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腊八节作文600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此外,您还可以浏览作文栏目的赌圣观后感通用。
我的腊八节作文600字 篇1
伸了个懒腰,与太阳迟到地打了招呼后,一如既往的刷牙,吃早餐,那是十一点的特殊早餐,看起来像是吃剩下的面包渣和半杯失去温度的凉白开,拿起手机,显而易见的是"腊八节快乐"的祝福。“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的童谣在脑子里闪了一下,我忽而蛮有兴致的期待起今天的民间美食腊八粥。
晚上我们来到姨母家,姨母端上一盘江米制成的腊八粥,冒着腾腾热气,淡淡的米香弥漫开来。我看到那一粒粒米都饱满圆润的挤靠在一起,顿时垂延欲滴,其上还缀有蜜枣和些许红豆,葡萄干。便瞬间打开了味蕾,将白砂糖均匀撒在上面,忍不住满满塞了一嘴,细细品来,江米的黏黏甜甜,越嚼越有滋味,再配上辅料的酸甜融入口中,满有余音绕梁之感萦绕八方,口感醇厚绵延,使人不舍下咽,乐以忘忧,在大家共同分享后,我不由感叹着中国民间风俗的魅力。
后来,姨母为我们把腊八粥装到盒中带回家吃,不知是谁提议要放到美团网上卖,于是大家兴致勃勃地装到一个个盒子中外带一小包白砂糖。还贴有节日祝语希望买家用餐愉快,或许是下班族回家后,也都没忘记这传统节日,纷纷在网上购买,于是我们的腊八粥被外卖小哥一次次送走,我们收到的,是如潮的好评,在自己享受快乐的同时也为手机对面的买家提供便利,此时我才意识到,或许人们只是因为繁忙而无暇为某个节日做出什么,但其实那份传统依旧存在于心中。
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佳肴千里传,在乡音的缭绕中,中华美食之道一定越走越远。今年的腊八节别样而又使人记忆深刻。
我的腊八节作文600字 篇2
昨天,就是19号,2021年的第一场雪终于还是来了,但是和期末考试一块来的。无比煎熬的考试周算是落下了帷幕,结果似乎还可以,这两天算是可以放松一下玩一玩了。
这两天睡觉的时候,我都在回忆着小学的点点滴滴,记得当时刚刚入学的时候,看到路上走的初中生,感叹他们好高,转眼间我也成了初中生,忽然有种不知所措的感觉。期末考试也是如此,这三天期末考下来,似乎并没有什么如临大敌的紧张感,或是什么懊悔感,颇有点“梦似的”就考完了的感觉。似乎时间被加快了,前天刚刚开学,昨天就是期中,每次我在开学的时候想着期末考试时候的自己,现在又想着开学时的自己,翻以前的日记,往往发些感叹。
现在想想,疫情也已经一年了,但终究是在不断反复,我的心情也跟着起起落落。
记得2020年春节前夕疫情有了,那时候我在地铁上去黄庄上课,结果忽然通知课取消了,那时候我还在窃喜,不用每天坐地铁去上课做作业了,哪知道疫情的厉害;只记得当时大人们叮嘱了又叮嘱,整个超长的寒假楼都没下过几次楼。
后来上学期末复课了,仍是不敢怠慢防疫措施,结果又是一波,期末都没在学校考,回家又待了两个月,疫情平复下去,开学回来,防疫意识确实是有些淡了,前两天又开始成天戴口罩了。
周围许多人似乎都不能回老家了,但在北京,不也挺好的吗。
腊八过了就是年,不知不觉的,似乎并不觉得春节有什么了,像看的亲戚平常也能去看,而春节对我有什么意义呢?小时候,过年是一件很庄重的事,过年可以到超市去买东买西,当时这对我还是一项莫大的奖赏,但现在看来,似乎没什么了。少了的,可能是那一点“年味”,但愈发难找到了。
我的腊八节作文600字 篇3
腊八节来了,新年还远吗?每一年的腊八节我都很高兴,应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腊八节有很多习俗,泡腊八蒜,和腊八粥,还有各地不同的习俗,每一年的腊八节我都会过得很开心,来和你们分享我快乐的腊八节吧!
