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的生活中,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荐]大话西游观后感10篇》,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大话西游观后感【篇1】
昨天回家,想起许久没看电影,打开一看最近一场电影九分钟后开场,《大话西游》,又恰好前些日子看了篇《大话西游》的推文,正有意向再看一遍。20__年的第一场电影就这样以19元包场的形式开启。
这部片子第一次看还是小时候,星空卫视或者是电影频道看的,那时只觉得片子搞笑,特别喜欢观音菩萨抓孙悟空那段,唐僧念念叨叨逼得观音出手,至尊宝屡次夺月光宝盒未果,简直就是笑到肚子疼。那时听不懂至尊宝的情话,什么一万年两万年也与自己无关。再后来,每看一遍都有所侧重,有专门为看紫霞仙子的眨眼而看,有为至尊宝寻白晶晶而看,有为了那段经典情话而看,也有为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而看,每看一次都有一次新感触。
疫情期间的电影院冷清,匆匆忙忙赶到影院,电影已经开始两分钟了,刚好到了紫霞仙子大战二郎神的片段。不同的心境,有不同的看点,不同阶段也有不同解读,就如读红楼一般,每每都会有新发现。在《大话西游》中,很多细节都设置的非常巧妙。比如水帘洞,至尊宝在变成孙悟空前,他眼里看到的是盘丝洞,是白晶晶的洞府。紫霞仙子是让至尊宝变成孙悟空的人,所以她眼里看到的是水帘洞。而在至尊宝放下情丝、大彻大悟后,盘丝洞里面开始有了水帘,从此再无盘丝洞。这其中反应的也是思想变化,至尊宝变成孙悟空后说的第一段话是他从前用眼睛看,当他用心看的时候事物就变得不一样。用心看时,他看到了葡萄三兄弟,看到了很多肉眼看不见的东西,看明白了盘丝洞的另一面——水帘洞。
紫霞和青霞的同用一个肉体也设的巧妙,两姐妹本是如来佛前的一根灯芯,本就是一体的,所以共用一个肉身。当紫霞爱上至尊宝后,肉身便自然不能共用,因为女人都是专情的,一个肉身住着两个人,怎么能深深爱着一个男人。所以香香公主用移魂大法移出去的是青霞,不会是紫霞,这副肉身是属于紫霞的。从前只觉紫霞仙子很美,昨晚再看才不得不佩服紫霞仙子的勇敢。她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一旦遇见就不会轻易放弃。站在旁人角度观看,至尊宝并不是很喜欢她,是她的温柔懂事以及热烈追求慢慢感动了至尊宝,之所以至尊宝梦中喊她的次数更多,是因为她在得知自己不是至尊宝最爱的人时留下一颗眼泪,默默离开。紫霞仙子是所有男人的梦,身上有着所有男人想要的优点,美丽、不做作,为爱执着、勇敢,不顾一切、不求回报的付出,这不就是张爱玲笔中的朱砂痣,众人喜爱的红玫瑰。
至尊宝这一人设就更加耐人寻味,他用孙悟空的身份爱着白晶晶,有着爱白晶晶的记忆,却丢去了白晶晶所爱的身份,这就注定他与白晶晶会走散。紫霞爱的是至尊宝,但她是让至尊宝变成孙悟空的人,拔开紫青宝剑的是至尊宝,驾着七彩祥云的是孙悟空,盖世英雄也是孙悟空,但其实她喜欢的人是至尊宝。白晶晶喜欢孙悟空,遇见的是至尊宝;紫霞想嫁给至尊宝,至尊宝却变成了孙悟空。至尊宝穿越五百年找到了白晶晶,可他的心里已经留下一颗最爱的泪,曾经已经不再是曾经,所以白晶晶选择离开。再说至尊宝的身份,他是一个多重的身份,作为至尊宝,他需要寻找妻子,他爱着自己的妻子白晶晶。作为孙悟空,他需要普度众生,消除人间的怨念,传播大无畏精神。