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情说说吧,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

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

励志的句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中国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小伙伴们小时候接触的诗词不在少数,学习古诗词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你还知道有哪些唯美的古诗句?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河·金陵怀古",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真可 西河金陵怀古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译文及注释】
西河:唐教坊曲。
佳丽地:指江南。更指金陵 。用南朝奇谢眺《入城曲》诗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南朝盛事:南朝宋、齐、染、陈四朝建都于金陵。
髻鬟对起:以女子髻鬟喻在长江边相对而屹立的山。
莫愁相传为金陵善歌之女。
女墙:城墙上的矮墙。
燕子不知何世: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赏析】
此词系咏史之作。全词化用刘禹锡咏金陵之《石头城》和《乌衣巷》两首诗,但又浑然天成。此词三阕结构:上阕起调至风樯遥度天际,写金陵胜境;中阕由断崖树至伤心东望淮水,写金陵古迹并发出凭吊;下阕由酒旗戏鼓甚至处市至末,写目前景物及千古兴亡之思。此作苍凉悲壮,平易爽畅,笔力遒劲。

djz525.com更多绝句古诗扩展阅读

月夜金陵怀古


苍苍金陵月,空悬帝王州。
天文列宿在,霸业大江流。
绿水绝驰道,青松摧古丘。
台倾鳷鹊观,宫没凤凰楼。
别殿悲清暑,芳园罢乐游。
一闻歌玉树,萧瑟后庭秋。

注释
⑴谢朓诗:“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⑵《三辅黄图》:驰道,天子所行道也。今之中道。《宋书》:大明五年初,立驰道,自阊阖门至于朱雀门。又自承明门至于玄武湖。《六朝事迹》:宋孝武帝作驰道,自阊阖北出承明,抵玄武湖,十余里,为调马之所也。

⑶古丘,谓六代时陵墓。

⑷鳷鹊观,六朝所建宫室,今不可考。

⑸《景定建康志》:案《宫苑记》:凤凰楼,在凤台山上。宋元嘉中建,有凤凰集此,为名。

⑹《晋书》:太元二十一年春正月,造清暑殿。《景定建康志》:清暑殿,在台城内,晋孝武帝建。殿前重楼复道,通华林园,爽垲奇丽,天下无比。虽暑月常有清风,故以为名。

⑺《太平寰宇记》:乐游苑,在覆舟山南,北连山筑台观,苑内起正阳、林光等殿。《六朝事迹》:乐游苑,《舆地志》云,在晋为药园,宋元嘉中以其地为北苑,更造楼观,后改为乐游苑。宋孝武大明中造正阳、林光殿于内。侯景之乱,焚毁略尽。陈天嘉六年更加修葺,陈亡遂废。其地在覆舟山南,去县六里。

⑻《隋书》:陈祯明初,后主作新歌词甚哀怨,令后宫美人习而歌之,其辞曰:“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时人以歌谶,此其不久兆也。

汴河怀古


杜牧 汴河怀古
其一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其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译文及注释】
其一:无数艘龙船行驶在嫩绿的杨柳间,这些船队载到扬州没有一艘回到长安。这里一千余里地方没有山峦,应该天生用来开凿汴水的。
其二: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如果不是当时修龙舟的事情,(杨广)功绩和禹大概也比得上了。
1、载到扬州尽不还:隋炀帝杨广游览扬州时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
2、汴水:即京杭大运河。
3、水殿龙舟事:隋炀帝下扬州乘龙舟的风景的事。
4、共禹论功:作者在这里肯定了京杭运河的积极意义,是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绩相比的。

