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优秀的电影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当我们看完一部作品之后,往往内心会有着不一样的感悟。通过观后感观众能够为影视作品的发展,写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作品的了解。如何写出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名观后感?希望这篇“水门桥观后感”能够完美地满足您的需求,不妨参考一下本文,希望你喜欢!
水门桥观后感 篇1
“如果有一天,世界上一滴水也没有了,那会多么可怕的啊!人与自然和谐,首先是与水的和谐。我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地球的水资源,千万不能让人类的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我们要节约用水!”这句话是从《水!水!水!》这篇文章里转来的。
这篇文章主要讲要节约用水,主要内容是讲孝友学校是怎么节约用水的,还讲了一个叫成楠的学生见到邻居在涮墩布时把水龙头开水到最大就连水没有关就走开了,成楠不但上去关了水还找到邻居宣传水的'重要性。还有一个叫米铁学生看见妈妈洗菜把水开得很大,水溅得到处都是,米铁就叫妈妈把水关小。当我读到“这么下来,教友小学一年节约用水300多吨”,时,我心一惊,300多吨,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但这300多吨只要平常把洗手水去浇花、冲厕所用完要把水龙头关了,用时水要开小,这些用不了多就可以完成的地动作,可以节约300多吨水,想到这里一件令我惭愧的事在我脑海里翻腾,记得那是暑假的一天,我和伙伴们在大院里玩,玩了一会,我们又累又热,我来到水龙头旁边洗脸,因我占用水龙头太久,他们和我开了玩笑,??把水龙头开最大,我呛了口水,还弄湿了衣服,我生气了,我便把水管接上,把水开到最大向他们喷去,他们的衣服也湿了,“战争”就这样开始了,这场水仗不知道打多久,没有谁去考虑到水的珍贵。我们玩到累了才罢休。回到家里妈妈见我衣服全湿了,问我是怎么回事,我还把我玩水仗的趣事讲给妈妈听,妈妈听了狠狠批评了我,我还是不那么在乎,这事就过了。今天我上了这篇文章,在上这篇文章之前,我曾上网查了水资源的有关资料。我一看才知道,原来地球上的水是有限的,有三份之一是水,而这水中海水是不能喝的,加上被污染的水,生物可以喝的只有百公之七点三。如果能地球上的喝的水用完了,地球上许多生物就不能生存,人类也就不能生存了。那是多么可怕的后果呀!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提倡节约用水了,想想以前我经常浪费水,妈妈经常批评我,现在我知道我错了,现在我每次洗手、洗脸时,我开水龙头都是开到水流量较小,我每次浇花,冲厕所,拖地板用的水等,我都是用洗衣服用过的水来充分利用。每当我看到水龙头不拧紧时,我会自觉的关掉它。我妈妈都夸我长大了懂事了。
我心里时刻记住这一句话:“千万不能让人类的眼泪成为地球最后的眼泪”。
水门桥观后感 篇2
全家总动员一起去奥斯卡电影城看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
今年这个年过得不轻松,我们一家四口人,三个都在抗疫一线。女儿为了让我们放松放松,趁今晚都有空,就买好票,我们一起去看电影。这是儿子期盼已久的电影,知道是战斗片儿,就笑着说:咱妈今天看电影时,估计该睡着了。我了解情况后,就说不去了。耐不住女儿百般劝说,就一起去了。
看电影的人还真不少,大多数是年轻人,我感觉我和老公在那里面有点格格不入。有事耽误了,去的时候晚了有2分钟,刚进去就看到:总导演,陈凯歌。没看到电影名字。
本来我从上学时对历史、地理就不感兴趣,所以对这个电影的历史背景不太了解。于是边看边问老公一些历史知识。故事发生在1950年朝鲜那个寒冷的冬天,中国志援军为阻止美国陆战一师中朝鲜的撤退速度,决定炸毁水门桥,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了。穿着薄棉袄,啃着冻土豆的中国军人用钢铁意志对美国的飞机大炮,打得美军在1950年的12月25日从海上撤退。水门桥取得了胜利,中国军人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全连人最后只剩下一个由易烊千玺演的军人--伍万里。他的两个哥哥伍百里、伍千里,都在这次战争中牺牲了。
这部电影的最大的观感:见证了伍万里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军人。
水门桥观后感 篇3
人们总是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而看完这部影片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片仍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在新兴里和下碣隅里的战斗后,为围歼撤退的美军,七连的战士们奉命炸毁美军唯一的退路—水门桥,并英勇阻击敌人的故事。
在影片中,我看到了战士们的英勇、顽强,即使敌人的火力凶猛无比,即使想过这一仗会牺牲,即使刚刚经历了生死,体会了战争的残酷,但当冲锋的号角吹响时,所有战士依旧奋不顾身、上阵杀敌。当敌人的坦克开来了,他们心知敌人的机枪大炮随时准备着向他们开火,坦克可以轻而易举地消灭自己。但是他们选择用自己的生命摧毁敌人的坦克,攻下敌人的指挥所。他们曾想过,打完这一仗就回家好好陪伴亲人。此时,他们可能无比愧疚,他们会想:对不起,亲人们,我不能再回家看望你们了。他们可能无比留恋,他们会想:可爱的新中国呀,我还能回到你的怀抱中吗?不过他们不会退缩,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这么一句话:我一定要完成任务!
