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句子作文(编辑 星际迷航)请看下面小编为您搜集的有关“妈妈小传作文”的资讯,再次感谢您的光顾也希望您能多多留意我们的网站。网络时代学会写作是人们必备的素养,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写作之前的知识经验,会给作文带来很好的效果。
妈妈小传作文 篇1
我的妈妈出生在枣阳市太平镇的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在家里排行最小,上面有三个姐姐。俗话说“庄稼佬,喜欢小”,再加上母亲俏皮而又懂事的性格,使她深受姥姥姥爷的宠爱。
姥爷白天在外上班,晚上才能帮姥姥干农活,姥姥是整天在田地里忙作,所以妈妈从小就喜欢跟姥姥去地里。开始,只是在田地里到处乱跑;长大些,就开始学着帮姥姥做事了。小孩子嘛,干起活来也不累,妈妈就成了姥姥的好帮手。
妈妈在七岁那年上小学了,她知道自己家庭条件不富裕,几个姐姐也在上学,父母天天都很劳累,所以学习非常用心。一放学,她和同学趁着天未全黑,急忙趴在操场上写作业,写完做业就一路小跑着回家,每当姥姥姥爷还没回家,妈妈和姐姐们就去菜地里摘几棵青菜,再分好工,就下面条了。妈妈说:“她们一起做晚饭那是最快乐的事,她们那速度恐怕没几个人能比得上。”
在晚上,妈妈点着蜡烛做练习题,她总是家里睡得最晚的,姥姥心疼妈妈,有时陪着妈妈学习;妈妈也心疼累了一天的姥姥,有时就假装去睡觉了,等姥姥他们都睡熟了,再接着起来学。因此,妈妈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总让妈妈苦恼的是如何解释那少了一截又一截的蜡烛了。
妈妈快小升初考试时,姥姥姥爷承诺如果妈妈考的好了,就奖励一辆自行车,这是最让妈妈记忆深刻的事了。当然,妈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由于太爷爷的去世,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料理太爷爷的后事,让姥姥姥爷欠了债,买自行车的愿望就泡汤了。妈妈为此伤心了好几天,想到父母的艰辛,也就释怀了许多。
初中毕业,妈妈去襄阳上了高中,这是由于几个姐姐都去打工了,姥姥姥爷便凑钱送妈妈上学,妈妈能上高中就很知足了,所以在学校生活很节俭,别的同学是吃面条,妈妈每天只吃白馍馍。面对同学的疑问,她就说:“我从小就是吃我妈妈轧的面条长大的,想吃点馍馍了。”妈妈还把钱的支出和收入都记在本子上,写得有条有理。
高中毕业后,妈妈便到了邮储银行上班,刚上班年轻,又是与钱打交道,当然出了不少差错,也垫了不少钱。不过这些钱买来的教训也让她有了经验,做事更加认真仔细。
后来,经亲戚介绍妈妈认识了爸爸,再后来就有了我。妈妈就为了我辞了工作,跟着爸爸去了郑州在幸福中的我慢慢长大了。妈妈还是想回枣阳上班,便就回来了。妈妈工作忙,很少有长假,我就被送到了爷爷奶奶家,妈妈一有时间就会抽空回来看我。
我长大了,转学回到了枣阳,回到了妈妈身边,我就特别喜欢看妈妈上班的样子。她坐在柜台里面,耐心地办业务,输入东西时目不转睛,数钱时那速度可快了,她总用最好的服务态度去迎接他人,在家里又用最愉悦的心情面对我。
妈妈真的很辛苦,独自承担很大的压力,从不告诉我们。她在我眼中是伟大的,是一个我敬佩的母亲。
“妈妈,有你真好!”这句话献给我的妈妈,一个很平凡很平凡但于我而言很伟大的人。
妈妈小传作文 篇2
