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回眸中国千年之历史,诗歌是那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相信大家都学习过诗词,它能让学生珍惜新生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思乡惜友之情,你读过哪些惊艳绝绝的古诗词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李煜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作者:李煜
原文:
一棹春风一叶舟,
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盈瓯,
万顷波中得自由。
注释:
1、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2、纶:线。
3、渚(zhǔ):水中小块陆地。
翻译:
在春风中我荡着一叶小舟,
相伴我的呢只有一根蚕丝和一个鱼钩,
眼望着长满鲜花的小洲,
手举着斟满美酒的瓦瓯,
在无边的波浪中我拥有了自由。
赏析:
这首《渔父》词写来与《渔父浪花有意千重雪》不同。前一首着重写渔父的快活,这一首写渔父的自由。词中连用四个一字而不避重复,是词人有意为之,为的是强调渔父一人的独立自由。我们可以想象渔父驾着一叶扁舟,划着一支长桨,迎着春风,出没在万顷波涛之中,何等潇洒自在。他时而举起一根丝线,放下一只轻钩;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宋代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他家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置酒一壶,加上他一个老翁,所以自号六一。李煜词中这们渔父,也可以称六一渔父:一叶舟,一支桨,一纶丝,一只钩,一壶酒,一个渔翁。李煜这两首词,写来情调悠扬轻松,应该是亡国前所作。据宋刘首醇《五代名画补遗》记载,李煜这两首词是题画词,原画名《春江钓叟图》。这两首词,也有画境。可惜原画已失传。要是原画也流传下来,我们就可以体会词画相得益彰的妙处了。
djz525.com更多绝句古诗编辑推荐
李煜 一斛珠
《一斛珠》
作者:李煜
原文: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蚟涴。
绣床斜凭娇无那,
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注释:
1、一斛珠,词牌名,又名《醉落魄》、《怨春风》、《章台月》等。双调五十七字,仄韵。
2、一斛珠,南唐李煜词有此调,载《尊前集》。
翻译:
晓妆只粗粗理过,
唇边可还得点一抹觉擅色的红膏。
含笑未唱,
先露一尖花蕾船的舌尖,
于是樱桃小口微张,
流出了婉转如莺的清歌。
到了场下的酒会,就又娇爽多了。
小盅微啜似乎还不够过瘾,
换过深口大杯拚醉,
哪在意污湿罗衣?
最传神的,笑嚼着红嫩的草花,
向心上人唾个不停。
赏析:
《一斛珠》(原名《谢赐珍珠》,唐玄宗妃子梅妃即江采萍之作。唐玄宗忌讳杨贵妃妒忌与梅妃不得相见,而为解相思之苦指示乐府为梅妃的这首诗谱一个新曲子,取名《一斛珠》。)
740年,李隆基归纳儿子寿王的老婆杨玉环,江采苹渐渐失宠。皇帝对她还是没有疏远的意思,可是梅妃和太真两人却不和,连走路都互相避开。皇帝曾经把他们比作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和女英,知道这件事的人都说这比喻不恰当,偷偷地当作笑话来看。杨太真忌妒又有心机,梅妃性格柔弱,没办法赢太真,最后竟被太真迁到上阳东宫去了。后来皇帝想念梅妃,夜里派小太监暗地里拿游戏用的筹码去把梅妃叫到翠华西阁,两人谈起过去的情爱,都抑制不住悲伤的心情。皇帝因为和梅妃同寝,睡过了时间,侍从惊慌地跑来通报说:贵妃已经到了阁前,应该怎么办?皇帝披上衣服,抱起梅妃把她藏在帘子夹层里。太真到了以后,问:梅精在哪里?皇帝说:她在东宫啊。太真说:请把她叫来,今天一同到温泉沐浴。皇帝说:这个女人已经被赶走了,不要跟我们一起去。太真语气更加坚决,皇帝眼睛却看向别处,不想回答她。杨太真大怒,说:这里杯盘狼藉,床底下有女人丢下的鞋,夜里是谁陪陛下睡觉,让陛下到日出还不上朝?陛下去见群臣吧,我就在这里等陛下回来。皇帝十分狼狈,拉起被子,脸朝里又躺下了,说:朕今天不舒服,没有办法上朝。杨太真气得不得了,径自回到自己住所去了。皇帝马上再到那个隐藏的地方找梅妃,她却已经被小太监送出去,叫她走回东宫去了。皇帝气得要命,就把那个小太监杀了。叫人把梅妃留下的鞋子和头上插的钗饰封起来送去给梅妃。梅妃问使者说:皇上是坚决不要我了?使者回答说:皇上并不是抛弃妃子,实在是怕太真撒野。梅妃苦笑说:怕因为爱我会惹胖丫头不高兴,这不是等于抛弃我吗?