然而,片中那句“你们炮营的炮,哪门不是抢来的?”,却也反映出在抗美援朝时,我们的装备明显落后于美军。正是因为这个,在面对美军的飞机时,坦克时,我们几乎毫无还手之力,正是因为这个,在面对人数比我们少得少的敌人时,我们还要牺牲那么多人。正是因为这个,我们的补给常常被敌人切断,战士们总是要忍冻挨饿,还要与敌人对抗。
我们作为学生,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虽不需要像先辈们那样奋勇杀敌,但我们要继承他们的品质,像他们一样坚守岗位。对我们而言,学习是我们最主要的事,只有我们一心扎在学习上,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听从指挥,老师有时会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但这正是因为老师还关心我们,想让我们变得更好,所以我们要听从老师指挥,紧跟着老师的步伐。
喜欢片中这一句话“这场仗越是难打,就更要打。”这些先辈们用鲜血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作为学生,我们要做到维护他们的尊严,像他们一样,在生活中越是遇到困难,就越要战胜困难。
最后,向这些为了祖国而负重前行的人——致敬!
水门桥观后感 篇4
伟大的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一场立国、立军、立威之战。千千万万个中华好儿女,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用一个个的英雄事迹,铸就和谱写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曲曲的新篇章。
今天与朋友一起,去看了电影,抗美援朝无数个的战斗中的一场,即长津湖之水门桥战役。实力悬殊的战场和战斗惨烈和激烈的程度,再一次地震撼了我。
我偷偷地哭了,哭了好几次。好几次的我,差点忍不住的就要放声大哭。好想放声地为革命的英雄们大声地哭出来。
《水门桥》以极其逼真的场景,以令人发指的战争残酷场面,带着我们穿越了历史的天空,来到这段令人发指和感动及深思的战场。这是一段令我们窒息垂泪的历史,是一段令我们深刻体会到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望吾辈当自强。
影片中,飞机轰炸时的血肉模糊、子弹把身体打得像筛子和马蜂窝一样硬,红红的鲜血汩汩流……庞然的坦克从英雄身上碾过时的慢动作与碾压时的破碎声,以及坦克履带在战栗中颤动,处处无不都是英烈的血肉之躯……
真实的战争环境,不是我们这一代人所能想象的那么惨烈和残酷。虽然我们没有经历和看见过这样的场面,虽然我们的想象力也很有限,但是我们依然能够通过战争的画面,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痛彻心扉的疼痛。
今天是和平的年代,虽然战争看起来似乎离我们很远,可是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的和平是怎么来的?是无数的英雄和先烈们,用他们的生命打造出来的和平和幸福。今天的我们要牢记,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更不能忘记和平时代里的“最可爱的人”。
看着革命的前辈,实在是心痛不已。他们拼命的在冰天雪地里跑散躲避着敌机的扫射和轰炸,在那没膝深的积雪里艰难地拖拽着行进,以及前方未知的危险。我们的老一辈用大无畏的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打击和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革命老前辈,用他们的坚强和勇敢,用集体主义的精神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克服了常人意识不到的苦难,坚持了今天的人们不可理解的人性,这就是人性中的最真实和最善良的一面,没有是非,没有个人的自我,没有钩心斗角,只有保家卫国。
