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句子大全# #佛语短句200句#】未来一定很好,即使现在有诸多的不幸,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时候都会用到短句。一般来说,短句是由主语、谓语、宾语三部分组成,在文章中使用短句,能够使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你有没有收藏过几句经典短句呢?励志的句子花费了很多心思在这篇佛语短句上,非常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些句子!

1、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人生是多么地无常,花开尚需春风来,花落不过雨一场。缘来时,万水千山总是情;缘散处,沧海桑田一夜间。细数人间烟火,爱恨不过梦一场。不如凝神守志,走一段只有自己的日子,让心事悉数沉淀,让理想再次放飞。无常的人生,自己才是永恒的不离不弃。

2、微笑像一杯热茶,滋润着我们干涸的心田。微笑似一缕阳光,温暖着我们的生命。生命是高贵的,让我们给他加上一个有力的标志,向生命的每一个方向微笑。

3、●不过是在雪地里互相取暖的关系,各取所需之后交易自然会结束,有什么真心可言呢?

4、●未来的社会,⼈们只会越来越现实,⼈与⼈交往的⽬的都是为了利益交换,⽽不再会涉及其它。

5、徐老师,有朋友说16610黑圈会掉或褪色,是真的吗? 在16610和16570的黑面中徘徊.

6、生活是人生最重要的内容,仅仅活在世上并不值得称道,值得称道的 是生活过得美好。

7、妄想,又称为"妄念"。例如,我们早晨睁眼,脑子里不断想事情, 种种念头、种种幻想,公事私事、人是我非、历年的陈年往事就会像过电 影一样一幕一幕地过去,又像奔流不息的瀑布,没有一分一秒停止。心中 有很多割舍不下的事或物,那么妄念是很难被清除的。

8、●每个人为了生存,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在这其中如果一个善念生活便是天堂;一个恶念则彷彿置身地狱。每天庸庸碌碌的我今天要乐观向阳与人为善!共勉之~----田馥甄《田式甄理》

9、(天天禅语)好人多,福与善的力量大。

10、回忆中那条乡路,那间老屋,曾经稚嫩从那里走出,而今回归,只是因为那里有我们血脉相依,那里珍藏着渐行渐远失去的安宁与闲适,那份安静足以超脱生活细碎。闲逸朴拙,个中禅意,似乎更易让人体悟生活本真。

11、真正明白因果规律的人,就会按照因果的规律来积极地创造自己的命运。不论是希求哪方面的成就,都必须首先明白成功的因与缘,然后随顺因缘,脚踏实地付诸实践,方才有成功的可能。

12、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世界到头终有坏,人生弹指有何欢。成男作女经千遍,戴角披毛历万端。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元)优昙《劝念佛》

13、每个人为了生存,都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在这其中如果一个善念生活便是天堂;一个恶念则彷彿置身地狱。每天庸庸碌碌的我今天要乐观向阳与人为善!共勉之~-

14、成佛之道分为道谛与灭谛。宗教、哲学和科学是属于道谛。灭谛是超越宗教、哲学和科学。成佛之道有两种,方便道与智慧道。宗教、哲学和科学是属于方便道。智慧道是超越宗教、哲学和科学。成佛之道有两种,暂时安乐之道与究竟解脱之道。宗教、哲学和科学是属于前者,后者是超越宗教、哲学和科学。

15、●靠在一起能有多温暖?不过各取所需。你借我陪伴,我借你倾诉。

16、如果情情能自由地收放,心中没有恐惧,就能远离烦恼和烦恼

17、遇到一件事情,如果你喜欢它,那么就享受它;不喜欢,那么就避开它;避不开,那么就改变它;改不了,那么就接受它;接受不下,那么就处理它;难以处理,那么就放下它。其实,人最难的是“放下”。放下了,就释然了。

18、佛教微博经典:胸襟的宽窄,决定命运的格局,你能包容多少,就能拥有多少。凡事看得开、想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学会隐忍性情,懂得克制欲望,退却时理智,谦让时大度,你的天地才会辽远壮阔。多些随缘自适,少些攀比计较,人生方可行云流水,享受那份幸福和美好。

19、换位思考往往是一把打开问题之锁的灵钥。许多问题的发生是因为单向思考造成的,如果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有些问题可能就不成为问题。譬如微博之间因为某个观点发生对撞,假如双方换位思考一下,对撞可能就变成了理解。推而广之,民众与政府之间,如果也能多一点换位思考,多好!

20、自我净化的同时,奉献无私的爱心,是人生中最伟大、最崇高、最神圣的事。寂天菩萨说:"我愿把我的身体、财富以及过去、现在、未来所积累的一切功德毫无吝啬地用于为众生牟利的事情上。由于奉献给了众生,因而获得涅槃的成就,从而使你的心也达到寂静。在所有的奉献中唯有为众生利益奉献是最神圣的。"

21、●反正都是在演,各取所需。既没震撼,也没感动。

22、你的敦厚最要紧,敦厚是诚信的绿叶,是信任的花朵,敦厚就是全部。你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失去善良敦厚。

23、人生很难,不要为难自己,洒脱一些;人生很苦,不要辜负自己,糊涂一些;人生很累,不要勉强自己,乐观一些;人生不平,不要苛求自己,宽怀一些。人生苦短难过百,何必长怀千年愁,爱人爱己爱生活,坎坷人生随缘过。

24、一切聚合离散都是因缘和合,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暂时的.,如白驹过隙,光阴迅速,日月如梭,人生苦短,要及时行善积德,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我们才不会空过此生,就会在此生此世种下好因,将来有个好的结果。

25、菩萨善能守护安住菩提之心,乃至梦中,一切结使不为其患,而是菩萨所有烦恼渐渐当尽,不应一生便尽结使。《大宝积经》卷九十,优波离会

26、努力能换来成果,付出能得到回报,坑蒙拐骗的,迟早得报应,偷奸耍滑的,必将被严惩!

27、经历过曲折、磨难后的生命会变得更加的丰盈和厚重,在未来的日子里即使烦恼来势汹涌,用豁达的心胸轻描淡写地让它像浮云一样来去匆匆。不再斤斤计较谁对谁错,不再兜兜转转寻求因与果。让那些风风雨雨的往事成为斜挂在天空的彩虹,让那七彩的虹光映照着我们静静的心海。

28、真正灵魂意义上的朋友超越爱情。爱情到底是小格局的感情。好到老还如初的朋友,多久不见如同初见,每日相见仍然挂念。现在交朋友的标准几乎只剩一个:善良,有情义。而你,从始至终都是。

29、菩提无所得,你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30、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他人有爱心,对他人有感恩的心,对他人有关怀的心。而这种关怀也好,爱心也好,感恩也好,都没有任何目的,是本当如此的,这就是佛法的精神。

31、一个德行好的人,听到是非后会闭口不言,不妄加评论,更不会到处传扬。能管住自己的舌头,是最好的美德。

32、施人与善,广种福田。施人与恶,报应连连。都是自己种下的,当然,也是自己收获的。你所给予的,都会回到你身上。如果你对人冷淡,别人也会回以冷漠;如果你经常批评别人,你也会接收到许多的批评;如果你总是摆一张臭脸,没错,别人也不会给你好脸色。所有你所给予的,都会回到你身上。

33、●每个人对幸福都有自己的定义,在生活中各取所需。

34、●神灵的力量你不信,我也不信,世界哪有什么救世主。可是,千万别不信恶魔的力量。因为咒世主无处不在。交易,各取所需。种因得果,蝉要什么?我不知道。很多事是猜不得的。----廿井《送日》

