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展示方式,同时它也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了更好地满足您的需求,我们对“告别并不可怕作文”进行了编辑。希望本文所提供的参考资料能对您有所帮助!
告别并不可怕作文【篇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水调歌头》吟出了多少人的情丝惆缕,道尽了多少人的苦诉肝肠。离别总是常事,悲伤相伴左右,虽如此,但我们仍要向前迈进,只留几滴泪水陪离别作伴,心中唯有一个信念:抹干泪,向前进!
那年的冬天好像特别冷。在这许久不见雪花的南方,竟也产生了鹅毛般的奇观,我满心欣喜地在外面跑着、跳着、闹着。父亲看了说:别闹了,受了凉。
晚上躺在沙发上,津津有味看着电视,家后边院子里拴的狗却躁动起来,发出一声声吵闹的噪音。我只以为它像平时一样,想挣开链子,到外边去撒欢。说来也奇怪,它从小栓到现在,却仿佛永远对外面的世界期待,按理,它现在当放弃了。我走到窗边,喊道:别叫了!胖胖!胖胖听到我的声音,愣了一下,仰起头,似祈求般看着我。我没在意,见它不叫了,转头走了。之后的整晚,只传来一声似呜咽、似悲鸣的哀号,再无声息。我感觉事情有些不对,但终究没再去看一眼。
第二天一早醒来,我耐不住,走到窗前,见胖胖躺在寒冷的地上,并不躺在它那间肮脏的小储物间里,好像睡着了。我轻呼一口气,安下心来。不多时,正当我门前坐着,欣赏美丽的雪景时,传来了奶奶的一声惊呼:狗死了!我脑袋轰的一声炸开,登时只剩一片空白,嗡鸣不断,脑海里只剩下一行字在不断盘旋: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仅一瞬间,恍如隔世。和胖胖的回忆,不断从脑海中涌出来。
它是我这辈子最好的朋友,也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忠诚的狗。胖胖出生在北京,四个月时被我带回老家,开启了长达一生的监禁。因为我要回北京上学,所以我与它几乎是每年见一次面,之后即使回来老家,也极少去看它,可它对我的忠诚,却无与伦比,甚至于比常年喂养它的,我的奶奶,还要忠诚。我对不起它,我明明能够把它从链子中解放出来,能给它自由,它却每次见我,都满心地蹦着,跳着,逢年过节被放出去一两天,也并不是急着去享受,累了便在我脚边趴着,和我一起晒太阳。我去散步,它也跟着,像跟屁虫一样跟着我,正如小时候的我和我的妈妈。
还记得我刚回老家上学那年,告别妈妈登上远行的列车时,我哭成了泪人,爸爸不住地安慰让我考上清华北大,那就用不着离开北京,离开妈妈了,我点着小脑袋,坚定地说:我会的。
胖胖是不是也只希望和我待在一起呢?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没有什么对东西的向往,有的只是这一个简简单单的目标,我沉默着。我极少去看它,不是因为我不想去看它,而是不敢,每次看到它的眼神,我就会发自内心地感到疼痛,难受,真的难受,喘不过气来。
看着胖胖僵硬的,被冻得如坚冰一般的尸体从房中拎出,我真的想放声大喊:胖胖,我对不起你!我对不起你!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靠在墙上,心如死灰。
在那个大雪纷飞的冬天,我告别了那个我一生的朋友,也是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朋友,曾经如此,现在如此,未来也是如此。因为,我再不会对不起任何人,任何动物。
我要将那肆意纷飞的眼泪,凝结为我前进路上的汗水,终有一天,它将形成奔涌之势,冲刷掉一切阻挡在前的障碍,在那冲刷殆尽的世界里,只有我嘶声竭力,震彻云霄的呐喊:告别,并不可怕!你们,永存我心!
告别并不可怕作文【篇2】
我有一个缺点,就是经常做事缓慢,一点儿也不利索,为此,我经常受到批评。
一次考试的时候,试卷发下来了,我先写好名字和班级,之后发现别人已经在飞速地答题了,我这才不慌不忙地开始写试卷,我看着一道又一道的题目,慢慢地想着,好一会儿,才写下了答案。我偶尔抬头望了望其他同学,只见他们都在奋笔疾书,我这才快了起来。可是,我才刚快了那么一点点,又慢了下去,回到了原来那蜗牛般的速度。当我写到阅读题的最后一题时,别的同学早已把作文写了大半,我安慰自己:“不用担心,我一定会赶上他们的!”有了这个想法,我安定了下来,继续不慌不忙地写起了作文。当我写到第五行的时候,却发现不知什么时候,他们已经把整张试卷都写完了,正在等待着下课呢!
我慌乱了起来,这时,放学铃声响了起来,该收卷了!老师叫组长下来收试卷,这该怎么办?我连作文的一半都还没有写好呢!我只好跟老师说我还没有写好,老师跟往常一样耐心地等着我。“小鸟——小鸟”清校的铃响了,我这才写好试卷,当我要交给老师的时候却发现老师已经走了,我只好把试卷放在讲台桌上。
不止考试,连做任何小事情我也慢吞吞的。2016年过去了,2017年到了,我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对这缓慢君大喊一声:“滚蛋吧!”
告别并不可怕作文【篇3】
我曾经是一个害怕告别的孩子。
记得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蚌埠的小姨能来,因为每次她一来,给我带一大包好吃的不说,还给我带来一个玩伴——小老弟。这样,母亲就允许我可以不做作业,陪小老弟玩,可以打球,去广场溜冰,放风筝,不亦乐乎!玩的愈开心,我就越是怕他们回去。每次他们要回去的时候,我就和老弟躲进卧室,把门反锁上,心里肯定不想让他们走的,但终归还是在各方的软磨硬泡下把门打开,看着小姨把老弟带走,我在后面哇哇地大哭,母亲又过来进行“安抚”。这便是小时候常有的告别情形。
随之而来的又是作业、背书。那时,告别,对我来说就是美好的逝去,每次都是那么让人心有余悸。
初二下学期,我经历了一次不辞而别的“告别”。秋,天高云淡,夕阳映照着晚霞,认人感到一种久远的寂静。但,一切发生的都太突然——我的外公与世长辞了。外公是最疼我的人,他向来身体健康,他的突然死亡,无疑对我是毁灭性的打击。
外公是去参加宴席的,他回来的路上犯了突然心肌梗死。他是那样疼我,却什么话也没能留下,或许留给了我他清晨出门时那一个身影和微笑着的面孔。我一连几天都是一种似乎绝望的心情,心里明白:有些美好永远地从我身上逝去了。
外公的离世对我来说,标志着我的童年生活的彻底终结。我小时候是生活在外公家里的,他每天早晨带我出去吃早饭,教我练字,下午带我去广场溜冰,晚上带我去看《西游记》,还给我烧橘子吃,但这些美好永远与我告别了,也不会再有下次了。但,就是在这段绝望的日子里,我经过了一场场激烈的思想斗争,是选择就这样继续任由绝望蔓延下去,还是选择坚强乐观的新生活?显然,我选择了后者。也正因为我选择了后者,才让我理解了缅怀二字,更读懂了告别。
美好的事物终将追随时光的脚步而逝去,但告别教会我们去铭记它,去珍惜它,让它以另一种存在的方式得以永恒。或曰,告别并不是美好事物的逝去,相反,正是它的开始。
我害怕过告别,但,那只是曾经。现在,我觉得,告别并不可怕,迎着落日的余晖,向着星星升起的地方,毅然地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