在今天和平年代里的岁月静好,我们也要去积极努力地去奉献,也要敢于勇敢牺牲个人的舒适,去忍辱负重前行。
战争年代的英雄们,他们是有理想信仰和有精神信仰的一代人,他们的大无畏的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牺牲个人救活战友,敢于同敌人同归于尽,才能取得胜利。
感慨万千,真担心许多的慨叹,搞不好就弄巧成拙地成了批判世俗而被批判。好了我就不多说了。谨以感恩之心,报答我们伟大的祖国,虽然我们面临困难,但是我们万众一心,发扬革命的大无畏精神,共克时艰,一定会战胜困难。
水门桥观后感 篇5
长津湖第一部上映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我没有去电影院观看,后来也一直没有上网看,今天因为过年在家所以和家人一起去电影院看了这部新上映的《长津湖之水门桥》。
以前通过网上了解到了长津湖是__战争中的一个地名,但是不管是学校还是走到社会对__这段历史都了解的很少,只是听到过黄继光、邱少云等等英雄的事迹。
这次的观影让我深受震撼!这部电影讲述的是__当中的一次规模并不是很大的战斗,前线的炮营狠狠的打击了美军的一个飞机场,美军需要撤退到兴南港坐船逃离,为了切断美军撤退的后路,解放军总司令命令第七连穿插到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水门桥,并要炸毁水门桥。七连的战士通过浴血奋战不懈的努力终于炸毁了水门桥,此时只剩下七名战士,但是美军很快用木材又把桥修复了,同时美军的援军也已经到了。为了完成上级的命令,这七个人又返回到了水门桥,把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顺利完成,桥被炸毁了,七连的战士也全都牺牲了。不久美军被彻底赶出了朝鲜,不得不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赢得了最终的胜利!那些牺牲的战士也将被世人铭记,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我觉得解放军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第一,朝鲜的环境非常恶劣,冬天温度非常低,吃的东西都被冻得硬邦邦难以下咽,有许多战士因此被冻死冻伤;第二,双方的装备相差太大,美军有飞机坦克榴弹炮等等,而我们的解放军战士是没有飞机和坦克的,就连炮营的大炮也都是从敌方那边缴获不是自己生产的;第三,水门桥美军居高临下,有坚固的碉堡和防御工事,解放军从下面仰攻,地形非常不利。尽管我们的解放军有这样多的困难,但是因为他们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敢的精神,最终还是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最让我震撼的地方就是最后,当伍万里说出“第七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的时候,我的内心被深深的触动了,不禁对我们的英雄先辈肃然起敬,为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水门桥观后感 篇6
在清明节来临之际,爸爸带我去看了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讲的就是抗美援朝的电影。长津湖的第一句话就是“接下来我们将要面对的是最好的武器,最厉害的美国军,虽然难打,但是,为了下一辈,我们还是要打的!”