【赏析】
汴河,亦即通济渠。隋炀帝时,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开掘了名为通济渠的大运河。自洛阳西苑引谷、洛二水入黄河,经黄河入汴水,再循春秋时吴王夫差所开运河故道引汴水入泗水以达淮水。故运河主干在汴水一段,习惯上也呼之为汴河。
第一首诗描述了隋炀帝游览扬州的豪华船队以及大运河的地理环境,诗中隐含了隋炀帝被部将宇文化及杀死的历史事实。第二首诗第一句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而以第二句反面设难,予以批驳。诗中说:很多研究隋朝灭亡原因的人都归咎于运河,视为一大祸根,然而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交通显著改善,对经济联系与政治统一有莫大好处,历史作用深远。用至今二字,以表其造福后世时间之长;说千里,以见因之得益的地域之辽阔;赖字则表明其为国计民生之不可缺少,更带赞许的意味。此句强调大运河的百年大利,一反众口一辞的论调,使人耳目一新。这就是唐人咏史怀古诗常用的翻案法。翻案法可以使议论新颖,发人所未发,但要做到不悖情理,却是不易的。大运河固然有利于后世,皮日休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看开河这件事的。当年运河竣工后,隋炀帝率众二十万出游,自己乘坐高达四层的龙舟,还有高三层、称为浮景的水殿九艘,此外杂船无数。船只相衔长达三百余里,仅挽大船的人几近万数,均著彩服,水陆照亮,所谓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李商隐《隋宫》,其奢侈糜费实为史所罕闻。第三句水殿龙舟事即指此而言。作者对隋炀帝的批斥是十分明显的。然而他并不直说。第四句忽然举出大禹治水的业绩来相比,甚至用反诘句式来强调:共禹论功不较多?意思就是,论起功绩来,炀帝开河不比大禹治水更多些吗?这简直荒谬离奇,但由于诗人的评论,是以若无水殿龙舟事为前提的。仅就水利工程造福后世而言,两者确有可比之处。然而若无云云这个假设条件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极尽水殿龙舟之侈的炀帝终究不能同躬身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相与论功,流芳千古。故作者虽用了翻案法,实际上为大运河洗刷不实的罪名,而炀帝的罪反倒更加实际了。这种把历史上暴虐无道的昏君与传说中受人景仰的圣人并提,是欲夺故予之法。说炀帝共禹论功不较多?似乎是最大恭维奖许,但有若无水殿龙舟事一句的限制,又是彻底的剥夺。共禹论功一抬,不较多再抬,高高抬起,把分量重重地反压在水殿龙舟事上面,对炀帝的批判就更为严,谴责更为强烈。这种手法的使用,比一般正面抒发效果更好。
作者生活的时代,政治腐败,已走上亡隋的老路,对于历史的鉴戒,一般人的感觉已很迟钝了,而作者却有意重提这一教训,意味深长。此诗以议论为主,在形象思维、情韵等方面较李商隐《隋宫》一类作品不免略逊一筹;但在立意的新奇、议论的精辟和翻案法的妙用方面,自有其独到处,仍不失为晚唐咏史怀古诗中的佳品。

菩萨蛮令·金陵怀古


龙蟠虎踞金陵郡。古来六代豪华盛。缥凤不来游。台空江自流。下临全楚地。包举中原势。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

