至这天晚上一夜长大,我等待着我们的成人礼。
去年的冬至仿佛就在昨天,转眼另一个冬至又悄悄地到来了。就像许多诗句里面说的那样:时光飞逝、弹指一挥间耳。了解冬至由来,感受冬至气息,体味生活的幸福。
冬至的日记150字 篇11
今天是冬至的第一天,天空飘着冷冷的细雨,我撑起一把小伞。象往常一样放学后背着书包往家走。
当走到八一桥时,我看到一位老爷爷踏着三轮车,在吃力的往桥上骑,车上装满了货物的纸箱。因为路面湿滑和上坡的原因,车子却爬不上去了,情形非常危险。看到了这个情形,我急忙丢下雨伞冲了上去,使出全身力气帮忙推车。一位行人叔叔也看到了,也加入了推车的行列。在我们齐心协力下三轮车终于上了桥,危险解除了,老爷爷下了车,激动的望着我们俩,连连致谢,非常感激。我倒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了,摸摸头,笑了一下。一下子,我觉得这样阴阴的.天气也挺不错的,虽然有点儿冷,可是让我们的手牵得更紧了,让我们的心连得更近了。
我回到家里,妈妈突然问我什么是文明礼仪,我自豪地回答说,我今天已做到了。因为乐于助人也是种美德。讲文明,懂礼仪,就要关注身边的小事,身体力行,一切从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