我们中国的火力很强,美军只能选择撤退,但撤退的必经之路就是水门桥。七连和九连的任务就是切断美军的退路。炸毁水门桥。
炸桥共炸了三次,第一次是九连的一个战士将炸药包送到桥前。但只炸了一个小口子。第二次是平河战士带着炸药包冲到了坦克底下,但敌人火力太大。坦克直接压到了他的腿。无法把炸药包带到预定的位置进行引爆。在关键时刻他用微弱的声音叫连长用枪引包了炸药包,这次把桥炸出了一个大口,但又被修好了。第三次是连长伍千里从山上一路滑行到桥面却被美军包围了。他带的应该是火箭弹卡在了桥的中央。美军想抓到他,但他笑了笑朝炸弹开枪,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终于把桥炸毁了。
到最后队友在集结时。轮到七连时。伍万里说“报告,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报告完毕”!当司令员问到有什么愿望时。伍万里说“恢复七连建制”。
真正的打仗比我们想象的更可怕,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送了命,但即使是这样,这群中国军人还是冲上了前线。他们能做到的只有继续战斗,让祖国的后代不在生活在硝烟之中。他们的英勇不屈的精神一定会代代相传。
水门桥观后感 篇7
激荡浩然正气,传承伟大精神,激发昂扬斗志,走好新征程。于观影者而言,电影_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在新征程上,我们需要更多类似于_这样的电影,来帮助我们牢记历史故事,铭记烈士精神,从而不断坚定理想信念。那么,电影_带来了哪些启迪,能够赋予我们怎样的前行的感悟呢?且让我们抽丝剥茧,领悟到其中的精神真谛。
优质电影,来自于精益求精的创作。在新中国电影,已经有了《英雄儿女》《上甘岭》等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影片,而这一次,_再次以史诗巨制的规模对准了长津湖战役。影片限度帮助观众了解、感悟这段历史。这部电影的制作规模、拍摄时间跨度、动用的演职人员数量等都创下了中国影史之最:5年多的剧本打磨,2年多的细致筹备,超过7万人次的群众演员参演,超大规模的服装道具、军事装备准备,超百公里的战役战术设计。编剧兰晓龙提交的初版剧本就有13万字,精修后还有6万字。正是在这样精益求精的追求下,才诞生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展示历史,宏大叙事描摹不屈精神。任何一部成熟的战争片,都离不开对历史的诠释和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的追求。_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塑造了以伍千里、伍万里为代表的一系列人物形象。在这个基础上,再放进宏大背景和历史人物,如抗美援朝第一个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冰雕连英雄群像等,最终构成了艺术形象和历史人物的虚实结合,展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牢记过去,汲取不断前行的动力。哪些精神最需要牢记,哪些细节最能打动人心,哪些故事最为生动感人,这些都应该是电影赋予的价值。在_中,多次展示了志愿军“风林火山”般的战斗素养,体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昂扬的斗志和严明的纪律。同时,电影用鲜活的故事情节写出了志愿军在生活中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在战斗中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指战员面对世界上大的敌人,在极为艰难困苦的条件下,一把炒面一把雪,以苦为荣、顽强拼搏,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和敢打必胜的信念。这些精神,才是我们今天需要铭记的,更是能够为我们带来不竭动力的宝贵源泉。
为什么花儿春常在,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它。我们在和平年代观看这样的电影,除了从中汲取精神力量之外,更应该反思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痛。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希望能有更多_这样的电影,激荡浩然正气,传承伟大精神。
水门桥观后感 篇8
12月30日,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在厦门金鸡奖期间举办发布会,总制片人于冬,总监制黄建新,导演兼监制徐克,主演吴京、朱亚文出席,跟现场媒体分享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
总制片人于冬透露,《水门桥》全部完成了,已经内部试片,现场的同行、小伙伴哭的稀里哗啦的,很感人,也很猛烈,是一部大结局的电影。“《长津湖》后大家期盼七连人物命运怎么样,《水门桥》是最后的大结局。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故事,长津湖战役中,两个连队负责炸桥,只有把这个桥炸掉,才能阻挡他们,咽喉要路,美军重兵把守,战争异常惨烈。《水门桥》既是续集也是大结局,大结局是最感人最精华的东西,一定超越前作。”