腊八粥是每年这一天,奶奶必给我熬的。传说,在古时候,是因为恶鬼总在农历腊八这天出来吓唬小孩。然而这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单怕赤(红)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说法,于是大人们便用赤(红)豆、绿豆、花生、葡萄干熬成腊八粥,也就是八宝粥。望着那紫盈盈的米粥,用勺子舀一点紫粥,细细品味,会让你觉得这不是粥而是一个小型的豆类展示会。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香香的味道,不由得令你再喝一碗这紫粥。
喝完腊八粥,便开始要做第二件事,那就是腊八蒜,在腊八这天泡上的蒜头,到除夕那天,不再是白色,而是绿色或黄色。绿色的蒜头绿得晶莹剔透,犹如一块无瑕的翡翠,黄的蒜头则如一个个味道甘甜的杏干,吃着翡翠、杏干样的蒜头,恨不得让你再多吃几个味道美味的饺子。首先,我按照奶奶的吩咐从橱柜里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密封罐,接着将紫皮蒜头去皮放入罐中,最后将陈醋放入密封罐中,盖好盖子,将一罐腊八蒜放入坛中。
忙了除夕的用品,我便开始准备过年的食品了。首先,我将各种水果、干果、瓜子放在桌子上,再把桌上的盘子清洗干净,将干果、瓜子、水果一个个的放入盘中,奶奶在一旁笑盈盈的说道:“我的静静长大了。”摆放好拼盘,望着桌子上那五花八门的拼盘,我从心里不禁地笑了,毕竟这是我一番辛苦摆出来的。
在这一天,这还从奶奶那知道了北京过腊八节的习俗,得知,来北京的腊八节不仅要吃腊八粥、泡腊八蒜,还要喝一大碗热热的羊骨头汤。因为这了这天,天气便越来越冷了。
虽然天气依旧在变冷,但我们一家人的脸上依然有着过节喜庆那快乐的笑脸。快乐的腊八节,等待着新年钟声的敲响……
我的腊八节作文600字 篇4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节,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就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而我家乡的人却喜欢吃咸味腊八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月初八早上,天刚蒙蒙亮,人就赶快起床熬粥。粥熬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饭,而是先将熬好的粥喂给枣树,将枣树树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诚地把粥抹在树痕上,这就算是枣树把饭吃掉了。人这样做的原因,据老人讲,原来我这个地区的枣树原都不结果,人都不愿意种枣树。枣神见人都不尊敬她,便变成一个老太婆来到人间。她在离村不远的地方画了一片果园,满园枣树,红枣满枝。人摘下一尝,又酸又甜,好吃极了,就纷纷跑到管理枣树的老太婆那里讨教。老太婆告诉大家,只要每年腊月初八给枣树喂顿米饭,枣树就会结果。人按照她说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树上都结出了红枣。这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其实这里面包含着许多科学道理:在枣树上砍些口子,可以调节枣树的营养增长,阻止养分向地下输送,好集中力量供应地上部分,从而保证了果实的营养需求。至于把粥抹在树痕上,其实不过是一种保护伤口愈合的土办法罢了。
直到现在,家乡的有些地方还保留有腊月初八让枣树吃米饭的风俗。当地流传有这样一句民谣:“腊八枣树吃米饭,枣儿结得干连蛋。”“干连蛋”,是家乡的土语,意即枣树硕果累累,果稠个大。
我的腊八节作文600字 篇5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自己特有的风俗,我的家乡也有着与众不同的风俗习惯,它独具特色,蕴含着浓厚的中华文化。
我的家乡在山西省大同市。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家乡的传统节日——“腊八节”。腊八这天早上,天刚蒙蒙亮,我们一家人便都早早地起床准备做腊八粥。说起这腊八粥的做法,倒是颇为讲究,八种主料,八种辅料,以与腊八的八相吻合,意喻吉利。
我把泡了一晚上的豆子放入锅里,加好水,锅中马上变成了五彩的世界,花花绿绿,还散发着微微的豆香。半小时后,豆子软了,我又把江米、薏米、黄米放入锅中。妈妈用大勺柔柔地搅和了一下,锅内马上就翻腾了起来。之后她将锅盖盖好便离去了,可我依旧对锅中的腊八粥十分感兴趣,耐心地等待着。过了一个小时,锅盖上冒出了白气,锅中也发出“咕咚咕咚”的声音。我兴奋地把妈妈拉过来,待她揭开锅盖,我便迫不及待地看向锅里,之前煮粥蓄满的水几乎消失殆尽了,搅和在一起的米粒时不时冒出一个个小气泡,仿佛一个个喷发的火山,膨大的红枣们却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爱的胖娃娃。“粥好了。”妈妈话音未落,我已捧着碗筷站在妈妈旁边。
舀一勺放入嘴里,粥煮的烂烂的,不用嚼,还透着一丝滑爽,很快就融化了,诱人的红枣更是香甜美味,让人流连忘返。
一碗粥下肚,整个人都暖融融的,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同时预示着一年的丰收喜悦和美好期盼,更预示着来年会变得越来越好!
