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听了一场关于“文物局工作总结”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写一篇好的范文有哪些要点?文档处理是我们成功管理个人和家庭事务的重要工具,让脑子的知识充沛,阅读范文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您还可以浏览工作总结栏目的商场个人工作总结分享。
文物局工作总结【篇1】
20xx年好事多多,喜庆连连,亚运会的召开,20周年馆庆,都是那么令人振奋,随着金牛迈着欢快的脚步到来,又为鼠去平添一分喜庆。在虎年的最后时刻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总觉得有些许的遗憾。一年来,在馆领导的安排下,我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对于我的本职工作却一直无暇顾及,以致直到现在都未能圆满地完成年初所制订的各项工作目标。这也让我深深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应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求。20xx年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年初为充实八路军纪念馆的网络宣传,在馆领导安排下,电脑输入《八路军编制序列暨主官沿革》近15万字的文稿资料,经校对,在我们的网站上发表。
二、全程参与了我馆申报“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材料收集及合成、打印工作,为本馆荣获“国家一级博物馆”殊荣而尽了一份应尽的责任。
三、结合长治市委、市政府倡导的“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武乡县委、县政府倡导的“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活动,全程参与了单位的“创优”、“创卫”材料汇编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
四、今年6月份本馆与日本民间参访团达成了联合办展协议,准备举办《抗战时期日军性暴力图片展》,在馆领导的安排下,做出了展览陈列大纲,交付省委宣传部审订。
五、为配合奥运安保,协助保卫科完成奥运安保应急预案,报省文物局安全督查处。
六、结合20周年馆庆,本馆出版了一系列研究丛书,我与李东光同志主要承担了《八路军纪念馆精品文物故事集》的撰稿、编辑、校对、打印及图片的整理工作,目前书稿已在审订之中。另外参与“20周年回顾”及“八路军抗战史陈列解说词”研究丛书的编撰工作。
七、全程参与山西省文博系统“太行杯”讲解员大赛活动,主要承担了幻灯片制作及讲解员的材料输入等工作,目前48位参赛选手的资料已全部输入完成。
八、全程参与本馆20周年馆庆事宜,圆满完成了馆领导交付的各项工作。 九、12月为提高全馆人员的综合素质,本馆特邀山西大学旅游学院的巫敬老师给我们进行了礼仪培训,通过一天半时间的学习,我学到了日常生活中所不能接触的许多知识,我深深感觉到自己各方面的知识是那么的欠缺,活到老,学到老,我要用胡奇才将军的尚学精神来鞭策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我是文物部的一名成员,文物工作是我的本职工作,文物是博物馆事业的生命线,对于我的本职工作今年我却做的很少,一年中经我手征集革命文物35件,整理文物资料100多份,看到上面这个数字我感到异常的惭愧,在新的一年中,我将严格按照馆领导对文保部工作的具体安排,继续加大文物科学管理的力度,学习和借鉴全国兄弟馆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馆文物工作的实际情况,加倍努力工作,把我馆所有现存文物能够登记造册、分类上架,使文物工作不留遗患,为我馆创建aaaa级景区奉献一份应尽的责任。
文物局工作总结【篇2】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县文物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依法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文物资源状况基本摸清,一批重点文物得到抢救保护,文物保护状况明显改善,文物保护基础工作不断加强,全县文物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县现有文物保护单位11个、可移动文物435件、不可移动文物67处、古籍文献有420部。现将我局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责任,加强管理,文物安全工作迈出新步伐
一是顺利通过全市201X年度文物安全责任目标考核验收,荣获全市文物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二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县文物局与各乡镇、相关责任部门签订了《2025年度文物安全目标责任书》,与野外文物看管员签订了《野外文物看管人员的协议》,层层落实文物安全管理责任。三是继续落实拉萨市文物局文物安全检查记录、文物安全巡查日志及文物安全值班报告等制度,向各乡镇文保单位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春节、藏历年期间文物安全工作的通知》(尼文物发{2025}1号)《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十项管理制度》《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办法》(尼文物发{2025}3号),《关于下发XX县文物法人违法违规案件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尼文物发{2025}4号)等在全县开展文物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对辖区内文物点开展安全巡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备案,及时进行整改。同时,落实文物库房各项制度,开展了文物库房安全检查、盘点工作,确保了库房文物安全。四是坚决打击文物犯罪。积极配合公安等机关开展文物安全大检查,建立文物安全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共排查19次,有力的维护了全县文物的安全。