列车是这片旷野唯一的战士。在它疾驰的同时,窗外的景色开始扭曲,汇成一片树木翻涌的海,将角落的虚无彻底湮没。和着星零阳光最后的光亮,列车桌板上那口紫砂壶隐约镀上淡薄的金边。母亲细细把玩着壶柄的磨砂,用余光淡淡地瞥了我一眼,嬉笑着接受我的访谈。
“我的家庭呢非常和睦,小时候家里条件不怎么好,后来在爸爸妈妈努力之下,各方面的条件慢慢好转……”
“我小时候幼儿园都没去,就因为学费交不起……”
列车略微颠簸起伏,母亲谈吐平静,好似她与童年的缩影早已完全背离。可在淡然的记忆深处,也曾经存在着漂泊背面的彷徨。似那口早已望破世尘的壶,也曾受尽千锤百炼的苦寒。
“在求学过程中,我最难忘的是在上初中时与好朋友一起骑自行车到学校,你追我赶。”
是啊,她追逐着前方的彼岸,在父母白首起家的过程中挑灯夜读,日复一日地磨练自身,用拼搏去仰望天边的尽头。
“再后来,我小学和初中都是以全校第二的成绩毕业……于零六年获得硕士学位。”那壶终于浴火重生,完成由泥土至近乎成品的蜕变。
古有九雅,焚香,品茗,听雨,赏雪,侯月,酌酒,莳花,寻幽,抚琴。她钟情于品茗与听雨,在那如戴望舒《雨巷》淅淅沥沥的断肠深处,远方的霓虹与灯火被冲刷得朦胧。雨点之下,苍生无言。
在我的印象里,她与茶、壶似乎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喝茶对她来说有种特点的仪式感。或是龙井,或是普洱,在午后沏一杯茶,再静候着阳光爬上紫砂壶口,直至茶的初苦在嘴角彻底渗完,慵懒地享受这独属于自我的时刻。
壶之清润,非浮华可拟。
车厢的尽头是四起的争论,两种极端的论点被闲暇的乘客无限放大,我持有疑惑的心态与她对望,她方才看似敷衍却又郑重地回答:“你要允许不同人发表不同的观点,这世间本就没有对与错的言论。”
她是坚守的一角。在这个高脚杯,香水瓶盛行的时代,纷纷攘攘的人群喧嚣着穿梭,各种古朴的器皿陆续动摇,以精美的装饰添上新的标签,增上新的噱头,而壶却未曾改变一分一毫,用坚守在万般繁华的盛放中坦然含苞,用初心昂首踏过时代的变换。
以壶之清,赏世尘之欢。
妈妈小传作文 篇3
我的母亲有两个哥哥,五口之家。一家五口,挤在14平方的公租房里,生活十分拮据。我的外公是温州阀门厂的工人,每月有28元的工资,支撑起全家。因为家里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母亲上小学前寄样在我的阿太家。
阿太家在平阳乡下,母亲最早的记忆就是和我的阿太一起捡槐花、捡遗漏在地里的花生。充满野趣。年幼的她还把小小的黄色槐花用线穿起来,当作项链围在脖间,自认为美极了。
到了吃花生的时节,她还将三粒荚、四粒荚的幸运花生精心挑拣出来,煮好,也用针线串起,吊挂在窗前。晒干后,嘴馋了,就褪出一颗花生荚来吃,母亲说那是很甘甜的。
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母亲便从平阳乡下转到了温州上小学。一开始,语言不通,每天都被老师流下来开小灶。母亲刻苦用功,两个月后成绩就名列前茅了。
但母亲也有过一件不太光彩的事她并不是一直都乖巧勤奋的。四年级的时候,可能是由于工作繁忙吧,母亲当时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不怎么改语文作业,于是,身为语文课代表的她,也开始偷懒了不写语文作业。整整一个月,没有写语文作业!居然毫不担忧?!谁知有一天,语文老师突然抽查语文作业,母亲战战兢兢,汗不敢出,谎称作业落在家里了。从此以后,她再也不敢撒谎,再也不敢写作业了!