梅妃拿一千两黄金送给高力士,请他找一个文人,像司马相如作《长门赋》①那样写一篇诗赋,想用来打动皇帝的心。高力士正在讨好杨太真,而且也怕贵妃的势力,就叫人告诉梅妃,说没有人会写赋。梅妃就自己写了一篇《楼东赋》。(注解:①《长门赋》相传汉武帝时陈皇后失宠,被贬到长门宫,陈皇后为了打动汉武帝,赠给着名辞赋家司马相如黄金百斤,请他写了一篇《长门赋》,表达自己的悲哀之情,果然打动了汉武帝,重新得到了宠幸。)《楼东赋》主要内容大概是:
玉镜上积满了灰尘,妆匣中没有了香味。懒得梳漂亮的发式,懒得穿美丽的衣衫。苦于这寂寞和无聊,只好在冷宫中沉思;梅花一瓣瓣飘零,隔着长门宫,你却无法看到。花如有心,飘扬的全都是恨;柳若有眼,流出的全都是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黄昏独坐楼头,怎忍心去听笙箫吹奏;碧云伴随落日,只好对着明月凝怅。再也没有办法去温泉沐浴了,却回忆起拾翠羽时的游伴。成天关在这深深的长门宫里,嗟叹没有青鸟帮我传递消息。想起那太液池里的清波,水光浮荡,笙歌悠扬;陪从皇上,演奏《舞鸾》妙曲,乘坐画鸥的仙舟。君主情意绵绵,难舍难分。发誓要像高山大海那样情意常在,像太阳月亮那样恩爱永存。怎奈有人嫉妒成性,夺走我的宠爱,把我打入冷宫。再想要往日的欢乐已是难得,只能把无尽的思念放在梦中。空度过朝朝暮暮,无脸对秋雨春风。想有司马相如来献赋,无奈世上才子诗笔不工。表达愁闷还没有写完,却已响起报时的晨钟。空自长叹掩面哭泣,彷徨徘徊漫步楼东。
杨太真听说了,就在玄宗跟前告状说:江妃太粗鄙下贱了,用隐语来发泄她的怨恨,请你赐她死。皇帝却沉默不语。
一次,正好出使岭南的人回来,梅妃就问身边的人:这是哪儿的驿使来了?莫非是送梅花的使者?回答说:是藩国给杨妃进贡荔枝的使者来了。梅妃一听,心里难过,哽咽流下了眼泪。
有一次正巧外国使者来,皇帝派人包了一斛珍珠偷偷地送给梅妃。梅妃不肯接受,写了一首诗交给送珍珠来的使者,说:替我送到皇帝那里。诗写道: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皇帝看了诗,闷闷不乐。指示乐府为这首诗谱一个新曲子,取名《一斛珠》。这个曲名就是从这里来的。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译文及注释】
一弯峨眉月挂在柳湾的上空,月光清朗,凉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镜的溪面上,好看极了。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涨,鱼群在夜深人静之时纷纷涌上溪头浅滩。
1、兰溪:兰溪江,也称兰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兰溪县西南。
2、凉月:新月。
3、越:古代东南沿海一带称为越。
4、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开时下的雨。
5、棹歌:船家摇橹时唱的歌。
6、柳湾:种着柳树的河湾。
【赏析】
这是一首富于民歌风味的船歌。题中兰溪,即婺州兰溪县境内的兰溪(又称东阳江,是富春江的上游);棹是船桨,棹歌即船家摇桨时唱的歌。戴叔伦公元780年在(德宗建中元年)旧历五月至次年春曾任东阳令,兰溪在东阳附近,这首诗大约是他在这段期间所作的。