为了这个信念,他要抛弃情丝,一心向西。那你说他到底是爱紫霞仙子还是白晶晶?都爱。拥有紫霞仙子热烈纯真的爱时,白晶晶是心中的白月光,是得不到的“窗前明月光”,细腻光洁又遥不可及。可是在与白月光即将成亲的时候,紫霞仙子又成了心中的朱砂痣,无法取舍。这不就是很多男人曾遭遇过的抉择,难以取舍又无法鱼与熊掌兼得。这是其一。至尊宝抛开情丝,前往西天取经,则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从男人责任与爱情的角度去解读。或许男人的角色在先天上已经注定多样,他不可能跟女人一样专情,为了一个男人不顾一切,因为他身上有着责任,要养家,要有理想。情只是男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是全部,在某些重要时刻只能情与责任侧重其一。所以至尊宝和孙悟空不能分身,紫霞跟青霞可以分开。正如平凡生活中的大多数男人,在物质不够富有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埋头苦干、努力挣钱,容易忽视给妻子精神上的关注。这是其二。
结尾师徒四人从水帘洞中走出,经过沙漠小镇,本该一路前行,师傅叮嘱唐僧去看看镇上的围观。其实师傅心中早已有所知晓,安排悟空去看城墙上的对决,只是为了却悟空心中的遗憾。城墙上是长得像至尊宝的武士与长得像是紫霞的女子为爱对决,连遭遇都极像至尊宝与紫霞仙子。两个人的对决已经持续三天,武士碍于面子,不肯表达爱意。最终孙悟空附身武士,推动了故事的结局,武士与女子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看着孙悟空离去的背影,嘲笑孙悟空像狗。细品,在生活中为了责任负重前行的人不就是一条“走狗”,放弃尊严、收敛自我,一步步走着。但“走狗”有信念支撑前行,任他人嘲讽讥笑,不乱我心。孙悟空在人群的嘲笑中微笑离开,也暗示他坚定的信念能够取得西经。西去时的片尾曲是卢冠廷唱的《一生所爱》,与舒淇所唱的不同,卢冠廷的《一生所爱》更多的是饱含无奈之情,舒淇所唱的传达的是对爱的执着坚定。无论是历经生活后看透人间本就有许多无奈,还是为了爱热烈果敢的大胆追求,走出影院,都应该带着微笑大步前行。
大话西游观后感【篇2】
在这个世界上你可以爱东爱西爱南爱北,可是总有一种爱会比其他的深一些,然后它成了你一生的指南针。
还是决定写下这篇文章,献给陪伴我多年的《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
我常常感受自己,问我的心在哪里,不同的时刻总是会有不同的答案,有时候我觉得我的心像面包的香气一样,笼罩在我的周身,我真切的感受并且享受它;可有时候我又觉得它变的无影又无踪,找不到也摸不着,我真切的感受并感到慌乱。
活着,总会遭遇些事情。
于是有人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评价着某个他看起来幼稚的人,他会轻佻的说:哟,这家伙还是个情种。
有人一本正经的对着某个他看起来幼稚的人说:现实是残酷的,亲。
有人则会从来不跟别人谈起感情,一门心思放在某种貌似他必须要做的事情上,比如工作。
深爱总是以无限的方式延伸着。
有一种方式:中了情花之毒,唯有断肠草可以解之,何谓断肠,那就是断心,或者就是嫁给了牛魔王。
有一种方式:明知道会受到伤害,还是会像飞蛾一样,扑上去。
有一种方式:学会了让自己爱无能。
我不知道老天的安排算不算最大,也不知道人心中感受算不算最大,我只是请各位遭遇爱的人请不要否定你已经爱了,你可以像至尊宝一样推开紫霞,你可以像至尊宝一样装作不认识紫霞,但不能像至尊宝一样让自己的心不承认自己爱紫霞。