35、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桩不是闲事。花谢芳不败,心静人自在。越有故事的人越沉静简单,越肤浅单薄的人越浮躁不安。群处守住嘴,独处守住心。真正的平静,非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呵护一朵净莲花开。

36、●无论何时,无论何人,大家都是各取所需罢了。

37、工作、生存、责任固然重要,然而它们并不是我们活着的全部意义。所以,当烦恼来临的时候,当内心迷茫的时候,何不选择放空自己的心灵呢?。一个人,只有放空自己,才能让生命的缝隙透进阳光。

38、但是自身存在的有心而为之,不仅会让我们陷入那些习以为常的自我偏见之中,还会在有心为之的同时,使事物背离自然的规则本身。

39、生命中最怕的不是疼痛,而是疼痛时没人安慰;惧怕的不是艰难,而是艰难时没人鼓励;怕的不是黑夜,而是黑夜中没人陪伴。其实我们最怕的是没有爱,有爱就有奇迹。这奇迹并非没有疼痛,没有艰难,没有黑夜,而是纵然经历这一切,因为有爱所以坚持,因为有爱所以刚强,因为有爱所以得胜。

40、眼里要有大众的影子,耳里要有大众的声音,心里要有大众的上功德,身上要有大众的恩惠。

41、茶,生于幽谷,受之甘霖,经风吹雨淋,采摘后人工揉作,只剩下这纤纤一叶,躯散发着幽幽的香气。

42、诸智慧者,于无文字假说文字,然不着文字,法性无碍,是故智者不碍文字。《大宝积经》卷一百,无垢施菩萨应辩会

43、学习较认真,语、数、外三门功课突出,能围绕自己的目标锲而不舍,善于把握自己,个性较强。

44、慈心无害想,不害于众生,心常无怨结,是则升天路。《杂阿含经》卷四十九,第1229经

45、要学会尊重生命,你尊重生命,他也尊重生命。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亲情友情是几百世累积下来的福报所形成的缘分,而金钱随时可能会有;只看钱,生命就越来越没有价值。

46、佛家讲,上天给我们的所有痛苦都是在消除我们身上的业力,而当我们从来不生病时,却是在消除身上的福报。因此,当我们身体还健康时,一定要懂得关心自己,爱惜自己,这叫惜福。

47、人生的道路究竟从何而来?目标又何在?在学佛的境界里明白地显示,它是一条至纯至诚,与真理相合的正确道路。我们要走上这条道路,必定要诚心求佛道;理在内、行在外,诚于中、形于外,一切举动配合自己所了解的道理。设若只为装饰自己的名位,道就不纯不诚,自然也无信可言了。

48、人不持戒,滋蔓如藤,逞情极欲,恶行日增。《法句经》卷上,爱身品

49、只有解脱所有束缚,扫除一切名利的浮云,才能自由安心地徜徉在禅的晴朗天空。醉心于功利,便会被名缰利锁缚住;斤斤计较褒贬毁誉,必会患得患失。野心勃勃、贪得无厌、争权夺利、钩心斗角,哪一种争斗不是伴随着烦恼焦虑和嫉妒猜疑呢?

50、佛法认为,有了愿力,就有奇迹发生。所谓愿力,就是希望、愿景、信念。

51、人活一世,如不如意,幸不幸福都是由自己来决定的。你想好便是好,但这个好必须是符合道德伦理的,如果不是,只会结出苦涩的果子。如《吕氏春秋》所言:凡事之本,必先治身!意思是世上人的心性修养是最根本的、第一位的,是一切事务治理好的前提。因此了凡因语讲:我是一切的根源,一切的发生、发展、结果,都是因我而起。

52、人生本如梦,一切事情过去就过去了,如江水东流一去不回头。一切皆是无常,繁华过尽是虚无。如果人们能体会到事过无痕的境界,就不会滋生这样那样的烦恼,也就不会陷入越执著越得不到的怪圈中不能自拔。

53、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错误的坚持,和轻易的放弃,有时候,你感觉很累,是因为想得太多。世事难以预料,遇事无须太执,谁都无法带走什么,又何必纠结于某一时、某一事。只有看开了,想通了,才能随缘、随喜、随心,不急不躁,不悲不忧,静默淡然,随遇而安。

54、我们对一切的逆境感受,要学习以欢喜心来接受,不要因过度敏感,而产生错误感受,因而平添了自己的烦恼。

55、希望是生命不竭的原因,无论在什么境况中,我们都要有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生命的动力在于我们满怀希望,不懈追求。有希望才有对未来的展望,每日满怀希望、脚踏实地的人,生活给予他的绝不可能是绝望。

56、病急乱投医是时下不少中小企业主的通病。病是被逼出来的,乱投医也迫于无奈。整体上讲,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大多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政策的`滞后,银行的嫌贫爱富,在他们身上反映极为明显。"国医"指望不上,他们只好求助于"民间郎中",高成本的结果往往不是药到病除,而是病情更加恶化。

57、一年老一年,一日没一日,一秋又一秋,一辈催一辈一聚一离别,一喜一伤悲,一榻一身卧,一生一梦里寻一夥相识,他一会咱一会那一用生命去诠释你的逢场做戏。

58、我们的本性是真实的、永恒的,是慈悲喜舍的;而凡夫的心却永远在变化,虚妄不实在的,因此,我们要从不断地观照中来修正我们的心。

59、生活的路上注定和烦恼相遇,但不是苦苦纠缠,而是能够寻找那些积极光明的人生力量,让人生更阳光,而不是更暗淡,走过的每一次生命困惑,恰恰是给人生带来的思考,如何能够开拓新的格局、新的概念,或者说是一种重新开启人生的又一次脱胎换骨。#延参法师西安讲座#

60、快乐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冈;快乐是一抹阳光,催开迟开的花朵;快乐是一汪甘泉,浇灌干涸的希望;快乐是一盏明灯,为他人也为自己照亮了前进的方向;快乐是一种神奇的善良,它能使人世间的很多平凡变成精彩。

61、谈感情多累?谈利益多直接。⼤家各取所需。各⾃摆出各⾃的条件和需求,合则来,不合则去,各⾃赶紧物⾊下⼀个对象。

62、送毒害品给人家,是不净布施。例如毒品、香烟、酒等,都不宜作为施舍物。

63、11月27日我要向所有关心我的人说声谢谢,是你们给了我爱。

64、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降魔打妖,遇佛就拜,遇不到就立地成佛。

65、别人的事,谨慎地说,不是自己亲眼所见,千万别信口开河。消极的话,尽量别说,把自己的悲观情绪传递给朋友,绝对不是光彩的事。

66、新西兰几维鸟带给孩子的礼物,纽盾妈妈们的选择。

67、●其实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各取所需罢了

68、争只能“为善竞争”、“与时日竞争”——一日争的对象从自我投射到别人身上时,争就成为一个很不安的字,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

69、●各取所需然后各安各命无一例外

70、非器众生,说其深法,是菩萨谬。

71、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家庭都是非常重要的。当我们忙碌工作了一天或者心情不顺时,总会想到在温暖的家中已经有人为我们沏好了一杯热茶;当我们奔波在外身心俱疲时,总会想到冬夜家中那一盏守望的灯火。

72、若欲研佛乘,彼寻宝藏,一一须消归自己,言言使冥合真心,但莫执义上之文,随悟生见,直须探诠下之旨,契会本宗。则无师之智现前,天真之道不昧。(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一