也许,正是这件事促使母亲养成了凡事认真的习惯,母亲学习一直不错,成年后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
教师生涯,对母亲来说很辛苦,也很幸福。早自修、改作文、遇见顽劣的学生和不可理喻的家长都是各种心酸一言难尽的事。常常在放学后兴高采烈地打电话:喂,妈妈,我放学啦!你哪时候回家?我还在学校,很快就好,妈妈今天四节课,累死了,回家和你说。匆匆挂了电话。
但是,有一些可爱重情的学生,又可以治愈一切。今天四节课累死了,不想吃饭。但是今天中午有个学生哥哥,看我来不及吃午饭,就从食堂里带了一份学生餐给我,哇塞,我太感动了!还有个学生看我今天嗓子不舒服,在我办公桌上放了盒润喉糖!母亲大大的眼中充满了美好与感激,似乎疲惫也一扫而空了。
繁忙的工作之余,母亲不忘抽出时间陪伴我。每天,她都会精心构思,在我的作业登记本上写上一段话,或是一段诗,或是一个笑话,或是一个简单的鼓励,或是一个简笔勾勒的笑脸浓浓的爱,尽在美妙的文字里,给予我成长的力量。
瞧母亲握着笔,又在思索写下春风一样的文字。
妈妈小传作文 篇4
我的母亲于1980年11月25日出生于温州。在荷花路的一个四合院西侧的小小阁楼里,开启了她的'童年生活。
8岁时,母亲上了小学。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她爱上了小学生活。在小学四年级时,她遇到了她最喜欢的老师——黄春燕老师。她曾回忆说:“黄老师给我的感觉很不同,她总能轻易地拨动我们的心弦。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我逐渐爱上了数学。休息日,黄老师总是免费为我们辅导奥数,还特地为我们准备了‘奢侈零食’。我对她又敬又爱,那时候我就想,自己长大了也做和黄老师一样的好老师。”正是因为这样一份崇敬,一份幸运,在母亲心中悄悄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六年级时,母亲获得了温州市奥数竞赛三等奖。在黄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母亲还获得了全国奥数竞赛三等奖,她成了所在学校获得此荣誉的第一人,对她来说,这是莫大的惊喜和鼓舞。通过这项荣誉带来的奖励政策,母亲不必按就近原则,顺利地进入了更多的中学——温八中。
进入温八中,母亲通过分班考和毕业考综合成绩,以级段第11名的成绩进入当时的重点班。重点班的同学,个个拔尖,在激励的竞争和重重压力下,母亲调整心态,逐渐体味到初中学习生活的乐趣和美好。她回忆说:“初中学习生活节奏很强,活动丰富多彩,同学优秀能干,我如一只井底之蛙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打开了眼界。”有一段时间,母亲的学习成绩不稳定,她在寒假里给她的班主任胡玫老师写了一封信,倾述了自己学习上的困惑。她很快收到了胡老师的回信,让她寻找到了自己前进的方向。这封老师的回信,她珍藏至今,那是无比珍贵的回忆。
梦想的种子不断壮大,母亲做一名老师的信念更加坚定了。初中毕业志愿,她毫不犹豫地放弃了重点高中,选择了读师范,并选择了她喜欢的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师范毕业,母亲顺利进入了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在教学过程中,她找到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也体会到了用心、细心、耐心的重要性。她说:“这是一份辛苦而幸福的职业。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我依然会选择这份职业。”
这颗梦想的种子发了芽,逐渐长大。
妈妈小传作文 篇5
童年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我们要珍惜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如果过去了就不会有“回头路”了。
我母亲的童年很有趣,那是,家庭贫困,只要是能省的都省了。平日大人们在地里种菜,母亲放学后,回到家,首先要去做饭,而且是用砖和泥垒起来的炉子,烧柴火。大家看,在往日,母亲在十岁时,做饭已不是母亲的一大问题了。做完后,把自家养的鸡赶到鸡窝里去然后打扫大院子,拿着古老的大扫把把院子清理干净。夏天,天气炎热,母亲把饭桌搬到院子里来,有几个人,就在饭桌周围摆几个小木凳,然后把饭碗、筷子和一盘咸菜,,母亲和她的家人常常吃不到新鲜的菜,虽然自家都有菜地,可是舍不得吃,每当菜成熟时,首先卖给别人,供孩子们上学和吃穿,以此看来,那是的生活有多么贫苦呀!在冬天,以前和现在比起来,差距很大,现在往往只是下雪一会儿,地上只有一点积雪,可从前气温很低,只要下雪,一下就是好几日,地上的积雪很厚,厚达二十多厘米,母亲和村中其他的小伙伴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小时候最流行的游戏是打沙包,只要一有空,母亲就去找别人一起玩,开心极了!