二、健全体制,夯实基础,文物保护基础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进一步强化文物保护基础工作,对辖区内区、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档案资料进行充实完善,对破损文物标志碑及文物展示牌及时进行了更换修复。并装订成册《文物保护管理制度》、《文物消防安全制度》、《行政审批服务指南》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做好了政务服务平台的事项梳理和西藏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文物审批工作。二是法律法规宣传到位。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和消防安全系列宣传活动进文物单位,通过编印发放书籍资料、媒体宣传、短信提示等手段向群众宣传文物安全的重要性,在节假日,提醒群众注意安全用火,确保文物古迹的安全,发放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及图册、光盘等宣传资料1000余份。三是执法监督有力。加强对文保单位的日常巡视与突击检查;实行人防与技防相结合,坚持文保单位的24小时值班制度。积极兑现201X年的工资33600元。
三、保护为主,服务民生,文物保护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一是推动文物保护项目建设。圆满完成了XX县切嘎曲德寺文物平安保护工程前置手续办理工作及投资10万元切嘎曲德寺文物防水工程修缮工作及投资10万元如巴寺文物安防保护。二是积极配合市文物局做好了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基本情况调查表统计、建国以来被盗文物暨相关案件信息统计、问题地图统计等圆满完成了上级交付的任务。三是利用资源优势、每半年举办一次文物保护培训班。派业务骨干赴内地参加文物培训,提升文物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知识储备。
四、加大宣传,合理利用,努力让文物活起来
一是为充分展示我县丰富的文化遗产,增强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促进我县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在前期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我局编纂完成了XX县文物保护法宣传册,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大家讲述了XX文物的历史。二是为进一步做好文物保护知识宣传,年初我局还印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坚持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向广大农牧民群众摆放宣传版面、解答现场咨询等形式宣传全县文物工作取得的成果,使广大市民更形象、深刻的了解文物保护过程以及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本次宣传共摆放宣传板15块,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欢迎。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25年我局认真按照上级要求,圆满完成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从工作中看出了一些问题:
一是人员不足。目前县文物局只有1人,没有相应的编制,除了负责本职工作以外还要做其他工作,XX县文物分布广、工作量大,人员就更显得非常紧张。
二是缺乏专业人才。我局现有的工作人员中没有一个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专业人员,为此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带来很大的困难,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效果不明显。因此,增加人员编制的同时配备一些考古发掘、古建筑保护维修、文物鉴定与修复等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三是文物保护意识还有待加强。从我县的情况来看,农牧民群众和相关单位文物保护意识还不强,认为文物保护仅仅是政府和文物部门的事情,对联动机制存在应付和敷也,置之不理、与己无关,需要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社会风气,使我县的文物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
四是资金不足。虽然县政府逐年增加文物保护经费,但文物修缮费用高,规格高、门槛高,没有相应资质,无法承担修缮任务,所以基本上只能解决一些技术难度相对低的工作,所以治标不治本,对后续工作带来了一定隐患。
六、下一步计划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下步工作中,我局将进一步克服困难,迎难而上,以抓铁有痕、滴水穿石的工作韧劲,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