真爱从来不分早晚,只是我们的心有一扇门,我们负责着开它关它,我曾经以为命运和时间才是最大的神,它让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它更让对的人在错误的时间遇到。
如今,我以为人心是最大的神,它说关门,于是所有该产生的缘分变的烟消云散,它说开门,所有该来的不该的便接踵而来。其实开关在你手中,只是我们没学会和心沟通,随便摆弄,然后纠结了。
请任何时候不要否定你的爱,不要让你的思想为所欲为,不要让你的大脑占据你的心,也许你要说人活着要理智,但理智不意味万能,有些地方我们永远不能讲什么道理。
谎言充斥着生活,至尊宝以为自己可以骗过自己,他是个山贼,早就学会了在社会中八面玲珑,于是他撒下了一个最完美的谎言,可是谎言怎么会有最完美的,谎言怎么可能如此的打动人心,紫霞不是傻子,紫霞只是一个相信爱的人,她能分得出真假。最完美的谎言也是最完美的真话,在那一刻他不分真假,他自己也分不清,可是他的梦话他心中的眼泪可以告诉他真假。整个电影中,至尊宝只对紫霞说了一段真话,这段真话就是他所认为的最完美的谎言。
我不知道如何说的感受,但我知道我要尊重我的感受,然后我可以让自己不顺着它的意思来,《七剑下天山》里有一个女的叫什么忘了,她和一个小子命运相怜,帮助他走过难关,最后成了情侣,后来她遇上了纳兰容诺,两人相当的知音,纳兰爱她,她难道不喜欢纳兰吗?可是她知道生命已经把那小子和自己连起来了,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没有一个人能完全满足另一个人,爱其实分很多种,和一个人谈恋爱就会有一种爱。
其实,你可以爱东爱西爱南爱北,可是总有一种爱会比其他的深一些,如果你想要,请大门朝南敞开。
大话西游观后感【篇3】
以前我一直不懂别人看大话西游看到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状态,在我自己看到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时候,我又知道了,这不过又是一个时间和经历教会你的事情。
最好的喜剧,究竟是什么样子?放大所有的悲伤,夸张所有的情感,然后变成一出闹剧的故事是否就能是最好的喜剧?
我看白晶晶,我看紫霞,我看至尊宝,我看孙悟空。
五百年的穿梭,最后明白心里爱的是谁之后,便再也回不去那个原点。时间给了你一个玩笑,你拼命的想回去,用了一次又一次的般若般若密,可是月光宝盒扭转了时间却扭转不了命运。
爱情究竟在一个人的生命中扮演着怎么样的角色呢?所有的'故事都不会像电影所呈现出的那般唯美。我们没有办法跳脱一个现实去面对自己,无数的条框让爱情变得必须有理由起来。
在梦中呼喊数百次的名字,是爱的象征吗?
至尊宝以为自己寻找的是白晶晶,可是穿过了五百年,他却找到了一滴泪。
白晶晶以为自己等得到,紫霞以为自己等得到。
是那个辜负了自己数百年的臭猴子,还是驾着七彩祥云的盖世英雄,似乎都不重要了。
至尊宝说了那么多的谎言
因为爱情,那些荒谬的情话才被相信。并执着于那些美丽的语言。
紫霞相信他的一万年,于是扔下宝剑。白晶晶相信他的会娶她,于是苦等那么多年。生亦何苦死亦何哀,白晶晶看到了至尊宝的心,选择离开。不能和爱的人一起,做人又有什么乐趣。紫霞相信他的心,哪怕是他最后变成齐天大圣,她依旧为爱的人挡住牛魔王的那一叉。
一直都看着两个女人,还有更多的配角,在诠释爱情中的每个角色。
那么至尊宝呢?