在岸边有条小河,河岸边长满了小草,有时母亲不做家中杂事时,就拿着镰刀、提着柳条编织的篮子到河岸边割草,带回家喂家兔和猪。童年过得可真快,一眨眼间这美好的时光消失了。
母亲长大成人了,在参加工作时,母亲和父亲偶然相遇,在工作中,父亲经常细心帮助母亲,使母亲感动不已,再说了,要不是父亲苦苦追求母亲,母亲才不会答应呢!后来,他们结为了夫妻,依我看来,他们是多么完美的一对呀!好幸福呀!!
没过多久,就有了我,我可是他们的心肝宝贝,母亲在怀我的时候,总是没有胃口,不想吃饭,还经常感到恶心,但母亲为了我付出了一切,宁愿自己痛,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好。母亲行走不便,在怀我的第八个月,走起路来,肚子大的像唐老鸭一样。
快到母亲节了,你们准备了什么礼物,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妈妈小传作文 篇6
有一片大海,那是母亲的胸怀;有一上,那是母亲的心灵。面对那熟悉
而亲切的面孔,我常常会看到母亲含泪的微笑。不记得多少次提起笑来,却始终不敢写下那两个字…我怕把手中的笔,怀着无限的感激与为彻地写出我生命中最挚爱的人。但今天我执起手中的笔,怀看无限的感激与爱,来书我的母亲来。
1976年11月5日,母亲在广东省湛江呱呱坠地。她是家中的老幺,上有两
个姐姐,一个哥哥。母亲说:“我小时候是个乖巧的女孩,说不上人见人爱,花
见花开,但是致命弱点是胆小又不自信。求学期间,我会的题目不敢举手,会做的事不敢去做,所以丧失了很多学习与发展的机会。直到上了大学,我才意识到自信的重要。”所以现在,母亲经常鼓励我说,自信是深窥自己,创造奇迹的关键。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你的终极目标,即使沿途风景很美丽。
母亲的体操天赋异禀,她告诉我,她从小就喜欢在茅草堆上翻跟斗,很多动
作都是自学成才的。因为当时小镇很穷,只有一间职业中学,所以没能接受很好的教育,文化成绩不佳,只能走体院之路,随后就开始工作。2000年,与父亲结婚,婚后两年生下了我。这一切的一切看似多么平凡,多么微不足道呀!有人问我:“你觉得你的母亲伟大吗?”我的回答是:“傲视群山的巍巍昆仑固然值得歌颂,但是平原与丘陵也一样不朽。在我眼里,我的母亲就是不朽传奇。”
我出生6个月后,母亲得了荨麻疹而不自知,于是我成了被传染者。住在医院里,全家人除母亲外,都守候在我旁边。怕再度传染给我的母亲孤身一人在家,焦虑不安,愧疚不已,只能暗自垂泪,暗自祈祷…当母亲讲述给我听这件事时,一向坚忍不拔的她神色有些黯然似乎还在为当年自己给孩子带来的无妄之灾而心疼难受。在我的印象中,母亲从来都是个坚强的“女汉子”,我几乎没有见过母亲因为苦而落泪,没有见过母亲因为累而抱怨。那一刻,我静静地端凝这位“女汉子”。
她有一头乌黑的长发,长发中掺和着几根被岁月冲刷而留下的白发,记载着她对家庭的贡献;稀疏的眉毛诉说着育子的艰难,“血丝”而又如宝石般炯炯有神的眼睛,投射着她对生活的热爱。
母亲的肩膀没有铁石钢强,但它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比铁石更坚韧;母亲的肩膀没有荷花的雅致,但它承载了无限的爱意,比荷花更柔情;母亲的肩膀没有枕头柔软,但给予了无尽的亲情,比枕头更温暖。如今我在学校住宿,远离这个肩膀。带着不舍,带着依恋,我必然而决然地告别了依傍。
