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希望这份"爱护水资源课件"能够让您对相关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制作完整的教案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或许在您阅读本文以后有一点收获!

爱护水资源课件(篇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2)了解水污染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辨证的方法来看问题。形成节水和爱水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用辨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与有限;

(2)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

(3)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课题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状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从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来认识事物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二是水资源的保护:从节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这部分内容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培养学生节水、爱水的意识俄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策略分析

1、本课题主要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亲自去体验,了解本地水资源情况,学会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并配合收集的资料、图片,加深印象;djz525.com

2、在爱护水资源的内容中,以学生调查为主,收集有关水污染的资料、图片、漫画以及污水样品,然后经讨论、分析得出有关水污染的原因以及如何防治;

3、综合上述两点,让学生形成节水意识,并在家庭用水调查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

4、本节课的教学形式可多样化,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可组织学生出墙报、写论文、演讲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会用辨证的方法看问题,增强节水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 教学重、难点:重点:水的组成。

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2.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收集资料,进行社会调查;

(2)制作水体污染来源示意图的多媒体课件;

(3)从网上下载节水标记和水污染漫画等图片。 课时建议: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水资源概况:全球——世界各国——中国——江苏——本地;

2、结论:水资源的储量是丰富的,但淡水资源是紧缺的。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节水标记。

2、防治水污染:

污染的原因:

①工业上“三废”的任意排放;

②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爱护水资源课件(篇2)

教材分析

《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教材主要介绍两部分内容,一是水资源概况,二是水资源保护,每部分内容又都是从两方面入手。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这种从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来认识事物的方法,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有个全面、正确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方法,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为在丰富的水储量与有限的淡水这一现实情况中,本身就蕴含着相对、辨证的思想,同时随着海水淡化等水处理工艺的发展,可利用水的短缺状况又是变化的、动态的,因此这里又蕴藏了发展、变化的观点。这里教材文字不多,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如利用几组对比数字突出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的现状,意在强化学生的爱水、节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介绍的,同样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文字。考虑到节水和水污染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有关宣传、报道的资料非常丰富、易得,相关内容也很好理解,因此节水只是以举例的方式简要给出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节水思路;防治水污染则只从污染源角度简明概括引起水污染的原因、水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方法。也就是说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路,具体的内容留待学生在课内外的一些活动中自己去寻求并获得。教材后的调查与研究和习题就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这类活动。这样既体现了教材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学生分析

我们的学生是生活在珠江三角洲内,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感性认识,当看见被污染的河水或海水时,有学生会说:“这么大的江河湖海还怕这点污水?况且还有自来水厂在,不必太在意了。”另外,我学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学校,接触的外界信息很少,偶尔看到一点戈壁滩的画面,不是觉得很美,就是觉得那太遥远了。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一些方式,使之从科学的角度逐渐认识到水缺乏和水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加重视对水资源的关注。

设计理念

设计这样一堂课,主要依据《化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些精神,使学生“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总之,通过学习化学,要让学生逐渐学会“用”化学,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自然的关注程度,为他们成为环保“小卫士”提供一些智力支持和实践机会。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辨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培养学生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从图书、报纸、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上搜集与本教材相关的资料和有关水污染的知识和情况报道。

教学流程

一、课程导入

教师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设备播放“水的新生”配乐诗风景片。

学生听着优美的音乐,看着壮观的水画面对本课题产生无限的遐想。

师:大自然的水景是多么壮观、多么变化莫测。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水资源。

教师可引出课题──爱护水资源。

二、自学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下列测试内容: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A、51%B、61%C、71%D、81%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A、江湖B、海洋C、冰川D、溪流

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A、2。23%B、2。33%C、2。43%D、2。53%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

A、50多种B、60多种C、70多种D、80多种

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A、第二位B、第四位C、第六位D、第八位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

A、印尼B、巴西C、美国D、中国

7、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多少?()

A、1/2B、1/3C、1/4D、1/5

8、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

A、内蒙古B、海南C、西藏D、青海

9、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

A、3月22日B、4月22日C、六月四日D、7月4日

10、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

A、湖北B、内蒙古C、河北D、天津

11、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

A、1亿B、3亿C、5亿D、7亿

12、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哪里的水调往北方?()

A、珠江B、长江C、黄河D、金沙江

通过这些题目,同学们知道了水的分布现状,也证实了自己的自学能力。

(在此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赞扬的语言,多鼓励学生,对于学生们的自学能力给予肯定。)

三、师生互动

1、小结下列知识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海洋水:

(1)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2)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3)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3、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较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2、将学生课前准备的资料展示,并与教师准备的材料一起进行交流总结。

如:(1)爱护水资源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考虑。

(2)我国的“节水标志”。

(3)有关水污染而引起的环境问题的图片和报道。

(在师生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完成下列课程内容。)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

(2)水体污染源:

①工业污染:工厂的“三废”(废气、废渣、废液)倒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和地下水。

②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

③生活污染: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

④其他污染:

A、病原微生物污染

B、需氧有机物污染

C、富营养化污染(赤潮)

D、恶臭物污染

E、地下水硬度升高

F、重金属离子污染(水俣病)

J、石油泄露造成的海水污染

H、热污染

I、放射性水污染

(3)水体污染的危害:

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三、习题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

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

2、科学家预言“水短缺,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是因为()

A、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提取这些资源消耗了水

B、由于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水在不断地蒸发减少

C、淡水资源不充足,且分布不均匀

D、水不断受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不充裕

3、请你们谈谈自己的节水经验,在爱护水资源方面,你做的有哪些不妥的地方吗?