第一次的一万年,他说得那么轻巧,而第二次的一万年,他说得应该很沉重吧。
再也爱不到了,我的誓言说出来便也成了灰烬。
齐天大圣的他,让她去寻找自己的如意郎君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呢?是否和白晶晶选择离开的心情是一样的呢?
我猜中了开头,却猜不中结局。
我们要走过多少人才能明白,到底是谁在自己心里留下了一滴泪?
我们每个人都是白晶晶,紫霞,至尊宝。我们在别人的生命中扮演了很多角色,可是什么时候才找到对的角色?
如果我是至尊宝,我不会想在城楼下看着紫霞,和那个面目与至尊宝相同的人站在那里。
可是他多希望所爱之人得到幸福。上辈子的遗憾不要跟随到这辈子。
一个失去过的人,一个错过过的人,一个真正放手过的人,他只能暗自施法让那个武士去拥抱自己的紫霞。
他弥补了曾经推开她的遗憾,他无声地告诉武士,爱需要珍惜。
那一刻的他是至尊宝还是孙悟空?
他心中沧桑的爱情,在黄土中,最后也变成了一句台词:“你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哦”
让你卑微到尘埃里的不过是那么一个人
你选择不了最爱的是谁,是因为你自始至终都还没有真正失去过。
我骄傲的时候,肆意妄为的时候,是因为我所爱的你,也一样不遗余力的爱着我。
我卑微的时候,也不过是因为我所爱的你,在城楼上等待着别人的拥抱,不再记得我的存在。
谁是至尊宝?谁是紫霞?谁是白晶晶?
大话西游观后感【篇4】
昨晚的影厅小小的,连屏幕也不比现在动辄6、70寸的彩电大多少,但总体看着很别致,安静而隐秘。我买的明明是二排的票,但看着没人坐的一排,我想要坐得更近些。
小影厅也是极好的。当把所有的3D、IMAX等等的噱头都去掉之后,电影突然变得纯粹,我终于真真正正地在欣赏它。就像在见一位久未谋面的老朋友。
我不想去谈它的悲剧,它的爱情,它的人生。已经有太多的解读。《大话西游》之所以成为经典,始终绕不开两个关键词:网络和80后。它从流行蜕变到经典,是网络文化的胜利,是以8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逐渐掌握话语权的胜利。
而对于我来说,我其实对之并没有倾注太多的感情。它甚至不能算作一部周星驰作品。它是刘镇伟的,只不过由周星驰出演罢。我更愿意将之称其为“无厘头版的《东邪西毒》”。毕竟从场景到服装,甚至背景音乐,它就像是《东邪西毒》的异卵同胞胎。
谁是东邪,谁是西毒,谁是紫霞,谁是青霞,我给不出答案。我知道的只是,它们都是一个现代的爱情故事,一场关于爱欲情仇的醉生梦死。我完全可以将整个《大话西游》的故事看作是孙悟空做的一场梦。现实中已经没有了妖怪,悟空把现实中的小商小贩、导游旅客都幻化进自己的梦中。连城墙上的那一吻,也只是在弥补自己在梦中的遗憾吧。
不得不说,星爷饰演的孙悟空邪魅狷狂,真真是一只妖猴。有没有让我想起另一个角色人物?有。那便是希斯·莱杰的小丑。我是什么时候有这种感觉的?当我看见“至尊宝”的英文名字赫然写着“Joker”的时候。
I can be a little too late.
