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精悍地介绍和阐述《定价方案》请看下文。方案是我们对未来事情可能遇到情况的应对之策,为了公司下达的相关任务。我们需要用心写好属于自己的工作方案,方案为人们的行动提供了既定目标。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定价方案 篇1
3.1 实验数据
为了得到对青岛地铁的初步定价结果,我们对中国大部分用里程定价地铁的城市的相关资料进行调查。
我们将地铁起步价(每千米)设为Y1,地铁里程价(每千米)设为Y2,人均收入设为X1,运营成本设为X2,建设成本设为X3,客流量设为X4,出租车起步价设为X5,出租车里程价设为X6,公交车价格设为X7,里程长度设为X8,进行最小二乘法回归。
3.2 模型构建
经过我们多次回归,在X1、X2、X3、X4、X5、X7这6个解释变量中,我们发现Y1与X2和X3的回归结果较好,为:
Y1=01207462412+002828527958×X2+0001096132534×X3
其系数可通过01置信度的显着性检验,修正后的可决系数R2=0316522,为同类回归下的`最大值。
而对于Y2,在X1、X2、X3、X4、X6、X8这6个解释变量中,我们发现Y2与X1和X8的回归结果较好,为:
Y2=001140267247+275684593e-006×X1+0001358804005×X8
其系数可通过01置信度的显着性检验,其修正后的可决系数R2=0338831,为同类回归下的最大值。
3.3 模型预测
在这两个模型下,我们可以对青岛市地铁的相关定价进行一个初步的预测,在预测过程中,我们根据统计数据可以得到青岛市的人均收入为38294元,3号线地铁建设成本约152亿元,3号线里程长度为251千米,而由于3号线的尚未投入使用,其运营成本我们采用中国城市的运营成本的均值3785833亿元/年。将以上数据带入进行预测得到Y1=0394442,Y2=0150808。这表明青岛地铁3号线票价可能会以一个中国城市中游水平的价格定价。
定价方案 篇2
2.1 定价目标
不管是以利润为导向的定价目标或以竞争为导向的定价目标,还是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定价目标,对地铁企业而言,单纯从运营上获取较高利润是不可能的,以社会责任为先导是必须的,同时兼顾社会利益和企业利益,实现地铁企业长期利润最大化应成为地铁企业追求的目标。
2.2 居民承受能力
居民承受能力是地铁充分发挥社会效应的基础,过高的价格将导致居民选择其他的交通方式,从发挥社会效应的角度来说,不利于城市交通状况的改善,因而地铁票价制定应结合居民的承受能力。因而,从居民承受力角度来看,地铁票价的提升有赖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2.3 运输成本
地铁全成本主要包括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其他支出(大修、利息、折旧等)。根据成本区分覆盖原则,满负荷运载情况下的地铁票价应该能够反映运营成本,并可获得合理利润。
2.4 市场和需求的性质
成本决定了产品价格的最低限度,市场需求则决定了产品价格的最高限度。应重视对地铁产品细分市场研究,在满足不同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2.5 市场竞争状况
初期地铁产品是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力的,它的优势在于它是政府倡导的先进公共交通方式,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因此,政府会采取财政补贴和调整公交线路、避免同径路其他替代产品竞争等措施给予扶持。
定价方案 篇3
(1)维持企业生存
两种情况:
一是从企业长远利益出发,在竞争中避免价格战和其他风险。
另一种是竞争激烈下,产品销路不畅,大量积压,资金周转不灵,企业常用低价竞销方式维持生存。
(2)利润最大化
一是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不一定是高价。综合各种因素,以总收入减去总成本的差额最大化为定价基点,确定单位商品价格。二是以获取合理利润为目标,兼顾企业目标和社会目标。
(3)保持扩大市场占有率
一般采用低价策略。
(4)竞争性定价
把竞争者价格和领导者价格作为基础,一般采用:实力较弱的企业以低于竞争者的价格定价;追随领导者价格定价;实力雄厚的企业以高于竞争者的价格定价。
一、新产品定价的策划
1、新产品的'定价方法
企业定价方法一般要考虑三个因素:企业产品的成本、市场需求情况、竞争情况。
(1)成本导向定价法。以产品的总成本为中心,制定对企业最有利的价格。(生产要素供应者——生产要素价格——成本导向定价法)
(2)竞争导向定价法。以竞争对手的价格为基础,确定同类商品的价格。(竞争产品定价法——竞争导向定价法)
(3)需求导向定价法。根据市场需求的大小和消费者的反映不同,分别确定商品的价格。(顾客——顾客需求心理——需求导向定价法)
2、定价策略策划
(1)撇脂定价
策划目的:新产品上市之初就赚取利润,迅速收回投资,增强企业的高级品形象定位,确立企业的优势竞争地位,掌握调价主动权。
(2)渗透定价
策划目的:渗透新市场,提高市场营销量与市场占有率。
产品价格弹性大,低价可以扩大市场,先发制人,在成熟的市场价格策划中经常采用,可以阻止实力不足的竞争者进入市场。
可能出现的问题:
定价过低,市场占有率扩展缓慢时,收回成本速度也慢。
容易使消费者怀疑商品的质量保证。
(3)中间定价策略——随大流,获得比较稳定的市场,消费者、中间商、企业都满意,又称“满意法”。
(4)仿制新产品的定价
二、价格变动策划
1、产品不同生命周期的价格策划
成长期(畅销期)——一般不降价,但当出现强有力的对手时,为了争取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可以适当降价。
饱和期(成熟期)——适当降价。
滞销期(衰退期)——果断地降价销售。但如果竞争者已经退出市场或商品有保存价值,可维持原价甚至提高价格。
2、折扣价格策划
数量折扣(5元3斤与2元1斤)
现金折扣(信贷消费、赊销相对)
季节折扣(反季购买)
业务折扣(企业给批发商或零售商的额外折扣,促使他们执行推销、储存、服务等业务)
心理折扣(定价高,宣传大减价,商家的促销手段)
3、调价策划
原因:
1、市场供求环境发生变化。
2、企业主动调价和被动调价。
3、竞争者价格进行变动。
4、企业及时多价格变动作出反映。
(1)主动调价
a、降价:生产能力过剩;市场份额下降;争取在市场上居于支配地位。(1992年长虹彩电降价,市场份额跃居第一)
b、涨价:成本膨胀;供不应求;竞争者涨价。
注意点:
消费者对变价的反应:追涨等跌心理。(企业与消费者沟通的重要性)
竞争者对变价的反应:降价,提价,非价格手段竞争,保持价格不变的同时,改进质量、样式、包装,研制新品以攻击对方。
(2)被动调价
a、一般市场者的对策:分析问题,采取应对措施——调整价格(降价);反其道而行之;维持原价。
b、市场领导者的对策:价格不变;降价、涨价;运用非价格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