总监制黄建新说,《长津湖》是拍摄最艰苦的一部电影,是所有导演投入最多的一部电影,也是中国电影史上投资压力最大的一部电影。“现在基本都做完了,昨天导演做了最后的一次合成,我在里面沉浸了一会五次落泪了。里面充满了情感,充满了戏剧冲突,一定满足看《长津湖》大家还觉得电影没完的心愿,展现了七连战士整个的过程。”
导演、监制徐克的感受是,这次拍摄每个部门都很用心都很感动他,比如演员们,每一场戏都不断跟他沟通、讨论,沟通的频率非常高,让他也学到很多东西。“我能够做的就是让这个镜头尽量把他们各方面的表演收到银幕里。这部电影真的很感人,最感人的戏都是讨论出来的。”
吴京现场看到《水门桥》的图有点想吐,这让他想起了艰苦的拍摄过程。拍了四个月的夜戏,风炮吹在脸上,脸都木了,放一晚上的屁。他也补充,拍戏多辛苦都比不上志愿军前辈们的辛苦,他们单衣单裤,就一个土豆,经历真实的枪林弹雨,拍了这部电影他更加感动,更觉得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谈到表演,朱亚文表示,续集大家并没有追求不同,而是让浓烈的战友情更加煮沸,观众会看到集体在一起的肃穆,这部中每个人都走向了自己最华彩的那一步命运。
水门桥观后感 篇9
接着《长津湖》第一部,从战斗任务入手,在取得第一阶段胜利后,任务变成了分割包围以及成建制消灭敌人。具体到七连的任务,先是配合攻占机场,这个任务完成得很漂亮,接下来的任务是配合九连炸掉水门桥,以阻止敌人撤退,因为这是敌军撤退的唯一通道。对这座桥的争夺,便成了当时敌我双方的重点。这也是整个《长津湖之水门桥》故事所要讲述的主要内容。
接到这一任务之后,几乎没有休整,连长伍千里便率队出发,摸索着到达水门桥,其中几个细节值得注意,一是指北针与电台冻住了,不能用。二是,从美军缴获的大豆罐头,已经冻得可以磞掉牙齿。
到达水门桥后,第一个任务便是,抢救伤员,因为九连已经初步把桥炸出一个小口子,两连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第二个任务,便是要继续炸桥,这个过程与敌人斗智斗勇。其中,我军的指挥系统值得一提,用鱼哨的方式指挥作战,这在战场上是一个很重要的约定,只有自己人才知道每种哨子的声音所代表的含义。同时有旗语,指挥各部队如何协同作战。
可见,我军虽然与敌军在装备上差距巨大,平面作战与敌军海陆空立体作战,包括后勤补给方面均相差甚远,但军队之所以可战,还在我们较为熟悉山地作战,同时,利用夜晚来掩护行动,可以增加我军袭击的突然性。从敌军不可预测的方向,向敌军发动突然袭击。
第二个任务的完成,牺牲了平河等重要的战士,用炸药包的方式炸毁敌人坦克,顺便把桥炸了。
便敌人的增援及时赶到,我军损伤惨重,在伤亡巨大的情况下,连长等几个人又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只要桥在,任务便没有完成,便要一直执行下去,这就是军人的纪律。
这一次任务,被称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几位指战员根据已有的条件,制定出了可行的计划,主要是,伍万里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吹鱼哨干扰敌人,九连所剩士兵从南面突击,指导员驾驶半履带车从北面,也即敌人的制高点冲下来,为伍千里执行炸桥任务争取三十秒时间。伍千里一路滑行,到达桥面,用枪打中穿坦克弹,炸毁了桥面,他自己也被敌人的火力打成了筛子,掉到桥下,被伍万里把尸体收到一个隐蔽点。直到第二天,敌军下来检查,用汽油枪把伍千里烧死,同时救了伍万里。敌人从东京运来钢桥,才把主力撤走,在兴南港口登船。直到第三营的人来了,伍万里才把情况给主力部队做了介绍。
第七穿插连全连157人最后只剩伍万里一人。当然,也有很多连队甚至成建制的消亡,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性。
我们用战争的意志与陆战的经验,打退了敌陆军第一师。这是抗美 援朝,保家卫国的一次重要胜利。
影片中,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等在高地,面对长津湖,脱帽,鞠躬,敬礼,流下的泪水,说明这是一场惨胜。对于战争双方来说,都值得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接下来的攻势,重新进行评估。
最终,三年后,双方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定》,这是美国第一次在未取得胜利的战争中签订的停战协定。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空前提高,为中国赢得了和平的国内建设环境,同时,也极大地提振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
当然,这个故事,这个战争,对双方来说,都很重要。我们军队认识到武器装备,后勤保障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并在接下来的部队建设中着重发展,借用李晨饰演的余从戎看到美军直升机对吴京饰演的伍千里说的话:“这玩意,是他们的新装备,能直上直下,什么时候咱也能开上自己的,准比他们强”,伍千里坚定地回答道“迟早的事!”