1、坚持保护第一、抢救为先、预防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继续做好我县文物保护工作。
2、加大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文物点安全隐患检查力度,确保XX县各类文物的绝对安全,同时积极搜集和整理资料,做好新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
3、继续做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鉴定工作,切实做好我县可移动文物维护工作。
4、协调我县文物保护单位负责人,及时组织局工作成员到实地调研,争取在2025年落实我县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切嘎曲德寺和吞弥桑布扎故居的修缮项目。
5、针对我县各类文保单位和重点文物点水资源不是很宽裕,存在发生火灾事故时缺水的现象,联合县消防部门,向县政府申请资金,为部分文保单位和收藏可移动文物较多的文物点修建水池,以便发生火灾时就近取水灭火。
6、争取资金,编纂XX县《文物志》
7、争取资金,对11家文物保护单位远程监控平台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文物局工作总结【篇3】
一、去年基本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文化厅领导下,全市文化系统干部职工按照年初确定的“文化发展年”目标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开拓创新、干事创业,在文化体制改革、艺术创作生产、影剧演出放映、群众文化活动、文物管理保护与开发、文化市场管理、文化产业发展、基层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整合资源,艺术创作和演出取得新成就。各艺术院团和艺术创作研究院坚持以创作为中心,发挥主创人员和省城创作人才优势,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创作排演了京剧《李清照》、都市民俗剧《泉城人家》、新曲艺晚会《泉城,你好》、“庆七一”和“民心工程”专场晚会、歌舞晚会《多彩的旋律》、吕剧小戏专场、杂技晚会《龙飞凤舞在泉城》,移植排练了吕剧《贬官记》、《玉珠串》,豫剧《程婴救孤》等,加工修改了舞蹈诗《沂蒙风情画》、儿童剧《少年大舜》、歌舞剧《鹤飞》、校园剧《魔方幻想曲》等。专业和业余创作演出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荣获奖励54项,在省级和大区级各类比赛中荣获奖励270项,创历史新高。
其中,京剧《李清照》、舞蹈诗《沂蒙风情画》分获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银奖、第四届全国舞蹈“荷花奖”舞蹈诗铜奖,均填补了我省和济南市此类赛事的空白;儿童剧《宝贝儿》因演出超千场被文化部授予“文华荣誉奖”;京剧《李清照》、都市民俗剧《泉城人家》分获第八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新剧目奖,儿童剧《魔方幻想曲》获山东文化艺术节演出奖;情景魔术《花仙子》获“金菊奖”第三届全国魔术比赛“铜奖”;杂技《转台高椅》获文化部主办的“金狮奖”第六届全国杂技比赛“银狮奖”、“道具奖”和“教师奖”;儿童剧《少年大舜》、歌曲《你真美》获山东省第七届“精品工程”入选作品奖;艺术学校戏曲班学生表演的吕剧小戏《搬窑》获全国戏曲比赛决赛主演二等奖、配角三等奖;歌曲《我心中圣洁的雪浪花》获中国优秀群众创作歌曲大赛金奖;书画作品《雪域情缘》、《济南名胜水墨写生》分获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山东省第二届写生展一等奖。全市7个艺术院团共演出2777场、收入645.4万元、观众达416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同比增长72.7%、33.7%、77.2%。各影剧院放映电影7012场、票房收入459.4万元、其他收入574.2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比增长4.4%、23%、16.7%。
服务基层,各类文化活动多姿多彩。全市专业艺术院团和各级文化部门坚持“三贴近”原则,联合山东电视台等单位组织举办了“大家一起来”等系列文艺演出、“迎亚足赛·创文明城”系列文化活动、第二届济南市“荷花奖”新人新剧目会演、北洋大戏院“周周有戏看”系列演出、“齐鲁慈善之光”文艺演出、“三下乡”文艺演出、百场“清照”文化进社区演出、消夏广场文化活动、民间艺术展演、全市首届民营企业文艺调演、电影《小宝贝与大宝贝》首映式、第二届齐鲁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第二届和第三届齐鲁国际动漫艺术展、济南地区青少年电子琴比赛、书画摄影展以及春节、“五一”、“六一”、“七一”、国庆系列节庆演出等50余项大型文化活动。
各县(市)区文化部门及社会文化部门为农民送图书约6000册、戏曲演出130多场、书画春联近千幅。其中,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举办的第二届“泉城文化社会办”项目洽谈会规模大、范围广、档次高,与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达成意向170项,涉及金额1.3亿多元,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公益文化活动和兴办文化产业的良好氛围。首届民营企业文艺调演历时4个多月,创作排演节目200余个,参与创作演出的职工达2000余人,观众近10万人次,丰富了企业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举办了反映“背街小巷”整治的大型文艺晚会、亚足赛开幕式和“中国济南·韩国水原”韩国周开幕式演出。与法国里昂市艺术中心等联合举办的“城市红装—法国当代艺术展”作为中法文化年法国文化年的重要项目,是按照国际惯例在我市举办的一次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展览活动之一和最具影响