此次重映,给我最大的感觉不是悲或者哭,而是我突然发现原来以前那些看似疯疯癫癫的电影,剧本原来也是如此的精巧细致。想起以前上一辈人总对我们的喜好不屑一顾时,现在的我们不也在对着后一辈的喜好大肆吐槽吗?其实每一代人都在创造着每一代人的经典,至于谁是经典,谁是淘沙,那真的是“only time can tell”了。
大话西游观后感【篇5】
大话西游看了很多遍了,最后的那一点总是让人忍不住想要留下眼泪,想要救下紫霞的悟空最后迫于紧箍的疼痛和自己的选择还是放开了紫霞的手,那一刻他的心里是该有多么难以言明的痛苦,前一刻的他曾经说过已经放下一切,也看似轻松的说出了“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似乎已然看透一切,可是最后一刻想要深深紧握紫霞手的他真的看开了吗?他的看开不过是对所谓命运的屈服罢了。
口口生生的普渡众生,在悟空想要救下紫霞的那刻为什么紧箍还要深深紧叩,我们不禁要问紫霞难道不是众生吗?把一个人的死亡作为另一个人的考验,所谓的普渡真的有意义吗?一个人的痛苦都无法解决,众生多难的苦痛真的能够已经释然吗。
大话西游现在看来写的只是一个人的无奈,迫于压力的放弃与不甘,这也恰恰是我们每个人的写照。
生活中有太多无可奈何,太多不甘,太多无奈选择,而我们还总是喜欢惯于美化,所谓的有得有失,挫折,磨难,美其名曰:历练,可是到头来,失去的已然失去,再如何的解释,这样的本质其实并未改变,那些美化只是为了让自己心里好受些的说辞而已,就像最后悟空打死牛魔王一样,可是紫霞已然已经死去了。
悟空的放手,放开的是自己的挚爱,选择的是自己的命运,所以当紫霞和唐僧从架子上掉下来时,他接住的是唐僧而不是紫霞,可是不站在命运的一方我们又能怎样呢,至少在最后他还能再见紫霞一面,如果一直坚持着自己可能他也会像菩提一样“转世投胎”,然后被遗忘,而紫霞也可能被迫就此嫁给牛魔王,我想如果让紫霞选择,他也会选择前者吧。
剧中的月光宝盒就像一个开挂机,可以一次次的回到过去,改变一些事情,可是这一点的描写才是最让人无奈的.,因为即使有这样一个开挂机,最后的至尊宝还是无可奈何的戴上了紧箍,仿佛在告诉我们反抗命运的无效,这一描写似乎是对我们对命运不满反抗的否定。
这样看来 ,这样一部剧写到最后也不过是让我们接受命运一般,而最后的那一幕似乎又是一个让人觉得美好的结局,他她好像终于在一起了,不过又经历了一世而已,又或者说不是人人都那样受命运摆布,总有人是可以跳出命运的,而我这次决定以一个悲伤的情绪去看待他,发现那也并不一定是个美好结局。
最后的他她是在一起了,可他们早以变成为了凡人,没有了之前的禁锢,少了之前禁锢的他们真的是他们吗?再换一个角度,他她已是凡人,而“他”呢,是法力无边的“孙悟空啊”,而他她之所以在一起,也是有他的帮助,这样的一幕像什么?难道不像一个人在做梦吗,做着他在现实中无法完成的梦吗?当他选择向着远方走去后,她也不会再出现在他面前,这不正是梦醒那刻吗?
悟空放手的那一刻,心里真的很难受,不甘,无奈,心痛,他做出了一个选择,也撕碎了另一个选择,我在想如果悟空和紫霞一起死去呢,这样是不是是一个不好但幸福的选择呢,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去说悟空呢 为什么不做这样的选择呢,如果真的这么想,又可曾想过活着其实远比死去来的痛苦,又或者这才是电影真的给予我们的希望,也许有天“法力无边的齐天大圣”强大到无可抵挡的时候,他会再去找到紫霞,再流着泪笑着对着她说那一句他曾对她说的“我爱你”,然后守护着他的“一万年”。
大话西游观后感【篇6】
前几天看了《大话西游》,上下两部。先一句话,这真的是一部非常搞笑的杯具,其性质就如同我自诩为悲观的乐观主义者一样。
其实我原来已看过一遍大话了的,大概那时还小,没什么感觉。这次看完,却感触颇深,剧情就不简介了,如果没有听过这部电影就赶紧回火星把,地球很危险。
话说网上对看大话的境界有三层——“你在看大话西游的时候,如果笑得腹背抽筋,龇牙咧嘴,那么你很有幽默感。如果你看完了大话西游,你还笑得满地打滚,那么你其实什么都没看懂。如果你看完了大话,你忽然发现脸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有泪水,你总算看懂了大话的第一层了。如果你看完大话,笑也笑过了,泪也流过了,忽然怔在那里,忽然觉得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那么你看懂第二层了。如果你看完了大话,默默的坐在那里,你感到无处可去,你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和无奈,恭喜你,,你看懂第三层了。”我呢,大概就是第三层了把。像我这种对于爱情这种没意思的东西没意思的人(相比于达叔,我可以说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了。)也对片中的爱情有感触,这种情况是不多的。或是现在的'我还不懂爱情?