是的,朝鲜战争已经过去近70年了,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装备与后勤都如你们所愿,可以告慰这些在朝鲜战场为国、为家死去的亡灵了。
居安思危,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也是一个民族成熟的表现。唯有如此,我们方能在诸民族中立足,方能在诸民族中有所作为,进而为整个人类文明进程做出应有的贡献。
水门桥观后感 篇10
整部影片相比第一部《长津湖》局情更聚焦,主要就是炸这个水门桥。为了彻底炸这个桥,志愿军用极少数人力武力想尽一切办法去炸桥,他们一炸掉,美军就修好,他们又想办法再炸,一共炸了三次。
一次炸桥不成功,那就来第二次,第二次不成功,就再来第三次!只要桥还在,任务就还没完成。每一个人都继续想尽一切办法奋不顾身地去完成这个任务。
第二次炸桥,为了炸掉坦克,两名英勇的战士相继带上炸药包冲向坦克,平河最后被坦克碾压的场面我不忍直视,太过残酷与让人伤心落泪,而伍千里眼睁睁看着战友牺牲打中炸药包......第二次炸桥的结果取得一定成果,炸掉了桥的一部分,但第七穿插连伤亡惨重。结果没多久美军就又修好了桥。
第二次炸桥之后战争的残酷性和武器装备之间的差异,看得我心里都近乎绝望了。美军拥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坦克、大炮、火箭炮、装甲车,又加上空军的掩护,而我们志愿军刚从解放战争出来不久,装备落后。
即使武力装备悬殊太多,即便困难重重,但只要桥在,任务还要继续。第三次,伍千里和梅生选择了牺牲自己的性命去完成这次任务。梅生嘴里含着女儿的照片开着车带着必死的信念冲向水门桥,伍千里带着炮弹冲上桥,在被敌人子弹扫射的最后一刻打中炮弹,炸掉了桥的中间部分。
三炸水门桥的战斗场面和战斗意志太震撼人心了!战士们不怕牺牲,不怕死亡,只要能冲上桥,只要能完成任务,他们前赴后继,奋不顾身。他们打出了志愿军坚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这是一群中国最坚强的战士,他们用钢铁般的意志和宝贵的生命践行了自己的承诺。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我之前对易烊千玺的表演印象不是很深刻,但这次看完后,真的很佩服他。他和吴京演绎的兄弟情特别让人感动,眼神、悲痛的表情都十分到位。特别是最后哥哥牺牲,弟弟在冰雪中冻僵和哥哥相拥的最后一幕,看得让人热泪盈眶......另外还有李晨、朱亚文、韩东君、段奕宏等等这些演员,他们在片中将爱国情、战友情、亲情都演绎得特别出彩。
这部影片给每一个英雄都展现了不同的悲壮结局。在影片结尾时,宋时轮司令员给七连颁发锦旗,但最后只剩下了伍万里一人。当他报出“七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时”,瞬间让我泪崩。我想这一幕会成为许多人心中难以忘记的画面,会深深地记住这句台词。
影片还有一些细节的呼应,让人意味深长。比如在第一部中一个女战士把自己的红围巾仍给万里,最后万里把红围巾绑在了树枝上,像红色的旗帜一样给敌人以警示,志愿军精神永存……
还有在第一部影片开始时,是千里带着哥哥百里的骨灰回乡,而这部影片的结尾是万里带着千里的骨灰回乡。最后第七穿插连只剩万里一人,当师长问他有什么愿望时,他说希望保留第七穿插连的番号。从万里的身上,让我们看到希望,因为只要有人活着,七连的精神就不会灭。伍万里代表的是未来,是希望,是中国千千万万的后来者。
这部电影看得我太过于紧张与揪心,看完之后,我的头都比较昏沉。影片结束时,我们仨坐在影院半天没有动身,静静地听着音乐,回味着影片感人的细节,让自己从悲壮的情绪中慢慢缓过神来。
“去时少年郎,归时报国躯”,《长津湖之水门桥》里的这些先辈用自己的牺牲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太平盛世!他们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绝不服输的战斗精神深深地印在我们的心上。
影片最后刘欢饱含深情的歌声唱出了志愿军战士们舍小家为大家,用生命换来今天和平团圆的伟大精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72年过去,又一个虎年到来,大年初一万家团圆之际,不忘先烈,致敬那群最可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