市图书馆接待各类读者42万余人次、外借书刊40余万册次、为各服务点和分馆送书158次3万余册、完成课题服务100余项、举办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110余次,编印《文化信息快报》、《信息摘编》、《城市管理动态》等8种81期,出版了《济南指南》、《济南市图书馆馆藏古籍书目》两本专著,有效提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积极保护,文博事业取得明显成效。各级文物管理部门以《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实施条例》为指针,在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前提下,维修了长春观、闵子骞祠。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和道路改造,全面调查了近现代优秀建筑和历史街区,初步拟定了《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抢救发掘了马鞍遗址、龙山战国古墓、按察司街遗址等,参与了南水北调工程济南段文物发掘工作,出土了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市博物馆积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作用,在国内博物馆界率先推出周五“免票日”活动和对大中小学生及未成年实行免费参观的优惠政策,先后举办了《济南体育成就展暨中国古代体育史图片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画展》、《纪念李清照诞辰920周年书法展》等16个不同类型的陈列展览以及“馆藏国宝特别鉴赏周”活动,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市文物店积极开拓文物市场,收购各类文物和工艺品230余件;实现销售收入835.5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29%,创历史最好成绩。
依法管理,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各级文化市场管理和稽查部门坚持繁荣与管理并举,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服务措施,推动文化市场向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依法经营的综合治理方向发展。重点开展了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集中整治活动,采取日常巡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组织市和县(市、区)稽查人员跨区域暗访,重点加强了对黑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超时经营等违法现象的查处。成立了全市网络文化协会,建立了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开展了“网络文化进社区”活动,举办网吧网络管理人员上岗培训班等11期,规范了互联网上网服务业经营行为,维护了经营单位合法权益,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超时经营等违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行业形象有了较大提升。开展了以大力弘扬正版音像文化、增强未成年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主题的“济南市第六届音像市场法制宣传周”、“正版音像文化宣传月”及送正版音像制品进校园活动。加强了对音像连锁加盟店的检查和整顿,对违法情节严重的连锁店责令关闭,正版音像制品市场占有率保持上升态势。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对歌舞娱乐场所的管理,加大了对演出市场特别是农村演出市场的监管力度,营造了良好的城乡文化环境。据统计,市及县(市)区文化市场稽查队共出动稽查人员3万余人次、出动车辆5000余次、检查各类场所1.5万余家次,查处违法经营网吧716家次、取缔黑网吧66家、收缴盗版音像制品70余万盘。
发挥优势,对外文化交流硕果累累。通过政府派出、随团访演、出国商演等方式,共派出10余批次文化代表团分赴美、法、韩、英、印尼、匈牙利等10余个国家以及中国台湾省进行交流演出和举办展览、展销等活动。受市政府派遣,民间艺术团和杂技团赴法国雷恩市参加中法文化年活动,举办各类民间艺术展示活动120余项、杂技演出30余场,展销书画作品及民间艺术品100余种、6000余件。市杂技团先后到10个国家进行访问和商业演出达1068场、观众129万余人次、收入50余万元人民币。受市政府派遣,市京剧院携根据英国故事改编的京剧《凤游城》赴友好城市—英国考文垂市参加“戈达娃艺术节”演出,获得圆满成功。市曲艺团赴台北进行了5场“齐风鲁韵”专场演出,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和当地媒体给予充分报道,收到良好效果。
点面结合,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在认真学习上级有关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精神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市属影剧系统产权制度改革