母亲赐予了我生命,引领我幸福安然地渡过了幼年,现在我是一位踏上青春征程的青年。这一段以及以后的路,母亲,请您看着我走就好。
正如龙应台《目送·山路》中所说:“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母亲,我们从此就是互相目送、似乎渐行渐远但绝对是地可裂情不灭的母…
妈妈小传作文 篇7
母亲是一个普通职员,两个孩子的母亲;然而,她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因为她教会了我笑对生活,热爱生活。
儿时轶事
我的母亲出生于湖南省永州市,她有两个弟弟。
小时家里贫困,能省的几乎都省。母亲的儿时生活十分艰苦,每天要走三公里路去学校,回来家后还要洗衣拖地和干家务活。一年12个月,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到肉,因此,母亲常常眼巴巴地盼望着过节,听舅舅们说那个时候母亲常将肉给留他们吃,而自己只是稍微尝一下解解馋就作罢。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母亲依旧勤奋地学习,每天晚上干完家务后便到桌前学习。母亲成绩常常名列前茅,得过的第一名数不胜数。可是由于家境贫苦,母亲只能放弃读书,开始闯社会。
就业艰辛
因家庭贫苦,母亲初中毕业就辍学了,离开了她心爱的学校,和当时村里的年轻人一样闯深圳,找工作。
一开始母亲在一家电子工厂做生产流水线员工,收入时好时坏。她后悔当时没有好好读书,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她就告诉自己,“扛住,都会过去的”。
20xx年,母亲进入深圳市正菲文化传媒公司做销售工作,在这份工作中,母亲学会了沟通技巧,增长了阅历,工作和工资也都稳定了下来,我们的家庭状况也日益变好。
那时母亲为了工作早出晚归,有时我只得跟随着母亲在公司休息,但即便这样,母亲依然勤奋学习,工作上不断精进。
四口之家
20xx年,父母初识;次年,父母结婚;20xx年我来到了这个世界;20xx年,家里又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天使——妹妹降生了。我们这个家,越来越热闹和兴旺。
在我小时候,母亲常常因我生病请假,劳力操心;待我稍大后,不再频繁生病,母亲才稍稍轻松一些。
妹妹的出生,使得母亲变身为一位“超人”,似乎拥有无限的精力。
每当我问母亲:“您累吗?”母亲总是说:“不累,看着你们一天天成长,这是我人生最幸福的事情。”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出身贫苦但乐观进取的人,一个关爱孩子不知疲倦的人。如果我现在也算得上一个积极进取、勤奋努力的人,那正是因为母亲的影响。
妈妈小传作文 篇8
在我心中,母亲向来都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无论现在还是过去。
上下学的途中,是我和母亲聊天的一个好空间。在这期间,我已经不止一次地听母亲提起她自己的过去了。
1978年10月8日的夜里,新建镇马渡村的一户农家院子里灯火通明。在众人的期盼下,一个女娃呱呱落地,一阵阵娃娃的哭声夹杂着众人喜悦的谈笑声,这就是母亲出生时的场景。