言归正传,电影开始于一个沙漠,可能是剧组没钱还是怎么的,给我的最开始的印象是,这部电影不怎么正式。但接着看就感觉不一样了,人物一个个登场,各种主角各种配各种龙套各种打酱油······台词也很好很搞笑很经典很犀利很无厘头很像艮哥上课······女的也很漂亮很性感很有性格很合我口味······剧情不讲。话讲到这里我又感到此片给我的寂寞和无奈了,我觉得电影的后半部给我的思考更多。电影中的很多象征似乎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其对象,斧头帮众人是我们平时玩的好但关键时刻总是帮不上大忙的朋友,啰嗦的唐僧就是各种家长老师及其他想为我们好但手段略显乏味的大人们,白晶晶紫霞自然就是我们的恋情了,稀里糊涂的甜蜜的飞快的可以断定是没有结果的有时有点搞笑的,额,恋情。这时,牛魔王出现了,他过于强大,紫霞,晶晶,唐僧,斧头帮众酱油们都无能为力,只能靠自己,于是自己觉醒了,痛扁了牛魔王。只不过,觉醒的代价是巨大的,在电影里是皈依佛门,断绝情思;在现实中可能是长时间的打拼,可能是投机的犯罪,可能是尊严的出卖······结果却是这样,什么都没有,只能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好好把握。自己于是就感到一种寂寞与无奈,似乎这些一开始已经安排好了,自问自答,无人回答,于是在镜中的自己泪流满面,镜外的自己,满面泪流。
最后,孙悟空还是去取经了,一切似乎都没发生过。
如果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么,也许我的文章也就结束了。但是没有,在沙漠小土城城门上,本来已皈依我佛的孙悟空看到了那对男女,眼看那男子又要自己主动放弃一段真挚的爱情。不允许!孙悟空附身其上,过去,给了那女子一吻。一吻之后,那男子自然就不走了,但以后,也自然不会后悔了。此时,大概只有孙悟空同学在后悔吧,不过,他仍然踏上了西天之路,一切似乎都没发生过。
如果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么,也许我的文章也就结束了。但是没有,在沙漠小土城城门上,那对好事一定的男女,突然来了一句对话
“那个人样子好怪。”
“我也看到了,他好像一条狗。”
一条狗?对,一条狗。一条想反抗命运却被命运无情秒杀的狗。
对话完了之后,男女继续释放荷尔蒙,为造人运动做准备,一切似乎都没发生过。
如果电影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么,也许我的文章也就结束了。的确,电影结束了,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和无奈向我袭来,我无意去反抗,看看桌上只做了十几页的知识清单和各种名字都没有写的寒假作业,我笑了笑,感到一种异样的寂寞。
一切似乎都没有发生过。
大话西游观后感【篇7】
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故事,叫做《大话西游》。
大话西游》的开头:一位才华横溢又无法无天的青年(孙悟空),根本不喜欢世人摊派给他的大事业(西天取经)。他尤其受不了师父(唐僧)的唠唠叨叨,可世俗条规(观音)又不放过他。为让他悔悟,心甘情愿地去取经,唐僧和观音达成妥协:让他五百年后重新做人。这真是一个宿命的.开始。