73、(天天禅语)游戏世界,烦恼要放下,做事要用心。

74、●别怕被人利用,要是没人利用你,你也没存在的价值了,关键在于是不是能够各取所需。

75、信己无私,信人人有爱。

76、萝卜白菜各有所好,有些时候,虚伪是最好的表现,虚伪的外表下才可以各取所需。

77、生活如水,人生似茶,再好的茶放到水中一泡,时间久了,也就淡了。心灵有家,生命才有路。人生,无所谓失去,只怕草率地挥霍。生命有限,所有得到,最后终会失去。只要用心珍惜过,就不必太在意失去。花开花谢,四时更替,该走的谁也无法挽留,该来的谁也阻止不了。

78、贪人于昼夜,常无有安乐。以其多乐欲,爱箭射其心。《正法念处经》卷五十九

79、人一生的罪与福是自作的,世间人生活的形态是甜是苦、是幸或不幸,都是过去生的业力所带来的苦乐果报;因此我们应该以一分欢喜心来承受。

80、上帝问来人:要名还是要利?只给一样。来人答:要名。上帝又问:为何要名不要利?来人大笑:你傻呀,这世道,有名还怕利不来吗?

81、苦乐不是外在的"缘"决定,而是我们内心产生出来的。

82、一个人成熟与否,并非决定于年龄的大小和社会阅历的程度,而是经过无数次人生历练后内在气质的流露。人们只有以坦诚、执著、自识了却人间的烦恼,看淡红尘的纷争,默默地自我踏实、自我修复、自我完善,才能持不变心性,丰富自己的阅历,获得成熟的人生。

83、一个人怎么能相信诸佛净土,而且煞有其事地以求往生呢?确实,连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只能说他们不是人,或者不是正常人。譬如蚂蚁才不会对人类城市建设感兴趣,讨论如何建设城市、如何分配住房的只有人类自己。整天说着净土往生的人自然只是净土的一类。

84、遇见菩萨慈悲为怀,心中有我佛,菩萨保佑你人生一帆风顺。

85、世间事,不必争、不必求,一切果报都是因果、功德成就的。修为所至,不求自得,有正报,必有依报。

86、般若要用、要观照,才有自在;般若要行,行深般若,才能照见五蕴缘生无自性的空理。般若要深观、要深行,才能在它的指导下度一切苦厄。

87、祖师悟道之因缘,总在旁人不可把捉处呈现别样之风光,此风光为自性之全然流露。欲要参禅,先将心意识投注于自己的不可把捉处。整日被熟处牵引已成习气,把捉不到之生处,一切所知所学都作用不到,渐渐转熟却不可对人言,言语道断即是入禅之契机。

88、佛教微博经典:等待是一种智慧。春天到,花儿自然就开了。有因必有果,有因才能有果。凡事条件满足不成也难,等待恰是因为条件不成熟。好比未煮熟的大豆,急着吃就会中毒。千年开一花的铁树,其间的痛苦、寂寞、忍耐只有自己知道。急于求成往往事与愿违,学会等待便是前进。

89、烦恼来自我们的心,别人不可能给你烦恼。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给自己生烦恼的事比比皆是。当了几年处长之后就想当局长,结果提了一个资历比自己差很多的人上去了,你肯定不高兴,其实你所处的位置不知有多少人羡慕着,再说局长有局长的烦恼,而且局长的烦恼未必少。

90、慈悲为本,为善心安;诸恶莫作,无恶心安;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洒脱,豁达心安;宽容既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怀感恩情,心中自安乐;看透释然,自在心安;随缘而行,随遇而安。

91、贪心的人,以为只要找到了靠山就能平稳一辈子。以无常为常,以常变的东西为不变,以不可靠的东西为可靠,颠倒看世界。想以人做靠山是最愚蠢的想法,山和海都有崩塌干涸的可能,更何况生命短暂的人呢。

92、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个道理:为了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在 各种不期而至的境遇中学会忍耐,忍则有益,斗则必损。忍得一时之辱, 才能得到更强大的力量和更长久的发展。

93、佛教微博经典:什么叫真正的放下?就是有一天,当你再次面对你过往的难堪、你憎恨恼怒的人,心如止水,不再起心动念,坦然面对,一笑了之。即便别人在你面前,复述你过往种种不幸时,你仿佛是在听别人的故事,心里一丝涟漪都没有了。放下,莫过如此。

94、这一世活来,也学花开花谢,风雨且经风雨,晴朗安享晴朗,人生百年当如是,沉默着盛开,平静地零落。人心曲折不妨慢慢走,一路上风光好不好,关键是这颗心懂不懂的来欣赏,世人指指点点总难免,人情冷冷暖暖须笑看,此心只许宽处想,不以誉喜,不因毁伤。

95、唯一能创造出你所经验的世界的人,那个如梦似幻的人——就是你。我们制造出自己的痛苦,也制造出自己的快乐,我们可以说是相当地自给自足,完全自作自受。我们不需要仰赖任何外在的事物就可以如此。但是,我们也可以自立自强,去处理我们所制造出的痛苦和快乐,自尊自爱。

96、要众生都有心病,拥有的人烦恼"失",没有的人忧虑"得";患得患失,即成忧愁。

97、善良、恻隐、敬畏存在于人的天性之中,被教育和文化发掘而后发扬光大。大多数人的这种天性一旦泯灭,人类的黑夜就来临了。但愿有人能够点一盏智慧的明灯,将这种天性重新照亮,并引导其迎接明日阳光。

98、云何自知心?谓若分段、或显色、或形色、或境界,若色、若受想行识、若我若我所、若能执若所执、若清净、若界、若处,乃至一切分段中,求不可得。一《大日经》卷一,住心品

99、不比较、不计较。在日常生活上,如果一个人斤斤计较,喜欢与人比较,就会自我痛苦、自我烦恼。所谓“入比人,气死人。”要想人生幸福,先要培养学习吃亏、忍辱的精神,不从计较、比较上去贪求别人给予,而是肯定知足地奉献人群。

100、人命在呼吸间,生老病死,谁能阻挡?所以要好好珍惜。这来去无常的生命,让生命散发出真善美的光辉。

101、●很久不再有喜欢谁的感觉,不过是你来我往各取所需而已。所谓玩耍之后就忘却,忘却之后还玩耍。

102、“自我的行为”是指血气、体力非常强健的人,却不能善用强健的身体发挥功能,做利益人群的事业,反而为非作歹,让父母伤心。

103、“四大皆空”,空不是没有,不是不存在,而是要我们解放思想,不能被眼前的人或者事物所束缚,把一切看轻、看淡。是要我们空掉烦恼,空掉忧愁,空掉恩怨,空掉仇恨,超越是非、对错的对立,超越善恶、好丑的分别,超出有无、荣枯的对待等等;活一种轻松,活一种洒脱,活一种自在。

104、人要有正确心态,要有积极向上的追求精神。人如果内心世界黯然了,你眼前的世界,将变得昏天地暗起来。要么雾霾罩天,要么浊浪排空,要么天高风号,要么走石飞沙。悲悯久了,压抑过了,会觉得一切晦涩暗淡,即使是明媚之时,湛蓝之天,也一样觉得暗无天日。

105、一者蕴善巧,二者界善巧,三者处善巧,四者缘起善巧.五者谛善巧,六者三世善巧,七者一切乘善巧,八者一切佛法善巧。是名八法入于智慧。《大宝积经》卷-。-,善德天子会

106、云何为因缘法?谓此有故彼有,谓缘无明行,缘行识,乃至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云何缘生法?谓无明行。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96经

107、平时,我们心中的杂念太多,脑波是杂乱的,但是在专注时,杂乱的脑波会形成一条线,就能对某些视觉和听觉范围之外发生的事情有感觉。

108、永远不要欺负老实人,老实人心里都有一尊佛;佛压着魔,你若推倒了佛,就该面对魔!