贴近基层,县(市)区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各县(市)区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章丘市举办了“激情章丘”等系列大型文化活动,观众达40余万人次。多方筹资完成了总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的文化馆综合楼建设。历城区组织大型文化活动10余起,送电影下乡110余场。特别是“魅力历城”分9大系列30多项活动,观众达30余万人次。槐荫区举办了“我的兄弟姐妹”助残演出、“槐荫—我们美好的家园”等60余项活动。区图书馆阅览室免费对老年人开放。长清区新建区少儿图书馆和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完善农村图书室60个,区图书馆由三级馆升为二级馆。发掘清理古墓葬26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近2000件套,新发现文物点10余处。历下区建成了电子图书室。
成功举办了第21届消夏广场文化活动,参演人员近万人,观众达60余万人次。商河县组织鼓子秧歌代表队多次参加演出和比赛,先后荣获中国(连云港)全国鼓乐精英大赛一等奖、“第二十七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表演精品奖、“第六届中国民间艺术节”银奖、泰山艺术奖铜奖。平阴县举办各类公益性文化演出活动30余次,取得了全县12处文物保护单位的土地管理权、使用权。市中区建立了200多支民间文化团体,举办文艺演出活动800余场。对全区129处古文物、古建筑进行普查,38处予以登记公布,10处进行挂牌保护。天桥区举办了首届社区之歌艺术节,举办各类展览10余次。济阳县举办消夏广场文化活动30余场,将一座建筑面积达1100平方米的办公楼改建为图书馆,藏书10余万册,阅览室面积240平方米,年接待读者10万人次。
综观去年的文化工作,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贴近全市中心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背街小巷整治工作,创作演出了“民心工程”综艺晚会、都市民俗剧《泉城人家》;围绕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作排演了《泉城交响曲》大型广场文艺晚会;围绕亚足赛、韩国周、“世界500强峰会”等举办了系列文化活动。二是贴近基层、服务基层。与主流媒体联合举办了“三贴近”系列演出活动,开展了百佳文化小康建设评选活动,促进了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市文化局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和指导工作达3266人次。三是改革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进一步增强。邀集国内京剧界名家联合打造的京剧《李清照》,从构思到创作、从融资到组织创作力量、从演出到参加全国比赛,始终坚持市场取向,采取市场运作、社会参与、企业融资、联合打造的办法,一举荣获中国第四届京剧艺术节银奖,填补了我市该项奖项的空白,也为全省赢得了荣誉。市曲艺团创演的都市民俗剧《泉城人家》和“新新曲艺晚会”《泉城,你好》均在改革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市杂技团积极开拓国内外演出市场,取得年演出过千场的好成绩,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总的看,虽然去年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还存有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文化工作队伍的市场意识和运作市场、发展文化的能力有待加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力度、深度不够;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力度不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慢等。
二、今年工作计划
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重要一年,也是加快文化建设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一年。为此,我们把2005年确定为“文化服务年”。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一)进一步繁荣文艺创作和演出。艺术院团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以市场为导向、以创作为龙头、以演出为中心,努力提高艺术产品质量和文化服务水平。加大精品生产力度,重点抓好大型多媒体情景剧《柳舞泉韵》、儿童剧《胎记》、曲艺晚会《乡音泉韵》、大型歌舞剧《李清照》等剧(节)目的创作排演,适时组织举办第三届“荷花奖”新人、新作、新剧目展演活动,推出3至5台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剧节目。进一步加工修改新编京剧《李清照》、都市民俗剧《泉城人家》、儿童剧《宝贝儿》等,力争使其艺术质量再上新台阶。围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搞好儿童剧创作演出,组织举办“百场儿童
文物局工作总结【篇4】
文物局XX年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文物局工作总结【篇5】