赏析
宋廷南迁,围绕定都问题,有过一段时期的争论。
建炎三年(1129)二月,帝在镇江。当时金军正拟渡江南下,帝召从臣问计,王渊以杭州有重江之险,主张逃往杭州。高宗畏敌如虎,此话正中下怀。张邵上疏曰:“今纵未能遽争中原,宜进都金陵,因江、淮、蜀、汉、闽、广之资,以图恢复。”帝不听,去了杭州。绍兴六年(1136)七月,张浚上奏曰:“东南形胜莫重于建康(即金陵),实为中兴根本,且使人主居此,北望中原,常怀愤惕,不敢暇逸。而临安(即杭州)僻在一隅,内则易生玩肆,外则不足以号召远近,系中原之心。请临建康,抚三军,以图恢复。”这一回因形势好转,即于次年移跸金陵。但八年回杭州。张守谏曰:“建康自六朝为帝王都,气象雄伟,且据都会以经理中原,依险阻以捍御强敌。陛下席未及暖,今又巡幸,百司六军有勤动之苦,民力邦用有烦费之忧。愿少安于此,以系中原民心。”然而高宗正一心与金人议和不以收复北方失地为大业,执意定都杭州。同年,宋金签订了“绍兴和议”,自此南宋都定临安。(见《宋史纪事本末》卷六十三《南迁定都》)康与之此词,正即作于这一历史时期。名曰“怀古”,实是“伤今”,是针对当时南宋小朝廷奉行逃跑和妥协政策而发的扼腕之叹。
上阕思接千载,写历史长河中的金陵。金陵群山屏障,大江横陈,是东南形胜之地,自三国吴孙权建都于此,历东晋、宋、齐、梁、陈,六朝为帝王之宅,豪华竞逐,盛极一时。起二句,即概述那一段灿烂辉煌的往事,以先声夺人。“龙蟠虎踞”四字用典,汉末诸葛亮出使东吴,睹金陵(时称秣陵)山阜,有“钟山龙蟠,石头虎踞”之见,见《太平御览。州郡部。叙京都》引晋张勃《吴录》。南京山川雄伟人事繁华,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然而,宇宙无穷,山川长在;盈虚有数,人事不居。三百馀年在永恒的历史面前只是弹指一瞬。随着政权更迭,国都无移,金陵的繁华已成古迹。“缥凤”二句,情绪陡落千丈,与后蜀欧阳炯《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平)之所谓“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北宋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之所谓六朝旧事随流水”同一感慨。由字面可看出,明显是化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缥凤,淡清色的凤鸟。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花盝冈。南朝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有三鸟翔集于此,状如孔雀,五色文彩,鸣声谐和,众鸟群至,遂筑此台以纪其瑞。见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升州·江宁县》。由于李白诗为人们所熟知,而读者不难联想而及同诗中“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等名句,局部返观为整体,十个字带出了一连串意境,当年“豪华”之盛,今日萧瑟之衰,种种画面遂一而过。且“龙蟠虎踞”云云以“山”起,“台空江流”云云以“水结”针缕亦极周到。
题面“金陵怀古”之意,上阕四句已足。然词人之用心原不在“发思古之幽情”,为“怀古”而“怀古”,“怀古”的目的是为了“伤今”,故下阕即转入此旨。“下临”二句,视通万里,置金陵于有利战略地位。“全楚地”,语见唐刘长卿《长沙馆中与郭夏对雨》诗“云横全楚地”,泛指长江中游地区。春秋战国时,此系楚国的腹地,故云。“包举”,包抄而攻取。二句说金陵为长江下游的战略要地,与长江中游诸重镇共同构结成包抄中原的态势。按当时军事方略,南宋如欲北伐收复中原失地,可于长江中、下游两路出兵,一路自鄂州(今武汉市一带)出荆襄,直趋河路;一路自金陵等地出淮南,迂回山东。倘若更置一军自汉中出,攻取关陕,三路进击,则尤佳。词人能够高度评价金陵在北伐事业中所占据的重要战略地位,见识卓越前引张邵、张浚、张守之奏议,与康与之此词,或为政治家之言论,或为文学家之笔墨,都代表着当时的军心、民心。南宋爱国词,与民族、人民的愿望息息相通。行文至此,词情再度振起。可是,“事无两样人心别”(辛弃疾《虞美人。同父见和再用前韵》),以高宗为首的南宋统治集团只知向金人屈膝求和,不知利用民众力量。他们龟缩在浙东一隅,视长江天险为第二道院墙,不去利用金陵的战略位置。
面对这一冷酷的现实,词人的激情不禁再一次跌到冰点。“可惜草连天,晴郊狐兔眠!”一声长吁,包含着多么沉重的失望与痛苦啊。作为南宋臣民,词人不可能直言不讳地去批揭那龙喉下的逆鳞,然而他已经形象地告诉后人,南宋统治者的胆识,在六朝之下!东晋以迄梁陈,文治武功虽不甚景气,毕竟尚有勇气定都金陵,与北方抗衡,未至于躲得那么远呢。
此词的特点是,上下八句,两两相形,共分为四个层次,呈现为“扬——抑——扬——抑”的大起大落,这种章法与词人怀古伤今时起伏的心潮吻合无间。
由起句的“龙蟠虎踞”到收句的“孤卧兔眠”,两组意象遥遥相对,亦是匠心所在。其意盖从北周庚信《哀江南赋》“昔之虎踞龙盘,加以黄旗紫气,莫不随狐兔而窟穴,与风尘而殄瘁”云云化出,更为简洁。龙虎地而无有龙腾虎掷的形象,却成为狐兔之乐园,此情此景,本身即是莫大的讽刺,不必更着一字,读者已随词人作喟然之浩叹矣。

想信您读完西河·金陵怀古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djz525.com小编推出了专题呼兰河传直接抒情的句子,愿您喜欢。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www.djz525.com/a/5242016.html,并在标注文章来源。
上一篇 : 每日一条正能量晚安心语发朋友圈的句子
下一篇 : 2021老师表扬学生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