五百年后的悟空叫至尊宝,在五岳山从事一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山贼。命运却要他扮演孙悟空,至尊宝只是个过渡罢了。蜘蛛精来了,白骨精来了,菩提老祖来了,牛魔王也来了……都是棋子,安静地立在命运棋盘的中央。他的路线是早定好的:(1)一个人给他三颗痣(2)戴上紧箍咒(3)打败牛魔王(4)西天取经。可怜的至尊宝什么都不知道,认认真真做山贼,还爱上了白骨精,想和她结为百年之好。所有的事都瞒着他接二连三地发生
读后我看到孙悟空他历尽千难万苦才能不被紧箍咒所困惑让我我还不地死了来。
大话西游观后感【篇8】
《大话西游3》没有了特殊时代背景作为依托,也没有周星驰这个招牌,则使得所谓的“无厘头”成为了无根之木,影片固然想要不断地再度解构《西游记》或重写“大话西游”,并又加入了迈克尔·杰克逊、《阿凡达》等当代通俗流行文化元素,也想要重新演绎《OnlyYou》,却流于其表,让人看得十分尴尬。
对于大部分的中青年一代的影迷来说,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刘镇伟、周星驰及他们合作的《大话西游》系列等,都是绕不开的记忆,也就难怪年初周星驰自编自导的《美人鱼》能以迅猛之速打破了众多的市场纪录。可惜,试图用一张张新面孔再度演绎“刘镇伟式”故事,却又让人看得尴尬,这部《大话西游3》便又是一部典型。
无厘头式的喜剧风格,与镜花水月式的虚幻缥缈的爱情,构成了刘镇伟影片的两大支柱,而打着情怀的名义炒隔夜冷饭的《大话西游3》,自然也离不开这两大特色。“无厘头”,原本是流行于广东佛山一带的俗语,指的是一个人说话或者做事缺乏中心,没有明确的目的,甚至可能粗俗随意,令人费解,但可能其实质上有着深刻的社会内涵,只是通过表面上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方式表达出来。
九十年代初,香港人面临政治环境变迁的迷惘,这一时代背景让无厘头文化突然借助于刘镇伟与周星驰合作的《赌圣》大红大紫起来,而《大话西游》系列尽管在当时的香港本土市场反响平淡,但却备受互联网一代的年轻人欢迎。
《大话西游3》没有了特殊时代背景作为依托,也没有周星驰这个招牌,则使得所谓的“无厘头”成为了无根之木,影片固然想要不断地再度解构《西游记》或重写“大话西游”,并又加入了迈克尔·杰克逊、《阿凡达》等当代通俗流行文化元素,也想要重新演绎《OnlyYou》,却流于其表,让人看得十分尴尬。
“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而很多影迷对于《大话西游》的记忆,也离不开这句脍炙人口的经典台词,因为错过,或者说不可得,成为了一生的遗憾与回忆,这点在刘镇伟的《大话西游》及《机器侠》、《无限复活》、《天下无双》等影片里依然一再地出现,并延续到了《大话西游3》中,牛魔王的妹妹牛香香因为哥哥杀了她的初恋而成魔,紫霞为了自己心爱的人过得幸福而舍弃自我,但至尊宝却摇身一变成为了王大锤……
相对于一些电影人的“毁人不倦”,有两位香港编导则是在“自毁”的路上越走越远,一个是王晶,另一个是刘镇伟,王晶活生生将众多人记忆里的《赌神》系列变成了东拼西凑只有桥段缺乏神采的《澳门风云3》,而刘镇伟则一次次“无限复活”《大话西游》这个IP,为青春时的美好记忆涂上浓浓的彩妆,依然掩不住内在的苍白空洞。
大话西游观后感【篇9】
法国著名导演阿贝尔冈斯曾说过“构成影片的不是画面,而是画面的灵魂。”而月光宝盒就是用灵魂诠释画面的电影之一。
起初看这部电影时完全是由於剧中搞笑的任务扮相,紧凑却不失质朴的画面,以及周星驰那无厘头式的表演,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当你在回味这部影片时,你对它的认识不再只停留在表面,而更多的是感动,一种不可言状的悲伤。
