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在语文学习中,我们也会专门去学习古诗词,学习古诗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您收藏了哪些经典的古诗词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经 柏舟”,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诗经:柏舟》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据。
薄言往诉,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觏闵既多,受侮不少。
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心之忧矣,如匪浣衣。
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注释:
1、泛:同泛,意思是在水面上漂浮。柏舟:柏木制成的小船。
2、流:水流的中间。
3、耿耿:心中忧愁不安的样子。寐:睡着。
4、隐忧:内心深处的痛苦。
5、微:非,无。
6、敖:同遨,出游。
7、匪:非。鉴:镜子。
8、茹:容纳,包容。
9、据:依靠。
10、愬:同诉,告诉,倾诉。
11、威仪:庄严的容貌举止。棣棣:雍容娴雅的样子。
12、选:屈挠退让。
13、悄悄;心里忧愁的样子。
14、愠:心里动怒。群小:众多奸邪的小人。
15、觏:遭受。闵:痛苦忧伤。
16、寐:醒来,辟;同僻,意思是捶胸。摽;捶胸的样子。
17、居、诸: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18、胡:为什么。迭:更换,更动。微:昏暗无光。
译文:
荡起小小枯木舟,随波漂浮在中流。
心烦意乱难人睡,内心深处多忧愁。
不是想喝无美酒,也非没处去遨游。
我心不是那明镜,不能一切尽照出。
虽有骨肉亲兄弟,要想依靠也不行。
也曾对他诉苦衷,惹他发火怒冲冲。
我心不是一块石,不能随意翻过来。
我心不是一张席,不能随意卷起来。
举手投足要庄重,不能退让又屈从。
心中忧愁加痛苦,得罪小人气难消。
遭受痛苦深又多,受的侮辱也不少。
静心细细前后想,捶胸顿足心里焦。
太阳月亮在哪里,为何有时暗无光。
心中忧愁抹不去,就像一件脏衣裳。
静心细细前后想,恨不能奋飞高翔。
赏析:
无论说这首是写君子怀才不遇、受小人欺侮的内心痛苦,还是说写的是妻子被丈夫遗弃而不甘屈服的忧愤,却有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个体的句我价值在现实中惨遭否定,郁郁不得志,痛苦忧愤成疾,以诗言志,表明自己志向高洁,矢志不渝,坚贞不屈。因此,这是一篇内心情怀的自白书。
物不平则鸣,这大概是千古不易的真理。人在世上度过,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时时处处事事顺心如意,总会有坎坷、困难、挫折、不幸。如果有了这样的遭遇,连表达的冲动都没有,就麻木得太可以了。表达的方式可以有多种,诗(包括其它文学形式)仅仅是方式之一,所以古人说诗可以怨,也就是表达内心的幽怨愤恨之情。也许,这是一种比造反或暴力行为更合统治者胃口的方式,因而受到包括圣人孔子在内的显赫人士的推崇。在他们看来,许可以怨的最佳标准是怨而不怒,也就是说,表达怨恨是允许的,合情合理的,但要把握好度,不能大火爆,太愤激,太直露,太赤裸裸,而要含蓄委婉,温文尔雅。
用现在的话来说,表达内心的不满、忧愁、怨恨,是一种发泄。发泄出来了,心里就好受了,就容易平衡了。这种效果,很像古希腊哲学家亚理斯多德所说的净化,通过净化,保持心理的卫生和健康。
不过,我们从《柏舟》中读到的不平之情,似乎不那么怨而不怒,不那么温文尔雅。反复地申说,反复地强调,反复地倾吐,足以一遍又一遍地震撼人心。可以设想。主人公遭受挫折的打击之大,已到了不得不说、非说不可的地步。
是的,人在现实中常常像一根软弱无力的芦苇,但却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他可能没有力量摆脱命运的不公,没有力量反抗制度的压迫,无法避开他人的陷阱。但是,他可以思想,可以由此反思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并把它表达出来。从更高的意义上说,当他在这样做的时候,便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肯定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发泄和自我表现。
djz525.com更多绝句古诗精选阅读
诗经 二子乘舟
《诗经: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注释:
1:泛泛:船在水卜行走的样子。景:同憬,远行的样子。
2:愿: 思念的样子。言: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3:中心:心中。养养:忧愁不定的样子。
4:逝:往。
5:不暇:该不会。
译文:
两个孩子乘木舟,顺江漂流去远游。
时常挂念远游子,心中不安无限愁。
两个孩子乘木舟,顺江漂流去远游。
时常挂念远游子,该不遇上险与祸?
赏析:
母子之情是人世间天然的、最为牢固的血缘纽带。这一点,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大概是不会改变的。
写人之常情,征夫恨,怨妇愁,弃妇痛,新婚乐,相见欢,母子情,在《经》中可以说是既有广度,也有深度。选编者对写人之常情的肯定,把这些诗作为经典,也可看出他们对人间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持充分肯定的态度。表情达意本属人的天性,也是诗的功能所在,充分肯定之后把它们纳入道德规范的轨道,也是他们的用意所在。
人们常说,母爱是无私的。这话一点不假。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到孩子张大成人,到孩子闯荡社会漂泊天涯,母亲付出了全部的心血,既有肉体的,也有精神的。换个说法,母亲是在用她毕生的心血进行创造:创造生命,创造自己的作品。
孩子作为母亲创造的作品,虽是另一个存在,另一个生命,却时刻牵动着创造者心。他的荣辱沉浮,幸福伤痛,生老病死,都不能不使他的创造者关注和动心。实际上,母亲通过自己的创造, 早已把自己溶入到了作品中,与作品一起同呼吸共命运。于是,人间才有了永不会消失的母爱的表达。
病柏
有柏生崇冈,童童状车盖。偃蹙龙虎姿,主当风云会。
神明依正直,故老多再拜。岂知千年根,中路颜色坏。
出非不得地,蟠据亦高大。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
丹凤领九雏,哀鸣翔其外。鸱鸮志意满,养子穿穴内。
客从何乡来,伫立久吁怪。静求元精理,浩荡难倚赖。
舟过安仁
杨万里 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译文及注释】
一叶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
1、安仁: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设县。
2、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3、棹:船桨。
4、怪生:怪不得。
5、使风:诗中指两个小孩用伞当帆,让风来帮忙,促使渔船向前行驶。
【赏析】
诗人杨万里是我国古代的诗人。
一天,他乘着船往安仁的方向行驶,那时候,天空被白白的雾笼罩着,远看像座白塔;近看,大地披上了一层薄纱。这种白雾不是一片片的,而是整个的。两旁的芦苇是深绿色的,偶尔有一两只翠鸟飞到了芦苇上头,叽叽喳喳的叫着,芦苇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姿态优美。岸上,草叶碧绿,带着一颗颗露珠。
杨万里看见了另一艘船在行驶,船上悠悠自在地坐着两个六七岁的小男孩,那两个小孩穿着鲜艳的衣服,他们没有划船,而是无忧无虑地坐在那里,脸上总是嘻嘻哈哈的,只见他们拿出了一把雨伞,诗人看见了,很奇怪:天上也没下雨为什么要打伞?他看着看着,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这首诗浅白如画,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聪明。体现了两小童的可爱与思维的敏捷。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可能是诗人闲来一瞥发现的情景,当然,两个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撑船用的竹竿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不是很奇怪吗?由此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舞动伞柄使风吹动小船使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
杨万里写田园诗,非常善于利用儿童稚态,起到点化诗境的效果。他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①梅子留酸软牙齿,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②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可以参阅。不同的是,《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表达了诗人对孩子的喜爱和赞赏。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唯美诗经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