109、每个生命都有佛性,我们可以像佛陀一样呼吸、走路、饮食。正念的修行帮助我们于当下成佛。若你在寻找2600年前的佛陀,那么你将失去他。但若你在吸气时觉悟到自己就是佛陀的事实,你便是他的延续,佛陀将立刻现身。一段旅程的结束,是后续里程的开始。

110、放下贪欲,少些索求,在平实简朴的生活中不挑剔,就是获得快乐的最简单方法。因为满足不在于多加燃料,而在于减少火气和暴躁;财富不在于积累,而在于减少欲望。人生很难完美,不能容忍人生的不完美,就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无穷的痛苦和烦恼。

111、处于逆境的时候,要懂得善待自己。要记住:如果这个世界没人疼惜你,你要疼惜自己,没有人看得上你,你要看得上自己。是的,若能懂得始终对自己好,生命就永远没有失败。善待自己,就是要学会宽恕,不在过去的错误中纠缠;就是要学会退一步,不在不能得的欲望中挣扎。

112、千里迢迢的路途,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依旧有沉重的现实要去面对和承受。所有的感情都会逐渐地平静和淡忘,可是这一刻,相近的灵魂在一起。潮水,温暖的阳光,寂静的风,还有记忆。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上一个温暖的现在,每一个真实的现在,都曾经是你幻想的未来。

113、修行人,主要能忍骂、忍打、忍冷、忍热、忍风、忍雨、忍饥、忍渴。

114、诸佛世尊、大菩萨摩诃萨、辟支佛,于一切法悉得自在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须陀洹,是七种人名第一义僧。诸有在家无法服者,不得具受波罗提木叉戒,不入布萨自恣,而得圣果已,亦名第一义僧。《大方广地藏十轮经》卷五

115、恒诲法师:佛曰,一切唯心造。心是一种作用,也是一个方向,在哪里淡然,在哪里激烈,拿得起什么,放不下什么,这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敢作敢为的担当,也可能是一种顿悟的代价,也可能是一种习惯性的潇洒。佛法就是生活的方法,学会冷静和轻松。

116、若色若识,皆是唯识;若识若色,皆是唯色。今虽说色、心两名,其实只一念无明法性十法界,即是不可思议一心具一切因缘所生法。

117、人死了财产自然转移,是不净布施。

118、日月照诸花,无有恩报想,如来无可取,不求报亦然。《文殊师利问经》卷下

119、所谓沙门,非必除发,妄语贪取,有欲如凡。谓能止恶,恢廓弘道,息心灭意,是为沙门。所谓比丘,非时乞食,邪行望彼,称名而已。谓舍罪福,净修梵行,慧能破恶,是为比丘。《法句经》卷下,奉持品

120、供养于父母,及家之尊长,柔和恭逊辞,离粗言两舌,调伏悭吝心,常修真实语。彼三十三天,见行七法者,咸各作是言:当来生此天。《杂阿含经》卷四十,第1105经

121、茶暖,书香,心静,致远,愿时光放缓,愿故人不散。

122、何为茶禅?喝茶也是一种修行,茶禅一味是清欢。

123、依赖的习惯,是阻止你迈向成功的一个个绊脚石,要想成就大事你必须把它们一个个踢开。

124、(天天禅语)鼓励善行,在于唤起每个人纯洁的爱。

125、上等禅,两袖清风,来去自如;中等禅,背个包包,负担适中;下等禅,一肩挑。

126、凡人若能守住初心,不染杂尘,本来就和神仙无异。只是凡人总有欲望,让人快乐的事情,同时也会带来痛苦。

127、超脱于心随性生活烦恼随心而生,善随心而起,罪也随心而起。心是人们的人生中最难以突破的局限,很多人因为莫名的烦恼而耽误了大事,因莫名的愧疚让自己的生活处于悔恨之中。而禅,让人们超脱于心之外,随性生活。

128、有人为报答别人的恩惠而施舍财物,是不净布施。

129、生活的禅法,来自心地的力量,对眼前的拓宽,与对未来的展望,同样是一块心地,忙与闲的安排,浮生热恼千万种,一笑一坐全自消,世人不知清闲活,便是人生大冤枉。

130、人生在世,多一份对待生命的释然,常保持一个悠然的心境。凡事皆用平常心去面对,做人无须勉强,让一切随性而来,尽兴而去,淡定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131、拿别人的钱物送给其他人,是不净布施。

132、施恩而不求回报的可贵之处在于无私,如果每一个施恩者都有这种思 想境界,见人有难,慷慨解囊;遇人罹难,施出援手;事后不管受助者有 没有回报之举动,都能够心安理得,无怨无悔。久之,便能够广积众德, 受益无穷。

133、因为房屋不洁净,送给别人,是不净布施。

134、●我对那种“不在乎天长地久,只要曾经拥有”的评价,不说是无赖似的耍耍,顶多也就是短暂的不用负任何责任的喜欢而已,各取所需更是不入流的东西。唉,没办法,俺的愚蠢可能这辈子是得终身了。哈哈……

135、风水理论的宗旨是,勘察自然,顺应自然,有效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选择和创造出适合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为需求的最佳建筑环境,使之达到阴阳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的至善境界。

136、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本分与职责,在生活和工作中投入自己的热情,认真对待,才不会如竹篮打水,最终一无所得。认真是我们对生活、对世界的态度,一个懂得事事都应该认真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活且懂得生活的人。他也许会是一个平凡的人,但绝对不会是一个平庸的人,他的生命将因为认真而变得丰满和充实。

137、无我,天地澄明,花香鸟语间蕴涵的禅机都会拥至眼前。

138、人群里摩肩接踵,磕一下碰一下在所难免,爱听不爱听的话,听完赶紧撂下,人人都愿意弃恶扬善,也不是要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最容易最不起眼的弃恶就是原谅别人,不去纠缠,总有这么一天,一生意气逐渐平流水缓,才会明白,放过别人是当下,放过自己的心,才是智慧的实践。

139、以至诚恳切的心,忆想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心心念念追随佛陀的脚步,修行度人,便会大彻大悟、修得圆满。

140、恶念是导致犯罪的潜在因素,有的人的恶念是出于非个人意愿,他也 许只是为了驱除自己的不快。有的人的恶念是故意的,这种行为最危险, 因为这是直接放任自己去作恶。一个抱着恶念的人是不可能好好生活或者 快乐的,因为恶念是违背人的本性和自然价值规律的。一个人与文明格格 不入,自然无法好好生活。一个人产生恶念的时候,要告诉自己,这样做 对自己现在的状况无改善的作用,相反只有恶化。恶念生,遁入魔门,谁 也救不了你了,你是在自焚。

141、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一贯优秀,各方面表现突出者。

142、一善之念,不但能为自己修功积德,更能利益他人;丝毫之恶,非唯损害自己的品格,也会危害到他人。如此辗转影响,如同在湖中投下一块小石头,涟漪不断地扩大,导致整个湖面水纹的波动,其影响层面绝非自己所能事先预料。所以,对我们来说,起一个善念、说一句好话、一个善意的回应,乃至露出一个微笑,都能将痛苦中的人解救出来。