母亲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这个家无钱无权无势。只有五个未成年的孩子。
所以外公外婆一直处于努力干活、辛苦劳作的状态。母亲的出生,让这个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母亲上头有三个姐姐,一个哥哥,尽管外公外婆十分忙碌,但母亲却一直在哥哥姐姐的爱护下成长,这是母亲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这种美好却只维持到了母亲八岁。
母亲八岁那年,外公外婆竟然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远上广州去卖鸭。要知道现在交通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到广州尚需不少时间。更何况载当时那个不发达的时代呢?更何况,还要背井离乡,与自己的孩子分别呢?这是多么重大的决定啊!但外公外婆为了一家人的生计,他们不得不这么做。天知道他们内心是有多么难过啊!所以小姨和母亲被送往姨婆家寄宿,舅舅和另外两个姨被安排住校。
有谁能知道分别之际,众人心中的不舍?又有谁能知道,年纪尚小的母亲与小姨面对寄人篱下的生活的不满?又有谁能知道,远在广州的外公外婆心中对孩子的思念与牵挂呢?也许,只有他们自己能知道吧。
从母亲口中得知,在姨婆家的日子并不好过。姨婆家有七八个孩子,最大的孩子都成家立业了,最小的尚在襁褓之中。面对这样的生活,母亲只能和小姨两人相依为命。每天早上起床,去野外割回喂猪喂羊用的青草,才能吃早饭。而早饭,则是一个冷馒头。放学回家,母亲和小姨便会快速地完成作业,然后帮忙打扫屋子,还要帮着表哥表嫂带孩子,直到深夜才睡下。第二天又是如此……循环往复,不见尽头。
之后几年,母亲和小姨又不知搬了多少次家,住过多少人的家,却从来没有一次住过自己的家,一直过着与父母分离的日子。
尽管生活艰难,母亲的学业却一直没有被放弃。
母亲成绩很好,是当时班里的佼佼者,可谁又能想到这么一个学霸,所有学习成绩都是靠自己一个人一点一滴积累的呢!在这么艰苦的过程中,母亲没有得到过任何人的帮助,只有她独自一人在这黑暗的道路上,一步一步摸索着慢慢行进着。
那时候的母亲坚信,学习是她唯一的出路。而这个理念,同时也被她灌输进了我的脑脑子里。
过去,母亲总是让我好好学习,可我却丝毫不在意,也不明白这其中母亲对我深切的期待。
所以,每每听到母亲这8岁到20岁期间的经历,我便忍不住自己即将决堤的泪水。原来,母亲小时候是这么过来的。原来,母亲的童年一半是幸福,一半是艰辛。
在经历过这么几年的寄宿生活后,母亲似乎变得坚强了,也更努力了。也是因为无人帮助学业的原因吧,英语成绩开始下滑,整篇短文读下来,就连一个句子都不能读通顺。也正是这个原因,母亲只考上了金华的中专。
20xx年母亲毕业,并且在那一年,和我父亲结了婚。
20xx年,母亲生下了我。那时,母亲深切地知道并体验过,寄宿在别人家,不能与自己父母相见的感觉是多么委屈,所以母亲放弃了去外地工作就业的机会,待在这个小县城当我陪读。
现在,我已初二,弟弟也在健康快乐地成长,母亲也能好好工作。相信现在的母亲是最幸福最美满的。
母亲生我们,养我们,无疑是伟大的。作为子女,又有什么原因不去孝顺他们,让他能继续幸福地度完一生呢?