我的腊八节作文600字 篇6
小孩小孩你别馋……”童谣在胡同上空回荡着,哦,腊八节快到了。
在这几天,胡同里的孩子好像格外活泼,就连我也被传说中的腊八粥所吸引。当爷爷奶奶出去劳作时,我们姊妹几个就会从家中翻些米啦豆啦出来,再准备一个小碗,就玩起了做腊八粥的游戏。
首先,我负责清洗豆子之类的食材,接着姐姐负责搭配,以保证最后做成的腊八粥“色香味俱全”,而妹妹最轻松了,只需将挑选好的食材放入碗中即可。
就这样,我们将一碗腊八粥的样品制成了。但家里却被我们弄得一团糟。爷爷奶奶回来后,将我们训斥了一番,但随后又道:“既然你们这么期待,那这次的腊八粥交由你们来做。”我们一听,“咯咯咯”地直笑。
等待了几天之久,腊八节终于来临,在这天我们起得格外早,生怕爷爷奶奶将我们的活抢走———做腊八粥。他们果然信守了承诺并说:“腊八粥可以由你们来做,但你们还小,必须听大人安排。”
听到这,我们高兴的跳了起来并欢呼。首先奶奶让我清洗黑米、大豆、红枣、莲子等,接着将这些较硬的食材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然后,爷爷和姐姐负责生火烧火,只见姐姐的脸变成了小黑猫,把我们逗的哈哈大笑。待锅中的水开后,奶奶和妹妹将食材按照易熟度依次放进去,听奶奶说,这样做腊八粥的口感会更佳。
在煮腊八粥时,我们几个总会不时地被空气中的香味所吸引,不一会儿跑去看煮好了吗?奶奶见我们着急的样,忙说:“别急别急,人人都有,心急可吃不了热豆腐啊!”随着时间的流逝,腊八粥终于出锅了,闻着扑面而来的香味,全家人赞不绝口,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腊八节。
童年的腊八粥,总是那么香;而记忆中的童年,也总是那么美。
我的腊八节作文600字 篇7
一年一度的腊八节又到了。在中国民间的节日中,腊八节虽不及春节、中秋、端午、重阳等那样热闹隆重,但由于历史悠久,传说动人,还是颇有影响的。今天就是腊月初八——腊八节。
一大早,妈妈就把我叫了起来,说是要带我去姥姥家去,我听后立马就起来了,随着妈妈到了姥姥家。到了姥姥家后已经快要到中午了,姥姥和妈妈便去了厨房做饭,我便和小弟玩儿,不一会只见妈妈端着一大碗粥从厨房走了出来,我好奇的看了看粥里边的东西,发现里边是一些大麦米、白云豆、赤豆、绿豆,和花生、枣、杏仁、核桃、栗子、莲子、百合、桂元肉、葡萄干以及各种各样的米和豆子等组成。
我问了问妈妈,妈妈说:“这是腊八粥。”我又问妈妈:“这腊八粥是怎么来的呢?”妈妈说:“腊八节本是佛教的节日。据印度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经出家修道,但是经过了6年的苦行生活,他仍然没有能在精神上摆脱对人生的各种苦恼。
这时他已经饥饿疲惫到了极点,幸好有一个牧女给他送来了奶粥使他恢复了体力。然后他又到河中沐浴,洗去了身上的污垢,最后在菩提树下静思7日7夜,终于觉悟成佛。于是佛教使把这一天作为“成道节”来纪念。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佛教徒认为释迦牟尼成佛是在十二月,即腊月初八,遂以“腊八”为成道节。古时候,每逢这一天,各寺院都要诵经纪念,并且仿效牧女献乳糜事,以各种香谷、果实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
我听完妈妈的说法后立即上网查了一些关于“腊八节”的资料,原来腊八粥,民间又叫“七宝粥”、“五味粥”。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腊八粥的吃法和做法也不同。民间最初只是在腊八这天,用红小豆煮粥。
查完后,我不禁感叹起来,原来“腊八节”还有这样的习俗。我暗暗发誓要好好学习,多多了解我们中国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