143、我们的人生常常被某些无形的绳子牵住,名利是绳,贪欲是绳,嫉妒 和褊狭都是绳。摆脱了这些,才能享受真正幸福的生活。如果我们被外物 掌控住自己的七情六欲与心灵思想,那么原本使我们幸福的东西也会成为 我们的枷锁、痛苦的根源。

144、人生无须过于执着,尽人事安天命而已。选择了,努力了,坚持了,走过了,问心无愧就好,至于结果怎样,其实并不重要。人这一辈子,无非就是个过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得意些什么?失意些什么?顺其自然、随遇而安,如行云般自在,像流水般洒脱,才是人生应有的态度。

145、有一些人我们不喜欢,却无法不与之相处;有些事我们很反感,却不得不认真去做。世界很广袤,但极少有你独处的地方;事情千万件,但极少能够选择。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扩展自己的心,让所有不能包容的都全部包容,再将心的领地一分为二,一半留给快乐,一半留给自己在不快乐中寻找快乐。

146、茶禅一体,茶佛相通。

147、假如孔子生活在今天,他可能混迹在打工仔的队伍里,或做泥水匠,或当油漆工等,也未可知。家境不好,没有进过大学的学堂,又没有什么技术技能,除了当个打工仔还能干什么?

148、爱是阳光,让心灵的鲜花开放;爱是雨露,滋润仇恨的心灵;爱是和煦的微风,吹去心头的阴影。世界是互动的。你给世界多少爱,世界就会回报你多少爱。当我们接受爱的同时删忘了给别人以关爱。

149、众生识、初一念识,异木石,生得善,生得恶,恶为无量恶识本,善为无量善识本。初一念、金刚终一念,于中生不可说不可说识,成众生色心,是众生根本。《仁王般若经》卷上

150、●物尽其用,人尽其能,各司其职,各取所需。

151、●维系我们之间关系的,不过是各取所需。

152、没有缺憾,生活往往会变得单调乏味。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完美的本身就意味着缺憾,最辉煌的生命之旅也需要阴影陪衬。我们的生活剧本不可能完美,但是可以完整。当你感到缺憾,就意味着你体验到了人生五味,拥有了完整的生活体验。

153、送武器给人家,可能造成伤害,是不净布施。

154、我们并没有贤明的心,不愿意听善知识的教言,这时,病便不可少。"修行人,无事常带三分病",此话极有道理。病,随时在身,不能回避,不能驱离,如同报警红灯,提示我们:"错了!"出家人独身、素食、起居有节,所得的病,多数与心性有关。

155、现在有很多人,爱子女爱得很苦恼。因为对子女要求过高,子女却无法顺合其意;彼此心中承受了很重的压力,久而久之,亲子之间甚至会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

156、佛陀曾经说过:稳定是最大的利益。如果我们能说话,即使我们出生了

157、若性德本具,如木中火,不成事用,须假修德,如遇因缘,方能显现;是以因修显性,以性成修,若本无性,修亦不成,修性无二,和合方备。又内有本觉,常熏圣种,外仗善缘,助开觉智,有内阙外,菩提不圆。(五代)延寿《万善同归集》卷五

158、是是非非,纷纷扰扰,不看、不听、不想,就能心生清静。有时,烦恼不是因为别人伤害了你,而是因为你太在意。有些事无需计较,时间会证明一切;有些人无需去看,道不同不相为谋。世间事,世人度;人间理,人自悟。

159、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法华经》卷一,方便品

160、胸怀的宽窄决定着你在人生道路上是豪迈还是崩溃,命运本来就是一个无语者,它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却有一个你喜欢或者不喜欢的结果。

161、“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照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是佛教一首有名的诗偈,叙述农夫插秧是低头弯腰,一步步后退的结果,一行行的秧苗也栽成了。

162、德国的格里特说:"应当教给思考方法,而不是教给思考好了的事。"我们所能看到和读到的固然都是事实,但并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关键不在你做了多久,重要的是是否有进步。明确判断才曩正心的根本。

163、一盏茶,一本书,以“书”入茶,禅吾茶香。

164、虽然只有两个礼拜的时间,但我已经很满足很满足了。

165、"应感之事,是佛境界。不同于外,理不可请。内实常存,又何所谓耶?"——道生《大般涅槃经集解》

166、再苦再难靠自己,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让喜欢你的人更喜欢你,让瞧不起你的人高攀不起。

167、有求于人而送钱物,是不净布施。

168、一般人为什么会得不到幸福呢?因为他的感受是错误的,所以心很乱很苦,若事事怀疑,过度保护自己,扭曲别人的用意,幸福离他就很遥远。

169、●你追求各种欢乐,小邱追求现世安稳,各取所需便是,选择得准一点儿,省得分手时候伤心,不是避免痛苦追求高质量快乐的好办法?

170、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在《维摩经》卷中,观众

171、春花、秋月、夏日、冬雪,怀一颗虔诚的心,品茶,品人生,茶水洗心,心如明镜,随缘即安。

172、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佛都在你的身边,唯愿你平安健康、幸福快乐。

173、不要总是唉声叹气弄得好像别人都欠你的,不要总是愁眉苦脸,因为生活中还有阳光,活一天,就让这一天过得充实幸福,因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珍惜生活赐予我们的一切吧,活着一天,就是福气。

174、●那有什么情深似海,不过是萍水相逢,各取所需罢了!

175、佛本无心,有心者有所累也,无心者才为大道,很多人总信任自己有心为之的道理,没有人会怀疑自己潜意识驱使的行为是错的,因为正是这些潜在的意识左右着自己这么多年以来的心念和行为,甚至已经形成习惯。

176、活着,就要活得简单、活得快乐,不纠结、不钻牛角尖。遇事该强则强,该弱则弱。不为他人而活,为自己而活。放宽心态,淡看人生,快快乐乐。活着是一种心情,不屈服于强势,不惧苦难荣鐪,为了经历而活着,为了理想而活着,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而活着……活着是一种心情。

177、送肉给人家,是不净布施。杀生是佛家大戒,送肉虽不是杀生,也等于鼓励杀生。

178、重新拾起麻凡的禅画酒言,突然觉得每一个字都好清澈,或许应称为空灵,想要仔细的触摸那每一个字,却因莫使惹尘埃而将手指逗留在空气中。甜茶,苦茶,淡茶,见山,忘山,是山。

179、在修行的过程中,翻来覆去的拉锯战就是精进与懈怠在战斗,就是道心与偷心在战斗。什么叫偷心呢?苟懒偷安之心就是偷心,一切贪图便宜之心就是偷心。

180、心灵美则言行美,一言一行美丽人的一生。

181、论事,不能用情绪,事事面前摆出愤怒的姿态;论人,不能图痛快,人人面前都“出刀弄枪”意欲伤人。只有以对己之心对人,对人之心对己,方可处事理性,待人平和。

182、生命就像大海,一生宛如大海中的一朵浪花。当我们把视角放在短暂的一生中,试图把生命解释清楚,那是不可能的。生命有无尽的过去,也有无尽的未来。无尽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尽的未来都以现在为开端。

183、●你应该从来就知道在此时在此地没有人不是各取所需保证自我生存的。不知道,是你涉世不深目光短浅;知道了,那么死过一次再活着站起来吧,别忘了不要再轻易倒下。千万。

184、智慧,与受教育的高低无关,而是人人与生具有的。佛陀曾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人心和佛、众生虽然是三种名词,事实上却是同一种本质——清净的智慧。这分清净的智慧,可以发挥极大的功能。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达、世界的文明,都是人们运用智慧而创造出来的。

185、种善因不难,常常一个微笑就够了;种恶因也容易,常常一个讥讽的眼神就是矣。积善累恶就在细微处!