妈妈小传作文 篇9
在最平常的生活中,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人格的伟大。题记
1980年2月17日,适逢大年初二,在缙云县一个偏僻小村子的一户普通的农民家中,迎来了一个新的小生命,这便是我的母亲。
由于当时国家政府实施计划生育,母亲本是不允许出生的。外婆不忍心让这样一个鲜活的小生命消失,于是决定偷偷生下母亲。母亲出生后,家中添人虽说是极高兴的,可当时家中生活本就拮据,母亲地出生非但不能为家里分得半块田地,还被罚了一担米。这对一户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外公外婆生活上的压力也更大了。
母亲上幼儿园时,比其他孩子更调皮。不但不肯去幼儿园,还总是哭着要这要那。外婆即使家中经济困难,也会拗不过母亲的死缠烂打,给母亲买一些零食。对此,母亲也曾感慨,非常后悔自己当初的做法。到了上小学,母亲那顽劣的性子好像突然被磨去了不少。从一年级入学开始,母亲就开始跟着哥哥姐姐早起上山采黄花菜,从不抱怨。在校也是老师的一把好手。成绩总能够名列前茅。
母亲的人生转折点是中考,那时的母亲应该已经深切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那时她不仅要努力学习,还要兼顾家中的经济问题。为了节省开支,母亲每个星期都会带一盒酸菜去学校,每餐都是清粥拌酸菜,并且酸菜的量都是母亲精心算好的。母亲当时正处于青春期,快速生长,急需营养,可想而知母亲当时的情形了。
母亲当然也明白中考的意义,对于学习非常用功。当时住校到点了,宿舍就会熄灯,但这并没有阻碍母亲学习的动力,点上蜡烛继续做题。就连同睡觉前的那几分钟,也被母亲的温习旧知霸占。规律的生活源于一条条的认真落实,三年如一日的那份认真劲儿始终如一。功夫不负有心人,母亲的中考成绩超越缙中录取线几十分,但是命运似乎与她开了场玩笑,最后迫于生活的无奈,母亲最后选择了松阳师范。
在师范就读的那几年,日子依然过得紧巴。或许是因为长大带来的越来越强烈的自尊心,母亲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用餐。周末时,大多数女生都会成群结队外出逛街,母亲为了节省开支就留在学校练毛笔字。
毕业那年,年仅19岁的母亲被分配去了大源镇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成了一名小学教师。母亲在校时成绩名列前茅,为何会分配去如此偏僻的乡下,这与母亲出身卑微不无关系。在那里,母亲与父亲相识相知相恋,结婚后就有了我。为了方便我读书,又千辛万苦调到了县城工作。
母亲如今已经39岁,尽管年龄增长,但对待工作却愈发认真。每晚都认真备课,还经常与我探讨班级管理工作。在平常的日子里,即使现在的生活也逐渐变得富裕起来,但她总喜欢早起步行,一年下来花在交通与添置衣服上的钱是极少的。
平凡的生活总想要磨平母亲的棱角,但是那份与生活全力抗争的劲儿却丝毫不减。这就是我那平凡而又独特的母亲。
妈妈小传作文 篇10
母亲小传母亲今年46了,处在一个尴尬的年龄。其实母亲也有年轻的时候,我看过一张照片,是母亲与父亲爬山时拍的。母亲梳着刘海,穿着简练,加上时光的打磨,颇有港风韵味。放在今天,就是一个标志的美人。母亲什么时候跟着父亲我并不知道。“那时候是包办婚姻,看对眼就成了呗。”父母总是这样解释。母亲跟父亲在家乡待了几年就来常州打工了。不久就有了姐姐,接着我就出生了。父母租一间屋子,几十平米,门口就是垃圾桶,带着我和姐姐住下了。父亲跟着亲戚出去打工,做油漆,一般是做点工。“那时我一天就挣35钱,你一生病几百就没了。”父亲这样回忆着。父亲整日打工,家里大小事都由母亲干。那时我上一年级,姐姐大我三级,我对那时最深刻的场景是在夜晚。月亮很皎洁,母亲在公共庭院旁打水洗碗,姐姐趴在书桌上写作业,后门没关,母亲就借着台灯微弱的光洗碗。我趴在井旁看井里一汪汪颤巍巍的月亮,母亲的劳动身影似乎就这样定格了。
