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中国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家长会在孩子小时候交孩子读古诗,熟读熟背古诗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承,关于古诗词你知道多少?也许下面的“酬问师”正合你意!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刘商 酬问师
虚空无处所,仿佛似琉璃。
诗境何人到,禅心又过诗。
【赏析】
刘商,唐代诗人、画家,字子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少好学,工文,善画。登大历进士第,官至检校礼部郎中,汴州观察判官。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djz525.com更多绝句古诗延伸阅读
酬吴七见寄
白居易 酬吴七见寄
曲江有病客,寻常多掩关。又闻马死来,不出身更闲。
闻有送书者,自起出门看。素缄署丹字,中有琼瑶篇。
口吟耳自听,当暑忽翛然。似漱寒玉冰,如闻商风弦。
首章叹时节,末句思笑言。懒慢不相访,隔街如隔山。
尝闻陶潜语,心远地自偏。君住安邑里,左右车徒喧。
竹药闭深院,琴尊开小轩。谁知市南地,转作壶中天。
君本上清人,名在石堂间。不知有何过,谪作人间仙。
常恐岁月满,飘然归紫烟。莫忘蜉蝣内,进士有同年。
【赏析】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 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王维 酬张少府
《酬张少府》
作者: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释:
1、吹解带:吹着诗人宽衣解带时的闲散心情。
2、君问两句:这是劝张少府达观,也即要他象渔樵那样,不因穷通而有得失之患。
译文:
晚年只图个安静的环境,
对世事件件都不太关心。
自认没有高策可以报国,
只好归隐到这幽静山林。
松风吹拂我且宽衣解带,
山月高照正好弄弦弹琴。
君若问穷困通达的道理,
请听水边深处渔歌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全诗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前四句全是写情,隐含着伟大抱负不能实现之后的矛盾苦闷心情。由于到了晚年。只好惟好静了。颈联写隐逸生活的情趣。末联是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韵味,洒脱超然、发人深省。
全诗写情多于写景。三、四句隐含不满朝政之牢骚。
远师
白居易 远师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何处遥相见,心无一事时。
【译文及注释】
虽然宦途艰难,荣辱无定,不比一场春梦更长。问自远师:我头发都半白了,但还是满面红尘。也许是我的尘 缘未了吧!所以,让我挂冠去出家,我还是做不到。
1、东宫白庶子:白庶子就是白居易,白居易曾在太子的东宫里作庶子(大夫)。
2、远禅师:白居易敬仰东晋时的慧远禅师,曾在多首诗中提到过。但本诗中的远禅师,当指与白居易同时代的自远禅 师。白居易在另外一首诗:《自远禅师》:自出家来长自在,缘身一衲一绳床。令人见即心无事,每一相逢是 道场。自注:远以无事为佛事。
3、心无一事时:白居易《自远禅师》:令人见即心无事,每一次相见都能够使得自己心情平静许多。何时才能再次见到 禅师呢?也许要到我心中没有各种尘寰之事的时候!(做东宫庶子的官,太忙了,无由得见!)
【赏析】
白居易有一次在萧相公宅见到了自远禅师,并赠了禅师一首诗:宦途堪笑不胜悲,昨日荣华今日衰。转似秋蓬无定处,长于春梦几多时。半头白发惭萧相,满面红尘问远师。应是世间缘未尽,欲抛官去尚迟疑。
想信您读完酬问师后,内心有非常多的感慨。这些经典诗句,不仅可以助力我们的写作,也可以助力滋养我们的心灵。djz525.com小编推出了专题亦师亦友的唯美句子,愿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