186、佛教微博经典:就算再平凡的生活,也要去承担那人生的艰辛,更要客观地对待想法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加以考虑,加以平衡,既要原谅自己的那些力不从心,也要抱一种善意的希望,明天还要继续新的生活,那些必然的伤痛与经过,本来就是人生最好的锻炼。

187、禅是健康之道,禅的功用可以开阔心胸、坚定毅力、启发智慧、调与精神、净化陋习、强化耐力、改善习惯、磨炼心志、理解提起、记忆清晰,尤其禅能令我们认识自己,所谓明心见性、悟道归源也。

188、我们希望你接近他,打败他,而且羞辱他。

189、心善自然美丽,心真自然诚挚,心慈自然柔和,心净自然庄严;澹泊寡欲可以养神,宁静致远可以养志,怡情适性可以养和,观空自在可以养心。种下一个善念,收获一种良知;种下一种良知,收获一种道德;种下一种道德,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个人生。

190、一位老人挑着瓷碗在路上走着,突然一个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老人却头也不回地继续往前走。路人看到觉得很奇怪,问道:你的碗摔碎了,为什么不回头看一下呢?老人回答说:我再怎么回头看,碗还是碎的。过去的事情就应该放下,未来的生活才会没有负担。

191、南怀瑾说"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送人一担米是仇人"是指:帮朋友的忙,应在困难中救济他一下,他会永远感激,但帮助太多了,他就永不满足了付出了很大的恩惠,最终反对自己的经常是那些得过你恩惠的人...一个人的失败,往往失败在最信任、最亲近的人身上。

192、山河岁月,能留住的东西太少,想留住的,一定留不住,而一直在身边的,只有自己,坚定不移地跟着你,只有自己,不嫌弃自己,好与坏,都死皮赖脸地跟着。

193、●我们都是困兽,所以各取所需就好了,千万不要动真感情,很痛苦的。

194、我们要教化一切有情,必须先端正自己。众生刚强,他们的心态千差万别摸不透。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感化他们:那就是“诚”与“正”,诚正可以降伏无量刚强的众生。

195、修心禅语:种下一个善念,收获一种良知;种下一种良知,收获一种道德;种下一种道德,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个人生。

196、众生皆可饮茶,众人皆可成佛。

197、十恶冤家。十善厚友。安神得道。皆从善生。善为大铠。不畏刀兵。善为大船。可以度水。有能守信。室内和安。福报自然。从善至善。非神授与也。今复不信者。从后转复剧矣。

198、善良到底是什么?在狡诈者的眼中,善良是一种幼稚,善良是一种愚笨,善良是一种毫无回报的付出,善良是被讽刺、被挖苦、被讥笑的落荒者。

199、一切痛苦和烦恼,一切失望和悲哀,在当时是一种煎熬,但当它成为回忆的时候,就有了雾里看花的朦胧之美。因为,它成就了我们的坚强,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增长了我们的智慧。当时的痛苦或烦恼,失望或悲哀的心情,也就都成为了值得欣赏的心情了!

200、每一个走进你生命的人,都不是偶然。缘分,并非是简单的上天安排,而是一种个性上的吸引力。人生一辈子,一瞬间,如果看开,那就快乐;如果计较,肯定烦恼;如果放下,一定自在。修行,就是借完善自己抵达幸福;借宽容别人淡化痛苦。想开了自然微笑、看透了肯定放下。

djz525.com更多句子大全编辑推荐

悼词短句佛语


“逝者已矣,留下的是我们带着悲伤和思念的记忆。”他们常会担心句子结构缺失的问题?单个的文字可以拼凑出我们想要表达的句子,如果你需要一些建议或指导不妨考虑一下悼词短句佛语,阅读能够培养你的批判思维你应该会有一些新的批判角度!

1、悼念逝者,慈悲怜愍,披荆斩棘,一炷香燃。

2、生命长路漫漫,敬畏生命,谨慎行事。

3、命运的安排,让我们悼念,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生命的每一份喜悦。

4、生命如流水,匆匆而过,但能留下深刻的印记。

5、人生如梦,唯有修行能成就永恒。

6、心存浩然,志行不移,摆脱轮回。

7、希望葬礼不再是悼念,而变成一场感恩和祝福。

8、生命短暂,但记忆长久。相信逝者早已融入了天堂。

9、生命的轮回,没有终点,唯有永恒。

10、对于逝者的悼词,让我们珍惜当下的每一天,好好生活。

11、平凡的生命,却有着无限的可能。

12、逝者已矣,留下的是我们带着悲伤和思念的记忆。

13、生命无常,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请珍惜当下,感恩所有。

14、生命如灯,刹那即逝,珍惜此时此刻。

15、苍天已赐,难改命途,珍爱生命,感恩陪伴。

16、大悲千万,菩萨无数,摆脱万难,超脱轮回。

17、涅槃境界,永不陨坠,愿生者早超。

18、向佛祖祷告,祈求生者安息,缘者顺遂。

19、面对死亡,充满敬畏,珍视当下。

20、生命如风,无处不在,珍惜人生,慈悲为怀。

2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慈悲为怀,无私扶助。

22、逝者已离,但他们留下的回忆和故事会一直在我们心中。

23、人生如梦,一场华丽的旅程,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

24、顺应自然,无过无求,菩提自在。

25、生死分离,只是缘分的一种变化,带着悲伤面对现实,保有美好的回忆。

佛家佛语100句


小编本次为大家带来精彩的句子。

打开你的心胸,放开你的心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圆融,越来越豁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佛家的经典佛语语录,欢迎大家的阅读。



1、学佛就是学做人,真正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智慧。


2、佛法就是我们生活的方法,轻松、自在、完美的活法叫佛法。


3、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4、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5、要放下,但不是放弃,不舍弃一个众生,这叫慈悲,放下一切众生,这叫智慧。


6、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7、真正的慈悲在于爱别人,不是爱自己。


8、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9、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10、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11、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的修行不够,别人的毛病都是你挑出来的,你不挑哪有那么多毛病。


12、不要总是牵挂,放不下,各有各的因缘,各有各的福报,尽到你的责任和义务就行了。


13、别人伤害你,愉快的承受,无怨无恨,才能了结怨恨,不再继续结怨。


14、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15、什么是善恶?一切为自己就是恶,处处为别人就是善。


16、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17、心的转变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想解脱,希望活得快乐,死的安心,一切功夫都要下在心上,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念时念心,观时观心,这就是修行。


18、智慧是没有烦恼的,慈悲是没有敌人的。


19、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一定会解脱,一定能成佛。


20、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21、真正的快乐不是你拥有的多,而是你计较的少。


22、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23、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24、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25、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


26、你什么时候随缘,什么时候就顺利。当你无所求时,才会无所不有。


27、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28、真正想修行,在家修,在社会上修,修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对境。想逃避现实是不可能的,智慧是历炼出来的。


29、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最殊胜,能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解脱。


30、除了你自己的心,哪里有净土呀!心净土净,不要向外找,什么也找不到,心就是土,土就是心。


31、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32、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33、一切随缘就叫解脱。不执着、不攀缘,苦乐完全取决于自己。