我们在那个木屋里住了几年,但我们在一年四季里都过得很苦。春天细雨多,屋子里有很多东西容易潮湿。母亲趁着天晴一点赶紧晒东西。那是我还小,看着母亲高大身影忙碌着……夏天是最难熬的,空气是大雨将至前的闷热,家里终于安了一台空调在父母房里。我和姐姐把凳子拼起来当做床架,在上面铺上席子,凳子不是平的,睡着铬人,于是我仗着身形小挤进父母床里,母亲搂住我睡着了,呼吸轻颤颤的,这呼吸伴随着我无数个夏夜……终于有一天,我们家买了房住进小区。渐渐地我们家富裕起来,我开始大手大脚花钱,骄纵取代了贫苦的自卑,我也开始追求浮华。母亲注意到了这一点。有一次她带我来到菜市场,门口都是卖菜的老人,他们租不起店铺,都聚集在门口摆摊。他们皮肤黝黑干燥,尤其是眼睛,浑浊悲哀。唤起了我最初的记忆。曾经省吃俭用的日子……我恍然大悟,我经历过心酸与贫穷,就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能骄纵奢侈。我望向母亲,她依旧满含笑意。母亲是位好妻子,她跟着父亲任劳任怨,同甘共苦;她也是一位好母亲,启迪教育着我。
妈妈小传作文 篇11
我的母亲,生于北京,长于北京。她没有太出众的相貌,可却有一颗不甘平凡的上进心。她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如今在做与临床研究相关的科研工作。她常说,她一路走来到今天最重要的秘诀便是努力。
少年时求学的她总会遇到挫折。她说,她小时候很贪玩,所以初中没有如愿考上市重点中学。这次失败的经历在她不甘落后的心中埋下了种子,于是她发奋用功,充分利用每分每秒,甚至熬到凌晨两三点都是常有的事。她骨子里好像就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她的父亲曾不止一次提过想让她上家对面区重点的,都被她回绝了。她说,要上,就上最好的。于是,她以全校第一的名次考进了当时的市重点。
高考稳定发挥的她,考进了北京大学医学院。就这样,她带着全家的信念走上了学医的道路。很苦,但她坚持过来了。这也是她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没有人是全能的,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挖掘自己擅长的事情,并把它做到极致。她回忆道:我当时凡是跟实验相关的事,就总是做不到最好,有时候也很苦恼,明明都那么努力了,为什么还是做不好呢?这个事情困扰了我很长一段时间。那后来呢,你找到自己擅长的事情了吗?我追问道。很幸运,我找到了。我发现,别人做的总结,都不如我!说到这里,她浅浅一笑。那一笑,仿佛已逝的青春,又重新洋溢在她的脸庞,美好而鲜活。
结束大学学习的她,步入了北京医院,真真正正成为了一名医生。在认真工作的同时,她没有就此放下学习。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于是不久后,一个机会就悄然地来到了她的身边医院有出国进修的名额,但为了方便与外国教授交流,决定举办一次英语考试决定出国进修的人选。其中年龄最小的,便是她。她感叹道:学习是一生的事,它能让你终身受益。
或许正是因为她生命中的那一抹渴望未知的色彩,驱使她离开了医院。她说,做医生一眼便能望到头,我想让我的人生更具有挑战性。于是,她投身去了临床医学做科研。职业的跨越很难,但好在她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用坚持和努力一步一步向上攀登,哪怕前方是悬崖峭壁,她亦不惧。也正因如此,她的人生路走得比旁人更顺利,她说: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怀才不遇,所有的不遇只是因为你还做的不够好。
回首往事种种,皆已成定局。面对过半的人生,她说她最遗憾的事,是没有继续留下来做医生。她在救治病人的时候,能真切感受到,她是幸福的。可好在,她也是幸运的,找到了一份合适自己的工作。
领略了我母亲别样的人生后,我也真切地感受到:她是在逆境中绽放的花朵,是敢于追寻梦想的追梦人,是不甘平淡的挑战者,是不断向上攀登的奋斗者。她的一生,好比一幅色彩鲜明的油画,用色大胆,富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又不过张扬。
这便是她,永不服输,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