剧中至尊宝因要救白晶晶而使用月光宝盒,却误来到了五百年前,从此,至尊宝结识了让他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紫霞仙子,紫霞给了至尊宝三颗痣,并宣称所有的山头包括至尊宝在内都属于她,而至尊宝为得到月光宝盒不惜一切接近紫霞,机缘巧合下拔开了紫青宝剑,冥冥中注定了他就是紫霞的意中人,紫霞欲与至尊宝发生恋情,至尊宝不愿意,紫霞就钻进至尊宝心里,并在其心里留下了一滴眼泪。故事到此看似简单,一切都在顺理之间,却为后至尊宝到悟空的蜕变埋下了伏笔。
也许大家还记得在牛魔王府里那段经典的台词,此时的至尊宝还在为了月光宝盒在对着紫霞仙子撒谎“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却没有珍惜,等到失去后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再给我一次机会……”但也许这是后来孙悟空痛不欲生的真实写照,也是他内心真实的表达,至尊宝遇到了白晶晶,并给她说他将是她五百年后的爱人,而要在大婚之时,白晶晶却用相同的手法进入到至尊宝心里,发现他其实爱的是紫霞,白晶晶黯然离去,之后上来寻白的春三十娘杀了至尊宝,让他看到了紫霞在他心里流下的那滴泪,至尊宝终于明白,遂套上金箍,“生又何哀,死又何苦。”再套上金箍的那一刹那,他释然了,也许不止是他,许多人都一样,现实的残酷,自身的无奈,被迫的放弃让人成熟,而成熟的过程又是那么的痛苦。
紫霞希望自己的如意郎君身披金甲战衣,脚踏五彩祥云来迎娶她,而她只猜中了过程却没猜中结尾,也许死亡对于紫霞是真正的解脱,结局也许不是那么重要,何不在过程中寻找结果,人生亦如此,憧憬总是美好的,但结局却有时事与愿违,紫霞在死的那一刹那孙悟空认清了现实,无能无力的他也只能任其心上人远去,最后把自己的无奈和怨恨发泄在牛魔王身上,的确,我们也何尝不是这样,连神仙亦如此更何况人,真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在结尾中,完美的音乐在韵动中缓缓流进观众的心里,悟空幻化的夕阳武士在余晖完成了悟空的心愿,而那“那人象一条狗”的经典台词也正是对我们的影射,生活就是一部电影,而电影正反映生活。
大话西游观后感【篇10】
这是一部公认的经典,有很高的地位和口碑,被人们以各种方式诠释了无数次,因为它一个爱情电影的里程碑,用了一种在当时看来比较前卫的方式述说爱情,让那个时代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看到,原来爱情可以是这样表达的。爱与不爱的宿命,凡人和神仙的轮回,通过喜剧的过程酿造出悲剧的结尾,让观者在大喜大悲中感受爱情的刻骨和命运的无常,我们大笑着看着一个个精彩的情节,笑着笑着,不知不觉间,泪水已经慢慢涌出,当影片结尾处,至尊宝变成了孙悟空在黄沙深处渐行渐远,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每个曾经在爱情上受过伤的人,都会觉得那个在风沙中低着头走着的就是自己。将爱情奉为至纯至上的追求,这无意间契合了我们的心理,从至尊宝身上发现了内心深处的那个自己,他成了人性的一面镜子,很容易就让我们全身心的投入进去,投入到主人公的悲欢离合中,也投入到我们自己的感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