四、结束语

重放“水的新生”,由学生朗诵配乐诗──水的新生。在优美的风景和诗篇中同学们更加体会到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并启发学生以“我认识的水”为题,从名称、化学式、组成元素、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水的净化、爱护水资源等方面写一篇小论文。

课后反思

本堂课与过去明显的不同在于:把单纯的教师传授式改为学生自学与讨论相结合,再加上艺术欣赏与表演,学生感到很新奇。课堂上所探讨的问题就在身边,更重要的是,不论课前、课中,都是学生唱主角,比给教师当听众要有趣的多,整堂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配合得很好,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和谐、轻松。我认为教师能将每堂课都设计好是上好一堂课的成功保证。不足的是我们还可以多让学生走出课堂,如:参观水厂,了解水厂收费情况;了解学校学生每个月的用水情况;了解中山市水的污染问题和歧江河改造工程以及一些矿泉水的水源来源等,使学生们更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爱护水资源课件(篇3)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在学习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树立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1.地球的表面积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A.51% B.61% C.71% D.81%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A.江湖 B.海洋 C.冰川 D.溪流

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A.2.23% B.2.33% C.2.43% D.2.53%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 )A.50多B.60多C.70多D.80多

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A.第二 B.第四 C.第六 D.第八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 )A.印尼 B.巴西 C.美国 D.中国

7.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 )A.内蒙古 B.海南 C.西藏 D.青海

8. 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 )A.湖北 B.内蒙古 C.河北 D.天津

9.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 )A.3月22日B.4月22日C.6月X日D.7月4日

10.世界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 )A.1亿 B.3亿 C.5亿 D.7亿

11.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哪里的水调往北方?(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金沙江

14.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 污染, 污染和 污染。

15.预防和治理水体污染的措施:

(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 ;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 ;(3)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 。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

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 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

2.爱惜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洗衣服的水再用于洗拖把、冲厕所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3.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①-⑤项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

①抑制水中所用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防止生成酸雨。

4.海门是国家卫生城市,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下列行为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①尽量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 ②植树造林 ③不随意丢弃废电池 ④不用含磷洗衣粉 ⑤工厂将废水处理后排放到长江中 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A. ②③⑤ B. ②③⑤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5.我们的地球表面3/4被水覆盖,但是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减少污染和节约用水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措施。请回答:

(1)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工业“三废”、农业污染。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海洋水(1)储水量: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2)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3)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严重。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7*1012m3,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1)水体污染的概念:指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3)水体污染的危害: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4)防止水污染的措施: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爱护水资源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在学习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树立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学习写调查报告。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

阅读教材P68-P72,完成以下练习

1.地球的表面积有多少被水覆盖着?( )A.51% B.61% C.71% D.81%

2.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什么?( )A.江湖 B.海洋 C.冰川 D.溪流

3.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多少?( )A.2.23% B.2.33% C.2.43% D.2.53%

4.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多少种?( )A.50多B.60多C.70多D.80多

5.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几位?( )A.第二 B.第四 C.第六 D.第八

6.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 )A.印尼 B.巴西 C.美国 D.中国

7.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是( )A.内蒙古 B.海南 C.西藏 D.青海

8. 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 )A.湖北 B.内蒙古 C.河北 D.天津

9.世界水日是几月几日?( )A.3月22日B.4月22日C.6月X日D.7月4日

10.世界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 )A.1亿 B.3亿 C.5亿 D.7亿

11.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哪里的水调往北方?(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金沙江

12.爱护水资源所采取的措施:一方面要 ,另一方面要防止 。

14.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 污染, 污染和 污染。

15.预防和治理水体污染的措施:

(1)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 ;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 ;(3)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 。

二、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

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 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

2.爱惜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洗衣服的水再用于洗拖把、冲厕所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3.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①-⑤项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

①抑制水中所用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防止生成酸雨。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4.海门是国家卫生城市,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下列行为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①尽量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 ②植树造林 ③不随意丢弃废电池 ④不用含磷洗衣粉 ⑤工厂将废水处理后排放到长江中 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A. ②③⑤ B. ②③⑤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5.我们的地球表面3/4被水覆盖,但是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减少污染和节约用水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措施。请回答:

(1)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工业“三废”、农业污染。

(2)列举节约用水的两种方法 。

三、知识要点一览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丰富又短缺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海洋水(1)储水量: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2)作用: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3)探究方向:淡化海水

3.短缺的淡水资源

(1)储水量:只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2.53%。

(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严重。

4.我国的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7*1012m3,总量居世界第六位。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的概念:指大量污染物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2)水体污染的来源: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

(3)水体污染的危害: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4)防止水污染的措施: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对污染的水体作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生活污水也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djz525.com/a/5631769.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股票励志句子精选(22条)
下一篇 : 开业的祝福语(优选92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