歌唱当地风光的民歌,除有特殊背景外(如刘禹锡《踏歌词》)取景多在日间。因为在丽日艳阳照映下,一切景物都显得生气蓬勃、鲜妍明媚,得以充分展示出它们的美。此篇却独出心裁,选取夜间作背景,歌咏江南山水胜地另一种人们不大注意的美。这是它在取材、构思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凉月如眉挂柳湾,首句写舟行所见岸边景色:一弯如眉的新月,映射着清冷的光辉,正低挂在水湾的柳梢上。雨后的春夜,月色显得更加清澄;时值三月(从下文桃花雨可知),柳条已经垂缕披拂。眉月新柳,相映成趣,富于清新之感。
越中山色镜中看,次句转写水色山影。浙江一带古为越国之地,故称越中。山色镜中看,描绘出越中一带水清如镜,两岸秀色尽映水底的美丽图景。句内中字复迭,既增添了民歌的咏叹风味,又传递出夜间行舟时于水中一边观赏景色,一边即景歌唱的怡然自得的情趣。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船继续前行,不觉意间已从平缓如镜的水面驶到滩头。听到滩声哗哗,诗人才联想到连日春雨,兰溪水涨,滩声听起来也变得更加急骤了。在滩声中,似乎时不时听到鱼儿逆水而行时发出的泼刺声,诗人又不禁想到,这该是撒欢的鲤鱼趁着春江涨水,在奔滩而上了。南方二三月间桃花开时,每有绵绵春雨。这种持续不断的细雨,能使江水上涨,却不会使水色变浑,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镜的描写,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则自无山色镜中看的清澈之景。由此可见诗人观察事物描写景物的真切。因是夜中行舟,夜色本来比较黯淡朦胧,这里特意选用桃花雨的字面,感觉印象中便增添了明艳的春天色彩;夜间本来比较宁静,这里特意写到鲤鱼上滩的声响,遂使静夜增添了活泼的生命跃动气息。实际上,这里所写的三月桃花雨与鲤鱼来上滩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滩声喧哗而有此联想,后者因游鱼泼刺而有此猜测。两首都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正因为多了这一层想像的因素,诗情便显得更为浓郁。
通观全诗,可以发现,这首船歌虽然以兰溪之夜作为背景,但它着重表现的并非夜的静谧朦胧,而是兰溪夜景的清新澄澈,生趣盎然。而这,正体现出这首诗独特的民歌气韵。
回棹
杜甫 回棹
宿昔试安命,自私犹畏天。劳生系一物,为客费多年。
衡岳江湖大,蒸池疫疠偏。散才婴薄俗,有迹负前贤。
巾拂那关眼,瓶罍易满船。火云滋垢腻,冻雨裛沉绵。
强饭莼添滑,端居茗续煎。清思汉水上,凉忆岘山巅。
顺浪翻堪倚,回帆又省牵。吾家碑不昧,王氏井依然。
几杖将衰齿,茅茨寄短椽。灌园曾取适,游寺可终焉。
遂性同渔父,成名异鲁连。篙师烦尔送,朱夏及寒泉。
【赏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让古诗绝句涵养我们的心灵吧!为我们迎接人生的更多挑战提供更多的力量,在此,djz525.com小编推出了专题描写一叶莲唯美句子,请您欣赏。