一、去年基本情况sO100 在市委、市政府和省文化厅领导下,全市文化系统干部职工按照年初确定的“文化发展年”目标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开拓创新、干事创业,在文化体制改革、艺术创作生产、影剧演出放映、群众文化活动、文物管理保护与开发、文化市场管理、文化产业发展、基层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整合资源,艺术创作和演出取得新成就。各艺术院团和艺术创作研究院坚持以创作为中心,发挥主创人员和省城创作人才优势,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创作排演了京剧《李清照》、都市民俗剧《泉城人家》、新曲艺晚会《泉城,你好》、“庆七一”和“民心工程”专场晚会、歌舞晚会《多彩的旋律》、吕剧小戏专尝杂技晚会《龙飞凤舞在泉城》,移植排练了吕剧《贬官记》、《玉珠串》,豫剧《程婴救孤》等,加工修改了舞蹈诗《沂蒙风情画》、儿童剧《少年大舜》、歌舞剧《鹤飞》、校园剧《魔方幻想曲》等。专业和业余创作演出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荣获奖励54项,在省级和大区级各类比赛中荣获奖励270项,创历史新高。其中,京剧《李清照》、舞蹈诗《沂蒙风情画》分获第四届中国京剧艺术节银奖、第四届全国舞蹈“荷花奖”舞蹈诗铜奖,均填补了我省和济南市此类赛事的空白;儿童剧《宝贝儿》因演出超千场被文化部授予“文华荣誉奖”;京剧《李清照》、都市民俗剧《泉城人家》分获第八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新剧目奖,儿童剧《魔方幻想曲》获山东文化艺术节演出奖;情景魔术《花仙子》获“金菊奖”第三届全国魔术比赛“铜奖”;杂技《转台高椅》获文化部主办的“金狮奖”第六届全国杂技比赛“银狮奖”、“道具奖”和“教师奖”;儿童剧《少年大舜》、歌曲《你真美》获山东省第七届“精品工程”入选作品奖;艺术学校戏曲班学生表演的吕剧小戏《搬窑》获全国戏曲比赛决赛主演二等奖、配角三等奖;歌曲《我心中圣洁的雪浪花》获中国优秀群众创作歌曲大赛金奖;书画作品《雪域情缘》、《济南名胜水墨写生》分获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山东省第二届写生展一等奖。全市7个艺术院团共演出2777尝收入645.4万元、观众达416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同比增长72.7%、33.7%、77.2%。各影剧院放映电影7012尝票房收入459.4万元、其他收入574.2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比增长4.4%、23%、16.7%。 服务基层,各类文化活动多姿多彩。全市专业艺术院团和各级文化部门坚持“三贴近”原则,联合山东电视台等单位组织举办了“大家一起来”等系列文艺演出、“迎亚足赛·创文明城”系列文化活动、第二届济南市“荷花奖”新人新剧目会演、北洋大戏院“周周有戏看”系列演出、“齐鲁慈善之光”文艺演出、“三下乡”文艺演出、百嘲清照”文化进社区演出、消夏广场文化活动、民间艺术展演、全市首届民营企业文艺调演、电影《小宝贝与大宝贝》首映式、第二届齐鲁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第二届和第三届齐鲁国际动漫艺术展、济南地区青少年电子琴比赛、书画摄影展以及春节、“五一”、“六一”、“七一”、国庆系列节庆演出等50余项大型文化活动。各县(市)区文化部门及社会文化部门为农民送图书约6000册、戏曲演出130多尝书画春联近千幅。其中,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思路,举办的第二届“泉城文化社会办”项目洽谈会规模大、范围广、档次高,与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达成意向170项,涉及金额1.3亿多元,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公益文化活动和兴办文化产业的良好氛围。首届民营企业文艺调演历时4个多月,创作排演节目200余个,参与创作演出的职工达2000余人,观众近10万人次,丰富了企业职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配合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举办了反映“背街小巷”整治的大型文艺晚会、亚足赛开幕式和“中国济南·韩国水原”韩国周开幕式演出。与法国里昂市艺术中心等联合举办的“城市红装—法国当代艺术展”作为中法文化年法国文化年的重要项目,是按照国际惯例在我市举办的一次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展览活动之一和最具影响力的对外文化交流盛事,受到省市领导好评和社会各界普遍赞誉。 市图书馆接待各类读者42万余人次、外借书刊40余万册次、为各服务点和分馆送书158次3万余册、完成课题服务100余项、举办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110余次,编佣文化信息快报》、《信息摘编》、《城市管理动态》等8种81期,出版了《济南指南》、《济南市图书馆馆藏古籍书目》两本专著,有效提高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积极保护,文博事业取得明显成效。各级文物管理部门以《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实施条例》为指针,在加强对文物保护单位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前提下,维修了长春观、闵子骞祠。配合城市基本建设和道路改造,全面调查了近现代优秀建筑和历史街区,初步拟定了《济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抢救发掘了马鞍遗址、龙山战国古墓、按察司街遗址等,参与了南水北调工程济南段文物发掘工作,出土了一批有价值的文物。市博物馆积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作用,在国内博物馆界率先推出周五“免票日”活动和对大中小学生及未成年实行免费参观的优惠政策,先后举办了《济南体育成就展暨中国古代体育史图片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画展》、《纪念李清照诞辰920周年书法展》等16个不同类型的陈列展览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