34、自性就是一个完全自然的状态,完全放松,没有任何所求,来也自然,去也自然,顺其自然,不取不舍,无求无欲,保持一种安祥的状态。


35、佛法就是解脱的方法。佛法是和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在哪都能修,行、住、坐、卧都是修行,工作、学习都是修行,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心,老老实实地认真修。


36、不依止善知识,就不能成就,没有上师就没有佛,一切诸佛都是依止上师而成佛的。


37、不知什么是佛,没有目标,盲目地念佛,念了好几年,还照样分别、执着。真正的佛在哪?清静心就是佛,清静心是什么?用智慧放下一切。


38、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个起心动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谁也障碍不了你。


39、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40、很多人因得不到而痛苦。得到了,又失去,还是痛苦。痛苦的原因,害怕得不到,害怕失去。你想得到就能得到吗?你不想失去就不失去吗?不攀任何缘,就能顺其自然,放下了不是没有,放下了才有。


41、为什么活得累?是因为你的心四处漂泊,没有归处,找不到家,没有休息的地方,所以心累。把他带回自己的家,让他好好休息,就轻松自在了。


42、整个宇宙是我家,所有的众生都是我的家人。


43、慈悲心是拔出一切众生的痛苦,给予一切众生安乐。


44、菩提心是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修持成佛。


45、无论做什么事,不要忘了正知正念,一切功夫下到心地上。形式上、表面上的东西都不是修行,除了修心,别的哪有什么可修的?


46、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47、发自内心的去为众生着想,为众生服务,所求的自然就有,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


48、缘分不同,所以看法不同,有的人喜欢你,有的人不喜欢你,这都是正常的。你能左右别人吗?把自己的心管好,不要执着这些。


49、只有自己的心障碍自己,别的没有什么障碍。不相信不可思议的东西,就见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


50、有分别心念佛是杂修杂念,无分别心念佛是专修专念。


51、如果你想解脱,好好学佛。佛是大慈大悲,大觉大悟,念佛就是念心,把心放正、放平,每个起心动念都转换到正知正念,每个起心动念都是平等心、清净心、慈悲心、菩提心。


52、读经固然好,读心更重要。


53、业力现前时,象洪水一样不可阻挡,到那时,谁也帮不了你,谁也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一人承担。


54、有病不要怕,机会来了。有病是消业的机会,还债的机会,修慈悲心,菩提心的机会。有病时发大愿,发大心,观想和我一样的众生,他们的痛苦由我一人承担,很快就会好的。什么病都能好。


55、算什么命,能算出来吗?除了自己,谁也改变不了你的命运,上师告诉你的是改变命运的方法,你要按照他的要求去做,才能解脱。


56、菩提心发出来了,修什么法都能达到圆满,一切佛都是一体,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己的本尊。


57、我们现在还没有认识到自己就是佛,不相信自己是佛。认识不到,就是迷,就是凡夫。当你相信了自己是佛,承认了自己是佛,没有丝毫的怀疑,你就成佛了。


58、很多人信佛,学佛都是形式上的,真正信佛了,相信因果,就不会有什么想不通的了。


59、正确地认识自己,这叫觉,很多人还没有认识自己,没有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认识不到,就是凡夫。


60、不要回忆过去,不要迎接未来,也不要执着现在。把心自然安住下来,不要控制他,不要跟随他,不要阻挡他,不要拒绝他。让他来去自由,放松、放下,放到本觉当中,真正懂得了这个道理就成佛了。


61、为自己求解脱,还是没有忘掉“我”,真正想解脱的人,完全为众生,为度众生而成佛。


62、每个人都要面对生老病死,谁都逃避不了,谁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科学家、哲学家解决不了,有钱有权也解决不了,只有用佛的智慧,用佛法的教育,面对现实,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63、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脱的利益,你就会认识到修行的重要。


64、世人误将假我当真我,以无常当永恒,不知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的缘起性空的道理,所以活得很累。


65、佛即是心,心即是佛,有的人不念心,念相。不观心、观相。追求形式,执着表相,不信真佛,不拜真佛,不供奉真佛,那你永远也成不了佛。


66、你真正从内心发出慈悲心、菩提心,才能改变命运,冤亲债主不会再找你,他知道你在修行,能度化他,他不会找麻烦,会喜欢你、保护你、帮助你,成为你的护法,这就是改变命运的方法。


67、所有的苦都源于寻求现世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会长久,很快又会消失的。


68、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界中,念念不忘上师三宝、念念不忘父母众生,念念不忘如法修行。


69、去掉我执我爱的最好办法就是发慈悲心,愚者为自己,智者为别人。


70、得到的越多,烦恼越多,压力越大,有得必有失,有利就有弊,有爱就有恨,有因必有果。


71、形式上学佛、念佛,实际上求名闻利养,不要只看眼前利益,目光放远一些,少发俗愿,多做利益众生的事。


72、所有大乘佛法,其心要即为菩提心,无论修何种法,没有菩提心,无法获得解脱,根本没有成就的可能,若发此心,一切皆能具足,一定能够成佛。


73、你的善心,就是佛力的加持,就是上师三宝的加持,上师三宝不在别处,就在心中。你的恭敬心,你的诚心,你的信心,就是上师三宝的加持。心不善,心不诚,怎么求,怎么拜都没有用。


74、对上师三宝的功德生起欢喜心,你自己的相续中也能产生这些功德。你喜欢,你相信,你想得到,这就是信心。


75、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就是因果。


76、请求上师三宝的加持很重要,可以消除业障,增加福慧,没有恭敬心,没有信心,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


77、修行要有正知正念,不能盲修瞎炼,正知正念就是调整心态,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善恶在心地,不在表面,一切看发心,看动机,动机善就是善,动机恶就是恶。


78、打开你的心胸,放开你的心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圆融,越来越豁达。


79、佛力加持不可思议,找到了解脱的方向,继续坚持修,认真修,老老实实地修,不能退转,时时刻刻祈祷上师三宝的加持,就不会有违缘和障碍。


80、实实在在,老老实实,这就是真相,是自性,是真理,这就是佛。


81、先把自己调整好,不要总想如何去改变别人。


82、不会尊敬别人,不知道照顾别人,不是真正的学佛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就要如何对待别人。


83、有和就有安乐,就有幸福,一个家庭和睦,这个家庭就幸福美满,一个单位和谐,这个单位就稳定发展,一个国家和谐,这个民族就强大昌盛,整个宇宙和谐,就会充满和平、安乐、祥和。


84、把一切众生都放在自己的头顶上,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大家都喜欢你,拥护你,信任你。


85、让别人一步,实际上是让自己一步。


86、没有发心,就没有修行,发什么心呢?发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没有这些最基础的,永远也解脱不了。


87、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是恶,为众生无论做什么都是善。


88、要把修行同生活结合起来,修身体健康,修家庭平安,修工作顺利,但一切的前提都是为了众生,只要是为众生,修什么都能得到,一切为自己,求什么也求不到。


89、不为他人着想,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


90、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91、争什么、比什么、计较什么?没有善心,谁都帮不了你,争也争不到,比也比不上,计较也没有用。去掉自私、自利、自爱,你就会自在。


92、只有开发内心的慈悲和智慧,才能达到生死自在。


93、帮助我们修心的方法,帮助我们离苦得乐的方法叫佛法。


94、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在面临诸多障碍和干扰时,更要坚持。


95、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


96、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


97、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98、珍惜上师,珍惜传承,珍惜法宝,珍惜人身,珍惜缘分,珍惜光阴。


99、认认真真学佛,老老实实修行,这就是最殊胜,最圆满的供养和布施。


100、上师是父亲,坛城是母亲,弟子是儿女,生生世世都是一家人,金刚道友必须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搞好团结,要珍惜这个缘分。

佛系短句


““掉举”与“昏沉”,能令人意念迷惑,愚昧无知,这都是缺乏自我训练。”我有信心应对不同语言表达方式的挑战?在以网络沟通工具为中心的时代,我们会分享一些有意义的短句。句子如同人生中的灯塔照亮人生的方向,励志的句子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佛系短句的最新资讯,希望这些句子能为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

1、安然若素,不为外界所扰。

2、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拿出勇气降低悲伤和欲望;如果你不贪心,失去时间,你可以打开烦恼的枷锁,轻松安心。

3、心里有数,行动从容。

4、与人相处要消除我执,扩大心胸,礼貌,让彼此相爱。

5、不爱,不哀 不爱,不隘 不爱,不碍 不爱,不捱。总结下来,别为难自己,别麻烦别人。

6、生活在一寸纷扰的土地,忙碌着自己情愿或是不愿的世事,禅意便是世人躲避纷扰的最好的世界。无言地深入超脱红尘的精神世界,忘却烦事,让心放空,得到片刻的休憩与安逸,安悟静好。不为追究何因何果,只愿在一处安稳的俗世,静修自我。沧桑兴亡,淡却;黎民百姓,心怀;菩提明镜,默守;蒲团莲台,安坐。抛却繁华万千,独一盏青灯,一座古佛,一处山林深处的古刹。

7、怎样都无所谓,怎样都可以。

8、人人应该自谦,在一个团体中生活,才能培养“和”的气氛。不要自认为事事比人能干而耀武扬威,败坏了修善的形象,也破坏了别人对己身的观感。

9、至简至易,不为繁华所扰。

10、沉稳内敛,心如止水。

1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平和处之。

12、淡然处之,无悔无怨。

13、心中无物,成事有余。

14、耐心是成功的基础,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

15、打起精神来,人人都是英雄。

16、知止而后几,安静自在。

17、无关紧要,不必纠结。

18、虽然不能放弃的命运会演绎出不可预知的结局。我们不能用平凡与之抗争,让故事跌宕起伏几次。总有一天,我们可以从海浪中平静地走出来。(白落梅)

19、在众多的烦恼中,保持心灵清明。

20、永远不放弃,做自己的主宰。

21、不起不落,自然而然。

22、“掉举”与“昏沉”,能令人意念迷惑,愚昧无知,这都是缺乏自我训练。

23、谦虚谨慎,不求瞩目。

24、⊙高居俯视,听政万方,寂然不动,感通无碍,言不虚发,一切自成。“四十华严”卷十二

25、我感觉世界上最悲伤的事情莫过于在最好的几年里爱上了一个本没有那么好的人,等伤害受够了,不悲伤,不难过,或许会难受,但是这回不是非他不可了。

26、听佛歌的心情说说,可以调整百分比,。

27、静中自有动,闲处自有乐。

28、对于一个女孩来说,即使她表面上看起来很坚强,大大咧咧,但在她的内心深处,还是希望有人懂,有人宠,有人呵护。

29、积极面对一切,有信心,有勇气。

30、不慌不忙,把握好自己。

31、事情已经发生,“对不起”三个字挽回不了任何,很多事到了最后,就是一个态度问题。如果连这三个字都说不出口,这样的人也不值得交往。

32、中等生是最恨老师的;

33、让拥有的成为一种自由,而不是束缚。

34、《庄子·田子方》:“夫子德配天地,而犹假至言以修心,古之君子,孰能脱焉?”《魏书·释老志》:“故其始修心,则依佛、法、僧。”唐崔涂《入蜀赴举秋夜与先生话别》诗:“失计方期隐,修心未到僧。”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一》:“我纵欲修心养性,哪得此半年空闲,幕天席地的日子?”

35、在感情面前,男生和女生一样的敏感、一样的脆弱、一样的怂、一样的渴望被爱、一样的希望被关注...如果遇到一个“死皮赖脸”对你好的人,不是他内心有多强大,而是他真的很在乎你。

36、自得其乐,不求其他。

37、夫心者,为诸法总持之门,作万有真实之性,故称第一义谛。(五代)延寿《宗镜录》卷九十四

38、不争不抢,心境自在。

39、不焦不躁,凡事从容。

40、放飞心灵,不为物质所扰。

41、真正有效的教育,还是摸着石头过河;

42、不是每一句对不起都能换来一句没关系,时间会冲淡那些事给你的愧疚感,也会记住很多东西。说对不起的人很讨厌,更讨厌的是连对不起都不说的人。

43、保持平衡,让身心健康而自在。

44、江洋大盗给禅院布施香火钱,要求借宿,禅师未允:因为凡我所漂白的都将被你弄黑,不同类的人很难相处在一起。(注: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佛家亦说:“回头是岸”。布施亦含向善的起点,拒之不如教之,即使无效,也有渡人功德,何以拒之?!)

45、不争不抢,随缘而止。

46、有智之人若遇恶骂,当作是念:是骂詈字,不一时生,初字出时,后字未生,后字生已,初字复灭。若不一时,云何是骂?直是风声,我云何瞋?我今此身,五阴和合,如是和合,念念不停,若不停住,谁当受骂?然彼骂者,即是风气。风亦二种:有内,有外。我于外风都不生瞋,云何于内而生瞋也?世间骂者亦有二种:一者实,二者虚。若说实者,实何所瞋?若说虚者,虚自得骂,无预我事,我何缘瞋?若我瞋者,我自作恶。《优婆塞戒经》卷七,羼提波罗蜜品

47、不去奢求太多,让自己的生命更加轻松。

48、快乐自怀,不计较得失。

49、不是天生喜欢哭,而是想要对你说些什么,但是你不懂

50、俗话说:“身外财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个人空手来到这个世间,最后也将空手远离而去,纵有万贯财富,也丝毫带走不得。

51、每天出门之前都对着镜子先微笑一下,告诉自己今天一定不能生气。

52、轻轻一笑,快乐自怀。

53、你正确表达了你的爱,并被对方理解了,就会产生回馈;

54、能解决的事不拖,解决不了的不强求。

55、化繁为简,以简驭繁。

56、世间一切痛苦都是来自我执,一切痛苦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苦非苦,乐非乐,别因一时的执着,让自己更苦。

57、我需要的不是对不起。不是愧疚。而是你为我做了什么……我想要的很简单。可是给我的只有一句对不起。

58、寻找自己的内心,从而让生命更加美好。

59、安心守己,淡泊明志。

60、从容不迫,顺其自然地过好每一天。

61、净化心灵,修养心性。

62、接受也是一种爱,不要让学生尴尬;

63、缺一次心动,一起去坐一次过山车,蹦极。这叫吊桥效应。试试看。

64、一切任其自然,不强不攻。

65、慢慢来,事情有它的发展规律。

66、美好从内心开始,让心灵更加自在。

6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然处之。

68、神清气爽,心静自然凉。

69、以简驭繁,以静制动。

70、教师要多鼓掌,为他人鼓掌,引导鼓掌;

71、得失付之一笑,让生命更加简单。

“佛语短句200句”中的语句,常常可以在朋友圈看到,也希望您能挑选自己喜欢的短句,发发朋友圈,保持好心情。更多好内容请阅读悼词佛语短句,希望的人生美满而幸福!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djz525.com/a/5846330.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大学生收获与心得体会精华
下一篇 : 幼师跟岗介绍信热门十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